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木春: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8 13:2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调

王老师好!在一篇文章中,你对一位刚入道的新老师说,要把教书当成事业,而不是仅仅职业。类似“劝教”的话,我听过多次。你真是个有教育激情的老师。和你相比,任教10多年来,我一直处于“职业化”的层次,因此也一事无成。不仅如此,我还常为自己是教师而感到羞愧。在家庭里,弟弟是普通公务员,一个月各种收入,是我的两三倍;在外面,我总掩饰,不想让人家看出我的身份。还有,如今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重,教学和考试压力越来越大,我真想离开教育……
F老师




F老师:
读了你的信,我心情沉甸甸,似乎看到一个痛苦的身影,挣扎在我的面前。这影子象极了曾经的自己。
多年前,我也陷在同样的纠结中无法自拔,因为不如意的物质待遇和不公的社会待遇,因为不堪重负的教学压力等等。但是,如今我渐渐走出这阴影,当然远远未达到你所称赞的“有教育激情”的境地。
很碰巧,今天我听到几位年轻的同事在议论刚过去的“教师节”和“最美教师”。大家认为社会一味鼓吹教师要讲奉献,这要求高得脱离实际,很空洞,也让人无法承受,因为“真正把教书当成事业的能有几人?”“教师不外是世间千百种职业之一,普普通通”,“一个教师,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了,完成教学任务,就问心无愧,就是奉献”。我同意他们的观点。长久以来,全社会一方面把教师职业抬高到天上去,反复加以“神话”,另一方面却“口惠而实不至”,其结果往往会加剧教师的反感。我插话说:“至于教师把教书当成事业还是职业来对待,要因人而异,不可能强求人人都视教育为事业。不过,如果一个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当其他普通职员,既做好本职,又收获着快乐,于人于己都是最好不过的。”接着,我给几位年轻人讲述我遇到的一件事:
两年前,我在厦门某车站售票口,问有到东山岛的车票吗?里面传来的尖锐声音吓我一跳:“去县城吗?几点的?”我陪着小心回答。“大声点!几个人?有没有带小孩?保险吗?为什么不早说?”口气透着极大的厌烦。透过玻璃窗,我惊异地见到一张涂满“污垢”的脸,心底的火气顿时烟消云散,代之以同情:可怜人儿啊,她每天上班如此吼叫不停,乘客难受,她自己一定更难受,她下班回家,万一还带着这样的脸相和口气,丈夫和孩子会爱她吗?
有了这次经历,以后每来这小车站买票,我都留个心眼儿,随时准备迎接几声猛烈的吼叫。
同事们听了我的话,哈哈笑,猜测女售票员大概患有更年期综合症,或者缺少男人的温存。我不知道。我只是说出我的结论:“所以同一种职业,同样的待遇,有人可以做得有滋有味,自在舒坦,有的人却怨气冲天,像做苦工一般。”
同理,F老师,你问我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我的观点是:如果我确实厌倦教书,觉得教师等于一种煎熬,度日如年,“连自己也瞧不上眼”,我会想方设法摆脱它,哪怕从事其他行业也不见得轻松和富有,但至少少了一层精神折磨;如果我不想或无力离开教育,我则会首先让自己安下心来,努力克制自己,然后进一步改变自己的心态。
如何改变心态?从这女售货员的身上,我获得反面的启示:爱自己的工作,某种角度看,就是爱自己。作为教师,如果每天迈向校园时,步子有千斤重,情绪抑郁悲愁,怀着“受害者”的心态,不难想象,当他走进教室,看到一群活泼乱跳的年轻人,他会快乐起来吗?而当他遇到不顺的事情时,他又将做出何种反应?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置身于“低气压”情绪的控制之中,首先伤害的是他本人的身心。教师的工作有一个特点——时间性长,从早自习到上课、备课、改作业、应付检查、辅导教育学生、和家长沟通,以及层出不穷的进修学习等等,可以说,大部分老师宽泛的工作时间每天不低于8小时。长时间浸泡在与职业相关的琐碎事务中,一颗不快乐的心所释放出的毒汁,何其强大!其次,教师这种阴郁的生命状态,极可能危害一大群学生。教育不是简单地传输知识,像工人搬运货物一般,教师在讲台上下的一言一行,都将打入许多学生的记忆中,影响所及,也许一生一世。如果我态度消极,误人子弟,于心不安。所以,我常提醒自己,要把工作和生活协调起来,即在工作中寻找积极的意义,充实我的生活,又把生活中的舒适感,融人工作中,促进我的工作。总之,把爱职业和爱自己,融合一体,从而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好“去处”。
前不久,我读到美国杰出的心理咨询师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一书中的几段话,愿意和你分享:
我爱我自己,因此,我做我真正喜欢的工作,一个可以发挥我的创造力和天赋的工作。我和那些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一起工作,我为了他们而工作……
我爱我自己,因此,我用爱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我这样对待所有的人,他们又成倍地返还给我。我在我的世界里只吸引可爱的人,因此他们是我的镜像。
我爱我自己,因此,我完全生活在现在。我体验每一个美好时刻,而且我知道我的将来充满光明、喜悦和安全。因为我是宇宙中的一个可爱的孩子,所以这世界乐意照顾我,现在和永远,都是这样。
有时,陷入某种灰暗的情绪中,我就朗读几遍这些话,给自己以正向的暗示和鼓励。你不妨也试试。
当然,我强调个人内心建设的重要性,并不否定外在物质的作用。的确,今天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实际付出存在相当的差距。这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改善,也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呼吁和争取。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工资高了,除了提高物质生活水准之外,不一定就能带来职业的幸福感和精神的满足感。物质是幸福的基础,但绝非全部。
钱穆先生在《事业与职业》文中说的:“专知有职业,其实是人生一痛苦。必待有事业,才是快乐的人生。这并非说,职业只得收入一百元,而事业可有五百元。其间差别,乃至内心上,精神上。”什么是内心上、精神上的快乐呢?钱穆先生回答说:“论金钱,一位先生总是所得不多。但若有一位学生将来有了成就,在他心上,却是无上愉快。他在精神上的那份快乐,也就是他无比的报酬了。”当然,学生取得成就仅仅是教师职业快乐的源泉之一。教师职业的快乐,在我看来,更在于教育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著名学者傅国涌说:“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改变人、重造人,这个社会才有可能得到改变。一个健康社会的造成,有赖于一个个健康的人的出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造就人。……所以,教育是社会建设或者中国未来的基础。”而教师正是以亲身的实践,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因此,我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做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中去,而不理睬社会上那一套生存法则与价值标准。也只有这样,当我从事教育时,我才能拥有方向感和独特的成就感,才能尽量不被外界所迷惑,才能一路行走得更坚定。
F老师,基于上述认识,接着我们来审视考试压力的问题,或许能清晰些。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下,完全撇开应试是不现实的。但是,把应试奉为主宰一切的唯一标尺,包括衡量教师的能力、价值,则是片面的、荒唐的。所以,对待考试,我们应该有个基本的立场:在帮助学生考好成绩的同时,更要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仅仅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的职业人或者头脑简单、唯唯诺诺的顺民。有了如此信念,我们就不轻易迷失方向,也不会为考试分数的高低而一次次纠结,进而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价值,以及自我生命的情调和尊严。
            2012.9
         (《师道》2012.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25 , Processed in 0.0670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