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樵:关于基础教育的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2 10:3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于樵:关于基础教育的困惑

发布时间:2014-03-10

● 于樵


我的女儿于今年9月初上了大学。在她高考结束之后,留下了一大堆学习参考书,一部分送了低年级的孩子,向贫困地区捐赠了一部分。趁这次长假我把家里整理了一下,又翻出许多她从初中到高中学过的书,我把正式教科书和她购买的有保存价值的书籍留下,其余的整出三大包当废纸处理。小贩上门来收,称了一下有60斤之多。

现在算来,卖掉的旧书大概只占她所用过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不算小学,光在中学阶段,读过的书就有300斤之多。

古人往往以“学富五车”来形容学识的最高境界,庄子就曾这样评价过他的朋友惠子。按古代的车的载重量,一车充其量也就一千来斤,五车大概是5000斤。而古人所说的书是竹简,其文字容量不及现代书本的百分之一。由此算来,若用现代书来装载古代文献,五车也不过50来斤。换句话说,古人如果读现代的纸质书,有50斤就足以成就一代文化或思想宗师了,其所咀嚼过的文字量只是现在一个中学生的六分之一。

然而,如此大量的学习让一个中学生得到了些什么呢?我们不妨认真盘点一下:在思想方面,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相思体系,对世界的认识依然是模糊的,不知如何做人。在生存技能方面,他们还没有一技之长,不知如何做事。在体能方面,基本上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拎。在学习方面,尚不具备自己独立做学问的能力。在生活方面,他们还得从头学起。他们中学毕业后正好也是成年人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独立谋生或发展的水平,更不用说有所成就了。从小学到高中的11年读书,就是为了取得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考上了大学,还能有几年进入社会的准备,一旦考不上大学,所面临的则仍是一个茫然的世界。如此学习,我们的孩子所付的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我对孩子的学习是比较关注的,可以说孩子11年和的基础教育我是跟着过来的,对她学到些什么我是清楚的。在人文方面,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精读了几百篇比较经典的诗文,粗略地了解了人类的历史,学了些政治常识,通过作文掌握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在外语方面,可以简单听和讲,能阅读一点较为浅显的读物。在科技方面,学到的也是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这些知识很少是可以直接应用的,都是将来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且不说这些基础知识是不是对以后的所有专业都有用,即使都是必要的,也还有一个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的问题。

对于人文的东西,主要是靠积累,我是主张多读多写的。因为这里头不仅有知识,还有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有对自我的认识。人的素质主要是人文素质,多在人文学科方面下些功夫对将来做人做事都是有好处的。

外语这个东西很难说,主要看将来的专业取向,也有一个大气候的问题。现在国家主张什么东西都需要外语过关,那我们无话可说。如能进了大学,对学习专业自然有好处,进不了大学,或不从事与外事相关的职业,只从事低端劳动那绝对是浪费时间。

对于科学知识,中学所学的都是一些已经有了成熟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数理化方面,其哲学意义无比其实际传授的知识要大,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因为有些本身已经被证伪,如牛顿力学。而数学则这是一门思维科学,是一个逻辑体系,其中的计算并不重要。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是掌握其概念和基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对理化而言,它们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足够的实验演示。

好了,现在我们看看学校是如何教学生的。

首先,数理化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11年的时间算起来超过一半是用于这些学科。而最耗时间和精力的不是对概念的掌握,更不是对其哲学内涵的领悟,而是解题,训练解题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和所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万年也遇不到,做题成了一种无休止的游戏。本来是在有了一定理解能力之后三年就可以获得的知识却要经过11年的艰苦训练。缺乏必要的实验和演示,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全靠想象力,结果事倍功半。很少有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研究的机会,读的是死书,学过了也忘完了,更培养不出创造能力。

其二是外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是学生最费精力的课程。它也在强烈冲击着母语,而母语是人思维的工具,母语学不精,就影响理解能力,造成各科都费劲。

其三是人文学科。这本来是需要加强并需要大量积累的知识,却在数理化和外语的挤压下学得半生不熟。最后也成了技巧训练,背复习题,读范文,模考,做作文也将成为八股文。学过了,知道的只是词句语法,理不清历史的脉络,不具备批判能力,更没有做学问、搞研究的基本功,更不用说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了。我这么说也许是苛求,但他们都是“学富三十车”啊,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至于德、体、美、劳,已经成了摆设。已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了,不关心社会,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购物,不会独自旅行。

这就是我们今天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成果,对此我深感困惑。究其原因,病在应试教育。11年的苦读,铸就的就是一块大学的敲门砖。我们对孩子的理想教育,不是做个好鞋匠,好厨师,好裁缝,个个要当科学家,当大经理,当艺术家。要实现这些理想,当然不是技校,不是学徒,只有大学。,大学用的是准入制而不是淘汰制,也就是说上了大学就意味着可以拿到文凭。而大学僧多粥少,选学生只有一考。说到考,说白了就是筷子里边拔旗杆。基本概念简单,考不出差距来,就考解题;一般题不行就来偏的难的怪的;这样也不行,就考解题速度。结果把学生训练成了解题机器。按这样的水平去考试,物理学大师要是能考得上他主持的物理系,也不是件容易事。解题是炉火纯青了,却忘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更不知牛顿第二定律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意义。本来只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科学知识,却要把它演绎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复杂迷宫,本来是用于提高个人素质的人文学科,也变成了一场低水平的技巧竞赛。

就这样,我们的孩子11年学习,读了30车书,却基本上是头脑空空地走进大学。除了语文、外语和初等数学以外,其他需要学习的基础课都得重新来过。物理还需从牛顿学起,化学还得重讲氧化还原,就连几何,也才知道什么是欧几里德的思想方法。上了大学,才知道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做学问,什么是实验,什么是探索未知事物,什么是解决具体问题。离开了父母,才知道怎样应对生活。问一问所有大学毕业生,中学学到的哪些东西配上了用场?

但这也好景不长,社会又在追捧硕士、博士,而这又得一路考下去。大学,也将成为应试教育的领地。与此同时,大师级的学者忙演讲,忙赚钱,忙着带研究生,本科生连个毛也见不上。不即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高?50岁以前是创造的黄金时间,而在三十岁前全用在考试上了。已被深度窒息了的创造力,在后二十年还能发挥多少?我们常哀叹中国难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照这种情况,出了才怪。

九年教育不能培养出能够溶入社会、有一定生存能力的合格公民,中等教育不能培养出一般的职业人才和输送具有相当自学和研究能力的大学生,这是我们国民基础教育的不足。而大学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科研后备力量,研究生、本科生学非所用,高学历低就职,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不足。而所有这些都有一条主线在贯穿着,那就是应试教育。而高分低能,学生成了一无所长的考试机器,那是应试教育直接造成的恶果。

对于这些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有识之士,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教育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也是一种结构性矛盾。观念落后,社会大环境,经济和政治体制等原因,使得我们如不采用应试教育,也许会造成更大的矛盾,更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如不是应试教育,在教育上的腐败也许会有更大的膨胀,教育的不公平也许会进一步扩大,贫困、社会底层、不确定因素等都会成为扼杀人才的杀手。所以在社会整体进步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应试教育,这锅“坚硬的稀粥”还得喝下去。因为这毕竟是现阶段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所做的最有效、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然而,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是国家的生气所在,浪费他们的宝贵年华,使他们学而不得其所,则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损失。眼看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年复一年地被这架老旧的教育机器所绞杀,想起来就让人痛心。同时,社会的变革需要从各个方面切入,教育也一样,至少应该与社会变革的需求相适应,甚至充当先行者。我们既然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危害,就首先要想办法逐步改变它。如:

为义务教育正名,把学识知变为培养合格公民,从而减少智育教育,加强非智育教育及其考核力度;减少普通高中,大力兴办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考制度,变准入制为淘汰制,宽进严出,等等。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把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在教材方面,严格控制辅导材料和参考书的出版,代之以推荐精选精注的经典著作。

在考试方面,加大人文学科的份量,降低外语和科学科目的分数比例,探讨难以用技巧来获取高分的综合考试,等等。

总之,要积极探索,逐步改革,直至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到那时,把孩子们读书的水份挤到最低限度,读一本是一本。大量的低层次书本学习会降低人读书的兴趣,使人不会读书。让孩子们精读书,读好书,与徒劳而有害的学习方法彻底决裂,争取用最少的书本量来塑造他们最为健全的人格。



文章来源:强国论坛,转自教育家杂志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0:27 , Processed in 0.0847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