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绘本与作文之间有种化学反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2 11: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绘本与作文之间有种化学反应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谈绘本阅读与作文教学

      有一个小男孩,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就是不爱看书。一本书常常是翻了三五页,就开始打呵欠。怎么办呢?男孩的妈妈想出一个办法:既然孩子不喜欢阅读,就让她给孩子读吧!

      于是,她选来与孩子个性贴近的书,找机会给他读书,跟他聊书,再引导他发问、思考,并将感触最深的地方写出来。久而久之,这些文章渐渐有了文采、思想,其中一些竟然像绘本里的文字一样,优美而灵动。

      这是发生在台湾童书作家方素珍与儿子之间的故事。在方素珍看来,绘本天生具有贴近儿童心性的特点,拥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以绘本切入小学作文教学,既可以让孩子收获心灵的成长,也有助于练就孩子较强的作文能力。

      一言以蔽之,绘本与作文之间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那么,如何绘本阅读如何转化为作文能力?教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对于当前我国小学生作文存在的诸多问题,方素珍是怎么看的?是小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作文教学的问题?小学生如何才能写出既好看又打动人的作文?近日,记者专访了“花婆婆”方素珍。

      绘本是切入作文教学的最好媒材

      方素珍创作过《我有友情要出租》、《妈妈心妈妈树》等,译过《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以及芭芭拉·库尼的经典绘本《花婆婆》,深谙儿童的接受心理。在她看来,让小学生爱上作文,首先要让孩子心里有的说,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这种角度讲,绘本是最能激发孩子表达欲望的媒材。

      而使她动了将绘本引入作文教学的心思,还得从7年前说起。

      2006年,方素珍在网上发现,杭州市余杭区语文教师姜晓燕经常发表一些阅读绘本的感想,可谓绘本的狂热喜爱者。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方素珍把甄选的经典绘本推荐给对方,引导她在班上与小朋友分享。两年多下来,她发现姜老师不仅对绘本的理解更加深入,班上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问,经常语出惊人,充满奇思妙想。

      “绘本不是简单的文加图,而是图文互释,有情节,有故事,很容易将孩子引人一个奇妙的世界,展开无限的遐想。”方素珍说,绘本的每一页图画也极具美感,堪称艺术品,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中锻炼了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对美的鉴赏力。同时,阅读绘本需要孩子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展开联想,而倾听和观察都是写作文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方素珍看来,小学课堂是进行绘本阅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的最佳场所。绘本阅读馆虽然也是讲故事、听故事的地方,但“阅读姐姐”“故事叔叔”读绘本再好,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读与听、讨论与交流的层面,不像小学教师那般,目的更明确,更适合引导孩子习作。相对来说,小学老师更懂孩子的接受情绪与心理,能将作文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且通过考试检验结合的效果。

      对于绘本融入课堂的可行性,方素珍说不会有太大难度,因为天底下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在语文教学时,老师将绘本配合教材里的主题,拿出一定的时间阅读,会扩大孩子的视野,有助于孩子对该主题的深入理解,因为“绘本的内容特别丰富,主题非常广泛,小到家庭琐事、亲子关系、品德培养、朋友之间的友情,大到生命教育、战争反思,均有所涉猎,而且都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比教材中的课文还要美”。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尽量选择原创绘本、经典绘本,这样的绘本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孩子的生命有关,更容易引起共鸣。至于绘本融入课堂的策略,方素珍建议一是先让学生爱上绘本,这样老师才能发挥绘本作为媒材的作用。二是在班上多讲故事,等到学生特别来劲之后,让学生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三是多将与教材内容与绘本结合起来。如遇到友情的主题,可以借助《我有友情要出租》《我的兔子朋友》,遇到勇气的主题,可以选择《天空在脚下》《高空走索人》,遇到生命的主题,让孩子阅读《一片叶子落下来》《獾的礼物》等。这些故事非常温馨有趣,学生会不知不觉进入情境,进而产生思维的火花。

      绘本融入作文教学要慢慢来

      那么,阅读能力如何转化成写作能力?绘本阅读如何融入作文教学?方素珍的观点是,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慢慢产生化学反应。

      2013年12月1日,方素珍与姜晓燕携手接力出版社,为北京曙光小学的百余名家长和学生上了一堂名为“正确阅读与写作,决定孩子的一生”主题讲座。该讲座也意味着方素珍与姜晓燕历时一年多研发的“方素珍绘本读写课堂”落户接力出版社教育培训中心。

      据了解,“方素珍绘本读写课堂”先在姜晓燕的课堂上进行近两年的实验,方素珍在上海、深圳、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学校也做过试讲,某种程度上是为教师将绘本融合语文教学提供一种参考。该系列的内容涉及科普、数学、情感、价值观等,选本经过精挑细选,全面策划,属于很完整的教案。教师可以用一节课、一学期乃至一学年去读、去教绘本,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增删。同时,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训练的要点与细节等也进行了可操作性的说明。

      具体来说,绘本融入教学的原则应该以儿童阅读与写作为主轴,以创意思维做导向,采用“听、说、读、写、做”的多元化导学模式,促进孩子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课程采用的绘本内容按照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理念和标准,遵循孩子的身体与心智发展规律,并符合该年龄段儿童语文学习教育大纲要求,还兼顾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等的丰富性和适用性,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体现于课程体系中,并以游戏性、互动性等元素的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绘本与作文的结合只能一点一点地渗透。”方素珍说,低年级学生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绘本,也可以欣赏、仿写绘本里的一些精彩句子。如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可以让学生用“像______像______”一样的句式造句,主语可以说是“我的老师”“我的奶奶”“我的妈妈”等。在具体的引入上,老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实验,从拼音、短语、短句逐渐过渡到长句、段落。低年级的学生也许没有写长句的能力,但可以将重心放在培养倾听、阅读和观察方面。

      高年级则可以依托绘本进行大胆的仿写或改写故事,甚至打破原来的故事进行新的创作。例如,2013年凯迪克金奖作品《这不是我的帽子》,结尾处作者设计得很巧妙,给了读者很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补白思考,即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再次创作,如写一写拿了别人帽子的小鱼与大鱼之间是什么关系?那片水草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小鱼最终的命运怎样?根据多年来推广绘本阅读的经验,方素珍说,一旦遇到好的文本,孩子的创造力会被极大激发。

      “绘本融入教学意在为孩子提供写作的素材,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以字、词、句、段的单项训练和模板套用方式,不是以作文提分为教学核心目标,更不是教孩子如何写一篇满分作文。”方素珍说,当绘本融入课堂以后,也许一开始老师和家长看不到孩子写作文有哪些进步,但到了三四年级,学生写作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那些肚子里有很多故事、饱受绘本熏陶的孩子更能吸引人、感动人,未来更可能成为作家或艺术家。相反,那些一开始就迎合作文考试,为了高分而可以练习写作文的孩子,到最后往往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作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意思考

      在采访中,方素珍反复强调,从提高写作能力来看,阅读绘本的方法见效最快。但作文练习不是为了考试或分数,而是引导孩子进行创意思考。前者是狭义的作文,后者是广义的作文。“小学语文应更多地强调广义作文的概念,着眼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表达的乐趣与习惯,以我手写我心。”

      从现实来看,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与写作息息相关。但是,喜欢阅读并不等于爱写作文。方素珍表示,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做,让学生爱上写作,不能硬性要求,更不能逼迫,学生只要动手写就可以,边写边读,边读边写,老师加以适当引导和点评。如果学生从低年级就有了阅读的习惯,爱写作文便是一种自然而言的水到渠成。

      事实上,绘本融入课堂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幸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多元思考。二十多年来,方素珍经常在两岸三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人区推广绘本阅读,并教大小朋友把作文做成小书的理念,从学生完成的小书来看,很多文字让她感到非常惊讶。例如,有位马来西亚的“故事姐姐”曾传给方素珍一份小书作品。是一位中年级学生听到绘本《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之后,做了一本小书,为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平反。

      小书的文字内容是这样的:“你们知道白雪公主的真实故事吗?不!你们都不知道,这都是白雪公主贪吃惹出来的祸。有一天,我要买苹果给白雪公主吃。可是,青蛙却弄倒了我的毒药,我也不知道苹果几时沾到毒药的啊!这不是我的错,是顽皮的青蛙。白雪公主看见苹果一口就咬下去。她竟然没有洗苹果!所以晕倒了。小朋友,记得要先把苹果洗干净才可以吃哦!”

      在方素珍看来,这些创意思考正是作文的价值所在,也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对于当前无论是台湾、中国大陆或是所有华人地区,过于注重作文分数的现状,她也感到很无奈。对此,方素珍认为,对于当前学生家长普遍急功近利的心态,老师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如在作文教学中让家长看到学生的变化和闪光点,如通过绘本阅读之后,引导学生写一首诗、画一幅画,或者做成一本小书,举行一次成果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动手绘画和写作能力,也让家长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阅读都是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用心品味生活、洞察世事,去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信息,让自己的生命更美好。在采访的结尾,方素珍表示,其实作文某种程度上也有这种功效,不过一个是吸收,一个是吐纳,在课堂上一旦两者有效融合,就像秦少游的那句诗——今朝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贵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0:00 , Processed in 0.2692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