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由与界限——我的精神语文》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0 22: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由与界限——我的精神语文》序

朱昌元

作为金华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很早就听过成旭梅老师的课,那时她应该出道不久,在她的家乡名校义乌中学。具体上什么篇目有些淡忘了,依稀记得文本解读角度有些别致,教学语言清新、爽利,再加上气质不俗,神情飘逸,当时我就想,这应该是个语文教学的好苗子。
用句不恰当的比喻,那时对成旭梅的课,只是“惊鸿一瞥”。尘事繁杂,世路匆匆,从此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有她的音讯,脑子里似也不再有她的影像。
再次映入眼帘的,不是她实实在在的人,而是语文教学核心期刊封面的靓丽形象以及“成旭梅”三个字。于姓名或前或后,往往标着“温州中学”四个字,原来她“移师”到温州中学去了,心里既惋惜,又为她由衷高兴。惋惜就不用说了,高兴的是温州中学是百年名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新的校园又特别大气、舒展、优美,有大片的自然水体作“涵养”。别的不说,仅从我们的本业国学或者语文教育的角度讲,晚清大儒孙诒让有创办温州府学堂也即温州中学前身之功,朱自清、夏承焘、王季思等大家巨擘在这里执过教鞭,独出心裁、气概非凡的校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就取自朱自清先生在温州中学执教期间为学校创作的校歌歌词。成旭梅在这样的名校教书,是有福的,虽然有挑战,但我想,更多的是可以得到与“挑战”同在的深厚底蕴和学养的濡染。
近年来,“成旭梅”三个字在语文教学核心期刊上并不是一闪而过,他向语文教育界同行奉献了不少文学类文本解读及教学的文章,比如《谈“情”,是一个问题——散文情意教学内容的确定路径》、《从迷狂到自赎:古代知识分子的山水情愁》、《<肖邦故园>:精神家园的艺术复活》等等,解读深入、细致,教学设计富有创意,讲究艺术,善于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涵,用以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这些文章看,她有哲学包括西方解释学、文艺学等方面的修养,不仅仅体现出作为一个女性语文教师的文学感觉的细腻,解读角度的别样。果不其然,后来经过深入了解,成旭梅酷爱哲学,尤其推崇康德。她说:“我以为教育之路永无成功可言。因为它以人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人的完善为旨归,而个体又是独一无二、复杂立体、充满变数的;同时,历史留给我们的永远只有既有的问题和未来的不可知,所以,对教育者来说只有探索与应对……”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旭梅的课堂教学,前几天特意打开了她的个人主页,浏览她精心设计、制作的诸多课文教学的PPT,比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高山仰止》……,我好像一个学生,坐在成老师的课堂上,静静地聆听她的讲课,感受到成老师的课视野广阔,开合自如,善于利用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挖掘、体验内在的精神力量,直抵灵府——作品中人物的’灵府”和作为“受众”的学生的“灵府”。难怪学生那么喜欢成老师的课,每年她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生动情地说:“遇见成老师是我最美丽的意外。”“每一个40分钟,都是一次与灵魂的深层次沟通。”“原来语文课是让我们用思想充实生活,原来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生命表达得如此张扬。”
这样的赞誉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有它的内在的理由。成旭梅一贯奉行这样的教育信念:“教育目的的实现,爱心与良心是必要的,但更需要教师去坚守去研究去思考。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教师,成旭梅用心耕耘语文课堂,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提炼,现在她把她近20年的实践和探索凝结成专著《自由与界限——文学类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的确定》,鲜明地举起了“精神语文”的旗帜。
她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因而将阅读与写作作为学生实践人生的精神形式。一方面,引导学生与他人作品平等对话,以感受历史更徙中人性的诗化和鸣;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与自我作品(写作)对话,与自己的荡漾浮沉或洗或炼于文本历史中的生命对话,在对话中掘进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获得一种依托于历史的丰厚思想的灵魂的自由和系于精神之舟的生命的尊严。
依据“精神语文”立场,成旭梅从教师主观因素、文学本体性因素和课程因素三个层面进行深度追问,试图求解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发挥教师学养、情趣、个性的优势,注重从文学作品的“心的探讨”到语文教育的“心的探讨”,或者说充分挖掘、利用文学作品的精神力量来熏陶、丰富、提升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心的滋育”,实现语文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精神语文”,作用在“文心”,发展在“人心”。这一提炼既有理论贡献的价值,也有实践借鉴的意义。其一,以助推精神成长作为文学类文本的课堂立场和目标,使文学类文本教学的实施面向意义世界、精神世界;其二,以促成“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为目标,确定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相应的可操作的途径与方法;其三,提供文学类文本教学的相关评价方案,以使教学走向规范与有效……
当然,本书的独特价值远不止这些。
在成旭梅老师这里,你可以看到人与课的合一,课与文(论著)的合一,听其课,读其文,你都会有深切的精神感发、丰富的思想启迪。
经过近二十年的历练,成旭梅已然是温州市名师、温州市教授级高级教师,设立了成旭梅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内外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2013年成旭梅被浙江省教育厅选拔为高中语文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可谓名至实归,正得其人。我有幸忝列浙派名师教学实践导师,深感后生可畏,并为“后浪”之壮阔而欣喜不已。《礼记·学记》倡导“教学相长”,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些警句所包含的理念很传统,也很现代,体现出宽阔的胸襟和高超的智慧。在青年才俊的期许和督促之下,我自不敢以“识途”自居,深知语文教学和研究之路不啻有“千里”之遥,且沿途千岩万壑,风光无限。
好了,就此打住,还是请语文界同行或非同行自己去翻开书页跋涉吧。

                           2013年教师节于婺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19:32 , Processed in 0.0720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