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写作的书 文章导读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经常听到同行们在谈论写作,但关于写作已经谈论得太多了,好在这只是私下谈谈。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电视节目,电影演员或者电视剧演员谈论他们是如何表演的,比如大冬天的要拍一场雨雪中的戏,他们就要喝点儿二锅头,穿上军大衣,演完了冻得跟孙子似的,又比如他们要拍一场激情戏,总也进入不了状态,然后男演员吃了口大蒜使劲吻女演员,女演员又挣扎又不好挣扎,于是准确地表现了内心的冲突,再或者,长辈一点儿的男演员以父亲般的慈爱照顾青年女演员,让她不要紧张等等。
说实话,我原来觉得表演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但是我看了电视上过多这类谈论怎么演戏的节目之后,我对表演艺术的尊敬就消失了。表演被谈论得太多了,并且是以娱乐节目这样低级的方式谈论,那么你就很难再尊重表演和演员。当然,我心里知道,表演是很伟大的东西。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经常听到同行们在谈论写作,说他们遇到瓶颈期写不出来要崩溃了,说他们得了信息厌倦症什么都不想写了,这些都是私下谈论,我总觉得,他们还没写出什么东西呢,但关于写作已经谈论得太多了。好在这只是私下谈谈,艺人在电视上谈表演,总有观众看,几个记者或作家在电视上谈论他们如何写作,估计收视率为零。据说,以作家或编辑为主角的小说,一般都没什么人看,读者只关心你写出什么好故事了,而不关心你是怎么写的,你那点儿心路历程用不着多说。正是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作家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谈论他们是如何创作的,他们要说的话都已经写在了作品里。但是,也有一部分作家,会专门写一本书谈论写作,比如斯蒂芬·金的《论写作》,比如布莱克的《小说家的二十堂课》等,这些书都是给从事写作这个行当的人看的,看完之后,该写不出来的还是写不出来。
对于读者,我的意见是,不用看任何关于“论写作”这类的书。但是,如果你喜欢一个作家,你可能会有兴趣听他说话,听他谈谈写作或生活中别的事情。所以,作家访谈录这个形式在媒体上存活了很多年。
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有一个王牌栏目就是“作家访谈”,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上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多年,且并非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经《巴黎评论》授权,《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一书将要出版,出版方选择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48位受访作家的访谈,分三卷陆续出版。第一卷收录的受访作家包括如下十六位:卡波蒂、海明威、亨利·米勒、纳博科夫、凯鲁亚克、厄普代克、马尔克斯、雷蒙德·卡佛、米兰·昆德拉、罗伯-格里耶、君特·格拉斯、保罗·奥斯特、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斯蒂芬·金、翁贝托·埃科。
两年前,这本书就开始筹划,我有幸参与翻译,编辑让我从这份作家名单中挑选一位,我选的是海明威,因为他是我的偶像。翻译过程好像就是聆听海大师在聊天,他讲述自己怎么在一天之内写完三个短篇小说,讲活着的作家怎么向死去的作家身上学习和比较。如果你对伟大作家和伟大的写作有一点儿好奇心,如果你打算看一本关于谈论写作的书,那么《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是不二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