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纪霖:高考恢复三十年的反思
原标题为:人才至上,还是公正至上?——高考恢复三十年的反思
各位广州的朋友们,早上好!
我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来广州来做演讲,但是以前大部分都是在中山大学,面对是我的同行或者是我的学生,讲的都是一些带有公共性的学术专业题目。我很感谢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南方都市报的朋友们,给我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到非常著名的公众论坛来和各位朋友直接的见面,来谈一谈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题目,就是关于高考的问题。
三十年前,九月,那个时候我记得我正在从重庆到上海的船上,当船经过三峡的时候,船上的广播突然报考了一个消息,说从1977年开始将恢复高考。那时我是一个知青,正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农场,是一个农场的工人。很多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时如果在农村的话,你不知道你未来的前途是怎样的,虽然你有很多知识、有很多理想,但是你不知道命运以后会怎样安排你,你是在被命运安排着。这个消息出来以后,突然我的面前出现了一道曙光,我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在这个新的时代开始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感觉就象是我坐的船一样,轻舟已过万重山,接下来就是一片开阔的水面。
果然,在几个月以后,我通过高考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这样一个个人的经历,实际上不是我个人的,是当年,参加高考,文革之后第一届高考几万考生共同的经历,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年了,各个媒体都在做高考恢复三十年的报道,讲出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实际上命运是相同的,那一年拜邓小平之福,整个我们个人改变了命运、国家改变了命运。
今天我就想从高考恢复三十年起讲,高考发展到今天所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我们怎么来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今天依然在纠缠着我们,让我们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总得来说,我个人的看法,高考恢复三十年,可以分为前15年和后15年。
前15年,大致上高考起到了一个解放的作用,它正面的作用更大。为什么说是解放的作用呢?大家都知道,在高考恢复之前文革,高考不是知识取人,是所谓又红又专的标准,当然红更重要,就是你的立场是否坚定、你的出身是否好,是这样一个革命的标准。但是邓小平他要拨乱反正,他敏锐的意识到中国当时要搞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在哪里?不再是过去毛泽东时代乌托邦的理想,而是需要新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知识,特别是现代化的知识。所以他果断的当时拍板,在恢复高考作为一个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来带动整个社会由乱到治,当时叫拨乱反正。这个改变,我们知道高考这个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才选拔制度,更重要的是它是规范整个社会发展取向的社会制度安排,它取的不仅仅是大学人才,更重要的是社会精英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拔。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个二十世纪里,我认为在人才精英选拔方面有两个事件可以说改变了历史。一个事件是1905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第二个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为什么说这两个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呢?第一个事件科举1905年废除之后,整个社会精英开始不再往官府流动,开始流到社会上,精英社会化,社会化之后,过去精英只有一条路,通过科举做官,05年之后各个精英流动到社会上,他们可以经商、可以从军,比如说做记者等等,精英开始多元化。
差不多两年之前,科举废除一百周年时,当时我说过一句话,“没有05何来11”。就是说假如没有科举废除的话,很有可能没有辛亥革命这一回事。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摧枯拉朽一下子清朝就垮了,这当中新军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军队不再站在朝廷这边。为什么新军倒戈?因为新军当中年轻的军官们,这一批人科举没有废除之前,他们可能继续还是往做官的路上发展,科举废除之后,相当的一批精英,有新思想的精英开始去从军。不要说别人,当初连周作人年轻的时候都到南京的水司学堂读过书,所以他说自己年轻时还做过海军。这批精英当时已经跟朝廷分离,带着满脑子的新思想,他们成为军队中的中坚。这批人和朝廷产生疏离感,之后精英跟朝廷分离了。在一个非民主社会里,百姓态度的取向不重要,因为一个非民主社会里,精英的取向、立场是最重要的,一旦朝廷和精英发生了分离,那这个政治的统治、政治的危机迟早会发生。这是一个大事件,1905年科举废除,产生一个革命,之后使得中国长期的动乱。
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倒过来的,中国当年由于毛泽东搞文革,不断的革命、革命、再革命、继续革命,特别是文革处于长期内乱以后,邓小平通过恢复高考,使得天下精英重新归入这样一个体制,本来天下乱世英雄都在民间,通过这样的一个制度使精英回到一个体制里,这次变革使中国从乱到治,使中国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这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从今天来看,我一会儿会说到中国之所以从78年到今天,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非常重要的就是和高考制度是有关系的。
在当时,不仅仅是稳定的作用,更重要是解放,为什么是解放呢?因为邓小平要搞现代化、搞改革开放,他要有一个动力,当时叫生产力,什么是最大的生产力?知识是最大的生产力。所以高考制度以知识取人,不再以出身取人,不再以革命的立场取人,这是获得最大的后备,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力。所以高考恢复前半期,是起到了一个解放的作用。
高考慢慢慢慢,特别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之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比较高的层次,我们会发现高考它的很多弊端慢慢暴露出来,这个暴露和什么原因有关呢?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初级阶段,主要现代化的发展,如果说知识是最大生产力的话,这个知识主要是靠量的堆积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到了今天,今天整个世界已经全球化了,今天的发展,特别是以科技为核心的发展,它需要的是创新,不再是量的堆积,而是需要知识的创新,也就是说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今天我们的高考制度和整个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错位。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错位呢?我们会发现今天的高考越来越应试化,是应试教育。今天来的各位听众,我相信有很多是来自教育部门的,或者是教育管理部门的,我们会发现今天中国已经是文凭社会,要成为一个社会精英首先要有一个文凭,而且这几年教育爆炸式的发展,大学文凭已经不稀奇了,必须要是名校的文凭,这个竞争非常的厉害,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今天高考成为中国每个家庭、整个社会最大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你的孩子的未来,能不能跨入社会精英的行列,这个竞争非常激烈,这个竞争实际上不仅仅是从中学、中学,或者幼儿园开始的,甚至可以说是从胎教就开始了。中国的小孩比大人还辛苦,本来他们童年该享受快乐的时候,但是他们很早就被推入到应试教育的搏杀里。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高考越来越应试化了,当年我们第一届参加高考的时候,和当年的教育水准相比是比较难的,当时第一届的录取比例是非常非常低的,只有4.8%,一百个人考只有4.8个人能够考取,竞争当然很厉害。但是我记得当年的高考题目,好像比今天的题目还要活一些,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就是靠你积累的一些本领去考。现在的高考题,说实在话,越来越死,用我们的话就是客观题越来越多、主观题越来越少,让你个人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会儿还会再分析。
这样一个应试化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什么样的?用我们做老师的话来说,只不过是检阅一个学生有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客观题,考的是你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能力。但是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创造力,但是这不是我们高考,乃至中考,或者各种考试所鼓励的一个方向。所以现在大学生进入大学,理科我不清楚,从文科来说,我是教大学历史的,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消磁,把你中学里学到的一些已经被曲解的知识,特别是他们的思维方法,先告诉你这是不对的,然后告诉你新的东西,这个工作非常艰难,差不多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消磁,让他们从应试头脑转变为创造力、有发散性思维的人,这个过程非常非常艰难。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社会上上下下从教育部到家长到老师,都在批评今天的应试教育,都说要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一种考法是不合理的,没有人说它好,包括教育部的领导都说是素质教育,有人给胡锦涛写信说要改变这样的情况,要搞素质教育,胡锦涛同志还批示了,但是这股应试教育的势头刹不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今天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个人人都觉得荒谬的制度,为什么它还能够延续下去?人人如果都觉得荒谬,大家都同意改,为什么还能够延续?这是一个曾经也让我非常费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各样各种的报道宣传,这个荒谬的确到了非常难以想象的程度。比如说现在出现了抢状元情况,状元不得了,就象过去的科举一样,每年高考媒体抢新闻,状元永远是新闻,一个县出了多少状元,一个中学有多少人考入清华、北大,现在状元基本上都被清华、北大两家学校瓜分了。前一阵子南方周末还有一个报道,说北大的一个专门去抢状元的招考老师,怎么和清华较量,怎么到地方上到一个省去抢状元,提前两天考生还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拿到全省高考文理科前50名的名单了,然后打电话,还有提出优惠条件,清华也提出各种优惠条件,那个孩子开始还非常高兴,接下来就被无穷的人包围,他也六神无主了,不知道要去北大还是清华,因为他们都给了他们各种各样不同的承诺,还有搞什么状元碑的,等等。状元真的这么重要吗?状元真的就是天才吗?实际上我们如果看科举制度中的状元,有多少状元最后成为大家,大政治家、大学问家的?很少,清末的状元张謇最后也是当了实业家。历史上很多状元,可能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我至今也没有看到过研究,这么多年来这些状元去那里了,出名了吗?成才了吗?没有人关心,大家关心的是高考时的效应,中国今天成为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就象体育比赛中的冠军。状元和这个逻辑是一样的,实际上你们想一想,状元是带有偶然性的,如果换一张卷子,难度是一样的,再考一遍,我相信大概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的排列会有一个变化,他未必就象刘翔一样绝对可以拿冠军,我可以说不可能,有非常大的偶然性。这个偶然性不是他把握的,也和批卷老师的把握也有关系,凭什么你的作文我多给两分,他的作文我少给两分,这是有偶然性的。
前一阵子我很偶然看到凤凰台鲁豫访谈,请了几个清华、北大的状元来,我觉得这些状元未必比我的学生优秀到那里。举一个例子,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设计一个慈善活动,说你们看一看怎么来策划。结果他们的策划是这样的,第一个策划是什么叫慈善,第二个是为什么做慈善,第三个如何搞慈善。这种思考的方式,不就是考试中所谓一个论述题的思考模式吗?没有任何的创新,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状元的情况,应试教育下的一些宝塔尖上的所谓人才。当然这些人绝顶聪明,我不否认,但是社会鼓励应试教育,今天我们的人才等级按照分数衡量,而且今天中国的大学、名牌大学,也有一个等级性的制度,顶尖的是两个超一流的大学,清华、北大,接下来若干所所谓的名校,接下来重点大学等等一层层的。你们可以看到报考时最优秀的通常是报北大、清华的,然后一层一层,没有例外的,没有按照孩子的兴趣来进行选择。这是形成高校的等级制度,这个等级制度是谁规定的?可以说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国家的985资助计划,清华、北大18个亿,接下来是复旦、南大、交大等等,12个亿,再接下来6个亿,再接下来怎么样,这样的一个等级。
当然媒体各种各样的宣传,各种各样的排行榜,高考指南,都助长了这样的情况。我自己是大学里的人,今天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个性,大家都想学清华、北大,不是学它个性面,而是共性面,今天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千人一面。考生对大学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等级概念,它是顶尖、是名牌的,但是对这所大学的风格、氛围,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自己是不是喜欢,那是不考虑的。过去中国的大学是有自己个性的,有自己风格的,很多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性格来进行选择,但是今天这个空间没有了。你可以考清华、北大,为什么要去报中山大学呢?中学老师可能就会给你压力,你是一所名校,有多少人可以考入清华、北大,这是一个指标,也是今后招生的一个宣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