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提问宝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2 03: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课堂提问宝典作者:晓妍凤平


    第一篇: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能“吹皱一池春水”,而有的毫无反应。如何使课堂提问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现提出一些基本方法:
    一、明确目的
    提问,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必须事先心中有明确的目的,不得随心所欲,随意发问。
    二、围绕中心
    提问不能盲目,一定要有目的,这些目的要围绕一个中心,都要为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三、言简意赅
    提问语句尽量简短,让学生明白问的是什么?避免提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冗长罗嗦容易引起学生误解的问题。
    四、富有趣味
    有趣味的东西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对所提的每个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精练,富有趣味。在低年级课堂提问时更应如此。
    五、启发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提问,先提哪个,后提哪个,都应遵循一条原则,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信号。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
    1.创设悬念,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触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的心里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6、8、12、17、24、26、39、42、53、66。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
    由于这些数都是一位或两位数,学生当然很快就能判断出来。教师再写上:456、3250、5277。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
    由于数目较大,学生陷入沉思。教师抓紧时机说:“我能很快地知道哪个数能被3整除(456、5277)”。
    学生感到奇怪。教师紧接着又说:“你们可以考考我,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
    学生一听,课堂气氛活跃了,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听了,也争着出数考老师。当老师能一一正确说出来时,学生觉得新奇:数目这么大,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答对呢?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老师接着说:“我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判断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
    这样,有目的性地创设悬念性的问题,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2.指导操作,巧设疑问,激活思维。
    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引导思考、讨论,得出与日常生活相吻合的结论,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取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长5厘米、宽4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摆完后让学生说出他摆出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然后让学生看表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几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宽。由于公式是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拿出钉板,用橡皮圈随意在钉板上围一个长方形,说:“数一数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同桌的用已学的公式计算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看看算得对不对。”
    这样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吻合,学生就认识到知识的作用,感到有兴趣,激活了思维,深化了记忆。
    3.变换角度,巧设疑问,培养能力。
    课堂提问,无固定的模式也不一定要照搬教材中的原理,可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新鲜有趣的事物上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从不同角度提问,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并能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学生求导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列火车5小时行驶了3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列火车再行驶544千米,一共要用多少小时?
    以下是三种不同的解法:
    ①(340-544)÷(340÷5)
    ②544÷(3405÷5)+5
    ③设一共要x小时(340÷5)×x=544+340 让学生说出:上面各种解题方法的思路各是什么?
    再让学生议论:这几种解法哪一种较简便?还能不能想出其它解法?
    这样,学生在教师设问的引导下,通过思维活动,不但会解答这类应用题,同时也掌握了求异思维,发展了智力。
    六、考虑程度
    要考虑学生知识的准备程度。据心理学研究,如果人能够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发生。当提出的任务须借助于那些人所不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发生。为此,提问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
    七、类型多样
    设计问题要形式多样。根据小学生答题的要求,问题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回答“是什么”的判别型;
    二是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
    三是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
    四是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
    五是回答“怎么想的”或“可能会怎样的”想象型。
    相对来说,后三类问题对智力活动的要求高一些。为了增强教学中的智力因素,我们不能只提前两类型的问题,而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后三类问题的比重要逐渐增大。
    八、形式新颖
    提问时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可先让学生看书后提问,也可先提问后让学生看书,可先提问讨论后再答,也可提问回答后再讨论。
    九、难点分散
    有些含意深刻或比较含蓄的内容,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大或过难的问题化为若干个浅易的小问题。或针对教材的难易或从班级的实际水平出发,为学生架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即把教材的难点化为几个台阶。这样,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十、抓住关键
    提问题要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去探索、领略它的重要性。当然,紧扣课文的关键词语设问,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些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玩味,而不能离开上下文,孤零零地理解词语。
    如教学《麻雀》一课,学生要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就可以提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老麻雀明知自己斗不过猎狗,却偏要从高高的树枝上飞下来呢?老麻雀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容易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了。解数学应用题时,抓关键词语提问特别重要。
    如:教室内亮着10盏灯,关掉2盏灯还有几盏灯?
    选择答案:A.10 B.8 C.2 不少学生选B。老师抓住关键词问:还有几盏灯与灯亮着几盏灯有无区别?通过学生对比分析就能深刻认识关键词在数学中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十一、把握线索
    提问要能引导学生遵循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课文,以便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提问切忌零敲碎打,漫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牵动全篇的重要线索提问,从而把教学引向纵深。
    十二,以旧引新
    以旧引新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以获得新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恢复已有条件反射,巩固旧的暂时神经联系,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在化难为易强化新旧知识联系,建立知识的系统。
    十三、理正关系
    提问要处理好与读书的关系。备课时要正确处理好提问与阅读的关系。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读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问得过多,叫学生读得太少。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指导学生多读书。
    十四、显现亮度
    所谓亮度,就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注意讲究感情色彩,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或幽默、或渲染,总之要力求通过摒弃陈旧的提问样式,创造开拓出一种新鲜的,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提问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有效的迸发。
    十五、挖掘深度
    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注重广度的同时要重视挖掘深度。唯有此,方能让学生刻而透彻地理解问题,认识到课文所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
    十六、设置坡度
    一般来说,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包含着矛盾。不要提那些不加思索即可回答或书上有暗示性答案的问题,有矛盾的提问,就是有一定的难度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的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十七、难易适度
    问题太浅,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也不思考;问题太难,高不可攀,学生也不会动脑筋。因此,提问考虑难易适度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区”,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色鱼钩》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就可以提出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老班长的外貌是怎样的?”,较难的“老班长的外貌为什么会这样?”,更难的“从老班长的外貌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种人?”
    采用哪一种提问,应根据班级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能力差异,恰当选用,使提问难易适度。
    十八、因势利导
    课堂提问,不宜总是一问一答。针对学生的答案,特别是那些思路奇特、逾越常轨的答案,要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提出新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呈辐射状、从多角度充分展开,以产生新的信息,求得问题更完满的解决。
    十九、逐层深化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切忌随便使用问答的形式,这种简单的问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遭到抑制。日本心理学家曾针对这个问题指出:不能随便运用问答式,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包含着矛盾。有了矛盾才有思维。教师在提出第一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后,就要顺着思路逐层深入地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随着这样的提问逐步趋向深化,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只注意把教材嚼得烂烂的喂给学生,那么学生就用不着开动脑筋去思考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而逐层深化提问法,就要求教师在教课时,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设置疑难的条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去深思遐想。
    二十、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还要注意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使问题的提出难易适中,切合实际。太难了不行,太浅了也没有意义。一般的方法是要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因为,题目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轻视的心理;题目太难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回答,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象《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应象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
    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中,“陶醉”一词通过三个步骤来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的。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兄妹俩怎样了?”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再要求在工具书中找准词义,接着加深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此问题较灵活,又无现成答案,于是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体会。经过思考、议论,从学生中反馈出的信息是:兄妹俩生活贫苦,又渴望亲耳聆听到贝多芬的亲自演奏,当偶然中突然他们的希望变成了现实时自然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穷兄妹俩在他们破旧的茅草屋里听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弹奏的曲子,他们激动非常,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所以被动听的乐曲所陶醉。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陶醉”一词还可以怎样用?学生经过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反馈出来说:美丽的景色,精彩的节目,动听的故事等方面都可用上“陶醉”一词。这样学生就很牢固的掌握了该词的词义,运用范围,再要造出完整通顺、具体的句子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克服了一些学生死记硬背词义的坏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有趣,信息能及时反馈,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十一、逻辑顺序
    按逻辑顺序提问,是指在课堂提问时,依照教材的一定顺序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因为课文大都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布局谋篇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课文的逻辑顺序提问,不能杂乱无序随意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思考。
    二十二、激发悬念
    激发悬念,犹如古典章回小说中,在情节出现高潮之际,突然中途打结,让它暂时悬挂起来,给读者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用悬念演变来吸引读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起悬念的提问法,就是指教师提问时,能使学生对问题或事情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对知识的学习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心理,使他们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情境去学习。这样,就能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地理教学中,把课文中某些地理现象作为悬念激起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教学《长江中下游平原》一课,可这样提问导入新课:(指《中国地形》挂图)在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很多地方涂着绿色。这个地区的冬季与北方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人们把这里的六月叫做“梅雨季节”。这个地区土壤肥沃,河流众多,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那么,这个地区的“梅雨季节”有什么特点?冬季气候与北方有哪些不同?“鱼米之乡”的美称又是怎样得来的?这样提问制造了悬念,埋下了伏笔,学生产生“疑”问,就迫切要知道学习内容,因此课堂上学生会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探求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十三、激疑问难
    激疑问难,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善于用提问的方法,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引起他们心理上的疑难,激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总是从疑难发端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我们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以便让学生质疑争论;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重大线索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问难、思考;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投以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特别是要善于在平淡中激起难点,在普通中比较奇异。这样的提问,就可以促使学生质疑问难,引起深思。
    二十四、利用矛盾
    利用矛盾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这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法,因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样,可以为讲课打好基础。矛盾有两类:一类是阅读教材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大多数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精警之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这样提问:“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亮那么温暖吗?小女孩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这些带矛盾的问题,易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二十五、相机诱导
    相机诱导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抓住时机,采用循循善诱、开导的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充分运用他们的才智,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要相机诱导。”课堂提问,在做到相机诱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现停滞、闭塞或悖谬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提出问题来诱导学生调整疏通自己的思路使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能顺利地发展。
    讲《第一场雪》,直到最后,才向学生提问:一场雪固然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但作者为什么怀着这么深沉而强烈的激情来赞叹这一场雪?这一场瑞雪,不仅是气象上的“第一场”,也是我们国家重新走向丰裕繁荣的第一个信号。因此课题特意点明“第一场”,这里不仅画龙点睛地释破题意,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这个问题问在了最佳的时机:
    ①教学过程的最后时刻,学生有了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作者的情感也有了相当体会;
    ②学生不能作答,发现了知识的空缺,求知欲极为旺盛。如果按一般常规,讲课伊始先作背景介绍,就不会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
    二十六、叩其两端
    这种方法创始于两千年前的孔子。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说,有人向我问难时,我什么也不答,不作任何正面的答复,只是尽量叩其两端,指出问题的正反面,让发问者多动脑筋,自己作出结论。有时,也可先提出问题的一方面,看他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叩其两端提问法的实质。利用这种方法,就能启发学生多作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上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能学会从正反两方面想问题,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就会很好地培养起来。
    二十七、提要钩玄
    提要钩玄也就是提纲挈领。这种提问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能从一些纲领性的问题上把握全文,掌握文章概略,得其精要,钩记玄妙。这种提问方法,一般多用于文字障碍不多或结构并不十分复杂的课文,或多用于学生的阅读性课文。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提要钩玄的提问设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驾驭全篇,得其精义。
    二十八、运用对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运用对比的提问即提出对比的问题让学生加以分析、研究、思考,这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很有助于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因为,鲜明的对比,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越是新异的刺激物引起的探究反射就越强烈,就会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内引起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可以使人对注意的对象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反映。即使是刺激物消失后,这个暂时神经联系仍可以留下极为深刻的痕迹,对以后的再认识与重现都是有好处的。
    二十九、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提问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提问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课文上把握“点睛”之处,抓住精妙之笔;善于引导他们在大堆材料之中概括出主要的观点,在纷繁的现象中归纳出本质的东西。景物描述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学生往往因知识面窄不易具体理解。开讲提问时,有位老师是这样提问的:
    师:(用红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朵红花)这朵花美不美?
    生:不太美。
    师:(用绿色粉笔在花枝上添几片绿叶)这样呢?
    生:美多了。
    师:为什么?
    生:添上绿叶,红花显得更鲜。
    师:那么课文中美丽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
    生:使人物形象更美了,更加鲜明突出了。
    师:这是什么作用?
    生:烘托作用。
    教师先用比喻创设有关美的情景,诱导学生逐渐明白与问题类似的某种道理,然后提出问题,使之恍然大悟。用这种类比提问,能激发学习灵感,能收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效果。
    三十、点拨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认真研究思考就放过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课的时候,可提出一些问题,点拨启迪学生去积极思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获得较深一层的认识。
    三十一、一石三鸟
    一石三鸟提问的意思是说,我们在提出某个问题时,能兼顾其他问题或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能得到两个或更多方面的收获。我们知道,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两个,甚至多个。而这些教学要求,又往往是互相联系,互为表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一石三鸟”的提问法,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十二、环环相扣
    环环相扣提问法,就是利用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环环相连的问题诱导下,有节奏、有起伏地进行学习。
    三十三、变换角度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将“卷云哪些特征”的问题变换一个角度,改为:“有些云叫卷云”,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这种提问就更新颖,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还有这样一种情形,对于某一问题,有时从这一角度看,就看不懂,理解不了;然而,换一个角度却豁然开朗。这就启示我们,向学生提问,要注意调整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立体式地进行分析领会,并加以贯通。其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自我感受型。
    现行教材中,借事说理的课文不少,有些课文直接让学生归纳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进境悟理,自我感受,让其谈“亲身”体会。
    ②思维转换型。
    有些问题如果学生难以理解,可变换思维方向。
    ③由此及彼型。
    有些问题,如果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可暂缓一步,让学生解答类似的简单的问题,再作巧妙的迁移,由此及彼。
    三十四、结合板书进行提问
    板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手段,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既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总结课文时,设下以下问题并要求学生依据板书回答: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又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学生看着板书输入的信息及时反馈:从鸟的数量多和品种多,以及鸟儿们生活在“天堂”里自由自在的欢乐无比的情景就可以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又从榕树之大,环境之美,人们对鸟儿之爱这三方面来说明“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接着联系本单元习作要求,有目的地让学生看着板书总结:课文中哪些地方分别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学生看着板书很自然地反馈出:描写大榕树这部分是(静态)的描写,描写鸟的活动这部分是(动态)的描写,教师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学生反馈出的信息板书出来就比较圆满了。这样的设问可以使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能体现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特点,很自然地归纳出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第二篇:课堂提问的程序
    一、课堂提问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思考融会地掌握知识,良好的课堂提问,教师要在备课时做好充分准备,应充分考虑是否能产生这样一些积极作用:
    ①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②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主要问题;
    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
    ④能激发学生根据教师提问积极思考;
    ⑤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沿着一条正确思维路线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⑥教师提的问题富有启发性,能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智慧;
    ⑦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⑧师生之间,沟通思想感情,增进民主合作的学习气氛。
    二、课堂提问的步骤
    课堂提问的程序步骤,要考虑学生心理状况,实际提问过程,一般应注意下列几个步骤:
    ①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语言要简炼明确,使学生确切地掌握教师的要求。提问时,要使全班学生都注意所提的问题,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先指定回答者,避免只限于被指定的学生参与提问问题的思考。
    ②稍停。
    提出问题,不要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要稍停片刻,给全体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语言的时间。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复杂程度,掌握稍停时间。
    ③指定回答的学生。
    教师要亲切地指定学生针对所提问题,沉着将自己的认识,有系统地表达出来。教师不应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使学生不感到紧张,不拘谨。
    三、课堂提问应做到“五优先”
    1.先提问,后指名。
    教师清楚地叙述完提出的问题后,要观察学生对提问是否明确,然后提问,使全班学生都动脑筋思考,如先指名,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积极思考,未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先思考,后回答。
    提问后要留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多数学生“跃跃欲试”时,再指名学生回答,回答的内容、回答的语句不一定框梏于预定的设想,要鼓励学生的创见。
    上海市一位优秀教师,其课堂教学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他在讲“归一问题”这课时,是这样提问的。
    师:今天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请大家先想几个问题,(出示三本同样的课本)这三本书有多少页?能算吗?
    生:不能算。因为我们不知道一本书有多少页?
    师:对!先要知道一本书的页数,才能算出三本书的页数。(出示一盒火柴)一盒火柴有80根,大家想一想,老师可以用几天?
    生:你要告诉我们一天用几根?
    师:不告诉你们能不能算出来?(生答不能
    从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本书的页数,一天用几根火柴,都是很重要的条件,没有它就无法计算。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从改变条件着手,很自然地引入例题,整节课教是生动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3.先讨论,后结论。
    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尽量不要立刻表态,可以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表示赞同、表示反对、提出不同的答案、提出更佳的方案等等。在此基础上,老师“顺水推舟”,根据成熟的讨论作出结论。这样做的好处:
    ①增强民主合作的气氛,增进师生感情;
    ②让全体同学参与,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③使问题从各种角度得到剖析,使答案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
    ④培养学生研究的风气、深钻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当然,一些简单的问题,时间紧迫的情况,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
    4.先学生,后教师。
    就是说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轻易打断学生发言,学生稍有停顿,要让学生思考继续回答,学生回答有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想,必要时才适当引导或暗示。回答有错尽量让学生自己纠正或另外请同学纠正,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看法。
    5.先激励,后更正。
    对学生的回答要热情鼓励,即使差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积极答问的精神。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对的部分,然后再提醒他今后要注意的不足之处。对优等生回答问题很“精彩”时,当然要鼓励,但也要在更高层次上要求,促进他“更上一层楼”,防止骄傲自满情绪,不能“固步自封”。
    四、课堂提问的过程
    课堂提问的过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置境阶段。
    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情境,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之中,从心理上对提出的问题有所准备。
    2.置疑阶段。
    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
    3.诱发阶段。
    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教师可查核一下学生对问题是否明确,甚至还可以提示一下思路,这样促进学生回答,协助学生作答。
    4.评核阶段。
    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第三篇:课堂提问的准备
    一、创设情景
    提问之前创造适当的情景,使提问不是节外生枝,不是突然袭击,而是水到渠成。学生有此心理需要,老师一触即发,这种情景十分重要。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创造好这种情景再进行提问。
    例如讲植树问题,有两种提问方式,取得两种不同效果。
    例题:在长24米的水渠两边植树,每隔3米植一棵,共植几棵?
    师:(先让学生读题)问:植几棵树?怎样算?
    生答:A.24÷3=8 B.24÷3×2=16 C.(24÷3+1)×2=18
    师:(先画图、观察)问:植的几棵树?怎样算? 24÷3=8, 24÷3× 2=16为什么不对?怎样才对?为什么加1?为什么乘2?
    生答:8+1=9,9×2=18
    师问:如4米植一棵,共植几棵?(画图观察
    生答: 24÷4=6 6+1=7, 7×2=14
    师问:如6米植一棵,共植几棵?(画图观察
    生答: 24÷6=4 4+1=5, 5×2=10
    师问:为什么都要加1呢?(看图观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要加1?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加1?在什么情况下还需要减1?
    生答:(经深思熟虑终于想到)因一个间隔就要种一棵,有几个间隔就要种几棵。但头里还要植一棵,所以要加1。如起头不植就不加1。如两端都不植树就减1。(如两端都是房屋。
    师问:很好。(小结)棵数=距离÷间隔+1 棵数=距离÷间隔棵数=距离÷间隔-1 前一种方式,因欠缺情景,学生印象不深,虽老师叫学生记住求棵数要加1,而很多学生却记不住,后一种方式学生印象深刻多了,效果也就好多了!
    二、集中注意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目的要求,教师提问不能太宽,无边无际,离题千里,也不能太碎,鸡毛蒜皮不得要领。要把学生的思维理正,引向主要目标,这是老师在提问前需要深思熟虑的。
    满堂问并不一定启发好,反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造成学生厌倦,甚至形成逆反心理,启而不发,提问贵在一个“精”字,要力避繁琐。繁琐的弊病是使问题碎而浅。
    例如,讲《狐狸和乌鸦》,若问:乌鸦住在哪儿?狐狸住在哪儿?一天,乌鸦出去干什么?他找到了什么?心里怎样?等等。这类问题全是围绕课文的情节找转。这是以单纯地理解内容为目的的串情节,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什么意义。这样做,重点问散了,难点问歪了,特点问没了。
    好的提问能给学生以清晰的思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如《狼和小羊》可以根据写作思路设问:什么叫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狼为什么要故意找碴儿?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为什么说狼故意找碴儿?既然狼要吃掉小羊,那又何必故意找碴儿?
    三、重视反馈
    教师提问的目的之一是获取反馈信息,以使对教学进程进行调控,所以教师在准备提问时,要考虑学生反馈的效果,是否能获取全面的正确的反馈信息。要了解多数学生接受的情况,可提问中等生,要了解问题是否太难可先问上等生,要了解学生对法则记住了没有,可提问记忆型的题目。比如考察学生对0乘以任何数得0的法则能否运用,可提问0×4=?,0×89=?,0×100=?如要考察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则要提理解型问题,如“为什么0×4=0”学生回答:因为0+0+0+0=0,所以0×4=0,说明理解是十分正确的了,如要考察学生智力水平,可用创造型提问:0□0=0,要求0中填一个数,□里填运算符号,这样可以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好的学生可以填出加减乘除四类情况。比如: 0+0=0 4-4=0 0×4=0 0÷4=0 数字的变化更是无穷无尽的。
    如考察差生是否对法则有所了解,可出示判断型问题,如:① 0×4=4 ② 0×4=0 哪个答案正确?
    所以需要反馈的信息不同,提问的类型也就不同,在准备提问的时候,要根据提问的目的来进行设计。
    四、创造条件
    问题的高水平,表现在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五、开拓思路
    人类的各种物质成果都是思维的凝结,它们凝结着发明者的智慧,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就必须从幼儿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从课堂提问抓起,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有两位老师讲《桂林山水》时,不同的提问,效果不同。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有两个不同的提问。
    师甲:桂林山水怎么样?
    生答:很美,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乙: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感到桂林山水特别美,能说说桂林山水怎样美吗?
    生答:桂林的山…… 桂林的水……
    同学积极发言,经过七嘴八舌不断补充、发现、又补充,学生展开了思维的翅膀,纵横驰骋,说出了桂林的美色,最后归结到了一点:“桂林山水甲天下。” 显然后一种提问优越。
    六、落实措施
    提问要写入教案,这是教案的一部分。提问的方式、措词、提问的对象,各种回答的对策,老师要心中有数。提问的目的,语言、应注意的问题等,都要周密考虑。每次上课后对提问的效果可作一小结,不断积累经验,使提问更加优化。
    第四篇:六层次课堂提问
    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层次组成,据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遵循此模式,对所提问题分成相关层次:
    1.知识水平的提问
    要求学生说出记忆型的知识概念、原理,例“什么叫反射,它有几种方式?”等问题;
    2.理解水平的提问
    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对比,如“血液、原尿、尿液三者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必须对知识比较后方能回答;
    3.应用水平的提问
    这类问题要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计算或判断,例如“某同学测肺活量时有三个结果2950ml、2800ml、3000ml。哪一个结果是正确值呢?学生得应用本概念的知识,方能回答最后一个数据是该同学的肺活量;
    4.分析水平的提问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因素,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例如讲完血型知识后问“为什么输血必须按同型血相输为原则?”学生通过分析各种血型之间凝集原和疑集素的对抗反应,非同型血之间至少有一种疑集反应会进行,最后得出答案;
    5.综合水平的提问
    这类问题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在学习完三类有机物的代谢后问“经常吃含较多糖类的人为什么会胖,女生为什么耐力一般优于田生?”用一种新的方式让学生去掌握三类有机物的体内转变联系;
    6.评价水平的提问
    这类问题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材料的价值,例如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单元结束时问“某个女演员为保持优美体型而尽量节食,你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联系食物的营养作用和人体代谢离不开能量供应等知识,学生即可作出这种做法错误的判断,认识到体型优美同时要考虑到健康问题。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3:19:3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对策作者:好教师

教学中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1、 设计标志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 把它们写进教案中,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 尤其是较高水平的问题。 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

2、 清楚地、 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 避免两可的、 模糊的提问。比如“我们昨天学了什么? ” 等等。 提专一的问题, 避免无休止的提问, 不然会使学生受到挫折或迷惑。表述清楚的提问能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3、 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 在程度不齐的班级里, 要用自然的、 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以符合学生学习理解水平。

4、 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 要考虑到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 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论题和教学任务。按照预先计划的次序提问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训练。

5、 提各种水平的问题。 提出基本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并以此作为进行较高水平学习的基础。 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6、 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 鼓励学生澄清最初的回答,提高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思维。

7、 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 提问以后, 等3-5 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 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 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8、 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 学生参与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9、 学生提问。 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对探究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要给学生造成提问的机会, 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在支持性的情感气氛中, 赞许或鼓励, 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 对学生的感想做出反应等等, 都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

关于问题的认知水平由于人们普遍相信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并且认为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能带来较好的成绩, 因而,了解问题的认知水平就成为人们提高提问技巧的一个前提。 1、 认知—记忆学生通过诸如再认、机械记忆以及有选择的回忆等过程在思想上重现事实、 公式或其他需记起的内容。 2、 聚合思维学生对提供或回忆起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其产品是一个预料中的结果或答案。 3、 发散思维学生处理有关评价、 判断或选择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 高认知水平(发散思维、评价思维) 的问题能激起学生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应多在这类水平上提问。 但在实践中,据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 教师偏爱运用低认知水平, 尤其是记忆水平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应用到了教案和考试中。这是我们平时提问时尤其要注意的。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化学是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尤其在做课堂演示实验时,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趣, 课堂上老师提问时的艺术性和合理性在课堂尤其重要,对学生课堂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她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 它可以使一堂枯燥的理论课变得充满生气,使乏味的化学理论学习变得有趣, 还可以适当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3:26:1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课堂提问应把握三个度作者:晓妍凤平
    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最终是解决问题,促进师生认知和情感的双向交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恰当的运用课堂提问方式教学,能起到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然而,一味强调双边活动的撒豆式提问,过于简单的是非式提问,无重点的满堂灌式提问,只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效果。课堂提问应把握三个度。  
    一、把握提问的坡度   
    坡度通常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在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提问,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此以往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坡度过平,学生不需思考,容易养成思维的懒惰习惯,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一段难懂的话,即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如提问学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大多数学生知道:解放前劳动人们很苦。理解不深刻,平淡;如提问学生作者是对旧社会的控诉,显然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老师问“第六个孩子几岁了?”从简单问题着手,引导学生思考,“五岁的孩子也不得不劳动,还吃不够,生活这样艰难,是因为什么?”再引导学生读书联系上下文思考,最后结论便水到渠成。由于把握了适宜的问题坡度,设计的提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仅便于学生理解了这句话,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阅读,思维的习惯。  
    二、把握提问的密度   
    密度是指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提问的多少。一堂课中,教师不只采用提问方式,还有其它教学活动,因此,提问过多节奏过快,会产生走过场或注入式,恰当的做法是有张有弛,把握一定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穷人》这一课,我认为从文章整体看,可围绕《穷人》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桑娜一家的生活怎样?你从哪来看出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为什么心惊肉跳?这是引导学生理解渔家艰难的生活处境同时,也为理解重点的桑娜矛盾的内心活动做好铺垫。再围绕第二段中心词“忐忑不安”设计提问:桑娜为什么要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文中哪些语句写桑娜心中忐忑不安?为什么?第三段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来抚养,这说明渔夫与桑娜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围绕这层意思,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样说的?“熬”字能否有其它字换?为什么?渔夫和桑娜不谋而合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表现了穷人的什么品质?这几个问题既着眼于整体,紧扣中心,层层深入,又把词句的教学蕴含其中,效果良好。  
    三、把握提问的深度   
    深度指对课本知识理解的程度,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不是指知识的加深加难,是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又指导学生奋力“调一跳”的提问方式,思起于疑,质疑问难。有深度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学《荔枝蜜》一课,一开始提出个别字的字形不同于其它书本上的字形这类简单问题。在引导形而上读课文时,设计了这个提问:课文中评价小蜜蜂,既说它“渺小”又讲它“高尚”,不矛盾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效果较好。在教学《黄河象》时,老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大象有几只门牙?学生答:两只。对照图找出黄河象有几只门牙?学生的情绪活跃起来,有的从词典上查出,大象有一对长长的门牙伸出口外,而这只二千多年前的黄河象是不是只有一只门牙呢?这一问,又把学生的思维引进了科幻世界。  
    总之,课堂提问把握了坡度、密度、深度会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长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37 , Processed in 0.1219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