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5 18:3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新诗教对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现状与研究假设
    语文学科独立设科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学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语文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实际工作者限于对认知的狭隘理解,习惯于凭借纯理性的态势审视和规范具有情景化、生活化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与教育对象主体性并无关涉的传知与教导,只是注意让学生去认识到,相对忽视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甚至领悟到语文的魅力,致使语文教学意识形态化,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甚至被人指责为“误尽苍生是语文”。难道是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付出的心血还不够多吗?那么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谐发展呢?针对上述情况,在把握中国语文诗性本质的基础上, 2001年以来,我们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新诗教”(原名“新诗进课堂”)课题的实验活动。所谓“新诗教”就是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将传统“诗教”与现代生活、现代语文融成一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诗意文化的熏陶下陶冶“诗情”、发展“诗思”、积淀“诗语”、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从而自健其德、自致其知、自启其智的主体化、生活化、审美化教育活动。简言之,即语文教育的主体化、生活化、审美化。
    从历史上看,诗教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不断批判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西方,萌芽于雅典的“三艺”教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拉伯雷和蒙田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对中世纪封建教育的批判中最先表述了诗教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强制性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提出应尊重儿童的个性,要把儿童当儿童看待,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考察、游戏和劳动等活动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在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自然主义以及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思潮的催生和滋润下,诗教思想得以迅速生长。
    我国是诗的民族,历来就有以“诗”教子或示儿、以“诗”教生的优秀传统,家长或师者教子(生)诵诗、悟诗、用诗,从而化育子、生的道德品质。“诗教”的思想滥觞于春秋,而真正提出“诗教”并付之实践的是孔子。他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教育主张,成为各朝各代仁人志士彰显推广“诗教”思想的理论依据。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也是诗教发展的高潮期。宋代倡导诗教的人很多,其中有著名诗人,如黄庭坚、陈师道,又有著名理论家,如李颀,张戒、胡仔;也有理学家、道学家,如朱熹、杨时等。明清时期,诗教思想进一步发展。明代学者王阳明执著于继承和发展诗教传统,在岳麓书院任教期间,诱之以歌诗,导之以习礼,讽之读书,来“训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倡导学生“每日轮值一班歌诗,其余静听,每五日各班唱于本学,每逢朔望则合唱于书院”。[ ]
    当代,给诗教发展以极大推动的是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陶行知先生主张用诗的标准衡量学校,学校要善于运用“诗教”,用诗的“真、善、美”去教化学生、教师、工友,其目的在于让他们“过着诗的生活”。徐特立先生在第一女子师范当校长时,曾创造性地运用“诗教”,发现学生优点,长处就写诗赞扬;发现学生缺点、错误就写诗批评。陶行之、徐特立大力推动了诗教在实践中的发展,将诗教拓展到生活领域,极大地丰富了诗教思想的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于“新诗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许多学者做过少量研究工作。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潘涌教授重视“新诗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安庆师范学院的方任安教授着力研究“以诗育人”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如前所述,专家、学者们尽管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不足之处。他们虽然提出了新诗教的意义,主要局限在人文思想培育的层面,很少有人看到诗教在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让语文课堂焕发诗意魅力等价值,而在利用新诗作为楔入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用诗教促进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实证研究比较薄弱。
   为了深入展开研究,本课题将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1.加强诗情陶冶,能够丰富、深化小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健康的人文精神
课题组认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文精神不是单凭认知性“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奏效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与逻辑思维过程相互作用,情感性(affectivity)是认知发展的动力,调节认知结构的发展。[ ]而“新诗教实验”构想是建立在诗情陶冶的基础上,它折射着深具穿透力的人文之光,常常不可抗拒地灼亮儿童的心灵,具有唤醒、调节以及满足儿童享乐和享受需要等功能,自然就能够培养健康的人文精神,升华人生境界。
2.加强诗思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左右大脑的和谐发展,完善思维结构,发展学生的语文智力
诗思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不是知识累加性的,而是学习者对其生活阅历、 当下生活场景和未来希冀蓝图的关系与结构之自组织转换活动,不仅含有混沌的直觉领悟,也含有理性的反思,它是符号、文字、语言等“串行信息”和行为、图像、情境等“并行信息”综合作用的融通式思维。有效地培育、发展这种思维,不仅会促使学生左右大脑的和谐发展,而且使学生具有自我觉解与建构的智慧,成为诗意的生存者,改善自我,融通与超越各种对象物关系。
3.加强诗意言说,能够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语言是任何教育不可缺少的媒介。任何人文精神、道德信念、政治思想的传达只有依托语言且借助语言的力量,才得以实现。而汉语和西洋语言强调句法、重视“知”积累的法治系统完全不同,它属于表意语言系统,它注重意会,讲究神韵,强调以神统形,观物取象,侧重感受和体验。这就决定汉民族习惯于用整体、具象等诗性思维的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自我生态的的圆融与互摄,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致力于语言的品味、意蕴的咀嚼和内在规则的体认,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离不开诗性的体验。教育正是通过语言的渗透与引导而使个体在语言中并且凭借语言来配置人生,构建人生的精神历程。[ ]新诗教回归汉语诗性语言的本质,用诗性语言给世界命名,显现事物的本质意义,让人在诗意的世界中得以存在,同时采取“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的方式,力求以意境动人、辞情感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科学与人文、理性与非理性、个性与普遍性、知性分析与体验感受实现最大可能的融合、统一,教师的诗意语言、诗意举动或者是一个诗意的暗示都会为学生的生命走廊打开一扇看到人生美丽风景的窗户,教师的任何一点诗意的创新,都可能成为点燃学生生命火花的火种,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它不追求“立竿见影”的临时效应,而得到的是“神爽飞功,手舞足蹈而不自觉”[ ]的长远效果。
二、研究目标、主要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新诗教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新世纪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诗教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努力建构符合时代需要的新诗教的理论框架与基本原理以及操作系统, 张扬中国现代汉语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母语的认同感,让学生从小就得到诗意熏陶,蕴蓄人生激情,坚定人文信念,提高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理论层面:探索中外教育史上诗教思想、小学语文“新诗教”的基本理念,整体构建新世纪诗意语文教学、诗意语文教师培养、诗意学生培养的崭新模式及探索价值取向。
2.实践层面:本课题实践研究的内容拟从从四个维度展开。
①课程内容——编写《童诗课堂》、《新诗课堂》、《古诗课堂》等系列教材以及《新诗教成长册》,利用新诗的人文性、现实性和创造性,依托民族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美感形态,挖掘语文的诗意美,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语文课程个性化、诗意化。这是实验的凭借。
②教师内容——探索、实验“诗意教师”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研究素养。这是实验的关键。
③学科内容——建构、实验以自主自悟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诗教”操作模式,并在课题的行动研究中,通过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及行政管理者的互动,转变实验区和实验校师生和家长的新诗教理念,总结新诗教的规律,建构诗意语文课堂。这是实验的主要阵地。
④学生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新诗教活动,学习新诗教的方法,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题研究的宗旨。
四维目标互相促进,螺旋上升,形成一个诗意场。
(三)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重要创新点
1.坚持“关注心灵、弘扬诗韵、传承文明、热爱汉语”的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诗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诗歌教育从娃娃抓起,实质上是弘扬中华民族诗教传统。研究新诗教实质是研究汉语,张扬新诗教魅力实质就是张扬汉语魅力;让学生从小受到诗意文化的熏陶,使之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世界,成为一个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汉语的全面发展的人。
2.构筑以学生自读自悟、涵咏吟味为特征的动态的、富有生机的诗意语文课堂
构建“营造气氛,启迪诗思——体验过程,感受诗情——品味生活,赋以诗意——自主创作,形成诗语”的新诗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学生得到了诗思与诗思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语文课堂变成生-生、师-生多元互动的诗意课堂。诗意课堂构成要素如下:1、诗意的主体(诗主):师生协调,提升人格;2、诗意的境界(诗境):关注生活,提升境界;3、学生活知识,学生活技能,悟生命意义;4、诗意的情怀(诗情):复活感情,唤醒生命;5、诗意的智慧(诗思):回归图景,协同双脑。诗意就是诗一般的情意,是经历生命感动后反思性表达的情思与意旨。诗意课堂特点:其一,诗意课堂具有主体性特征,以使课堂焕发诗意魅力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学习  境界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净化了学生思想、心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二,诗意课堂具有生活化的特征。把诗意运用到课堂与生活中,用诗意的情怀去审视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诗化,在诗化中生活,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三,诗意课堂具有审美化特征。有情又美的东西便是诗。研究重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诗意的阅读教学
诗意阅读教学,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创设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并在这个充满欢快情绪的学习环境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意志,找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的最佳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落实常规语文阅读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挖掘并呈现文本的诗意点,适当地放大,使诗教与常规语文教学紧密融合起来。
②诗意作文教学
所谓诗意作文,就是让学生将诗的特征,如优美的意境、丰满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强烈的创造意念运用到作文之中,让“诗”的“分子”隐现在作文中,使我们的文章有诗般的思维,诗般的凝练,诗般的激情……
③诗意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作用,而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课程建设的主要阵地,诗意校园文化如同一个“诗意情感场”,能够发挥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弥散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接受诗意文化的熏陶。
3.构筑整体融合、分层推进、主动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
以新诗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要素为横坐标,以小学各阶段等层次系统为纵坐标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听说读写”、“知”和“行”、“创作”和“发表”、“课内”与“课外”“四结合”与师范教师、中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生“三协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将“语文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紧密地联成一体。发挥语文教学各要素的优势,又加强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各要素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获得明显的整体效应。
课题实践操作创新点在于:在新诗教的视界下,通过专家-一线教师-行政管理者的互动,师-生、生-生、亲-子之间的对话,融通和澄明生活世界中的关系,使诗意栖居者和导引者都能够实现诗意的栖居与自我超越,陶养健康的人格,开启诗意智慧,逐步臻于开放敞亮的美善诗意境界。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培养中小学教师新诗教能力的“三协同”问题(“师本”与“生本”的协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协同;师范院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协同)
②培养中小学学生新诗教学习能力的“四结合”问题(“听说读写”相结合;“知”和“行”结合;“创作”和“发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③探寻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了无生趣、效率偏低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课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贯彻江泽民关于“教育创新”的讲话精神,落实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1.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行动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综述等。
①行动研究法
我们课题面向中小学,扎根语文课堂教学,根据小学教师工作的特点,强调采取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进行的“行动研究”。
②调查研究法
  在新诗教实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收集有关些材料数据来分析研究对象的状况、实验的效度、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需要运用调查法对新诗教实验进行有效的导航与调控。
③个案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为了需要选择一些特殊个案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来预测、验证实验的效果,分析个案情况的本质和总的发展趋势,为调整、完善教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提供翔实的事实材料和科学依据。
④叙事研究
  经验是人们在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教育经验是教师施行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为了加强合作交流,及时总结实验的经验与教训并推广第一线老师的成果,我们倡导教师用叙事的方式,把语文教育的过程变成研究的过程,把自己每一步新的感受、新的启发,或者点滴感受,点滴启发及时记录下来,并运用科学理论加之提炼,寻求规律。这是我们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⑤
2.技术路线
① 开发新诗教资源。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编写、出版《诗意课堂》及电子课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任务,由本课题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中小学教师,语文教研员遴选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的必读、需读、可读诗歌作品,分年级编写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辅导练习用书,同时开发电脑教学软件,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库。
②组织实验班,逐步建设“五个一百”工程。(一百所新诗教精品实验学校、一百个新诗教科研专家、一百位新诗教名师、一百位新诗教名生、一百项新诗教成果)开设新诗教选修课,同时诗化常规语文课堂教学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教活动:网上交流、诗教讲座、课堂讨论、课外指导、诗歌擂台赛、心得交流会、读书札记、新诗创作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新诗学习兴趣,学习新诗阅读与创作方法,体验文化生活,感悟人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③探索新诗教策略。结合新诗教的文化背景和语文活动的一般规律,收集资料,查找相关文献,尝试并总结有效的新诗教策略,如:换位写诗、复调写诗、问题式写诗、现象题诗、即兴性写诗、闪客小电影、画图写诗等等,在实践中初步形成应用性的新诗教理论。
④总结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课内外指导、专题研究、多媒体的使用、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新诗教教学的一般模式。
⑤加强实验反馈。收集学生的读书笔记、测评成绩和课内外的录音、录像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及时加以整理和分析,在分析实验资料和学生语文水平测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实验教师总结新诗教教学中的得失,进行有效地实验反馈,优化实验效果。
⑥提高教师修养。围绕新诗教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课题组成员深入小学听课、评课,与小学教师一道分析教材、学生,设计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课题研究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加强学习和交流。
⑦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形成结论,撰写实验报告,重复实验或扩大实验,使课题质量不断完善提高。
⑧研究展开方式。以一师为理论研究基地,以一附小等为实践研究基地,逐年推广扩大实验,成立实验区(校),成立研究共同体,每期举行一次新诗教论坛学术会议、赛课、评课、论文和教学设计评比以及各种类型的新诗创作与朗诵活动。
⑨编印《新诗教课题通讯》,分发到每一指导基地和研究基地,起指导、交流、提供学习资料的作用。
⑩适当组织到省内外先进单位观摩学习先进经验。
3.管理办法
   每个子课题、实验区/基地(校/园)都要参与总课题规划的全程研究,但在与自己承担的研究任务相吻合的时段,应有自己个性化的优势领域和探索的侧重点,并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拿出主打成果和独特方法,与其他子课题、实验区/基地(校/园)之间进行深度交流,形成相互分享、相互引领、互惠共生的研究与发展局面。总课题实施分片管理、全国互动、协作互励的管理方略。
四、研究基础
   申请人曾参加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中小学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编号为XJK03AJ010),独立主持子课题“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专业发展对策研究”,另外还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整体建构德育体系”课题的研究,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过访问学者,专门从事课题研究,担任过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导师,讲授“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导骨干教师开展省级课题实验,有比较丰富的课题组织与研究的经验。2001年9月,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和田云伏、叶才生同志一道成立“新诗进课堂”实验课题组,历时四年,成立中国新诗教联盟,创办了培养中小学学生新诗创作能力的“四结合”新诗报刊、“中国新诗课堂”网站和培养广大语文教师指导中小学生诗歌创作的“三协同”新诗教联盟实验专刊,创造了独特的新诗教现象。2005年主持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新诗教与诗意语文教师培养策略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教育评论》、《教育研究与实验》、《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探索》、《当代教育科学》、《中国民族教育》等刊物相关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CSSCI刊物文章7篇,全国中文核心刊物20篇,显示了完成本课题的较强的研究能力。
课题负责人近年发表的部分相关成果
1.冯铁山.新诗进课堂的多向度价值[J].教育评论,2004,(3)( 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 冯铁山..新诗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5,(7) ( 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冯铁山.叶才生.谢荣斌带着诗意审视生活[J].语文建设,2005,(3 ) (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4. 冯铁山. 诗意:德育的价值选择[J].教育评论,2005,(1)( 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5. 冯铁山.个性化阅读应培养学生反思性智慧[J].语文建设,2006,(4 ) (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冯铁山.诗化德育的基本内涵与现代价值[J].教育评论,2006,(2)( 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7. 冯铁山.叶才生“新诗进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8)
8.冯铁山.叶才生《诗歌的杯子》课堂实录与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2005,(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9. 冯铁山. 新课程视野里的学生观[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0)(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0. 冯铁山.以生为本,自读自悟[J] 当代教育科学,2003.(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五、其他
(一)组织机构
课题研究设一个总课题和若干子课题,总课题组由冯铁山负责,子课题由各实验基地负责人负责。
1.领导小组成员
鄢东洋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党委书记
詹小平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教授、博士
刘鸿翔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副校长、副教授
李学全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副校长、教授、博士
李倡平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
2.专家组成员
周庆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詹万生 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组成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郑国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大琥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彭建飞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成人教育部主任、教授
刘济远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报、校报主编、教授
查有梁 四川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闵乐夫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研室主任、研究员
3.总课题组研究成员
总课题组长:
冯铁山  中国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副教授
总课题副组长:
欧立新 湖南一师一附小副校长、中高
黄祖训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田云伏 中山三鑫双语学校校长、中高
梁雪峰 株洲市芦淞区教育局局长
李沫霖 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教研员
3.研究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方 芳 湖南一师一附小副校长、小高
余运群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研室主任、小高
叶才生 中山三鑫双语学校教科研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
谢荣斌 广东广州铁路实验小学校长助理、诗人
杨爱云 株洲市天元区副区长
雷庆娥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书记、副教授
宁梦乡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高
郭荣玲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高
郭学军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高
蒋 蓉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副主任、副教授
王  华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高
莫崇芬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陈  静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一
罗小娟 湖南一师文史系教师、副教授
张远欣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一
袁利芬湖南一师文史系教师、副教授
郭  睿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一
喻  萍 湖南一师一附小教师、小一
程建龙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青年诗人
彭志耘 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廖晨星 长沙市一中教师、硕士
(说明:1研究成员可根据研究进展增补名单;2课题组主要成员目前排名不分先后,课题结题时按实际完成的研究任务及质量排名次。)
学术秘书:
王世银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金国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黄  义
(二)子课题及人员分工
1.新诗教资源开发(负责人:冯铁山 叶才生 谢荣斌等)
①小学生新诗教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②编写《诗意课堂》、《新诗教成长册》系列教材及配套教材
③开发新诗教教学软件
2.新诗教理论研究(负责人:冯铁山、莫崇芬等)
①新诗教的一般方法
② 新诗教的意义与目标研究
③ 新诗教的范围与内容研究
④ 新诗教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⑤ 新诗教的有效策略
⑥ 新诗教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
⑦新诗教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新诗教教学研究(负责人:余运群、方芳等)
①我国历代新诗教教学史略
②国外新诗教教学比较
③小学生新诗教的教学理念
④小学生新诗教教学设计
⑤小学生新诗教的课外指导
⑥小学生新诗教的研究性学习
⑦小学生新诗教的学习评价
4.新诗教与学生发展(负责人:欧立新 田云伏及其他实验学校负责人 )
①当代小学生新诗教现状分析
②小学生新诗教的阶段特征及阅读心理的发展规律
③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对小学生阅读心理的影响
④新诗教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5.新诗教与教师发展(负责人:黄组训 杨爱云 梁雪峰 李沫霖等)
6.新诗教与校园文化建设(负责人:欧立新 田云伏及其他实验学校负责人 )
(三)研究步骤及预期阶段成果
时间      主要工作        阶段成果及负责人       备注
1.2005年6—8月 为申报“十五”课题做好准备工作
填写课题立项申报表(冯铁山、余运群)
2.2006年1—4月
①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实施方案。②展开小学生新诗教,写出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与研究的具体计划。③ 组织开题。
分工如下:①《开题论证报告》(冯铁山 )②《小学生新诗教调查报告》(欧立新、余运群、方芳)③《实验计划》(冯铁山、余运群、叶才生)
3.2006年1—6月
①组织实验学校申报子课题②设计子课题实验研究方案。③召开子课题负责人会议,落实子课题研究任务。④组织实验班和控制班。⑤对实验班实验前测,并记录、分析测验数据。⑥ 以《诗意课堂》及配套课件作为基础资料在初步的小范围内展开实验与研究。⑦ 记录实验数据,测评教学效果,收集来之实验班的师、生意见,形成小学新诗教配套练习的基本框架。⑧讨论《小学生新诗教成长册》编写方案。编写1-6册。
分工如下:①《子课题设计论证书》(子课题负责人及秘书处)②《新诗教实验前测试卷》(余运群、叶才生)③《前测试卷数据分析报告》(各实验校实验员)④ “新诗教电子课件”(各实验教师)⑤《小学生新诗教成长册》编写方案(冯铁山)子课题实验研究方案7月底以前报课题组。报告交课题组一份。⑥完成《新诗课程》教材的校稿、定稿、出版工作(冯铁山 叶才生 谢荣斌等)
4.2006年7—12月
①收集教学实验的信息及测评结果并加以分析,展开正式的较大面积的实验与研究。②培训实验与研究的骨干成员。③建设相关的网络资源,不断补充实验与研究的教学资源。④探索小学生新诗教的有效策略,撰写系列论文。⑤编写《小学生新诗教成长册》7-12册①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冯铁山等)②新诗教网络资源建设( 叶才生等 )③
系列论文:⑴新诗教的一般方法( 课题组全体成员)⑵小学生新诗教的意义与目标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⑶小学生新诗教的范围与内容研究(叶才生)⑷小学生新诗教的方式与方法研究(余运群等)⑸小学生新诗教的有效策略(课题组成员)⑹小学生新诗教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廖晨星等)⑺新诗教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蒋蓉、罗小娟、袁利芬等)
5.2007年1—6月
①探讨小学生新诗教课堂教学、课外指导、研究性学习、读书活动开展的基本模式。②举办新诗教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③收集小学新诗教教学课堂设计、课外指导、研究性学习、学习评价方案的案例并加以分析,写出系列性的分析文章和学术论文。
分工如下:
①研讨会(冯铁山 田云伏)
②系列论文:⑴我国历代诗教史略(冯铁山)⑵国内外诗教比较(谢荣斌、程建龙等)⑶小学生新诗教的教学理念(冯铁山等 )⑷小学生新诗教教学设计( 余运群等 )⑸小学生新诗教的课外指导(谢荣斌、叶才生等)⑹小学生新诗教的研究性学习(方芳等)⑺小学生新诗教的学习评价(袁利芬、罗小娟等)
6.2007年8—12月
①研究小学生新诗教的阶段特征及语文素养的发展规律。②组织小学生新诗教活动报告会。③收集小学生笔记、测评成绩和讨论的录音、录像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④ 总结新诗教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作用,撰写系列论文。
系列论文:⑴小学生新诗教现状分析(冯铁山等)⑵小学生新诗教的阶段特征及语文素养的发展规律(余运群等)[3]新诗教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余运群、方芳等)
7.2008年1—8月
①组织实验后测,收集分析数据,撰写子课题实验报告。②汇编小学新诗教教学实验资料及研究论文。③收集子课题成果并组织评奖。④撰写《小学生新诗教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⑤组织结题,申请并通过专家组鉴定。⑥进一步应用与推广课题成果。⑴新诗教与教师发展(冯铁山 )⑵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报告(冯铁山)⑶《新诗教与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全体实验员)
(四)预期最终成果
1.实验报告:《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编著:《新诗课堂》、《小学生新诗教成长册》系列教材(含课件)
3.专著:《新诗教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新诗教原理》
(五)课题经费预算
本课题预计需要经费:资料费10000元,小型调研16000元(在广东、湖南、山东、福建四个实验区及部分实验学校调研),小型研讨会12000元(4×3000元),印刷费28000元,管理费4000元(4000元×10%),课题开题与成果鉴定费16000元,合计86000元,其中资助50000元,自筹36000元。
(六)实验区、实验基地的选定
根据总课题研究和各地区、各学校教育改革的双重需要,由各地区、学校/园自愿填写申报评审表、总课题组进行资料审查和现场考察,选定课题实验区、实验基地(校/园)。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周庆元. 语文教学论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4.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6.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扬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李怡.中国现代诗歌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金生宏.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俄)维果茨基. 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4.(德)恩斯特•卡西尔. 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5.(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 傅世侠、夏佩玉译..右脑与创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3:02 , Processed in 0.0921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