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统的简单之处是:有大量的理论术语的了解,但不能拘泥于术语之中。
对读写繁复的技法,可简化为:一围绕中心多方面写,二用有力的信息表现中心,三讲究用词造句突出信息的表现力。三大点之间紧密相联。其中第一点强调以认识全面为作文基础,二三点具体展开“全面”认识。我们不妨称之为“3联”,在大作家的不同文体的名篇中找一找体会。
1.全面表达──如《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等,它们构成整个春的生机勃勃。
2.全面而深入表达──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所写前线杀敌、火中救人、爱国对话三个故事,逐层深入地揭示志愿军战士丰富感人的精神世界。写得越透,越见文章主人公之伟大之处。
3.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吴晗的《谈骨气》都是典型例证。
运用一:读范文。析主题,说写法,品字词,为什么学这些?在“3联”简化操作方案中,教师紧扣第一点析范文,抓思维训练,要求先有思维的通、全、透,然后作文通、全、透,先学习学透范文中多方面认识事物的思路和方法。接下来,教师紧扣方案中的二三点品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讲究用词造句”突出具体信息表现力的方法和效果,找好借鉴,以读带写。
运用二:答阅读题。“3联”强调了语文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使语文知识向“有力地表达中心”看齐,由之发散,使训练的方向性更准,实用性更高。
如:由“讲究用词造句突出具体信息表现力”,可以系统理解与运用词语的褒贬色彩区分、同义反义多义之别、句子的种类划分、修辞方法运用等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由“用有力的具体信息表现中心”,抛开术语,可以切身体会为什么运用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详略虚实处理;可理解为什么运用说明方法、论证方法,可体会开动脑筋运用一种或多种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之妙处。学生在平时零散的学习和练习中自觉地抓有力的信息表达中心,形成意识,阅读理解才叫有能力了
所以,范文不能无目标地乱读,阅读理解题并不是无规律的乱做。
运用三:作文。
前两个运用为作文打基础。如果说在作文中顺向展开了3联,那么前二者是3联的倒向推敲。
学会有意识地顺向展开,无论怎样的阅读理解题都可以在倒向推敲中准确地把握。
下面是据“围绕中心多方面表达”所设计的典型练习。我们可以把这类练习叫“信息分析”,应多方面回答,反映考生对信息的全面认识和深刻认识。
(楷体加粗为提供者评点。据此评点答题,答案的表述文字不唯一。)
课内典型题
(—)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外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写出本段的思路。
要法是“围绕中心多方面表达”,②-⑤句的安排由“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决定,由“干”而“枝”表达。
2.指出本段的中心句。是上一题的重复提问
3.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作用是什么?
要法也是多方面分析,不能只看到②③句,④⑤句也在写外形。
4.把文中加点的“倔强挺立”与“参天耸立”互换位置行不行?为什么?
句子内词语之间的连贯照应,也是“围绕中心多方面表达”的运用。
“倔强”与前一个意思中的“风雪的压迫”照应,“参天耸立”与“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照应。
(二)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②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外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⑦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做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5.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概括得最全面的一项是( )
要点是“概括得最全面”,概括⑤-⑧句的意义。
A.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B.象征了守卫家乡的哨兵
C.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6.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原文答)
要法是第④句的几个分句也是围绕一个中心“伟丈夫”而表达。①-③句反面衬托这个中心。
7.本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⑧句多方面表达树的象征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不能只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了。
8.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重复5、6题的提问。
(三)
“富门寒教”与“寒门富教”
①当今家庭,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孩子们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对其教育也越来越科学。“富门寒教”就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教育方法。
②“富门寒教”古已有之。陆游“从来简俭作家风”,王安石告诫子女“家衰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堪称“寒教”典范。这种家教常为今人所推崇,香港亿万富翁包玉刚、李嘉诚等,深知“千金难买幼时艰”的道理,有意让孩子们远离富贵自食其力,所以他们的子女个个事业有成。现在的许多学校,常请革命老前辈给学生讲革命传统,让学生们了解上一代人的艰辛,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从小在蜜罐里泡大的人,是没多大毅力和恒心的,只有泡一泡苦水,才会拥有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③然而,与“富门寒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门富教”。应该说现在多数家庭还称不上“富门”,却有相当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子成凤,抱着“苦了什么也别苦了孩子”的心态,对孩子大施“富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尚且不说,衣服要穿名牌的,零食要吃进口的,学习用具要买高档的,兜里的零用钱不断,桌上的好菜独享……处处养尊处优,时时惟我独尊。父母自己勒紧裤带过日子,却让孩子的“消费意识”大大超前。然而,遗憾的是,“寒门富教”的结果并没有让孩子的德、智、体方面“富”起来,这样的“富教”实质上是“害教”。
④因此,不管是“富门”还是“寒门”,都要让孩子少享点现成的福多吃点苦头。一个孩子只有从小,长大后才能。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4字概括)?文章中能揭示“寒教”内涵的一个分句是什么?
围绕中心多方面表达,不一定非要把中心摆在开头,然后才分方面表达。中心也可以放在结尾处“卒章显志”。
不要把①段“富门寒教”就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教育方法一句当成全文的中心论点,只有第②段对“富门”之“寒教”作解释,正面证寒教该为之。第③段议富教之谬,反面证寒教该为。第④段总结,中心论点应据此概括。
全文的思路: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中心观点在结尾显示。
10.依据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词语的含义。(每小题限15个字内回答)
①富门寒教:
②寒门富教:
注意由例到议,多方面举例,议的多个要点。
11.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重复第9题的提问
12.根据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填写文章最后一句的两个空,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四)
这条街把我迷倒了
(《南方周未》2005年3月31日D31版“作家专栏” 龙应台)
①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花边。世界上,什么东西用得到花边呢?小女孩的蓬蓬裙,老婆婆的裤脚,年轻女郎贴身的蕾丝胸罩,新娘的面纱,晚餐的桌巾,精致的手绢,让窗子变得美丽的窗帘,做梦的枕头套和床罩,教堂里烛台下的绣垫,演出结束时徐徐降下的舞台帷幕,掌声响起前垂在鲜花下的流苏……各种大小剪裁、花式各样、颜色不同的花边,挂满整个小店。店主正忙着剪一块布,头也不抬。他的店,好像在出售梦,美得惊心动魄。
②然后是纽扣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纽扣。从绿豆一样小的,到婴儿手掌一样大的。包了布的,那布的质地和花色千姿百态;不包布的,或凹凸有致,或形色多变。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纽扣,在小店里展出,每一个纽扣都在隐约暗示某一种意义的大开大阖,一种迎接和排拒,仿佛一个策展人在做一个极大胆的、极挑衅的宣言。
③然后是腰带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腰带,皮的,布的,塑料的,金属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柔软的,坚硬的,镂空的,适合埃及艳后的,适合小流氓的,像莽蛇的身躯,像豹的背脊……
④花边店、纽扣店、腰带店、毛线店、领店、袖店,到最后汇集到十三行路,变成一整条街的成衣店。在这里,领、袖、毛线、花边、腰带,变魔术一样全部组合到位,纽扣扣上,一件一件衣服亮出来。零售商人来这里买衣服,一袋一袋塞得鼓胀的衣服装上车子,无数个轮子磨擦街面,发出轰轰的巨响,混着人声鼎沸,脚步杂沓。广州,老城虽然沧桑,仍有那万商云集的生动。
⑤就在巷子里,我看见他。
⑥一圈一圈的人,坐在凳子上,围着一张一张桌子,低头工作。一条巷子,变成工厂的手工区。他把一条手镯放在桌上,那种镀银的尼泊尔风格的手镯,雕着花,花瓣镂空。桌子中心有一堆金光闪闪的假钻,一粒大概只有一颗米粒的一半大。他左手按着手镯,右手拿着一只笔,笔尖是粘胶。他用笔尖沾起一粒假钻,将它填进手镯镂空的洞里。手镯的每一朵雕花有五个花瓣,他就填进五粒假钻。洞很小,假钻也很小,眼睛得看得仔细。凳子没有靠背,他的看起来很瘦弱的背,就一直向前驼着。
⑦男孩今年16岁,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问他从哪里来,他羞涩地微笑,“自贡”。和父母来广州3个月了。
⑧“他们都以为来广州赚钱容易,”坐在男孩隔壁的女人边工作边说,“其实很难啊。才16岁,应该继续读书啊。”女人责备的语音里,带着怜惜。
⑨“做这个,工钱怎么算?”两个人都半晌不说话。过了一会儿,男孩说:“五粒一分钱。”他的头一直低着,眼睛盯着活儿,手不停。
⑩“那你一天能挣多少?”
⑾“二三十块,如果我连续做十几个小时。”(a)五粒一分钱,五十粒一毛钱,五百粒一块钱,五千粒十块钱,一万粒二十块。一万五千粒三十块。(b)
⑿那手镯,在香港庙街和台北士林夜市的地摊,甚至在法兰克福的跳蚤市场,都买得到。我从来没想过,手镯,是从这样的巷子里出来的。
⒀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很想。但是我说,“谢谢”,就走了。
⒁巷子很深,转角处,一个老人坐在矮凳上,戴着老花眼镜,低头修一只断了跟的高跟鞋;地上一个收音机,正放着缠绵的粤曲。一只猫,卧着听。(龙应台,台湾著名作家)
13.这条街“把我迷倒”的地方有哪些?(3分)
14.第十一段,划线句(a)(b)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2分)
15.从为中心服务的角度解释第十四段的“匠心独具”。(3分)
文章赞美“万商云集的生动”,实则为赞美人作铺垫。因为这生动是人的创造,是普通人的创造,文章赞美了少年和众多的像少年这样正在付出青春和智慧的少年,赞美了像“转角处”的老人一样已经付出青春和智慧仍然贡献余热的所有人。文章结尾由少年转笔,放大巷子深处那位老者的生活,实则是看到了少年的将来,而少年的选择似乎并不曾因这巷子深处的不变而改变,“其实很难”的选择因此沉重而永恒,与前文铺写的“万商云集的生动”一样让人难忘!
第13、15题即针对这个基本理解而设计。
下面是中考试卷中考查“用有力的信息表达中心;讲究用词造句突出信息的表现力”的典型阅读题,我们可以把这些题叫做“表达效果分析题”,显示考生的读写结合意识度和状况。
(03山西卷)捅马蜂窝(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蛀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平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桶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高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咂”,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象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蓬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T。”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
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二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7、18题为信息分析题)
17.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18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 )──“我”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2分)
19.“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 。(2分)
22.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妹妹和马蜂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觉到。(6分)
23.文中加“”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2分)
24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2分)
25.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3分)
26.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4分)
(03广东卷)秃的梧桐(18分)
①──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②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③这棵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④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浅滩渐渐打在相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⑤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⑥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桐树。
⑦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技,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⑧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⑨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⑩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⑾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aocui()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onglong()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⑿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⒀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⒁──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⒂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⒃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⒄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⒅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选自苏雪林《绿天》)
16.文章首尾部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7.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3分)
18析文中第⑾⑿段写其它的树和花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4分)
19.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20.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03四川卷)想和做
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故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19.作者第4自然段中谈道“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跟‘牛马一样”,这一浅显生动的比喻,意在批评一种什么现象?(3分)答:
20.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不是就道理谈道理.而是从事实到道理,从具体到抽象,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以下三文均出自03黑龙江卷)
沙漠日照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只有2500小时。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煮水,做饭。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过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13.选文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说它们的作用。(2分)
14.上如果把选文中加线的“估计”、“有可能”去掉.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区别?(2分)
15.请结合物理学知识,解说选文中的“目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这一现象。再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构想并描绘人类未来利用日光资源的美好前景。(3分)
珍珠与蚌(莫洛)
①一颗珍珠!
②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③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④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⑤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⑥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⑦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⑧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把生命峰先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⑨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它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⑩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⑾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⑿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⒀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⒁……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17、19题为信息分析题)
17.第②段中有一个画曲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结合上、下文,说说“砂”改变了什么?(2分)
18第⑿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19,第⑩段中写出了“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清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2分)
20.结合最后一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4分)
坐看黄河(邓延康)
①许多故事就那么流去了。
②物化的岁月伸手可掬,每一掬却都已是过去。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的青春衣衫。
③坐着黄河,看天上来的水,奔腾到海不复还。
④这个世界平静的东西太多了,山巍峨吧,可很肃穆;云飘逸吧,又显轻浮。于是有了河,以一种沉重的流动,赋江山以活泼,给地球以血性,也让一种种生活有了千回百折的映照,一个个时代有了波澜壮阔的象征。
⑤坐看黄河,我们无法无动于衷。
⑥这是一条曾让风云人物敬畏得不能泅渡的英雄河,这是一条当同名乐章响起就会冲湿海外游子眼眶的母亲河,这是一条淹没过许多家园和梦想也滋润了许多沃野和希望的岁月河,这是一条负载厚重的泥沙也负载粗矿的船工号子的生活河。
⑦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
⑧我们在岸边看河,河在历史里看我们。
21.选文的第②段写:“上一辈尚在感叹那些小去的孤帆远影,排天的浪花已溅湿我们的青春衣衫。”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分)
22.本文主要写“黄河”,为什么又提到了“山”和“云”?(2分)
23.试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③段蕴含了怎样的感情?(2分)
24.本文以“坐看黄河”为题,文章中又写“我们已静坐不得徘徊不得,只能与她同行”,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