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四个不等式
作者:齐美利 侯晓玲
一、宽容不等于纵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 学生的弱点,如果你对这些弱点仔细观察和思考,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他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无关紧要,不应当对他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因此,班主任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 学生的过失,多给他们微笑和尊重。 但宽容并不等于纵容,也绝不是不讲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每个班主任应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该管时还要管,该批评时还要批评。 二、惩罚不等于体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 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在成长过程中, 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班主任必须让 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责任,需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极严酷的惩罚好处很少,它在教育上的害处还很大。”当前仍有许多老师打着“严格要求”的旗号,动辄就居高临下地训斥甚至体罚 学生。魏书生对犯错误的 学生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犯错误的说明。正是这种真诚、信任、宽容和豁达教育了 学生,这样的惩罚手段值得我们深思和 学习。 三、关爱不等于溺爱。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但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地走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和成功教育路线,将包办视为关爱。为了保护 学生的自尊,班主任对 学生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我们看到的是廉价的表扬,听到的是泛滥的掌声。殊不知,在这种错误的“关爱”下, 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脆弱,表现得异常固执、任性,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明辨是非。 四、帮办不等于包办。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世界。 学生阅历浅,思想不成熟,需要 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但这种帮助绝不是事无巨细的“保姆式”包办。 教师大事小事亲自过问,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充当领航员、质检员的角色,工作重心应以指导为主,一定要给足 学生自我认知的时间和自己动手的机会,让 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