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TTP成长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4 08:5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TTP成长之路



广西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 邓善源

2010年4月13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桂林市新博瑞奇人力资源开发咨询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首席咨询专家廖昌荫博士,应我校覃明兰校长的盛情邀请,莅临我校,先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有关心理的讲座,接着又为我校教师作了一场名为“教育与科研一体化”的讲座。

在面向我校教师所进行的讲座中,廖博士以精彩的语言、经典的例子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教育与科研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次讲座中,我首次了解到TTP的含义。第一个“T”为Theory(理论),即:各学科的概念、观点、原理(公式)和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育论的概念、观点、原理;第二个“T”为Technique(技术),即: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的系统化操作程序;“P”为Practice(实务),即:学科的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及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

2010年6月,“新博瑞奇──塘步一中TTP教师成长基地”建设计划正式启动,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五名培训对象中的一员。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里,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踏上了为期两年的TTP教师研修之路。

在培训初期,廖博士首先使用了“建构学习”的培训方法,指导我们先后学习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探究教学与课堂教学》、《合作学习设计》、《任务型教学》、《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建构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教改尝试》、《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行动研究法》等课程,从而使我们的头脑中建构起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和学科教学论等相关知识体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找到了充足的依据和理论支持。

其次,廖博士使用了“接受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培训方法。廖博士每学期到基地指导前,均要求每位学员拍摄好至少一节的课堂教学实录(必须是两部摄像机同时进行,一部拍教师,另一部拍学生),刻录成光碟后邮寄给指导教师。廖博士到基地学校指导时,便与学员们一起观看教学实录,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摁遥控让画面暂停,及时进行分析纠正。

廖博士每学期到基地学校来必定要组织不同学科的学员和学员所属教研组的教师一起听学员现场上课。课后组织评课,评课方式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尽量不提优点和缺点,而是由执教教师作本节课教学分析后,由廖博士和听课教师根据上课情景向执教者提出问题,再由执教者进行回答。由此,执教者的反思更加深入、全面,从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学会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评课后,接着就是指导分析学员的教学设计,廖博士先将学员事先写好并已通过网络传输给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和学员一起逐步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委婉指出教学设计中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廖博士采用的另一个培训方法是“探究学习”法。廖博士为学员们建立起电话、电子邮件和QQ群等各种渠道的交流方式,构建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使学员们的困惑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廖博士对学员提出的第一个期待就是上课时尽量不直接给予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而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建立起知识结构。

廖博士要求学员要尽量设计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根据“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顺序自上而下设计问题。或根据“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的原则自下而上设计问题。课堂中尽量捕捉精彩的瞬间,利用好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在研修期间,学科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导师与学员们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教师能应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

廖博士运用的培训方式还有“行动学习”法。每学期要求学员主要从认识与困惑两个方面开展阶段性学习总结,以便导师及时对学员对症下药。认真指导学员撰写教学论文,学员撰写好教学论文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导师,导师及时进行指导、修改和点评,并第一时间反馈给学员,使学员的科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两年学习期间,廖博士积极联系和组织学员们到桂林进行参观学习,使学员们的视野得到开阔,深刻领略到高校的文化氛围和名校的名师风采。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廖博士对学员的殷切期待就是致力于行动研究,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经常开展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努力将自己由“教学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

在两年的研修中,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心血与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收获了累累硕果:先是理论──技术──实务三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接着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中,所撰写的论文《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有效应用的探讨》与《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物理的整合》分别获得了广西赛区的一等奖和二等奖。更让我欣喜雀跃的是,我在2012年撰写的论文 ──《用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活跃物理课堂》,在《教师纵横》互联网杂志第019期发表啦!

2010年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中,撰写的教案《核能》荣获了国家级三等奖;2011年梧州市“优秀中学物理试题”比赛中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2011年间,撰写的中考专题复习文章《中考实验探究题探源》在人教网刊《物理思与行》第26期发表;另外撰写的两篇教学经验作品《电学知识专题讲座》与《基于网络形式的〈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初中物理栏目发表。2012年撰写的中考专题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中考计算题考点分析》、《九年级物理中考计算题考点分析》均在人教网刊《物理思与行》第38期发表。

在这两年时间里,我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2010年12月举行的“二0一0年藤县初中物理科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2011年8月被藤县教育局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我深知,我离理论──技术──实务兼通人才的距离还很遥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天晚上当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我都会习惯从理论──技术──实务三个方面思考当天工作的得与失,以及解决问题之道。同时,我也会继续努力,在理论──技术──实务兼通人才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懈探索,争取早日成为理论──技术──实务兼通的人才。

本文作者简介:


邓善源 男,1998年参加工作,物理教育专业毕业,中学一级教师。2010年6月至今参加“新博瑞奇──塘步一中TTP教师成长基地”建设计划TTP教师培训。


2012-10-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04 , Processed in 0.0650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