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岭南霞光——首届广东省书法理论家协会提名书法家作品展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6 14: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岭南霞光——首届广东省书法理论家协会提名书法家作品展览(一)


   (来源:中国书法网)


    2013年5月19日上午,“岭南霞光——首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提名书法家作品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举行,这是2013年广东书法界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展览,引起了广东省文艺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文联巡视员廖曙辉,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小毅,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伟时,省社科联副主席林有能,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列杰,广东省书协顾问、省文史馆书法院院长陈初生,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宝麟,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雅杰,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戴和,广东书法院院长、广东省书协副主席李远东,广东书法院副院长颜奕端,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阮华端、肖海明,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世国,常务副主席郑荣明,副主席陈志平、祁小春、王志敏、黎向群,广东省岭南书法院理事长丁坚等。展览以大格局、大气度、新形式为特色,吸引了大量全省各地书法界、文化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展。
    举办“岭南霞光——首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提名书法家作品展览”,是为了有效地推动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发现和荐拔广东书法艺术的优秀人才,给书法创作风气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同时也为大众提供得到权威机构认可的艺术作品,提高社会公众的书法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书法艺术创作的标准。展览由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倡导,并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岭南书法院共同主办,拟每年举办一届。本次展览为首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从广东省书法创作队伍中遴选出50名优秀中青年书家作为提名对象,经过协会主席团的投票评选和综合评议,最终确定朱圭铭、李静、李锐、洪权、倪宽、莫非、郭亚明、曾鉴等八位有代表意义的中青年书家为“提名书法家”,每人提供12件力作参加展览。同时,每位书法家提供精心撰写的创作感悟或创作手记,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组织书法评论家对每位入展书家进行评论。这些内容皆在展览时同时展示,大大增加了展览的可看性和学术品位。
    为了使整个展览活动形成具有学术性、思想性、前瞻性、丰富性的全新格局,同时配套举办了两个学术活动:王世国主席的公益学术讲座《书法之道》和“广东省中青年书法创作论坛”。这样,既创新广东书法艺术展览活动的形式,又希望通过各种手段的传播,引导社会公众在主流层面了解、理解、欣赏书法艺术,提高艺术消费水平,提升文化、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展览与学术相互呼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广东书法学术评估体系,在推出广东书坛的代表性书家的同时,也提携广东书法创作,推广书法文化的先进性,为广东书法的当代史积累珍贵的档案。还可在连续举办的延续效应中,在中国书法界树立“广东书法”的强势地位,有效地促进广东书法的繁荣发展,为建设广东书法强省助力。
         
                                                           广东省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郑荣明主礼
                                       
                                                               广东省理论家协会主席王世国讲话
     
                                                              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刘小毅讲话
               
                                                                      八位作者上台介绍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提名理论家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4:21:26 | 只看该作者
岭南霞光——首届广东省书法理论家协会提名书法家作品展览(二)
时间:2013年05月22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yangfeixia点击: 194次
(来源:中国书法网)
      朱圭銘、李静、李锐、洪权、莫非、倪宽、郭亚明、曾鉴,今天参观这次展览的观众将认识和记住这8位书法家的名字。这是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成立以来,为推动广东书法艺术的发展所做的最有积极意义的一件事。它就象淸晨那道冲破云层的绚丽耀眼的霞光!
      8位书法家年龄都在55岁至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他们的艺术人生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的阶段。尽管他们的籍贯、学历、职业和人生阅历各不相同,其书法作品或豪气纵横,或妍媚飘逸,或浑朴自然,或温婉从容,或方刚雄强,或奇特惊异,各显姿态;但是广东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吸引、包容、滋养了他们,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对书法艺术深切地热爱,对传统经典虔诚地学习,对艺术创新大胆地探求。这些年来,他们活跃在广东乃至全国书坛,并且屡创佳绩,是当今广东书法艺术水平的突出代表。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的16位评论家,他们不仅在书法评论和书学研究方面具有高深的造诣,成绩斐然,而且他们也是当今一流的书法家。但是,他们甘愿为广东优秀书法家们修桥铺路,撘建平台。他们从当今广东数十位优秀中青年书法家中精心筛选,经过数次无记名投票,提名产生出这8位入展书法家。此外,主席团的16位评论家依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视觉和感悟,分別为8位书法家撰写了精彩的评论文章。相信他们的评论,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定会大大提高观众的审美兴趣,加深观众对其书法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哥德曾经说过:"艺术鉴赏水平是靠最好的作品培养的"。相信观众从荣获提名的8位书法家精彩作品中,可以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和无穷妙趣,从而鉴别当今社会上那些欺名盜世的伪劣"书法家"。

                                
                                                                          朱圭銘
                                                                                                                                                       
                                                                      情为墨书为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气质的莫过于书法艺术了,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蕴含着独特的东方艺术之美,烙着深深的中国印。而要成为优秀的书法家必不可缺的是扎实的传统功力与理论基础,情感、性灵的表现与抒发,圭铭都是强项。
      圭铭出生地江苏,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加之良好的家学与父母的细心引导、自己对书法艺术的酷爱,使他从幼年到中专毕业,坚持刻苦临池,取得不蜚的成绩,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小书家”。19岁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以善于治学和育人而闻名的黄惇先生的弟子,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有长足的进步和质的飞跃,在南京的八年是他自我重塑与完善的时期。到暨南大学工作后又师从著名书法家曹宝麟先生读博士,所以圭铭在传统技法与理论研究上可谓“根正苗红”。
      圭铭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思考方面亦有独到之处,在南京求学期间就发表了明清书法史与书法理论的论文多篇,这其中的代表性文章有《论明代前期草书的风格流变》、《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等,并荣获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入编《中国书法论文选》。
      圭铭是性情中人,于书法他尚帖学一路,上追二王,下涉苏黄米蔡,赵董文祝,他曾精研董其昌书法,一出手便有清秀之韵味,但他用功最勤而且最全其性情的还是草书,把满腔才情与才性贯注其中,潇洒脱俗,豪迈自信。在当代艺术中,“伪情感”往往制约着许多艺术创作,“为情造书”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圭铭在创作上主张“真性情”,反对矫揉造作,观其草书,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不计工拙,大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万千字”的气势,有激情,有力量。他把对世界、对生活、对人世的看法与思考圆融地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明显的个人风格。
      于人,他常怀感恩之意,待人真诚、豁达,在他的生活里许多繁缛的细节被简化,而心力多用于书法,书法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伊人”便是他魂牵梦绕的书法,有此境界,圭铭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童志雄)

                             
                                                                           李静
                                                   
                                                                      其书有“象”
      毫无疑问,李静是一位真正懂得“艺术”的书法家。我这样说,有两个潜台词:其一,有些书法家不懂艺术;其二,有些书法家不把书法当艺术。在笔者看来,所谓“艺术”,就是与“道”相通的一门“技艺”,说白了,她首先要求技术过关。李静的字,形式技巧方面的功力显然是没得说的。不过在笔者看来,李静最为可贵的是其书有“象”。所谓“象”是指点画用笔的形象、意象,这是唐以前书法的重要特征。李静之书注重外法,不主意造,龙威虎震,得“法象”之妙。
      李静擅长写对联和中堂,他对于所写的文辞内容非常考究,通常是一些豪壮之语,比如“大风起兮云飞扬”、“敕勒川、阴山下”,又比如“金铁烟云斋塞外李静”等,这些文辞充满了阳刚之气,很契合他大笔蹚鞳的魏碑书风,书之“象”和文之“象”相叠合,仅凭这一点,我感觉李静不是凡俗之辈。
      从来学碑版者,多有板滞之弊,清代以来莫不如此,张裕钊、李瑞清虽然号称一代作手,然对古碑有生吞活剥之嫌疑,赵之谦、康南海、于右任则以帖化之,诚然能臻于乾坤摆荡之高境,然于古碑之坚质浩气,不无欠焉。津门巨子孙伯翔先生,浸淫魏碑数十年,其胜处在积健为雄,以方为圆,险中求正,遂能迈越前古、别开生面而成一代大家。李静尝负笈于津门,甚得嫡传,尤能鼓荡豪气、力运强腕,以正锋作方笔,于厚重中求苍茫,虽然变化攲侧不及乃师,然力沉气猛处则抗行不让。
      魏碑贵跌宕,然一须归于平正,李静于此深有会心。数年前,我在深圳的一个展览上拜读李静的《敕勒歌》中堂,这是我所见的李静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平正的结体,率性的用笔,战掣枯劲的点画营造出一种干裂秋风的效果,充盈于其中的是浑厚华滋的气息,那时候正是李静书名如日中天之时,人书相映,可觇其积累之功。近几年来,经常能见到李静的一些条幅作品,跌宕满纸,然而沉稳之处,稍显不足,或许李静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也未可知。
      中国书法自唐代以来走上了文人化和文学化的发展道路,格调气息渐趋阴柔靡弱,宋明以降,更是流弊寖成。清代以来,碑派书家挽狂澜于既倒,汉魏古法,顿还旧观。尝与友人论书,以唐为界,唐以前书多“法”,唐以后书多“意”。今世以来,依托新帖学的复兴,“法”消“意”长,尝欲效古贤力倡复古论,然终因人微言轻,不克其成。今观李静之书,窃有感焉,盖“艺术”二字,人言言殊,然在笔者看来,不入汉魏古法,而空谈学养者可以休矣!
                                                                                                                                         (陈志平)

                                                                 感受李静的书法状态
      印象中,塞外汉子们的长相都比较粗犷,并且为人做事都会比较豪爽。
      我没有见过李静,更谈不上认识他,所以至今都不知道其长相如何。事实如此,但我很早就知道塞外有一个搞书法的李静,原因是在一些全国性的书法大展上曾经见到过他那一手写得很纯粹的魏碑,时隔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有清晰的印象,之所以这么清楚,大概是李静当时的魏碑书写已经很到位了,并且这种到位应该是纯熟的。
      由此,面对书法,要说李静今天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何种境界,我不想在此作出一个草率的判定,也不想去对他作品当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常识性的解说,相反,我倒是想对李静现在的书法状态说上几句。
      “书法之道,‘生’而后‘熟’,然亦应由‘熟’返‘生’方有进境,然得‘生’之奥旨又何等艰辛?”李静作如是说。
事实上,自古而今的书法发展,或繁荣,或衰弱,而作为书法之为艺术或为文化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即身为主体的书家,人们从事书法的实践活动在任何时候都将要面临一个既交叉互动又相对永恒的命题——作品写出来是“生”或“熟”。这,一个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艰难的事情,想来今天的李静已经能够在创作当中身体力行之余,并在不断地思考书法创作中“生”与“熟”二者之间的关联,想来应是难得可贵的。
      毕竟,当今俗世,全国书坛一片喧嚣,急功近利者甚夥。相比之下,今天尚且能够对自身的书法创作静下心来进行冷静思考和提高的人不在多数。或正因此,看李静的书法,给我的感觉是近几年创作出来的作品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变化,是变得越写越大气了,是字里行间越来越表现出了一种率性而为笔道,是一种“笔随心走”的书写情趣在张扬;也正因此,说明了李静在自身书法道路上已经慢慢地从往日的“由生而熟”转而进入到了今天“熟后生”的书写状态,对此,我除了表示祝贺与赞赏之外,更想说上一句的是:艺术实践当中的“生”与“熟”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书法的创作学习更是如此;作为书家,“由生而熟“容易,易在功到自然成,反之,要想“熟后生”则极其艰难,难在需要作者必须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对书法艺术创作有着正确的认知。
                                                                                                                                         (吴又华)

                           
                                                                        李锐
                             
                                                          笔墨与激情的碰撞——李锐书法赏读
      李锐是目前广东省青年书法家群体中的生力军,活跃在全国各大展赛当中,并在各种重要赛事的奖项中屡有斩获,比如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林散之书法展、全国首届手卷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展、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展等等。而不久前在绍兴举行的全国第四届书法兰亭奖的颁奖仪式上,又见到了这位青年书家的身影。其在佳作奖中获得二等奖的行草作品,亦代表了他目前的创作状态和最新探索。笔法技巧的日益娴熟,魏晋意味的努力把握,是李锐呈献给观众的可喜面貌。
      矢志不渝地学习传统,在继承古典书法的基础上开花结果,是每位书法家成功的不二法门。李锐也不例外。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假如没有千锤百炼,没有废纸三千,而是天马行空式的为所欲为,甚至受西方现代艺术手法与观念的影响而“走火入魔”,糊涂乱抹,恐怕就已经不是能否成为一个书法家的问题,而是一个能否入门的问题。然而,如果为程式所缚,照临古人而无所创新,泥古不化,书法艺术又不能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因此,在深刻观照古典精神的同时融入时代性的审美情趣,回归书法古典美的同时抒写个性化的艺术感悟,恐是书法创新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途。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观李锐的书法作品,除了章法形式的新颖与讲究之外,能够看出其在笔法与结构上的勤奋和用功。提按、绞转、顿挫,笔法动作运转自如,中锋侧锋使用娴熟,伸缩、收放、俯仰,结构整合得心应手,空间处理拿捏较好,在束缚中向往自由,从法度酝酿出变化,激情澎湃,笔锋跳荡,彰显出这位青年书家的书写功力。在当前书坛流行二王书风的大气候下,李锐的书法尽管未能拉开与魏晋流行风潮的距离,但同样是一种具有古典意义的回归,是对于晋唐传统书风的一种寻根行为。但大凡优秀的书法家,不是重复前人和重复他人,而必须在传承和创新中寻找出自身的真实个性,以优秀之笔墨书写出书家的个性风格。周汝昌先生写了一篇艺术理论文章《说“遒媚”》,认为“遒媚”是魏晋时代所确定的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准。通俗的讲,遒即遒劲,媚即姿媚,中锋遒劲,侧锋姿媚。初看李锐的书法,笔墨特色与点划特点,绝对的晋唐风范,遒媚潇洒,古意盎然,一派天机;但细看之下,笔划的跳跃与结构的张合,又都具有个人的特征与个性的思考,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一位书法上“法古不泥”的成功者。或许大师的诞生总需一个过程,但初始的审美思考与艺术抉择,尤显关键。李瑞在书法创作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天分与刻苦程度,是他向艺术巅峰攀登出的极为重要的第一步。
      清冯班《钝吟书要》云:“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需映带匀美。”李锐在创作中最为强调笔法的主导作用,这就提高了点划的纯度与跳跃的势态。在他的行草作品中,浓淡枯润把握准确,干湿变化丰富,笔墨运用自如。尽管他也会刻意地制造形式的丰富与墨色的变化,但他更重视的是体现“书写”本身的魅力。而这一魅力的来源并非仅仅依靠形式和技法,因为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并非仅仅浮现于技法的纯熟之上,如何让书法的点划结构顾盼含情,摇曳生姿,笔墨功力是一个层面,而更为重要的则还要借助于审美内涵的丰富与内在情感的表达。透过跳荡的点划可以看得出,李锐在创作过程中,激情迸发,毛笔在手中风驰电掣地尽情挥运,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动态性,这显然靠的是作者的天资悟性和平素积累的功力。孙过庭《书谱》中,在列叙“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等一系列生动的笔画形态之后,云:“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笔锋的起伏变化,似断还续,点划的左右映带,百态横生,“非力运之能成”,必须“智巧兼优,心手双畅”,而这又只能依靠较为全面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修养。书法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笔墨中包含“人”的因素越多,其艺术境界就越高。要创作出书法精品,除了必须继承传统、锤炼笔道功夫之外,加强书法作者的文化修养与人格淬炼,显然已经成为古今学者书家之共识。只有不断增进知识和丰富学养,通过书法观照心灵,抒发情感,以博观约取的胸襟,用书法张扬古典文人精神,阐释当代风骨和神韵,才能达到古人所赞誉的那种“人书俱老”的成熟境界。不可否认的是,李锐书法的点划功力与笔墨底蕴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下一步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笔触高速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与体现遒媚的韵味,以便在意境的提升与情感的表达上,达到挥洒自如的境地,达到与古为徒、与新为友的高度。而这也是许多书家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提高书法艺术境界、审美趣味与创新维度的关键。
                                                                                                                                         (蔡显良)

                  
                                                                   洪权
               
                                                         洪权印象
      人与人的交往,往往有一些命中注定的缘分,和洪权的相识应该是五年前左右,那时我刚来到广州美术学院不久。2009年,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开办了书法本科方向,我负责整个书法班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师的外聘工作。记得当时是他的一本颇见功力和才情的书法毕业作品集深深吸引了我。于是,他从担任美术教育系的书法课开始,逐渐成为书法班几个主要外聘教师之一。
      洪权为人热情,具有岭南人的那股细心与周到,也许是到过四川的缘故,言语之间不经意会流露出四川人的一种味道。据学生反映:“其教学方式我甚是喜爱,他通过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吸收知识更加快速,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其亦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经常会给我们一些适宜的建议和开导,我从他身上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一般来说,距离产生美,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一路走来,已经相当熟悉,当年的书法班也即将毕业,但对洪权的印象,确还十分清晰。
      洪权乃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侯开嘉先生弟子,侯先生为当代理论与创作集于一身的著名书法家,为人质朴无华,品格高尚。师承关系的影响,洪权能继承其师衣钵,既能熟闇书法创作,又能潜心书学理论,在当代青年书法家中,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目前又在攻读书法博士,师从胡抗美先生,其勤勉之心可见一斑。
      我曾经请其帮我刻过几方印,在我的印象中,洪权的篆刻,白文印已在汉印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尤其注意空间感的营造,朱文线条劲挺,干净。尤其是那几方带有唐宋官印风格的印,印象极为深刻,可见其拟古之深。洪权的书法基本功极为扎实,从其就读研究生期间的临摹作品可以看出,其对经典法帖的理解是极为精到的,临摹作品均能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创作兴趣主要集中在行草书,对二王体系的行草书情有独钟,正如他在一篇创作日记上所云:“二王体系的行草书是一个永远都生机勃勃的体系,串通《伯远帖》、《二王手札》、《米芾手札》、《蜀素帖》三帖而更有一种传承中必得走向创新才更具有历史意义之感,不管张瑞图是如此的‘反叛’,但其根却深深的蕴含着二王传统,历史总是在继承与反拨中不断的演进,只有牢牢把握历史的规律才能更深刻的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在具体风格的呈现上却选择了张瑞图、王铎一路的明清风格,这是时代使然。在其书法创作中,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他对王铎与张瑞图一路书法风格的模仿与创作。看到起其早期带有倪元璐、王铎、张瑞图书法风格的作品时,你会觉得其师兄吕金光先生一举成名的书法风格模式在其身上再现,甚至说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其在创作手记中曾云:“本作欲在表现当下展厅效应中的书法生存状态——追求视觉冲击力。用王铎的笔法表现绵连大草,并应用宿墨、普通墨、水的相互参融效果,夸张王铎的涨墨表现方式,配合小楷的以丰富章法表现。虽然整个章法还是比较流畅,但是,线条显得还是不够凝练和朴厚,大草需要篆隶笔法融入其中才能显得有厚度,而这种厚度之中有应具有灵动感,故,在创作本作之时感到书法之难。”可以看出其对经典的深刻把握与当代追求视觉效应的良好融合能力。洪权在理论上也甚有建树,看其多次在重大学术活动中获奖的情况,就可略知一二。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劝学》有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当然,洪权不躁,否则,不可能做出这么好的成绩。只是我觉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同时铺开来还不如集中精力于某一个方面。《书谱》中云:“专精一体,以致绝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愿与洪权共勉。
                                                                                                                                         (吴慧平)
                                                   “审阅”洪权
      洪权是在广东书坛中让我相当看好的青年才俊之一,一者综合素质良好,才情、学识均超出同侪;二者在追求上不同时流,有自己独立的书法审美意识。
      在与洪权多年的交往而且曾经近一年的共事中,我很用心地考察过他于书法的写作、创作、操作上的才能,我发现,他对书法事业的投入是全方位地“用心”“用情的”,故而自身“才能”的激发和运用自能达到最大化。比如,与许多书法硕士只靠一篇毕业论文“打天下”不同,洪权经常能进入“研究”的状态,对书学问题进行各方面的思考、探索、写作,成果时出,在同辈中相当突出;比如,在书坛一片“唐以下不学”“还原古法”的所谓“复古”氛围中(这其实是一群自以为是、故作“高古”的人鼓捣出的假玩意),洪权从不偏离自己的“明清调”——这在表象上似乎是受同门吕金光的启发和影响,但洪权明显地也在以自己的审美判断和创作热情向深处挖掘;比如,在与我一起“做活动”的那段日子里,事情无论巨细、状况无论大小,洪权在“投入”上均不吝惜,程序上有条不紊,踏实有效又不乏创意,还善于沟通交流,与同事相处甚欢。我曾经想过,像这样不执一端、不偏一隅、不为时风左右、学识能力兼具、大局意识良好且“情商”出众的人,属于书法界为数不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如果能为识者所用又有好的机缘,完全能够成为领袖书坛一方的人物。我又一直认为,只要不缺聪明、善于学习、肯于钻研、踏实执着,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作者或一个优秀的理论家(即所谓的“专才”),其实并不是太难的事,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通识之才”,那就非一般人所能为的了!在偌大的中国书法界,“专才”比比皆是,但要找出理论素养高、创作水平好、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出众、善于协调沟通的“复合型”人才(这绝对与“万金油”式的有天壤之别),又有几何?所以,在我个人的期望中,我并不特别地想看到未来的洪权只是成为一个单向的“著名书法家”或“著名理论家”,不知洪权自以为如何?
      被“提名”的洪权,其创作水平必须接受人们严格的审阅,作为“审阅者”之一,我偏向于大而言之,着意于观察他的创作追求和审美走向。洪权之于“明清调”,“象”之取法支点在倪元璐,“势”和“意”的摄取则扩而为黄道周、张瑞图、王铎,甚至傅山,这些都是构成“明清调”形式语言的基本范式,无由绕开,也无法绕开。洪权的“优异”之处在于有意识地将各家范式的优长“合”而“融”之,倪、张的笔法,黄的字法,王的张扬之法,傅的缭绕之法,皆有端可寻,有迹可辨,至于用墨之法、布白之法、空间之法、布局之法,在服从于“展览效果”和“视觉冲击力”的前提下,以综合提取“资源”为手段,以当代审美时尚为参照,以作品的完整性和刺激性为目的,最终构成传统审美范畴中具有“雄阔郁勃”气象、当代审美情境下具有“自由飞扬”意态的二维甚至三维创作——我私下以为,这类创作,是最适合用来表现“时代精神”的,所以,洪权的创作手法、审美取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是要大力提倡的。问题在于,洪权目前的创作,制作的成分远远大于自由表现的成分,组构的因素远远多于融合的因素,而且因为对“坚质浩气”的理解并不深入,故作品“气魄”的塑造还缺少“主体精神”的参与,因而在气度和风韵上与“明清调”尚有较大的距离。至于其中借鉴、参考时人的一些成分,我们倒是不需担心的,因为洪权自己也必然明白,那只是“走捷径”的权宜之计,试试又何妨?
      无论是“雄阔郁勃”,还是“自由飞扬”,洪权以此立身,当能“坚劲挺拔”。目前的书坛,被那些“还原古法”“复兴二王”者流鼓捣出的琐屑、小巧、姿媚、妖冶之风,正成为一种萎靡的流俗,与泱泱大国的精神气度背道而驰。此情此境之下,我们特别希望出现具有雄强气度的作品振奋书坛,特别愿意看到书法家们不再孜孜于“二王”的“小资”——我始终顽固地认为,“二王”在汉字书写历史上的“伟大”,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是汉字书写彻底规范化并自觉走向艺术化时代的代表人物,书法的技法发展和风格走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选择,与“二王”个人无关,后代书家凡忠实于所谓“二王”风格而不强其骨、变其态者,无不走向流滑、姿媚的俗端,这其中实际上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二王”在中国书法风格发展史上的负面影响甚至要大于正面影响,只是我们许多人不愿承认而已!我们之所以绕不开“二王”,只是因为他们是“源头”——现在电脑上通用的楷、行、草字体,不就是源于“二王”体吗?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弱化“二王”在中国书法风格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或许正是我们对中国书法史的最辩证、最客观的认识,事实上,颜氏书风、苏黄米书风、碑体风格,包括“明清调”,在“风格”意义上岂会输于“二王”书风?
      “明清调”的大字、大幅、大气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应该说,它正是“展览”的源头,是最适合我们这个“展览时代”的——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还是一个有学术价值的课题,洪权于此似可特别予以关注。我的意思是,一个兼擅创作和学术的书法家,其对于自己的创作应当加以学术的观照,这样,创作的深入度和高度必能凸出于众人,如果做得更好,甚至还能在书坛起到某种引领作用。这样的要求,对于很多书家来说是苛刻的,但对于洪权来说,却是正常的,因为他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洪权以“明清调与二王风”作为一个调研课题,充分调动创作深化的能动性和学术辨识的积极性,双管互用,双向贯通,“书学视野”是否会更宽广?“创作意境”是否会更开阔?其实,我的“潜台词”就是,日后看到的洪权的“明清调”,应该是有学术背景支撑的、有学术理念表达的、有学术价值存在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洪权能真正成为有“通识之才”的书坛优秀人物——“家”和“人物”的区别,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      

                                       
                                                                       倪宽
                                                               
                                                    书写寻常事、自在得风流——倪宽书法艺术解读
      初读倪宽,甚是眼熟,仔细一看,原来此倪宽而非彼倪宽,彼倪宽乃历史名人,标榜史册,此倪宽,乃书法名家,声闻四方。经过组织分配,我有幸给倪宽写点文字,等我打开网页,倪宽的书法扑面而来,印象深刻。再看评论皆是名家点评,精辟之辞令我望而退步。几日闲暇,翻看倪宽先生的书法作品,慢慢有了些感觉,草成此文,且当读后感。
      一、造形与快意
      倪宽先生的书法取法汉简,精选字形,以造奇像,以达己意。可以说倪宽的结字来源于古朴的汉简中之纵逸者而非全部,他的学习是“六经注我”式的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搜集汉简中的别有韵味的结字、融入自己的理解和修为,用厚重质朴、腾挪自如的笔法,造就了超然不俗的书写境界,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倪宽在书法的学习上是有创新精神的。著名书画篆刻家石开给倪宽写的短信序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已经忘了怎样写像他人,而一心一意写像自己的是书家。”可谓精辟之论,对照这一条,许多书法家其实都不能算是书法家。倪宽先生的书法可以说是在努力的写像自己,他的追求,是在古代经典中找到营养,并以适当的吸收方式来滋养自己。
      毫无疑问,倪宽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给我们营造的书法意象是鲜活的、有意味的,是脱离了寻常的、世俗的审美范畴的新的开拓,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一个能够写出自己、开拓新的审美空间的书法家,一定会提供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他的书写是富于激情的、快意的,他的选择又是充满理智的、精心的。用心写字、快意江湖,实乃人生乐事。
      二、书写与生命
      书法是艺术还是文化,还是二者兼有,恐怕很难下结论,我们不妨采取搁置的方式,将这一问题沉淀起来,待到一个恰当地时间再来看,问题可能就豁然开朗了。不谈文化和艺术,那我们就将书法的书写作为主题词来研讨一下,书写是一种行为习惯,书写是为了满足需要,这种需要有实用的,也有心灵的。而潜藏在书写的底层,不容易为我们发现的则是书写者显示的生命意识。我曾在一次书法研讨会上表述过类似的观点,当代书法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他人的多、写自己的少;写字的多,写生命的少。也就是说,书法的书写其实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示,是一个生命个体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乃至于人格修为等因素的综合表现,而所有这些最终归纳为一种生命意识的流露,如果没有这种个性的东西,恐怕很难为人所重,《兰亭序》、《祭侄稿》、《寒食诗》都是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作品。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倪宽先生的书写是具有较强的生命意识的,虽然还没有达到自如的表现,但是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他的书写感受到他的生命律动,当然,通过不同的书体的书写,我们也感受到他的生命焦虑和矛盾纠结,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他会克服这些纠结和矛盾,走向生命体的成熟和统一。
      三、方法与启示
      学习书法自有方法和规律,这是每一个书法家都知道的真理,然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方法又是有差异的,适合才是最好。唐孙过庭云”初学分布,先学平正;既得平正,务追险绝。既得险绝,复归平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他的书学之道,得书中三昧,后人奉为至理名言。综观倪宽先生的学书之路,则与之迥异。倪宽先生是先取“出位”而非平正之造型,再追纵逸奇绝之意趣。将两者叠加而成,遂成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大拙、奇古、生涩、老辣。并且借此闻名书坛,这是一个“反道”的经典案例,他告诉我们:书法也可以这样写。提供了学习书法的新路径,对书法教育和学习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悉,倪宽先生也将自己的学书经验书之成文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可谓持之有道、嘉惠书坛、福泽后学。
      四、文化与技术
      大家都十分清楚,过去的书法是“写“出来的,属于文化的范畴,现在的书法是“造”出来的,属于技术的范畴。过去的书家如果不论及技术同样可以写得一手好字,现在的书家,如果不精研技术,则会被“out“出时代和获奖之外,也就是说就会不被时代承认。显然,文化和技术对立统一体,当技术僭越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文化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当代的世界是多媒体、海量信息的时代,人们不再单靠文字来传递思想和信息,比之于书法之”书写“,音影像作品更具有魅力所在,为人们所快餐,而书法之造像只能看做是”另类“了,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能有人来以”字“造像,已经是比较出位了,而要与时俱进,真是要好好思考技术的问题了。文化的出位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一些不愿就此罢休的坚持者提出文化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能否守住这块贞节就不好预言了。
      从这一点来说,倪宽先生的书法集字成趣,大象有形的背后,文化的积淀和哲学的思辨还略显单薄。当然,我们从他的书写内容上可以看出,倪宽也在古代的典籍中扫描和备份,并感悟着深邃而博大的文化,这将为他的书法的升华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肯定只能是浅尝辄止。书法到底还是书写,书写胸臆、书写文化、书写生命,当然也书写技术,最终还是书写文化、书写生命。新技术、新科学会剥夺文化、剥夺自然,但是剥夺不了我们的心之向往。我相信倪宽先生也是心有戚戚的。
      自然书写、人格书写、生命书写将永远是书写的主题。祝福倪宽先生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生命的真实意趣。
                                                                                                                                    2013年4月14日初稿
                                                                                                                                    2013年4月19日改就
                                                                                                                                         (方孝坤)

                                                        
                                                                         莫非
                                                      
                                                      
                                                         
                                             
                                                                        郭亚明
                                
                                                      笔墨意趣逞风流——评郭亚明的书法艺术                  
      我与亚明算是有师生之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与周正山、曾景充、卢瑞祥同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广州分校教授书法,亚明正是班上的一位学生。那时他一边在大学学习,一边抽时间到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书法。我想正是因为曾景充先生是擅长魏碑书体的书法家,对亚明产生的很大影响,才使得他从此走上了研习魏碑的道路。记得,亚明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常常拿出自己的习作向我讨教,大家看了已是满堂皆惊,对这个瘦弱的青年刮目相看!亚明毕业后放弃了在广州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到康有为的故乡——南海丹灶镇文化站工作。恰恰是当年他有如此勇气的选择,才成就了亚明书法艺术,屡屡入展全国和省书法大展并获奖。
      清代嘉庆以后,汉魏碑版书法那拙朴、浑厚、大气、灵动的艺术风采,吸引了一大批追求者,邓石如、伊秉绶、钱沣、钱坫、黄易、钱泳、阮元、陈鸿寿、何绍基,直至晚清杨沂孙、俞樾、徐三庚、赵之谦、吴大澂、康有为等等。这些书法大家,在魏碑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间,阮元、钱泳倡导“南北书派”和“北碑南帖”论,从此中国书法有碑与帖不同书派的分野。到了清代末年,包世臣《艺舟双揖》、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揖》尊碑抑帖,结果碑学盛极一时。因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丹灶人,故广东近现代书坛习碑之风很是盛行。亚明身居康有为的故乡,书法深受北碑的影响是十分自然的事了。郭亚明敬佩先贤的书法修为,更敬佩先贤之高洁品格,常以他们为自己人生的榜样。
      问题是,北魏碑版大多出自当时的民间没有名气的书法家之手,勒石的工匠在刻字常常加创造修改,已失去毛笔书法字形的本来面目。如北碑中的《造像》多是如此。石刻的方刚线条是柔软的毛笔难以自然书写的,因此,一些书法家为追求碑版效果,不免刻意做作。这样一来,他们的书法虽然有北碑的方刚刻利,却失去了笔墨意趣。这是许多写魏碑书法者难以逃脱的病症。所以,启功说“平生师笔不师刀”。他认为,学习书法就是要直接临习名家墨迹书帖,才能体察到名家书法的真面目,学得用笔用墨的高超的技巧,领略书法的真味。
亚明习碑学碑自然也难逃碑书虽有所长亦有所短的困局。好在他清楚地看到,碑与帖的关系是不可分的,墨迹书帖书写性较强,直接可观,运笔过程和结构都十分清楚;而石刻碑文是刻在碑上的,因时间久远而风化,有些字体结构已经模糊了,因此要想探究其笔意难度比较大。最终,他悟到了“通过帖来了解碑,才是真正地写碑”。这大大概就是他摸索多年的“写碑之道”。
      亚明将自己对碑学的体悟、对碑学范式的营造、借鉴、吸收又有所变通,适时地融入魏碑书法的流行性书写。他的书法以《张猛龙碑》、《石门颂》等为基础,广之以《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和许多的造像、墓志,又参以何绍基、赵之谦书法的笔意。中国书法是“一字一世界、一点一方圆”。他对每一个字的营造都精心用意为之,在笔势、意态和章法的空间构成上,有意地突出视觉效果和设计意识,从而获得了较强的冲击力。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种‘刻意’之中,即能表现魏碑笔意那线条浑穆质朴、不拘一格的特色,又能书写出笔墨情趣。可以说,他的书法完全没有当今那些长于魏碑书家的矫揉造作,以及书法线条平板呆滞的习气,充分体现了毛笔书法的笔墨趣味,构成了书法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总之,亚明的书法是魏碑的面目,而向人们呈现出的却是笔墨的风流姿态。
                                                                                                                                          (王世国)
                                       
                                                                      曾  鉴
                                                   
                                                         鉴汉拾魏  含英咀华——曾鉴书法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书法大潮在中原大地刚刚涌动的时候,远在豫南山区的新县也荡起层层涟漪,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曾鉴兄的带领下摆弄起了笔墨,于文化生活尚欠丰富的年月——“学书消日”也不失为一种近似高雅的消磨。几年间,他们风生水起与中原书风通声气,与书法大潮相起伏;新县自古地理环境优越,又有“红色首府”的特殊地位,来此采风、写生、讲学的艺术家源源不断,于是,远离文化艺术中心的他们有了现场观摩和感受亲炙的绝佳待遇,自然成长为一个自娱自乐、居近识远的书画“小环境”,令我辈十分艳羡,常常借机驱车前往,深山古道,黛瓦白墙,竹树掩映,处处流连。
      曾鉴兄淳朴谦和,古道热肠,生性旷达,最有沟通协调的现代素质,经过他的努力,新县走出了一大批书画青年,我曾戏称之为“曾家班”。来湛江后,他供职于一所中学,我任教于湛师。“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苏轼《石苍舒醉墨堂》)对书法的挚爱与志趣相投,我们在异地他乡再续兄弟情谊。
      书法有至美,当用身心体悟。当书法真正走向自觉以后,书法史则表现为风格的递嬗与传承。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从自己的精神气格出发,在传统的经典系列中找准切入口。以期“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作为多年对书法体悟的我,十分看中这一点。曾鉴兄在学书之初的定位,便有了这一方面的思考。他习《张迁》用自制的长锋羊毫“横鳞竖勒”表现金石味道,他在习金文在笔画交接处停笔以增强漫泐剥蚀的效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这些做法虽与“金石味”的深指相差甚远,但在当时的语境下对“形式感”地追摹确实有其书法近因的承传(如清人李瑞清对汉碑的理解)和恢复汉碑本来面目的先驱意义。后来,他的努力和适时转型得到了回报,他从清代名家如邓石如、吴昌硕等碑版表现力中得到启发,“透过刀锋看笔锋”还原了“金石味”的美学主旨。他习《曹全》、《乙瑛》、《礼器》以固其本;习《石门》、《褒斜道》以畅其神;习《张迁》以搏其趣;习《好大王》以蕴其古。含英咀华,心手相应,故其书肆而能敛,八面拱心;敧侧向背,开合有度,天真烂漫,气象高古。将篆意分韵结合得如此紧密。不可讳言,曾鉴兄在书法艺术上虽有早慧,但在“展览”时代的游戏规则中却系晚熟。他在早年的国字号的展赛中基本颗粒无收,这种以苦学后遇的例子并非个案, 但从艺术认同的规律看,这种后遇必将得到厚报。2004年以后的岁月他收获了本应早就得到的艺术待遇,参加了八届、九届国展,加入了中国书协,并在以后的国展省展中屡有斩获,成为湛江乃至广东的知名书家。
      于是,我们在交往中有了更为广阔的对话平台——书史书论、技法技艺、教学教法、学术学养、美学美感。在长期地历练中,他把习书以及习书的视野渐次扩大,近年,又着眼于行草书的习练,欲从汉简中找寻隶变的轨迹和楷、行、草的成因,以质朴的笔法线质表现理想中的经典,由钟王上溯,寻求隶书蜕变中的蛛丝马迹,这种尝试难能可贵,
      曾兄曾言:“三十年来,我执着地去做一件事情,从未放弃,痴心不改——梦秦汉,醉古今”我相信,他的执着与信念会有回报,即便暂时没有,也在享受这过程中找到书法的艺术的真实含义,书法本来就是一种书写与书识的心路历程。
                                                                                                              (刘宝光 癸巳年春于郎照轩)

                                                         大风起兮——曾鉴书法之秦风汉韵
      曾鉴,字鉴一,号大别山人,出生于河南新县,入粤已近二十载,才饮鉴江水,又食南海鱼,一直活跃于岭南书坛,由铮铮铁骨的中原汉子已变成地地道道的楚人了,但观其楚楚动人的书法,又能看出笔墨间仍不失秦风汉韵,流露出一股憧憬于“秦时明月汉时关”沉雄超迈的气质,以其一枚闲章“梦秦汉,醉古今”为证。
      据其自述研习书法三十年以来,一直主攻汉碑秦简,墨磨万锭,笔秃千管,痴心不改。这缘自于1984年在河南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面对经悠悠岁月侵蚀的汉碑时,被它沉厚、豪放、拙重的气象所震憾,并立下弘愿意要心追手摹雄强奔放的《石门颂》。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中,深深体会到隶书的审美情趣。正如晋人成公绥《隶书体》所云:“灿若天文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流郁拂,微势飘渺。” 得法于汉隶之后,又上溯秦简,探寻古朴生动的书写意味。
      早期的中国书法史其实也是一部材质史,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一次次地更迭,导致书法呈现纷繁复杂的样式。帖学的起兴起是由于汉代以降毛笔的改良和造纸业发达,改变了以往书于简牍,镂于金石,抑于陶埴之局面。在千变万化之中,唯独不变的是书写的意味在延续,不断被笃学力行的书法家提炼成为笔法,才有明人赵子昂的“用笔千古不易”之说。无论在哪种材质上书写,都必须控制好笔力与笔势,有如勒奔腾之骏马。曾鉴善于抓着这点关捩,苦练点画的基本功,试图达到挥笔如运戈,体会线条在纸面上的穿透力,入木三分。
正如其美名所曰:“鉴者,多识也。” 曾鉴是一位善于思考,敢于尝试的书法家。当大家还沉缅于魏晋风骨,江左风流的帖学之时,他已经开始拓展视野,另辟蹊径,在广袤历史的长河当中掏捡秦砖汉瓦来构筑自已的艺术殿堂了。观其书法作品,秦汉之间的秦篆、汉简、汉碑、章草四体兼备。
      在秦篆的笔法探索之中,能真切地领悟到了书法艺术的“生”与“熟”、“妍”与“质”和“新”与“古”之三昧,力求做到技进乎于道,下笔无滞。汉简之作略有不足的是有些作品过分强调每一个字的形态,显得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揖让不够。而其章草之作则弥补这种缺陷,削弱单字的个性的造型,通篇的气色连贯,从容不迫,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汉碑隶体是他多年的经营,已臻信手拈来烦推求的界境。作品之中平夷与险绝、空灵与茂密的并置,既有“纤纤乎如新月之出天涯”的清隽之韵,又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开张之势。
      曾鉴的书法可谓既承接广东晚清以来碑学中兴的传统,又结合新出的碑版简牍材料,精研细鉴,独抒胸次,自树一帜。在展览开幕之际,让我们衷心地祝愿他在书法艺术的征途之上驾兰舟握桂棹,到中流击水,逐波弄潮,大风起兮笔墨飞扬。
                                                                                                    (吴晓懿  癸巳之初草悦花明 书于清华大学澍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3:25 , Processed in 0.0755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