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教学多一些讨论如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歌教学多一些讨论如何?

王俊杰
诗歌教学的课堂多是以老师讲为主,不是不想让学生讲,而是学生常常不会讲,反而耽误时间,这是在诗词教学时我们很多老师共同的感受和认识。确实,有时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可提问学生,要吗不知所云,要吗答非所问,有时干脆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还真让人有些心急,可是要知道,有些诗歌,我们已经读背了无数遍,课前也常翻阅了很多参考资料,我们认为简单地在学生那里未必简单,课堂上若没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即使我们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未必能理解明白,而课毕竟是上给学生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读懂理解甚至喜欢上诗歌,不让学生发出声音,怎能达到此目的?所以,我们的诗歌教学不妨上得慢一点,从学生阅读的基点出发,让课堂多一些学生的声音,多一些讨论,效果或许会更好。余文森先生提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我认为在诗词教学中特别适合。
一、讨论词句
诗歌中的一些词语句子,由于年代距今已远,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再加上韵律平仄等的限制,诗人在表达效果上的追求等,都会使学生产生“不知所云”之感,这时我们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仅带领学生读几遍(有的甚至读都不读)报一下答案讲一下分析就了事,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提问,让学生去讨论,哪怕是提一些幼稚的甚至不可思议的问题也不要紧,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提问、讨论肯定要比直接由老师讲解灌输理解的更多领会的更深。
只有通过讨论,我们才能了解到学生对一些诗歌理解的真实状况,也才能相机进行指导。《燕歌行》(高適)一诗中有句“玉箸应啼别离后”,“玉箸”一词课下注释为“玉筷,此指思妇的眼泪”。有学生就问“为什么玉筷指思妇的眼泪?”我就让学生讨论,一学生说:“思妇吃饭时,拿起筷子,想到少一个人,就流下眼泪。”另一同学说:“思妇吃饭时,思念丈夫,眼泪流到了筷子上。”还有同学说:“思妇思念丈夫时很伤心,有时会泪如雨下,像两跟筷子一样。”这样的讨论引起了学生的笑声,但其实已逐渐接近了词语的内涵,我就给学生讲了我的理解,“玉”字是一个美称,通常用来形容与女子相关的事物,如“玉臂、玉照、玉人”等,“箸”是筷子,古代思妇思念丈夫时一般不会嚎啕大哭泪如雨下,常是默默流泪,泪水顺脸颊而下,若不去擦拭,就痕如筷子,若用手擦拭,脸上就呈纵横交错状,是为“阑干”,《琵琶行》中“梦啼妆泪红阑干”中的“阑干”就是此意,学生做恍然大悟状。这样问题来源于学生,大家一起讨论,结果虽不一定是定论,但比死记“玉箸”指“思妇的眼泪”效果要好。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班上有一理科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对此句很不理解,屡屡站起提问:为什么她们晚上出来洗衣服?晚上洗的衣服能晒干吗?她们晚上出来安全吗出了事怎么办?其他学生哄堂大笑也有学生点头应和,我开始觉得有些惊讶,但又一想这确实是他心中的疑问,他明显是以今度古,凭理性来阅读诗歌,甚至有点钻牛角尖的意味,但他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他不懂之处,如果不予以解释肯定会挫伤他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而这些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不也正好说明诗中山里或者王维心目中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美好吗?由此我顺带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欣赏诗歌时应超越现实争取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这样或许更能领会诗中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魅力。不少学生表示赞同。随之,对这一句我提了一个资料上的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特点此句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呢?学生稍做讨论就明确“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作者先听到看到然后想到的一个心理过程,也是诗意的体现。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不要低估学生,也不要高估学生,从他们的真实状态出发,相信他们距离“诗歌”并不遥远。
二、讨论思想内容
诗歌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可读过几遍之后,我们总想明白,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或寄予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况味哲理思考等,可由于不少诗歌背景的模糊性,语言的精炼性,意蕴的丰富性等,常会存在着多元理解,对此,我们也多应引导学生讨论。
有些诗词,学生借助于其中的语句,通过讨论,基本上能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老师所要做的只是引导、完善或补充。如《燕歌行》,完全交与学生讨论,他们也基本能明白诗歌中的思想内涵,由“死节从来岂顾勋”可以看出作者对战士们忠勇为国高风亮节的赞美之情,由“战士军前半死生”“征人蓟北空回首”“寒声一夜传刁斗”“君不见沙场征战苦”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战士们的遭遇及生存境况的同情,由“美人帐下犹歌舞”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恃宠而骄腐败无能贪图享乐的将领的痛恨和批判之情,而从“至今犹忆李将军”句可以看出作者从战士的角度出发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对体恤士卒有勇有谋的将领的呼唤之情。而有些诗词,理解起来则并不容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有些老师讲完之后,自己都还觉得糊里糊涂,这首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梦游了向往已久的天姥山见到了纷纷而下的仙人之后,为什么会有“世间行乐亦如此”的感叹?为什么最后又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之语?确实有些难以明白,对此,我把手边资料上的一些看法展示给学生,有资料上说作者借梦境与仙境表达了对污浊现实的否定、对权贵的鄙视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另一资料上说诗中的梦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至于学生赞同哪一个,由他们讨论决定,我当然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但绝不强迫他们接受。
三、讨论读法等
诗歌在古代都是可以唱的,如今大多诗歌我们已无法唱出,但我们可以朗读,可以朗诵,学生在读中在听中也完全可以领会诗歌的情感思想,欣赏诗歌中的美感意蕴,而前提条件是要读得投入读得好,而如何读好?需要讨论。
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特别适合朗诵,不少名家在朗诵会上也曾多次朗诵过此诗,所以,教学此诗时我就将诵读作为重点。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先请两个同学诵读一遍,然后请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能读得更好,学生发言踊跃,纷纷从语气上、节奏上及个别词语的轻重缓急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再让大家读,学生是热情高涨,纷纷举手示意,读得也越来越好,偶尔出现一些小失误,大家会发出善意的笑声,读完之后则常是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在学生读诗歌常如大白话,味同嚼蜡,如白开水一般,而经过这样关于读法的讨论,我相信肯定会对学生的诗歌朗读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实,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能进行讨论的点很多,如意象、手法等,有时同一时期不同诗人的作品也可以进行一些讨论,如学完《将进酒》,接着学杜甫的《兵车行》,两篇作品几乎是同一时期(公元752年左右,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写的,一个是呼酒买醉张扬狂放,彰显出一个大大的“我”字,另一个则是将自己化为“道旁过者”,目光瞄准了黎民苍生,笔触伸向了社会内里,他们的思想境界生命追求又有何不同,也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
诗歌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相信只要我们目中、心中有学生,教学时基于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深入分析,我们一定能带领学生走近诗歌,领会诗歌,甚至爱上诗歌,从而使诗歌不再只是看上去那么美的镜中花水中月。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与评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1
2.葛晓音.  《唐诗宋词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48 , Processed in 0.0721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