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4 15:4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南京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翟思遥


从师范生转变为教师,我的心中揣着一团对教育热忱的火焰。所以工作伊始,我就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关注整个班集体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孩子即将生活6年的这个环境,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因此,我最喜爱的一句教育名言是“我们永远不要看不见一个事实: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道出了我的心声。

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是人,他们享有一个社会人的权利。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们能更快地成长起来,健全起来,融入这个社会,让他们以社会人的身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孩子走进学校,他们所接触最多的不是老师,而是班上朝夕相处的其他同学。这个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孩子的言行和心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六年岁月的磨合中,孩子们渐渐被这个小集体所包容,同化,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我作为教师,能给孩子的影响,也许只是一个方面,但真正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构建了他所处的这个小环境,这才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对孩子来说,这个小集体,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主要方式,就是他们的“小社会”。

在社会中,我们要接触不同的“阶级”,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事。在班级里也是这样,有班干部,也有“平头百姓”;有文静的,有活泼的,有爱表现的,也有内敛沉静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起玩耍学习,彼此间就形成一个社会的雏形。比如咱们班的两位班长每天“执法”时,总有不服的人,也有配合的人;比如陈珂画画特别棒,而陈子涵跳绳被老师赞赏有加,曹文德是个对班级卫生特别上心的孩子;一(4)班的小朋友由三个小组长收发作业,而我们班的小朋友早上来了自觉放到最前面的桌子上……一群小人儿,经营着这个有制度,有差异,有矛盾,有特色的集体,这何尝不是一个小社会呢?

其次,我对这句话的感悟要结合大学时班级管理老师王本余教授的“儿童民主”思想。他认为,一个公民的民主意识、权责意识,这些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没有人有天生的民主观念,没有人是天生的社会人。培养公民民主意识的方式,不在于照本宣科告诉他们“你们该民主,你们是主人”,而是让他们融入最微型的社会——班级,习惯并参与集体生活,这样孩子们才有成为社会人的潜质。一个社会还需要一个核心的东西,有制度层面的,法律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在班级里这样的机构是班委会,这样的制度是班级公约,这种凝聚力说不清道不明,各不相同。我们班现在大概对看动画片和吃中饭有凝聚力。这些都是慢慢形成的,非常神奇,但大家就有了共识了,这就是慢慢成为社会人的第一步。制度上,我花了一节课定了六条班级公约,赏罚方法全是他们自己想的,我把关。我说你们自己想,如果做得不够好,怎么惩罚自己。有狠心的小孩居然说“上课铃声如果打了还没进教室,就去操场跑20圈”,我吓得一身冷汗,连连摇头让他们想些可行的方案。我要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共同想出来的制度,要一起遵守,互相监督。选班委的时候,他们上台来说得再结巴,再不知所云,我也让他们说,然后举手表决,票高者得。尽管我知道吴立俊很调皮,没有责任心;吴家乐太内向,没法胜任纪律委,但我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我要告诉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其他人的信任,这是民主。凝聚力,我想我还要继续思考,毕竟这是人心的东西,需要时间淬炼,不是我让孩子喊两句口号就能形成。他们之间,还有我们之间,都要互相熟悉,等到彼此信任,彼此依赖,达成共同的目标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有凝聚力。

我真的觉得这个社会太重要了。别说孩子,就是我们自己,身边的朋友圈、同事圈,谁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言行?我的一种查作业的方法,就是喊起全班的人,交了的人坐下,排查出没交的孩子。每当这时,站着的人会非常尴尬地受到其他孩子目光的洗礼,本身就是一种身心的折磨。一年级的小朋友其实没有交作业的意识,但是就是在别人的刺激之下,他们明白了要按时交作业。这种残忍,比我骂他一句更甚,因为源于36个人的压力,远超过我一个人。就这样,孩子和身边的孩子互相影响着,宽容者消除了自私者的狭隘,自觉者消除了懒惰者的懈怠,聪慧者启迪了滞后者的智慧,快乐者感染了沮丧者的心灵。这是多么美好的社会图卷!

另外,孩子是心智尚未健全的人,他们由于缺乏自制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个社会具有局限性。这毕竟是个“小”社会,而不是真正的社会,这个“小”字就在于他们首先是小小的人儿,小社会里的人都有一个翟老师牵制着,他们想玩没得玩,不想学还得学,因为要看我的脸色,他们权力的翅膀永远飞不过我这片乌云。我不觉得这个社会里多一个“我”是一种多余,教师存在的意义在于引导这个小社会跑到正确的轨道上。如果我给这样的“社会”播种的是强权,那么孩子会因为畏惧而唯唯诺诺,没有自信;如果播种的是放纵,孩子会胆大妄为,把宽容当无忌;如果播种的是德行,孩子们收获的是素养,是高尚;如果播种的是民主,孩子们收获的就是正义,是责任感……我们播种些什么,都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扎根,长出不一样的花朵。所以姑且把教师当作这个小社会的小“上帝”,我要隐藏在人群中间看着他们,稍有偏离轨道,就用看不见的手,牵回来。我不知道能和这些孩子相处多久,但我知道有我在的一天,我都会尽我所能播种正能量,引领这个小社会向通往大社会的路上奔跑。

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环境,才让教学变得狭隘。我们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常常流连于知识,止步于所谓的道德、素养,却忘记了孩子们所处的环境是什么,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发现“问题学生”的时候,总是从他的家庭找原因,却忘记去关注他每天生活了8小时的黄金时间。我们常常谈“贴近生活”,到底是谁的生活?我们常在教案里写“提高孩子的兴趣”,他们到底有兴趣吗?关心每一个孩子,从关心这个小社会开始,这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他们迈入大社会的第一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43 , Processed in 0.0888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