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5 10:4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5-18 

我的阅读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直到上师范,才知道什么是图书馆。教书后,开始读函授,连着六年,读了一些为了完成毕业任务的书。当然,身为教师的我,也读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今天,我越来越感觉到,阅读必须远离功利,必须拒绝标准化的模式。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应该是一种“随时”状态。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
一、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
我的童年在山区度过,山居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像今天的孩子,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背着书包“步履蹒跚”地上学。“放养”的我们,每天睡到自然醒,欣欣然张开双眼,在满眼葱绿和金色的晨光中,就像一只只苏醒的野猫。不论上学、放学、课间,只要有时间就在村里穿来穿去。每天回到家,常常满脸满手都是泥,衣服脏兮兮的。那时候,和小伙伴一起观看蚂蚁搬家,一起拿弹弓打麻雀。春天到山上挖野菜,夏天到河里“扎猛子”,秋天到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拣粮食,冬天给生产队拣粪,甚至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偷……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书可读,对于“读书”意味着什么,当然也就一问三不知了。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人书,那里面有画面,有故事,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有限的大山里,可谓老少皆宜。我童年真正的快乐,就是与“小人书”为伴。“小人书”就像一个时代的音符,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童年时恣意欢愉的场景与小人书中的画面仿佛汇聚一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回味悠长。每每看到如今的孩子们背着各种教科书和练习册在夜幕里回家,我常常觉得自己也许是幸运的,同时不免一声叹息:他们书包里装的不是真正的“书”啊。
与“小人书”为伴,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奢侈的生活。瞧,巴掌大小,捧在手里正合适。翻开它,文字不多,但一幅幅精彩扣人的画面,像放电影似的展现在眼前,恰好让懵懵懂懂的我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我都是从小人书中开始看起的。
好的回忆,当然是要拿来分享的。去年,学校开展《西游记》的系列读书活动,我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专门买来一套“小人书”,和低年级学生们一起看,效果非常显著。人到中年的我,再一次沉浸到小人书里,沉浸到那一个越走越远的时代,但由此童年之光就又一次烛照了我尘封的心灵,多美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在大型的购书超市,要想找到一两本“原汁原味”的“小人书”,也已经很难了。不过,当下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小人书”性质的书籍还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并且做得越来越精致,让人越读越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总是有办法》、《夏洛的网》、《花婆婆》、《犟鬼》、《一片叶子落下来》等等,一系列经典绘本(也叫图画书),名目繁多,种类齐全,并且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今天我们学生的生活。
清华附小的家长,自身素质一般都很高,在我们的带动下,对于孩子的读书,他们丝豪不含糊,舍得下“大本钱”让孩子买书、读书。在学校里,教师更是重视引导孩子阅读,诸如,如何选择好书,如何运用精读、略读等各种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等问题,都给孩子们讲解得一清二楚。孩子们读书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然而,其他地方学校呢?家庭条件拮据的孩子呢?不注重阅读教师所管理的班级呢?这些都很让我忧虑。如果美好的书籍不能充实孩子们的心灵,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被其他芜杂的事物所盘踞。未来属于孩子,而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一群不读书的孩子身上,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可怕的。
想想我们想读书而不得的时代吧,想想我们的“小人书”吧,它们虽然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它的确影响和感染过我们这一代人。今天,面对如此优厚的读书条件,我们怎么舍得不让孩子们读书呢?怎么能不倾尽全力呼吁孩子们走入书的世界呢?试想,如果仅仅是在电视与游戏机前度过童年,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靠什么来回忆和追念他们的青葱岁月?
二、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
对于我,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倒是见过报纸——都糊在自家的墙壁、棚顶上,做过猜字游戏,却根本没有好好读过。有一天,看到邻居家的姐姐在读《萌芽》,觉得那“书”真大。直到上了师范学校,才看见类似《萌芽》样子的杂志,但是没有钱买。
参加工作后,每天都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式运动。沉重的工作日复一日,只有到了下班,我才属于我自己。那时睡前必读《读者文摘》(当时叫这个名字)。间隙,也到过学校图书馆,不过都是去查阅资料。
直到有一天,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份杂志:《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32开本,不厚,不贵,很好读——里面的内容大多是实用型的。后来,我的课余兴趣,就渐渐扩展到了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到现在,《南方周末》、《书屋》、《随笔》、《读书》、《万象》、《名作欣赏》、《北京青年报》……都是我生活的必需。一页页地去品尝,我的心灵一次次地被感动、震撼。
倾听窗外的声音,怒放自己的花朵,渐渐地,我发觉,我变了,不再把自己当做小学教师,胆子越来越大,敢当着很多人,甚至一些专家学者的面讲一些时事新闻,矿难、台独、海湾问题、超女事件……都成了我的教育与学术资源。
作为教师,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这主要是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与张力,阅读也是如此。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沉陷于“专业”的弊病中,教师只读教科书,参考书。我想说,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阅读必不可少。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很难区分,没有开放的整体视野,连本身的专业都很难搞好。
三、名著,致力根部滋养
读刊看报的习惯培养了我的心性,使我能够长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并由此喜爱上了读整本书。只要遇到书,我都情不自禁地翻阅,喜欢的便爱不释手,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
阅读,终究要走向精神的成熟,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我认为,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读儿童经典——很难想象,一个每天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不读儿童经典,怎么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红鞋子》、《长袜子皮皮》、《秘密花园》、《草房子》、《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苏菲的世界》、《小王子》、《彼得潘》、《哈利·波特》系列……都应当成为我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必读书。童书里,隐喻着人性的善恶、真假的判断、是非的导引,作家用简单的艺术手段,讲述了最深刻的哲理……邪恶的巫婆、精明的狐狸、可爱的公主、潇洒的王子……这些形象就像一颗颗种子,埋入孩子幼小的心田。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也许一时沉默,但总会开花结果。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建立起了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中人物的人格特质与道德勇气,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长大后,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读文学社科经典——很多人都有去餐馆的习惯,却没有逛书店的习惯。肚子饿了,我们知道难受,精神的饥饿,却常常被人忽视。要知道知识是无价的,如果能够从小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我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对生命的情调和质感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
要读的书太多了,《哈姆雷特》、《约翰克里斯朵夫》、《复活》、《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红字》、《简·爱》、《艰难时世》、《儿子和情人》、《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甚至现当代的西方探索之作《情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洛丽塔》等等。人文社科丛书《非常道》、《万历十五年》、《与鲁迅相遇》、《书斋里的革命》、《36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文化苦旅》、《哲学艺术》、《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沉重的肉身》等等,也都读过。
像《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我还专门写过长长的读后感。有的发表在杂志中,有的收集在自己的专著中。甚至,像《论语》、《道德经》、《哈姆雷特》、《往事并不如烟》、《文化苦旅》、《书斋里的革命》等等,不止读过一遍,有些语句还能背下来。沉浸在文学的长河里,能够让我们柔软,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而社科经典,又能够让我们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样,我们就能建立起和世界文明的联系。
在长期智育挂帅的学校环境中,我们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但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考试的高分,猛K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以及人文社科丛书,除非老师补充说:“这个会考。”这是很可悲的。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读经典教育书——作为老师,读教育经典的道理毋庸置疑。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快乐的,是实用的,也是长效的。我永远难以忘记阅读《教育人类学》时,那种震撼和痴迷。每一个新颖的观点和论断,都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令我手舞足蹈,获得了深刻的阅读快乐。
近年来,我阅读了《后现代课程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诗》、《怎样和学生说话》、《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第五项修炼》、《透视课堂》、《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培养反思力》、《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等大量的教育经典书籍。如果说,自己对于教育还算有些粗知浅见,那么,要感谢教育经典——那样多的巨人肩膀,为我提供了能够登高远望的平台。
正如有位专家说的那样,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神驰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作者:窦桂梅,清华附小副校长)
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8-05/18/content_15301555.htm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0:54:13 | 只看该作者
有感于叶永烈的读书法

浙江省绍兴市 董柏云
  前不久,有幸参加由著名作家叶永烈主讲的“读书改变人生”的讲座,
他的演讲大多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语言通俗、
朴实,深入浅出,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听他演讲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且
终身受用,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一点不为过的。叶老是以科普、
传记文学见长,可谓著作等身。《十万

个为什么》我们从小喜欢读的这套丛书,据说将近有三分之一是由他编撰的,
仰慕已久的名人现在近距离与我们交谈,机会当然是十分难得的。
  通过多媒体,我们看到叶永烈先生家的藏书之多,多到连已弃用的家庭
室内游泳池四壁乃至中间都摆满了书柜,柜子内全是书,这么多书怎么读得
完?叶老似乎明白大家的意思,说,“泛读与细读两者要结合起来。”他说,
“泛读就是泛泛地快速阅读,做到一目十行,一本书没用多少时间就读完了;
细读,就是在泛读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的地方要仔细地读,对专业书更要细
读。有时看到重要的地方,不妨夹上一张报纸,有时间再读。”不管是一目
十行,还是十目一行,这种读书方法我们不妨一试。
  厚积而薄发,告诫人们要注重量的积累,这是为质的飞跃做准备。读书
也同样有量的积累过程,平时要养成好的习惯,要边记边想边写,其实也是
对知识积累、消化和梳理的过程。积累得多就等于掌握开启知识之门的“钥
匙”多,有助于在快的工作节奏中提高效率。“不动笔墨不看书”,尽可能
将学习中得到的感悟和见解作为笔记的内容,待到工作需要时就能查得到、
用得上、来得快。
  在五光十色,各种好奇刺激的消闲项目迭出的年代里,有些人再没有过
去的那份读书的“静心”,在名利、物欲面前会变得心浮气躁,这是十分危
险的,说到底还是没有正确领悟读书的要旨。记得梭罗说过这样一句话:
“只有这样才叫阅读,决不是吸引我们有如奢侈品,读起来能给我们催眠,
使我们的崇高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种读法,我们必须踮起足尖,把我们最灵敏、
最清醒的时刻,献予阅读才对。”我们要永葆读书的热情,把对书籍的热恋
情感倾注于读书活动的全过程,读书之乐弥久,书中真味永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09 , Processed in 0.0856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