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名师自然成长(甘其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6 16: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名师自然成长(甘其勋)  



——在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论坛的总结发言

甘其勋

2011年12月11日于镇江外国语学校


“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论坛”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我们听了六节精彩的课,听了三个高质量有深度的讲座,还请听课的老师和6名学生代表一起评课。我深受启发,获益良多。谨代表主办方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向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向提供示范课和开讲座的老师,向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向支持单位《语文教学通讯》,向承办单位镇江外国语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敬礼!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继首届论坛之后,进一步探讨语文名师成长的规律,为已被公认的名师和正在成长的名师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也自然地涉及到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下面与大家交流我这两天学习的体会和心得,敬请批评。

顾黄初先生说:要被承认是“名师”,必须要有实绩,必须要能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徒”来。……现代教学法的精髓就在于努力探求这“出”的规律和“出”的艺术。(《名师讲语文》序)

用顾先生的标准来衡量,本次论坛作示范课并开讲座的余映潮、李卫东、王君三位名师,再次用他们的“实绩”证明了名不虚传;而执教研讨课的梁增红、朱燕、贺利群三位老师,也让我们对新生代的名师充满信心。六位老师的课已有郭志明、王益民、丁卫军、丁国斌等老师与学生代表一起逐节评议,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不再就课评课,而对语文课程改革与名师成长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 继承才能发展,借鉴为了创新

新生代名师要顺利成长,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传统的教学经验和新潮的教育理论。我始终认为,名师不能凭空产生。继承传统才能发展,不借鉴前人成果难以创新。

2005年我有一篇文章《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课程改革:理想诚美好,现实多缺失;教材建设:进步实巨大,遗憾也不少;教师队伍:理念易接受,落实靠素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偏差:盲目借鉴外国课程理论,而对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未能认真研究和继承。我们既不应泥古不化,也不应食洋不化。例如把国外尚存分歧的“建构理论”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不牢固的。

广大语文老师富有改革的热情,接受改革的理念不难,但落实改革的目标,就要具备相应的素质。课改成败,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素质,迫在眉睫!这就是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关注名师成长、组织相关活动的初衷。

二、学生仍在成长,教师引导有责

各科课程改革、各科名师成长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完全正确的,意在改变师道尊严、师传生受、师讲生听的积弊。我1980年代有《关于“主体”与“主导”的问题》等三篇文章,阐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主体。课改以来又发表《阅读: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个性化阅读要教学相长》等文,重申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成长中的主体,发展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必须走在学生前面!

梁增红老师执教《囚绿记》,这篇课文有深度,老师引导不当,学生很难读懂。梁老师课前让学生提出疑问,备课时从《囚绿记》序中提取作者“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作为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时反复研究其表现,既巧妙地解答了同学们提的诸多问题,又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维护生命尊严的高度。梁老师走在学生前面的谆谆善诱,为学生学有所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成长条件。

三、语文教师底气:读出独特感悟

各科评选名师都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漂亮的板书、一套夺人眼球的课件,作为起码条件,诚然是必要的。但我认为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功则是独立读懂课文。这项要求看似小儿科,其实当前多数老师并未达到或未完全达到。而名师就“名”在自己读出了课文的韵味。

王君老师选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开始我是捏着一把汗的。学生对新闻体裁不感兴趣,何况本篇是60多年前的旧闻。但王老师引导学生读出了新闻的结构魅力、表达魅力和情感魅力。原因在于王老师自己先于学生读出了“新闻的滋味很绵长”,“伟大新闻的底座是伟大的情怀”,“新闻是社会的眼睛”。如果没有教师这些独特的感悟,很难想象学生会喜欢新闻。

王老师的讲座《从<丑小鸭>看我们的成长》,更是教师读懂、读深、读活课文的一则显例。她反复研读《丑小鸭》,并联想《小溪流的歌》《犟龟》以及《心灵的天鹅》等,悟出这篇童话表现的是苦难个体的艰难抗争,主题是生命与尊严的选择,生命与美的选择,进而联想蒋勋的名言:做自己,成就自己!这就使我更加坚信: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独立地读出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自己咂摸出课文的“味”来!郭志明老师评课时也肯定:语文老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是教好课的前提。

会议期间读到王益民老师的新著《论语 说文 评教》,书中第二部分“说文本”是他对20篇课文的个性解读。还读到丁卫军、柳咏梅老师与镇江市丹徒区老师就《那树》一课对话的报道,柳老师的体会很朴实也很深刻:如果去掉参考资料,你能不能独立地进入文本?这是我们今天最主要的任务。我们不借助任何资料,就独立地解读,这个才是最终你在课堂上能够随时拿得出来给学生的东西。我们最需要的真的是解读文本,一种深入解读。(《语文“工作坊”草根研讨实录及思考》,《教研参考》理论版2011年第6期)

换言之,语文老师凭什么能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你的底气是什么?我说底气就是你比学生读得精细,读得深入,读出了你个人的而不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感悟!

四、阅读能力分层,阅读教学有法

老师们听课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执教者运用了哪些新鲜的教学方法,似乎学了回去就管用,可以立竿见影。其实任何一节可以模仿的好课都蕴含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教育理论作支撑。看不到这一点,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拿阅读来说,阅读能力是分层级的。古人认为学习有五个层次: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我在《阅读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出有认读—解读—赏读—研读四个层次;在《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中指出有积累—理解—比较—探究—创造五个层次;在《倡导“阅读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中指出:要经过解文—知人—论世—察己四个阶段,才算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朱燕老师执教《金色花》,分为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再读课文、把握情感,美读课文、情感体味三个环节,环环紧扣;贺利群老师执教《向一棵树鞠躬》,三个活动依次为向那棵树鞠躬,向那位老人鞠躬,向那种精神鞠躬,层层深入,都体现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思有路,遵路斯识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有:精读·朗读·听读,略读·默读,快读(浏览)。课标要求:精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着手。这些基本的方法要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法。

五、读写必须结合,双向转化相成

写作是物—意—文,阅读是文—意—物的双向转化过程。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郭志明老师主张阅读教学要写作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要不要“化”,有待进一步推敲,但读与写必须结合是勿庸质疑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才恰到好处。郭老师主张要注意训练序列与学生兴奋点的结合,我完全支持。丁卫军老师主张写作教学初一教入格,初二教出格,初三教升格,虽然粗了点,但比毫无序列要好。

李卫东老师《基于表现性标准的写作教学》讲座,提出了评价作文的七条标准,比沿用至今的高考作文四项标准要细致,具体内容还可再斟酌,但我赞成制订通用的和特定的作文评分标准。是到了制订可操作的评分标准的时候了。

我在《吹尽狂沙始得金》之《文章得失不由天》,《妙在有序无序间》等文中,都主张教材对作文教学要有大体安排,先打基础,再分项目,后综合训练,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每次训练要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写作的灵感!

六、备课就是“预设”,“生成”要靠素养

课改中有老师提出了少预设、多生成的主张,甚至把“生成”的多少当成评价一节课的唯一标准。我觉得似乎走向了极端。我认为备课就是“预设”,没有“预设”就不可能有生成,毫无“预设”的课不可能是好课。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范例;报告《例说“好课”的标准》,是蕴含高屋建瓴、学理坚实的教育理论。余老师提出了“好课”的八条标准,我体会就是充分肯定了“预设”的重要性。昨天我收到余老师的“新年贺卡”,其中再次强调“充分利用课文,充分设计学生活动的课是好课”。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否生成、生成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关键在于生成的内容能否使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当然也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到此话又说回来:提高教师素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但另一方面,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名师个人的成长固然要浇水、施肥,但更要靠自身吸收阳光雨露自然成长;名师“工程”是系统工程,也是长远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

                                                                                    (3615字,20111223于且安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45 , Processed in 0.1208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