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2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荐书: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6 21:3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

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 燕良轼 (作者), 刘宇文 (作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35:24 | 只看该作者
《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分别从综述篇、教育理论篇、教育哲学篇、教育管理篇、叙事研究篇、随笔与札记篇六个篇章介绍了张楚廷先生的教育思想。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有利于读者从不同的视野和领域探索、领悟张楚廷先生的教育思想。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 平装: 344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811136234, 7811136236
  • 条形码: 9787811136234
  • 商品尺寸: 23.2 x 16.6 x 2.2 cm
  • 商品重量: 476 g
  • ASIN: B0030F2VCM

目录

一、综述篇
思想自然流淌的教育思想家
特立独行的智者言说
——试说张楚廷教育思想的言说方式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
做仁人行实事求真学
——张楚廷学术道路探微
上天之下的教育追问
——《张楚廷教育文集》(十卷本)阅读札记
朴实无华始见真
——张楚廷的待人、治学和治校方略

二、教育理论篇
张楚廷人本教育思想探究
张楚廷超越理念探析
张楚廷人本教育理念探析
张楚廷体育教育思想研究
张楚廷教育产业思想研究
张楚廷教育经济学思想研究
张楚廷教学思想管窥
张楚廷素质教育理念研究
张楚廷对全面发展学说的阐释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自己
张楚廷高等教育思想概略
张楚廷素质教育思想研究
张楚廷创造理论探究
品张楚廷的教学艺术
张楚廷大学教学理念研究
对于创造教育,我们缺少什么
——张楚廷教授《创造无名》讲座有感

三、教育哲学篇
从科学探究到人文引领
——张楚廷教授的教育学视界
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乐章
——张楚廷教育哲学思想摭拾
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
——中美两部《高等教育哲学》之比较
人的教育与教育人的深层思考
——张楚廷《教育哲学》述评
美好:一种崇高的教育期待与追求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读评
“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哲学”
——张楚廷教育哲学旨趣五解
“人为”课程观的批判与“为人”课程观的建构
——张楚廷教授课程哲学思想初探
张楚廷先生人观思想研究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教育研究
——再读张楚廷先生名著《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术专著
——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

四、教育管理篇
感悟张楚廷校长
从主客体视角解读师资隐性管理
——张楚廷师资管理思想初探
张楚廷“不管”思想研究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解读张楚廷先生的治校理念
情系楚湘,永不停息
——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
我的导师——张楚廷校长
五、叙事研究篇
六、随笔与札礼篇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39:29 | 只看该作者
吹沙见金,穷理求本——张楚廷人本教育思想探析
[ 作者: 谭 伟 平   发表时间: 2009-04-15   ]
[摘要] 关于人的发展,是张楚廷多年来一直思考和关注的热点,他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提出来的“教育的根本在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是其人本教育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奠定了他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石,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本文在教育的第一问与第一使命、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人、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等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张楚廷的人本教育思想。

[关键词]  张楚廷  人本  教育思想  哲学
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张楚廷出版的著作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本《校长学概论》、第一本《人力学引论》、第一本《大学教学学》、第一本《课程与教学哲学》、第一本《高等教育哲学》……人们欣喜惊奇之余,不得不感叹其旺盛的创造力。而20068月出版的《教育哲学》,则将视野投向了更深邃、更广垠的教育空间,此书可视为他对教育问题思考、研究的集大成者。除保留了他一惯幽默轻松的追问式文风外,更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上。在书中随处可读到许多春风化雨之声,振聋发聩之言,不仅切中时弊,于无声处听惊雷;而且引人入胜,为你推开了一扇扇敞亮的理论窗户。

一、教育的第一问与第一使命

教育有太多的问题,但最根本最原始的第一问是什么?许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往往忽略了这一本原问题,或者说没有追问过这第一问。我们常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只记住了“工程师”而忘记了“灵魂”的不在少数。教育学也太多地强调适应这适应那,偏偏忘记“适应”“自己”。迄今为止,中国有不少的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技术学……,但教育人学却最薄弱,从人本身去解读教育的论著更少,从教育哲学上去思考人,将人摆在第一位的,更是寥寥无几。“以人为本”,是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提的最多,也最时髦的口号,各行各业都将“以人为本”作为本行业工作指导思想的前缀词。教育更是不甘落后。但中国的人本教育本来就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导致中国人本教育起步维艰,应当说,在中国,张楚廷是对人本教育探讨最多,研究最深、贡献最大的第一人。积数十年的经验与思考,他以一系列教育著作,尤其是近几年出版的教育哲学著作,为中国人本教育哲学的建设立了头功。
对人的深切关注,使张楚廷思考教育领域的问题时,始终不渝地将大写的人突出地摆在第一位,积数十年的思考,他在《教育哲学》的第二章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的第一问就是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可以看出,‘人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的问题对于教育是多么独特,多么重要。……教育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面对人的,那么,教育就当有对人独特的理解,事实上也就应是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这往往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然而,对于教育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我们会因为困难而不去直面吗?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或者‘生命是什么’,无疑是教育必须面对的第一问。对它的研究再困难我们也无法退避。”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不问问,不想想”这第一问,“面对校园里川流不息的、匆匆来去的人群,面对欢笑、朗读和沉思的一张张面孔,我们就不会有多少神圣感而仍然是一种木然。”[1]
过去一段时间,因片面地强调“唯物”,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只见物不见人。“我们只是问物质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社会是什么,运动是什么,而恰恰不太问人是什么,或者,充其量认为只要弄清了社会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也就弄清白了。”由人的被回避可以联想到“人”在教育学、在课程中的被忽视。依此推论,也可由今天人的被重视联想到人的被推崇,也促进了教育哲学的发展。中国多年倒置的思考,造成了许多如张楚廷所概括的“倒立的模式”——诸如“三观”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倒立,“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倒立等。[2]
“人”的顺序被排在最后,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人的地位和价值被轻视或被忽略。今天四处可见的“以人为本”,从认识上讲是一种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哲学上讲是回到原点,回到最基本的时代。
所以,“如今的中国,人字越写越大,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最基本——人权;从社会学的角度,我们回到了最基本——人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回到了最基本——人性;从科学学的角度,我们回到了最基本——人学;从课程学的角度,我们回到了最基本——人文(课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最基本——人才;从伦理学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最基本一一人格;从哲学的角度,我们大踏步地走向最基本——人![3]
由此水到渠成得出一个应然命题,其实也是实然命题——教育的第一使命是“让人像人,让人更高大”。因为:“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故事,不是作宣传;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教育是‘筛选’,不是去随从;教育是描绘,不是去制图;教育是超越,不是去苟同;教育是神住,不是去规定;教育是……不是……”。“教育是最具有人类良心的事业,最纯洁、最壮美的事业,就因为她始终不忘记自己的第一使命:让人更像人,让人更高大。她在防止使人异化的过程中实现这一使命,她在让人不断熟悉原本意义下的人的过程中实现这一使命;她在保持人的权利、尊重并使人更加高大的过程中实现这一使命。”[4]什么时候牢记和坚守了这第一使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会获得了进步和发展;什么时候忘记和抛弃了这第一使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会倒退甚至遭到摧毁。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将继续证明它。

二、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人

解决了“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后,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弄清教育的实施者和被实施者,亦即人的教育与教育的人。
张楚廷在他的教育论著中曾反复引用过“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句马克思的名言,并由此推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5]
而在我们实际教育过程中,出现过太多与之相悖的情形,“应试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其流行之深之广,就是明证。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根除,却无济于事。许多时候许多地方只能做些治标不治本的工作,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追根溯源,是教育哲学出现了偏差。“教育哲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跟着传统教科书在发挥。然而,教育哲学忽略和回避我我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其不合理。因为,教育哲学尤其应当是人的哲学,虽然它仍然不可能离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去展开,但人我关系、我我关系作为基本问题而理应占有更重的分量。……在我们这里许多地方,看不见生命了,看不见人了,看不见若干个‘我’的人了”[6]面对无数个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我”,却试图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教育方法去待之,焉能不出现问题?
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基础教育中存在,还出现了向大学渗透和蔓延的现象。比如在大学里,除了将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还应该给学生什么?“老师,您讲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这是目前许多讲授人文学科的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多的询问。文学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关于文学的九个定义,关于美的八种看法;史学教师可以讲授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巴比伦的存在和毁灭;哲学教师可以分析物质与存在的关系……,但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呢?在当今市场化的背景下,我们注意到大学所学专业与以后所从事职业的逐渐分离。它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我们对此问题的深层追问。[7]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走进了一个怪圈?这个结什么时候能解开?似乎应该从教育哲学中去寻求答案。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有人认为:也许我们很难对人的教育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8]
所以,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教育界开始大声地说人文,素质教育首先从加强人文教育开始,从加强人文课程开始。虽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此情境出现的时间之晚会令人惊奇,然而,从中国历史之进程看,又是令人兴奋的新奇。而且从更长的历史去考察,人文、人文科学、人文课程之受抑,其必然性又是不足为怪的,因而更可为今日而新奇。”[9]真正的教育所体现的目标是使人变得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更富有”是指知识上更富有,“更聪明”是指思维品质的改善,“更高尚”包括情感、意志品质的完善。教育的本意是为人的。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种。科学本身是没有精神的,比如数理公式自身看不到人,但是放射性物质、青霉素等是怎么发现的? 就有很多人的故事、人的精神在里边。如果科学是一个事物,这个事物的周围便有一个巨大的光环,这个光环是人的光辉产生出来的,就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并不是说人文教育只有人文课程来承担,科学课程同样要承担。问题是我们的科学课程讲出了多少科学精神,讲出了多少关于人的精神吗?我们的社会课程又讲出了多少人的光环来了吗?所以,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一种改造,从以人为本方面改造,在人文的引领下加强。[10]
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才是“人的教育”的主要意义。“教育在丧失了对人的神圣感的时候,教育的神圣顷刻丧失;社会在丧失了对人的神圣的感觉的时候,社会的神圣充其量只是一种虚无的实在”[11]当我们经历了痛定思痛之后,倍感其论述的精辟与可贵!
高扬人的旗帜,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进步的状况,可以用那个社会对生产力发展容纳的程度来衡量。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因此可以说,衡量社会进步如何,就看人的状况如何。”[12]
“人们希望人成为高大的人,人也就把这种希望寄托给教育,唯愿教育能使人真的高大起来。”[13]这种愿望具有全人类的共性,所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程度国际性和可比性,在全球进行大学排名,基本也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人与其它动物相比,更具有教育的天性。因为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张楚廷在《教育哲学》里多次反复引用了马克思的这句话,来强调说明“人”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唯其这样,教育才变得格外有意义。

三、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

张楚廷在论述人的自增性时引用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并认为这是人的特性,也决定了教育的特性。
自由是人追求的特性,那么,是不是也是教育追求的特性?如果成立的话,那么,可以进一步追问:自由教育是不是教育的核心?至少也应该是教育最早的内容。比如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自由教育内容。人类最早的这种“课程”安排,是符合教育的本初意图的,它反映的是西方文明一个伟大的假设: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发展,在当时,凡是对提高人的素质有帮助的知识体系,都囊括而尽。
所以说:“‘七艺’本身就包含了自由的涵义。与这种涵义相对的是什么涵义呢?”“从‘七艺’包含的具体学科看看。这里所说的是文法,而不是文字、文学或诗歌;这里说的是修辞,而不是说话、演讲、做文章;这里所说的是辩证法,这里说的不是思想,而是如何思想,不是一般的如何思想,而是如何更深刻地思想;这里所说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也不是只作为实际知识,而是用作表达一般思维的材料、作为对宇宙的一般看法、对事物本体的探讨来看待的知识” 。“实质上,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能使人更自由(或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自由作为一种人观(亦由此演变成社会观)而与知识观联系起来,这是从富于想象的古希腊人那里就开始发生了的事情。”[15]但是“从大学首先在欧洲诞生起,它就钟爱自由教育,其结果不仅使自由学科本身受益,还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方面均从中受益” “大学所有的一种天然的远见,是那些不断念叨着立竿见影、不断地追求急功近利的人们无法比拟,也无法理解的。中国大学缺乏真正的哲学感悟则是它天然远见的不幸消减,乃至它的一个致命伤”“当技术、工艺之类的学科进入大学的时候,大学是十分警觉的。尤其,当面对职业技术知识(相对更狭窄的知识),大学是加以排斥的,认为那即使属于高等教育,也不属于大学。赫钦斯着重地评述过职业教育主义。这似乎并不在否认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在于否认它作为大学基本内容存在于大学的价值。” [16]
弄清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区别,弄清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关系,对于当前新升格的本科大学准确定位和加快发展,似乎有更强的针对性。因为,“中国教育曾经是世界上工具主义最强、功利性最强的教育,是问题较严重的教育之一。它不以人为本,把人看成是社会的、某个集团的、某种政治利益的工具。”[17]如果说这是对历史的一种概括的话,那么,还有另一种情况,大学课程的专业化职业化现象,正在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中被广泛推广,却没有引起各级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应用,开发,工艺,或许对于人也很重要,但是距智慧更近、距人本身更近的则是自由学术。而且,工艺,开发,比较容易隐藏离开人本身的目的。若加之以社会的不合理(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则更可能产生包含远离人之本身的因素,因此可能背离‘人本自由’的信念。”[18]显然,大学中属于技艺性的教育不应挤压自由教育。大学应该为自由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许多便利,应该设立更多的自由课程,同时,“还要提供一种看不见的课程,那几乎是无目的的,却又是包含着崇高目的的”. [49]
为此,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形成一致的认识:“教育是介入,不是干预;教育是启迪,不是外加;教育是建设,不是命令;教育是促进,不是安排;教育是辅导,不是取代,教育是交谈,不是唠叨;教育是亲近,不是摆布;教育是权利,不是恩赐;教育是欣赏,不是耳提面命,……教育是人在自己走向自己时的可信赖者,可求助者。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于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因为:“教育的根本在发展人的可发展性”, “教育在于把每个人培养成为他独特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
[20]

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张楚廷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即发展人的可发展性。并针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命题,提出并详尽半阐述了他的观点: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力,全面发展即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发展着走向全面,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
其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本质上体现为人的一种理想、追求和信念。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充分的发展,各个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但不能有缺项;其次是指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否则就会成为畸形发展;三是指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四是指人的“自由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于人的发展,是张楚廷多年来一直思考和关注的热点,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经典作者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张楚廷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落脚在人的发展上的,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是落脚在个性、自由个性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上的,落脚在人的解放,落脚在人的个性解放上的。” [21]他提炼出来的“教育的根本在发展人的可发展性”这一论断,就是他人本教育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奠定了他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石,诸如“发展人的自反性、自增性、自语性,亦即发展人可发展的本性。”
[22]
等,就是这一观点影响下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除了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深邃外,在思维和写作方式上,张楚廷也有其独到之处,如运用归纳的方式,采取从材料到结论、从个别到一般的引证推论方法,似乎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核心,因而也更符合人本教育的特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新颖独创的,也是非常“人性”的。
拜读张楚廷的著作,不难发现,从教育到哲学,从第一问到X问,从起点到终点,几乎都是谈人的问题,但又是在谈社会的问题、政治的问题、经济的问题、文化的问题……人创造了神,人创造了世界,人创造了自己所创造的一切!教育在这里的关系和意义都与人有关。在中国,至少是在迄今为止的中国,还没有一个教育家如此深刻地分析着这一系列问题,透彻地把握着这些复杂关系,坚韧地挥舞着这一面“人”的大旗。
张楚廷的人本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的理论工具,犁开了不少新的处女地,其思想的张力和活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


注释:
[1]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
[2]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86.
[3] 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33.
[4]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90.
[5]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
[6]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86
[7] 刘旭光. 大学人文教师的职责是什么[N] .中国教育报,2005-01-20.
[8] 肖川.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A].教育参考,2000,(5). 转引自钟启泉等,解读中国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1.
[9]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42.
[10] 张楚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000. (15-16).
[11]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
[12] 张楚廷.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序言[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
[13]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1.
[14]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7.
[15] 张楚廷.
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17~118.
[16]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48~249.
[17] 张楚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8]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34.
[19] 张楚廷. 高等教育哲学[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298.
[20]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9110134.
[21]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33~134.
[22]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9.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41:19 | 只看该作者
张楚廷的数学教育思想
赵雄辉(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410005)
张楚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课程教学论和高等教育学两个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193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同年底随父母回到家乡湖北沔阳,在家乡度过了他的童年,在天门和武汉接受了良好的中学教育.1955年,他考入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1959年毕业留校,之后长期任教师范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1982年开始主持湖南师范大学的行政工作,1986年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直到2000年.2001年开始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院长.在长期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张楚廷教授的学术研究从数学、数学教育到教育管理、教育原理,再到教育哲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三十多本著作,发表了四百多篇教育方面的论文,字数达一千多万字,是大学校长中有名的学问家.
在数学教育方面,张楚廷先生不仅有四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在数学方法论、数学文化、数学教育等领域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著有《数学与创造》《数学文化》《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数学教育心理学》等著作.本文仅就其数学教育思想作简要阐述.
一、数学教育是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数学科学是“最古老的文化,最通用的语言,最普通的课程,最恒久的科学”,它不仅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人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张楚廷先生认为,数学学习既对人的世界观的形成有影响,也对人的思维发展影响重大,做数学训练,就是让自己的思维做着体操.同时,数学学习对人的一般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至少有五个方面:一是使人贴近自然,感觉到数学是认识自然的强有力的工具;二是促进人们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三是使人勤于探索,有勇气不断努力开拓;四是情感陶冶,培养自己的兴趣、信念、意志;五是培养合作精神,学会群体协作.正是由于数学科学的重要价值和丰富的教育功能,中小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数学的目标就不能只是数学知识,不能只学习数学解题,更不能只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于是,要求我们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方向.对此,张楚廷先生针对数学教育存在的缺陷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是人文与科学教育的综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会到数学的人文精神.因为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是充满着人文精神的.也就是说,人文精神贯穿于数学史,数学思想闪烁着人类文化光芒,如果数学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几个数学定义、几十个定理、几百个计算公式,而没有思想、没有精神,那就会使其黯然失色了.可惜的是,数学教育的现状没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与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张楚廷先生说的,“数学教育距离应当实现的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的目标还很远”.
为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重视数学教育中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张楚廷先生在他的多本著作中都分析了其中的道理,论述了为什么说数学与人文精神是连在一起的.他说:虽然数学的每个具体公式或命题与人文无关,但数学科学与人文有关,数学世界充满人文精神,数学的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突出体现在求真精神、崇善精神、至美精神.这些精神对人类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数学教育能起到人文教育的作用,所以数学学习一定不要忽视人文科学对自己的重要性,应该全面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作用,既提高人的逻辑修养,增强审美修养,又促进学生对真理的尊重、信仰乃至追求,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改善心理素质.
二、要重视数学猜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数学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一门以严格论证为特征的演绎科学,从公理、公设出发,推导出一系列的定理、公式、法则.几乎所有的数学教学中都特别注意要求学生学习严密的演绎推理和精确的计算.虽然人们常说要把数学教育视为青少年的思维体操,但大都是把数学看作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体操,数学成了逻辑、严谨、抽象的代名词,以致数学教育中过于形式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严谨过了头,把严谨绝对化了.张楚廷先生认为,“这将会压抑创造性,因为过去和未来的实际创造过程并不是从严谨到严谨的,学生的思维和接受数学思想的实际过程也是曲折的、复杂的,并非一上阵就是严谨的一套”;“如果直觉的地位没有了,归纳的作用被忽视,猜想不被精心地加以引导……,那将给数学教育蒙上阴影”;“如果不重视数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重视学生接受数学的实际过程,不注意数学创造的实际过程,而只片面顾及数学的严谨性,将会是有害的.公理突然出现了,要证明的结论一下子也摆出来了,然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势必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有损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必须加强数学猜想和创造过程的教学,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直觉、归纳、猜想、类比.他指出:教学生公理、定义、定理以及现成的数学知识与证明过程的确都是重要的,但不能忽视一个必要的任务,那就是让学生在结论出来之前自己也推测一下可能的结论,在作出某种推测之后再去证明,应有一部分命题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猜想,而事先不摆出结论来.毕竟“猜想让人更聪明,更富于创造性”,“不断学习猜想,尝试进行猜想,有意地促使自己去猜想,做猜想的训练,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就是说,猜想对于思维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习猜想,不但不会影响数学的严谨性要求,反而有可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种严谨的实质”.基于这些观点,张楚廷先生明确指出:“逻辑与直觉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统一,猜想与严格论证的统一,体现这些精神的教学才是比较完美的教学,这种教学才能达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才能真正完成开发青少年智力的使命.”而要教学生数学猜想,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此,张楚廷先生建议,既要在数学教材的内容和习题中给学生更多猜想的余地,更要注意在课堂上采取发现式教学,让学生多些观察、思索、猜测,而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至少应当使学生对发现或创造产生兴趣并试着去发现、去创造.如果仅仅是给学生“已知”,然后告诉他们如何去“求证”,叫他们去练习“证明”,那是很不够的.于是,数学教学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爱思索、爱探讨的习惯,鼓励学生敢想、敢猜、敢讲.同时,要注意创造过程中非逻辑因素的作用.他说,“许多教师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忽视对学生直觉能力的培养,以致还有意无意地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压抑他们的创造意识,减弱了他们的创造力.”张先生提醒我们:当学生的猜想太离谱、太肤浅时,教师切忌投以轻视的眼光,此时学生特别期待教师信任和亲切的对待.否则,猜测的勇气会从此消失,积极的思维可能会停止或至少受到沉重打击.既然是猜测,是尚需进一步敲定的,那么教师最好耐心地引导学生对猜测的可信程度作一些讨论,让学生感到人人都可以尝试去猜想.当然,作为教师,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区分猜想与定理,区分似真推理与论证推理.在具体教给学生猜想的方法时,张楚廷先生建议我们启发学生经常自己做下列训练:遇到问题时,猜猜在已知条件下会有其他什么结论吗?把已知改一改,猜猜求证会发生什么变化?在从已知到求证的方案中,下手之前对各种可能的方案先作一番估计、预测或猜想.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猜想态度,比如,要主动去亲近猜想;当别人对自己的猜想表示出某种轻视时不必在意,要知道猜对或猜错都不足为怪,猜是可贵的,不猜是可惜的;不要轻易把猜想当作定理,猜想变成定理有一段必经的路要走;猜想因为不够成熟而极容易忘记,所以最好把它及时记录下来,便于进一步去琢磨它.
三、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愉悦
许多人认为,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是数学学科特点注定的.而张楚廷先生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并且他自己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也获得了快乐.他在《数学文化》后记中写道: “数学教育是我一生中最热爱的事业之一,我讲授过十多门数学课程,每门课程都让我愉快,而我讲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愉快.教育并不总是在让学生认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欣赏.只有这样,才有最佳的教育效益.”这一思想使得他的数学课堂(他的教育学和哲学课堂也一样)总是那么让人轻松受益.为了使数学课堂达到让学生愉快的目标,他非常重视在讲授定义、计算、论证、逻辑和命题的过程中穿插美妙的故事,让数学故事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他回忆说:“我讲授过微积分,便知道了围绕着微积分演绎出来的千百故事;我讲授微分方程、函数论、泛函分析,那里也是百千的故事;我讲授过代数、几何、拓扑,那依然是充满故事的园地.当然,必须有计算,有推理.然而,也必然有故事,有引人入胜情节的故事.”他认为,科学确实有其严峻、清冷的一面,然而,科学是人创立的,只要从科学里看到人,就有故事.从一个个精妙命题的出现那里,我们看到人的思想,人的激情,人的智慧;从一个个难题解决的过程那里,我们又看到人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说“:我至少熟悉一百位以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这比我算过一万道数学题更重要.”同时,张楚廷先生认为,故事不仅能使数学课堂有感染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而且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实现.他说,当受教育者感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并非教育者的时候,他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教育者因此而作出了最好的教育.而从课堂教学活动来看,故事最便于实现教育平等,在故事面前,不太可能出现教育者的居高临下,不太可能出现说教,更不可能发生训斥,教育者讲述着故事,实际上他也跟受教育者一样在聆听着故事,在被故事感染着.当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获得愉悦只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张楚廷先生还提出,数学教学要追求智力与心力发展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收敛思维训练与发散思维训练相结合,深入与浅出相结合,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四、用数学教育心理学指导数学教育活动
数学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组织课堂、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这些要求已经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但是,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怎么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时,我们往往感到捉襟见肘.
张楚廷先生总结他的教学经验,运用心理学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富有启示的建议.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一些概念、公式、法则、数据,需要分析数学学习中的记忆特点.要注意一次的记忆量不能过大,要同时运用视觉识记和听觉识记.由于数学较少形象的东西,书写就特别重要,像“两数平方差等于两数和与两数差之积”,在黑板上写下a 2- b2=(a+b)(a-b),看和听结合记忆就容易些.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宜强调两种交互存在的心理过程,一是从比较具体的背景上升到一般概念,二是在初步获得一般概念之后,又回到比较具体的、个别的情形去.在运用一般概念于相对具体或个别的事例上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再次回头来看一般概念,这时可能会比当初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再运用其分析一些个案或具体事例,学生可能会有新的感觉,新的体会.在低年级接触某些数学概念之初,有点粗浅与模糊并不要紧,但不能有错误的理解.有些概念新学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运算关系或具体事实加以认识,不宜一开始就抠字眼、抠概念,不要追求讲透.刚刚学了负数的概念就问学生“-a是负数还是正数”这样的问题是不妥当的.要通过促使正迁移、避免无迁移和负迁移来帮助学生创造性学习.为此,要教学生经常比较,善于比较,正确对待数学的形式化.因为迁移发生在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的时候,相同、相似、相像、相仿、相通,甚至在有相左的感觉之时也能发生迁移,但要防止单纯从形式上迁移而产生错误.指导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时,要强调循序渐进,但不要绝对化规定“一步不懂,不走下步”.有些情况下,只要初步弄懂就可往下走,有的情况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可往下走.并且,有时候这样走下去,再回过头来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或理解得更好一些.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要了解生成兴趣的若干因素,包括:起码的了解,初生的新鲜感,相对的繁难,比较的奇特,尚存的余味(悬念),等等.还要注意,在学习与研究进展中的某些成功,特别是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是很能激发起兴趣的.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亦是进一步成功的重要推动力,“成功是成功之父”,成功可以增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要注意多样化动机的合理性.为了对数学自身的认识,为了献身数学,为了报效国家,为了欣赏数学的和谐、对称、简洁、奇异等美的因素,都可以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重在帮助他们学会选择.意志行动开始于选择,假如不面临任何选择,也就无所谓意志行为.所以不妨把意志理解为“人在面对冲突性选择时的心理过程”.数学学习中的选择有四种,即:坚持性选择(长时间学习、面对大计算量、需要多步骤证明时,坚持还是中断),繁难性选择(难算、想不出办法时,知难而进还是知难就退),顺逆性选择(考试不及格,练习错误多,挫折面前怎么做),排除性选择(遇到干扰要排除,以集中注意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要根据不同的选择加以指导.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即使碰到难题,也能在“我能”“我行”的意识下沉着以对,挖掘潜能,做出未曾预料到的结果来.这需要让学生得到成功,特别是经历了失败后的再成功.老师在辅导学生时,不能提示过多,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任;不能轻视和鄙视学生,千万不能轻易断定某个学生不是学习数学的材料;在学生书本知识尚未弄通时,不要给太难的测试,不能使学生屡次遭受到挫折和失败;不能有无形的偏见,认为女生比男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差,来自乡村小学的学生总比城市里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要根据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不断交替发生的客观规律,在每节数学课内讲究一定的节奏,不可能在一小时内让学生保持同等强度的注意力.对于中学生,一般宜设计两三个特别需要集中注意的片刻,每个片刻6至8分钟;要穿插适当放松的间歇,甚至穿插一点与课题有点关系的幽默和笑话,造成有利于进一步集中注意的环境.还要指导学生自己调节学习和娱乐活动,在学习与休息之间转换,在不同功课之间转换.这一系列的教学指导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并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
五、数学教师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
张楚廷先生长期从事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事业,对数学教师的素质与成长倾注了满腔热血.他分析现今数学教师的素质状况,指出:“数学是一门饶有兴趣的学科,但在有的教师门下,学生越学越乏味了;数学是一门十分美妙的学科,但在有的教师门下,学生越学越感到玄乎了;数学是一门极能焕发学生智慧的学科,但在有的教师门下,学生越学越对自己的智力产生怀疑了.”所以,他反复强调:数学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数学教师需要有良好的综合修养,除了良好的数学修养外,还需要良好的教学修养,良好的心理修养,并特别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应尽可能熟悉一些数学史;
要对数学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深入浅出地讲述数学知识;
应该十分清楚每个演绎的系统和演绎的地位,从宏观到微观都能领会到数学演绎的力量;
要懂得发现,或自己曾有过发现,或熟知他人的发现过程,或至少作过许多发现的尝试,有过尝试猜想的经历;
要了解不同层次的数学语言,对数学语言的精确性、简洁性、通用性有深刻的体会,对诸多的数学概念和命题都能从多层面、多角度去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不仅应熟悉普通心理学,还应尽可能熟悉一些创造心理学,会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激发他们去发现和创造的热情.
要掌握教学技巧.为了吸引学生的数学注意,第一要会挖掘数学知识中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成分,使那些本来不特别为学生注意的内容真能被他们注意;第二是能在教学技巧上想办法;第三是对学生可能分散注意或学生难以持久集中注意之处要有所预料,必要时有意放松一下再收回注意;第四是会关注某些学生的特点,特别是那些容易开小差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关注和帮助,并亲近他们.
在对数学教师素质进行广泛论述的同时,张楚廷先生指出,数学教师成长中的不足与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当有关系.因为长期的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与教学使未来的教师认为数学惟一的力量源泉在逻辑,以致他们的数学历史知识极其贫乏,对数学发展的背景知道得太少.至于数学思想中无数的猜想他们不仅所知甚少,而且以为数学就是由一个个铁定的定理和公式组成的,数学过程中生动的直觉以及直觉的力量他们基本看不到.
总之,数学教育的结果是把数学作为一个威严的殿堂摆在了学生面前,数学生动活泼的天性不见了;数学能够引起人们无限兴趣和美感的东西很难让学生也享受到”.因此,必须改变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观念、内容与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申建春)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与创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张楚廷.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张楚廷.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5]张楚廷.让人人喜爱数学.载严士健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42:20 | 只看该作者
“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我院院长刘建湘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会议现场


院长刘建湘教授参会并作专题发言,其论文获研讨会交流论文一等奖

    12月10日,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教育思想创新与校长治校”在湖南宾馆举行。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科院院长姜正国在会上致欢迎词。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申纪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厦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邬大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应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眭一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东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校长李钊博士等十余名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宣读论文。
    我院院长刘建湘教授参加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其论文《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的思考》获研讨会交流论文一等奖。刘建湘教授从高职院校的使命、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价主体、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方及其责任、一流高职院校应具备的基本特征等四个方面深层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与会者高度好评。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给予张楚廷校长极高的评价。张楚廷校长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他办学成绩斐然、学术成果丰富。他执掌湖南师大18年,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师范学院带进了211大学的行列;他主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8年,带领涉外顺利升本,并跻身全国民办高校3强之列。他在繁重管理工作之余写出760篇论文、90余部著作,出版了煌煌20卷的教育文集;他在高等教育管理、教育(高等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等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国内鲜有与之比肩者;他从教52年,既是高等教育学教授,也是数学教授,讲授过22门课程,在全国7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作过200多场学术报告。一个人能同时在教育管理实践、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等多个领域同时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张楚廷成为中国教育界一个独特的现象。
    张楚廷校长以“面对祖先,面对这片土地”为主题发表了讲话,并与省内外高校校长举行了对话。
    此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8篇,评出优秀交流论文45篇,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
 http://www.hunangy.com/html/dzjg/pjzx/jianshe/2011122791636.html
更新时间:2011-12-12 9:15:30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43:35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热点论坛暨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简况

[日期:2011-12-12]


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1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热点论坛暨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会”于12月9-10在湖南宾馆召开。会议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学术气息浓厚,围绕“教育思想创新与校长治校”这一大会主题,结合张楚廷教育思想与实践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我院教务处处长皮华英、副处长王勇鹏、公共管理系范英三位老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组织方面,省教育厅、省教科院高度重视,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申纪云、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姜正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等领导出席了会议,省教科院高教所具体承办了此次会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等均是协办单位,来自省内外从事高校管理与研究的160余名代表均得到了比较热情周到的会务服务。
在“教育思想创新与校长治校”研讨方面,首先是申厅长就探索大学素质教育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了重要讲话,随后会议特别邀请了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长张应强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眭依凡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邬教授在广泛实地考察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基础上,从盖大学、建大学、管大学几个环节依次阐释了经验型、科学型和价值型等大学管理的三个层次,倡导目前我国要加强对大学管理、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校长思想等大学本身问题的科学化研究、实现大学管理的科学化。张教授从“教育家办学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入手,呼吁当前我国要积极完善大学法人自治制度和校长选任制度,为“教育家办大学”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眭教授通过中外著名大学办学水平与大学校长相关性的数据与事实分析,提出了教育家校长是当前我国大学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文教授认为新时代呼唤大学校长“从忙人回归为常人、从官员回归为校长、从企业家回归为教育管理者、从其他学者回归为教育专家”等“四个回归”,并结合北大校内一些改革与创新的实例建议“加强院校研究是校长成长的有效路径”。此外,湖南工业职业学院院长刘建湘教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杜祥培教授分别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地方高职院校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作了专题报告。
在“张楚廷教育思想”研讨方面,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刘铁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光礼教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李钊教授、湖南大学教科院副院长胡弼成教授、中南大学高教所姜国均教授、湖南工程学院高教研究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黄俊伟教授等先后作了专题发言。刘教授认为我们谈论张楚廷先生,不仅仅是基于对张先生个人的褒扬,也不仅仅是为了阐明或发扬张先生的教育思想,而更是要思考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如何体现其开端启新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动的可能性,也就是思考置身时代与社会中的个人何以转化成公共资源,开启公共空间,提出了“大学校长就是作为大学事理的体现者和承载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观点。周教授主要对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认为“人主义”是其哲学的根基,“让生命怒放”其基本的大学理念,“培育形而上品格”是其思想的真谛,“建立人道的大学制度”是其大学治校之道。李教授结合张楚廷先生主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十年的教育实践,全面回顾了张先生是如何倡导“小行政大学堂”的“涉外理念”、实践“高学历、高水平、高品位”的“人哲学”,充分展示了张先生独特的办学思想和个性思维的魅力。胡教授立足张先生教育思想中高扬的人文精神,结合岳麓山丰富的人文资源,提出了“树起岳麓山下人文主义大旗”的响亮口号。姜教授和黄教授也分别从张先生建设课程、治校特色作了“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民国大学校长教育理念与治校风格”专题发言。
大会最后邀请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楚廷教授和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周清明教授、怀化学院院长谭伟平教授、长沙学院副院长屈林岩教授等省内数名大学校长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直接对话,张先生的博学、睿智与深刻赢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http://www.hnpolice.com/show.aspx?id=7345&cid=303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46:27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52:03 | 只看该作者
朝耕夕作,吟聚教育诗篇
----张楚廷的教育人生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当我凝视着他出版的三十多本著作之时,当我每月读到他发表的最新论文之时,当我坐在他的课堂里愉悦地思考之时,当我的博士论文得到他的点拨而产生灵感之时,当我与他在办公室久聊而不想离去之时,------我总会有一种自豪、兴奋和满足感。因为在我的教育科研生涯中有幸遇到了他,他教导我追根溯源研究教育问题,他让我学会了在教育科研中享受到快乐,他激励我前行,他使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
他,就是张楚廷教授。
他的教育人生为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为民族强盛,鞠躬尽瘁

“如果我曾有过一些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如果我曾有过一些奇思异想,那是来自历史;来自我的祖宗,我的民族,我的祖国。”

19371月,张楚廷出生在印尼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和大多数印尼华侨家庭一样,1927年,他的父母为了谋生而远走南洋,来到印尼。经过十年的拼搏,再加上中国人的勤劳肯干,他的家庭在印尼逐渐安定下来,家境也越来越好。在张楚廷出生的当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通讯的落后,生活在印尼的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情况。1937年底,还处于襁褓之中的张楚廷随着“不愿把一把骨头埋在国外”的父母回到了湖北沔阳,定居在沔阳一个叫长埫口的小镇上。他有一首诗,第一句写道:“来自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口”,这个“村口”就是指他故乡长埫口,一个宁静而惬意的江南小镇。
长埫口也未能幸免战火的摧残。张楚廷清楚地记得母亲在他小时候常对他说的一个故事:在一次逃日本鬼子的“扫荡”时,母亲一边夹着一个包,一边夹(抱)着他,日本鬼子一枪从后面打来,便打掉了一边,逃啊逃,不知打掉了什么,逃到一个可藏躲之处,静定一看,才知道打掉的是那个包。而他,则在日本人枪口下活下来了。
懂事之后,张楚廷经常想,“父亲为何在家境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离开了印尼?”虽然没有直接询问过父亲,但父亲的一句话深深的刻在他的心中,“在印尼,华人是三等四等公民。为什么?他们所背靠的祖国不强大,还正受人欺凌哩!回到中国来,这才是我们可以成为一等公民的地方。”
父亲说的华人在印尼三等公民的地位的事实,母亲说的在日本人枪口下幸存下来的故事,他们也许没有想那么多,但从这些故事中,张楚廷认识到了民族的苦难,也从故事中领悟到“该好好为自己的国家而活着,为自己国家不要再受人欺侮而奋斗下去。”深深的民族之情在幼年的张楚廷的心灵里生长出来了,伴随了他一生,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并永远未曾丧失。
1948年,刚满11岁的张楚廷被父亲送到武昌,就读于张之洞路上的养真小学。小学毕业后,在天门乾驿中学(现天门三中)和沔阳中学(现沔阳一中)念了半年,父亲又把他送到汉阳中学(现武汉市三中)。在那里,他从初二一直念完了高中,接受了自由的学习。
张楚廷在中学读书期间,常常站在晴川阁上,看汉水与长江汇合时的汹涌澎湃;常站在龟山上,看大江东去,遐想无限。“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人民江山,这就是中华大地。”辽阔的大地走进他的胸中,使得他的心胸变得宽阔,什么东西都可装下去了。
在高中二年级时,张楚廷感觉得到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国家强大的力量象征,即向当时身为共产党员的班主任老师提出了入党的请求。现在谈起这件事情,张楚廷仍然深有感触:“那时,我想我是谈不上有什么社会觉悟的,更说不上有什么政治觉悟的。但是,也可以肯定,我有了民族觉悟。这是最真实可靠的。而且,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其他觉悟的基础,无可替代的基础。”
中学阶段的自由学习,自由选读,以及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张楚廷什么都喜欢,文学,数学,物理学,……他还参加过篮球队、合唱队,做过学生会副主席,甚至怀揣过文学的梦想。但是,新中国的工业落后的现状和“为了国家的工业化”的口号,为响应当时实现“祖国现代化理想”,他在高中毕业时想学工科。身体检查时,发现色盲,理化学不成,工科自然也学不成,最终选择了数学。
1955年,18岁的张楚廷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学习数学,1959年夏毕业留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1956年,基于深信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解放和复兴的基本力量,基于这一信念和他对民族的情感,19岁的张楚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情况,他加入共产党后,不断受到批评,原因是他的“斗争性不强”和“骄傲自大”。从1957年起,1960、1963、1966、1969,他一直是党内重点批判的对象。他是周围同龄人被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位,其中包括1969年去古丈和1975年去卢溪的两次湘西之行。
湘西是湖南最贫穷、最偏远的地方。张楚廷在那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的贫穷和苦难,他的心真真切切地更加贴近自己的同胞兄弟。张楚廷回忆说:“我在湘西的那一年,我见到的凄惨事特别多,看到我们同胞的赤贫,我们民族的无尽苦难,我们同胞还过着离原始人不远的生活。这也使我日后直至今天,十分容易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而决不会满足中国今天的富裕,使我不再害怕任何困苦,使我永远不忘记自己的民族。”
他开始思索,开始觉得中国必须有根本的变化。张楚廷说:“我更懂得了同情和关注,更懂得了满足和舍弃,更懂得了要为自己民族的真正解放而奋斗努力。”他确信自己只有融入自己的民族,只有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是有力量的。
1982年,对于张楚廷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张楚廷以高票当选为学校党委委员,随后又当选为党委常委成员。3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进入领导层,并全面主持工作。
1982至今,张楚廷已在校长职位上度过了24年的时光,先后就任于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他把做校长看成是报效民族的机会。他说:“1982,我的国家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面积)交给了我和我的同事们,这就是960万分之一的土地,把这块土地耕耘好,在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我的祖国扮演出一曲尽可能威武雄壮的戏剧来。为了我们国家,我要用最大的力气挖掘祖宗给我的智慧。”就是这样一个愿望,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张楚廷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将一所一般院校办成了全国“211工程大学;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短短几年内,由当初的风雨飘摇,变成一所实力强劲、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第五的成熟大学。
二十多年大学校长工作,张楚廷那种为民族、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意识,没有丝毫的淡化,而是更加明确,更加强烈了。他说:“由此,我也才感到未愧对校长这一圣洁的称号,未愧对人之为人,未愧对我儿时生活的那个小镇,未愧对我亲爱的祖国。”
张楚廷曾经在文章中深沉地写道:“如果我曾有过一些灵感,那是来自大自然;如果我曾有过一些奇思异想,那是来自历史;来自我的祖宗,我的民族,我的祖国。宇宙爆炸,其中出了一个银河系,太阳系在它的边沿,太阳系已生出了一颗小行星,它幸运地有了生命,尤其是奇妙地孕育出了人,从此,它成了一颗有意识的星球,从此,有了美丽和幸福,也有了丑恶与苦难,有了同苦难的抗争,有了对幸福的追求,有了梦想,有了璀璨斑斓。也有了我们的祖宗,有了我们的民族,有了我们今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尽的歌谣。”

从数学到哲学,自然流淌

“我从事教学四十年有余……前20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后一个20年,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我所写下的,是自然流淌的。”

自1959年张楚廷从湖南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四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之中,不懈的思索,不懈的写作,使他成为了我国大学校长中一位著名的学问家。他累计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每一项均如期完成。至今,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30部,与他人合作或主编的著作共50余部。发表论文410多篇。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国图书奖一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两项,教育部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一项,教育部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最高教育奖——徐特立教育奖,省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两项,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五个一工程” 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还获得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张楚廷的学术成果涵盖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哲学等学科门类。四十年来,他“操练着”、“欣赏着”、“琢磨着”、“探索着”教学,实现了由数学研究到教育理论和管理研究再到教育哲学研究的自然流淌。
张楚廷大学读的是数学,毕业留校也是在数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1955年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真正安心读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很多数学专业课要么没上完,要么根本没开过课。为了胜任大学数学教学工作,他只有刻苦地自学。在数学系主任李盛华老师的指导下,加上他长期养成的善学、善思的好习惯,很快他有了第一篇数学论文。197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数学著作《微积分基础》。1981年,晋级为数学副教授。这在当时是一个难得的成绩。随后,还出版了《大学数学概要》、《复变函数论学习导引》、《数学方法论》、《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等数学著作。
1982年,张楚廷出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对于一个年轻的学者而言,正值学术高产时期的职位提升,有可能带来心态的转变,更有可能陷入学校管理的常规性事务之中而无法从事科研。张楚廷说:“书记与校长选其一,我会选择校长;管理与学术选其一,我会选学术;政府工作与学校工作选其一,我会选择学校工作。我从小养成的理性思维和学习习惯使我作此选择,不告别学术。在我担任了学校党政工作之后,我的一个自我目标是:全力把管理与学术结合起来。”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除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他开始观察更多,体悟更多,思考更多,也学习和积累得更多。校长这个岗位为他提供了观察、体悟、思考的许多机会,使他能够近距离体悟教育、教学和管理。他还希望其他干部也不脱离专业,对于高校的行政人员,他也劝他们尽量结合工作做一些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研读大量教育学经典和哲学经典,研究方向转向教育管理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从数学专业转入教育学专业之后,他对于教育的观察、思考更多更系统了。加之他以前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的摸索,他的教育学研究有了一个接一个的课题,也就一个接一个出了成果。
1993年,张楚廷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教学原则今论》。19951月,他写出了《人力学引论》一书。 1996年,他又一气呵成撰写了《大学人文精神构架》。陆陆续续,《教学细则一百讲》、《教育协同效应研究》、《大学人文精神构架》、《教学论概要》、《一所大学在奋起》、《学校管理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创造与数学》、《子女的培育》、《教育论》、《校长学概论》、《教学论纲》、《教学论与教育》、《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大学教学学》-----,一本接一本著作出版了。
2001年,张楚廷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力邀,出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他说:“我希望在我任期里把这所私立大学办得很像个样子。我盼望他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私立大学,我还打算从这里再探索一些可能的改革途径,也结合着再深入思考一下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多项的设想催促我加紧行动。”
主持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以来,张楚廷校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对教育哲学的研究不断成熟。2003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课程哲学专著《课程与教学哲学》,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第14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他又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著作《高等教育哲学》, 从结构主义落笔,以哲学与历史学的眼光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观、教学观,对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习焉不察的许多观念发出了深刻的追问,洋溢着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2006年,《教育哲学》又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他已经讲授过一般哲学,不久必将有更一般的哲学著作问世。2007年,他的十卷《张楚廷教育文集》又隆重推出。就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他把自己的学术地位不断推向了新的高度。成为了当今中国杰出的、富有治校成就的、集教育理论著作于一身的校长教育家。

建设自信大学,坚持不懈


“对于自信,我看得特别重,甚至于我的基本追求之一就是把学校办成‘自信的大学’,舍此,不能算成功的大学。”

张楚廷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有一句口头禅:“我非常愿意了解别人,非常不愿意学习别人。”在这里,他表达了一种不愿意模仿别人的意思。他说:“即使是同一件事,原理原则可能也差不多,但我希望做起来跟别人不一样,只要有可能,就力求比别人更好,比别人更优”。
张楚廷的自信来源于小学时期父亲的一次自言自语。从养真小学毕业后,他报考了武昌中学,但是落榜了。这时,父亲从沔阳来到小学带他回家。在路上,父亲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孩子不可能考不取啊?!”尽管不甚明白其中含义,但是,在幼年的张楚廷心中渐渐树立起一个信念:父亲相信我,相信我能读书,会读书。
父亲打心底里相信他会读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安慰,还给了他最有力的保护,也造就了他自信的人生之路。在他读大学之后,也碰到了不少类似的莫名的问题,而父亲的信任始终在支持着他。
1982年,张楚廷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开始主持湖南师范学院的行政工作。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学校显得十分落后。但如同父亲在他考中学时落榜后自言自语的声音能够清晰地在他耳边回荡那样,他感觉得到的不是现有的落后,而是未来的希望。他深信:“不在于别人是否看得起你和你的学校,而在你自己证明自己;不在企图去改变别人,而在全力以赴去改变自己。这一信念中更有力地蕴涵着这样的信念:我能证明自己,我能证明我的大学。”办自信的大学已成为他心中最清晰又坚定的目标。
由于全国上下长期受“就师范办师范”的观念影响,师范院校长期处于封闭、落后、保守的状态,当时的湖南师范大学更是如此。张楚廷热爱师范教育,他根据自身的体验来理解师范教育。他认为,如果按照“就师范办师范”的传统观念去办师范是没有出路的。要使湖南师范大学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克服传统观念,按新的思路去办学校。
他认为,在大学里,学术决定一切,学问决定一切,水平决定一切,师范大学决无可能例外。所谓高水平的师范教育,主要应是两条:一是高水平的教育科学,二是高水平的教师训练。而只有其他学科综合协调发展起来了,高水平的教育科学和教师训练才有可能实现。没有很高的综合水平,师范教育就失去了真正的基石。
基于综合大学办师范的理念,张楚廷致力于多方面的学科建设。他申请在师大举办了法律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哲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看似与“师范”无关的专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他的这些想法碰到了许多的阻碍。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想办电脑专业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湖南省电都没有,还办什么电脑专业。”面对这种莫名的困境,张楚廷没有当面碰撞,他采取了绕道走的方法。他把计算机专家请来,给他十几万元作为开办费。后来,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迅速发展到几百台电脑,并调入了一批业务骨干。就这样,计算机学科发展起来了,整个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很快提高,其整体水平可与一些高水平的工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不含科研)相比了;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积蓄了人才。
张楚廷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此时,有教授出来说:“学生出去又不是教英语的”,更有尖锐的说法:“我们学校就成为外国语大学了?”面对质疑,张楚廷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做法只会使学校往好的方向转变。他聘任了18位英语教授,聚集了一批英语博士。事实证明,他的坚信是正确的:在20世纪90年代时,湖南师大学生的四级英语一次性通过率,一直高居湖南所有高校之首。
张楚廷说:我热爱师范教育,自信不亚于他人,并深信只有跳出师范办师范,在综合大学之下发展教育科学,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师范教育。无论从愿望,从出发点到策略,到长远目标上的考虑,他保持着自信,并坚定沉着而决不蛮干,争取必要的支持而决不盲目随从,创造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走自己的路。
正是由于张楚廷自信、大胆的尝试,18年后的师大变得成熟、庄重和生气盎然,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事业做出了人们早前难以想象的贡献。同时,它的教育科学水平、训练教师的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1996年通过“211工程”预审,成为全国两百多所师范院校中少数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之一,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之一。它跳出师范办师范所取得的众多成就已越来越充分地涌现出来,人们多余的担忧大都在其巨大的发展中消失。它已经成为一所“自信的大学”。
2001年,张楚廷卸下湖南师大校长职位一年以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董事长张剑波走进了他的家里,力邀他担任涉外的校长。这时也是大多数人认为他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再加上涉外当时又处于“多事之秋”,能否在涉外延续成功,会不会“功亏一篑”,这些念头并未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过。他自信地走向了“涉外”,并且迅速改变了涉外的现状,让涉外也越来越自信起来了。

追求真善美,矢志不移

“教育家都应当更看重培养真人,已真的,保真;保真的,才有善和美。”

熟悉张楚廷的人知道,在看到电视中那些明知只是艺术表演的悲壮情节时,他很容易掉眼泪。然而这并不是软弱的表征,却是他内心对“真、善”追求的真实呈现。求真、求善是张楚廷一生的追求。
张楚廷从小就把诚实看得很重。读中学时,有一次历史考试,他不及格,同学们不敢相信,认为他是疏忽了。但张楚廷觉得,是他没努力,他在需要记忆的方面没有去记忆,不是疏忽,而确是答不出来。他没有因虚荣而骗自己。读大学时,在五分制的成绩中,有一次考“线性规划”,他只得了四分,同学们也认为这是不正常、不小心的结果。张楚廷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确实是对程序性环节注意不够、把握不准而导致的。他又获得了一次不自欺欺人的锻炼机会。因为诚实的面对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学习波动也很小。从自己的经历中,他认识到了学习知识需要诚实,来不得半点虚假。
除了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保真、求善外,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也时常注意周围那些真意、善意、真人和善人,一方面是他亦向往真、善,另一方面便是学习真、善。有很多的人、事情在他求真、求善的道路上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念高中时,张楚廷和他最好的朋友罗谦怡曾是同桌。有一次,他不小心,把罗谦怡的墨水瓶碰倒了,把他的书、笔记本弄得面目全非,虽然两个人都设法挽救,可是,全非的面目已经无法再还原。然而,罗谦怡的脸色一点也没有变化,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样,平静、和蔼。张楚廷回忆说:“这样的镇静,这样的宽容,这样的友善,当时的那番情景,间隔了半个世纪,却依然还是那样清晰,那样能够让我效法。仅仅这一件事,罗谦怡的名字就让我念了一辈子。”在罗谦怡那里,他看到了善良,获得了力量。
在文革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假话,但也有一些正直的人不惜代价捍卫自己的诚实。张楚廷的老师李盛华就是其中一位。李盛华老师担任数学系主任20多年,学识丰富,因为真诚而受人尊敬。他曾任学校工会主席,因诚实而没有沾染任何俗气。“文革”中,他在任何人的威逼之下(政治运动中屡见不鲜的威逼)都不讲假话。虽饱受侮辱,但他的尊严、诚实依然在。张楚廷从老师李盛华那里看到了做人的诚实。
文革时期的两次湘西之行,张楚廷除了看到民族的困苦外,还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人生体验——假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而真是一切善良和美好的起点。
已有的经历使张楚廷知道了诚实、善良的珍贵。他说:“诚实才能做学问,才能做人,做好学问,做好人。”
走上党委书记岗位,走上校长岗位,他提醒自己,“校长决不是官。做校长,这既是获得报效民族的机会,也可能是获得了危险,滋生'气的危险,学会说谎的危险,当'当得不像人的危险。”所以,工作中他对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要求:“不乔装打扮,不装腔作势,不学着说谎,不制造假相。”他说:“我的教育理念中,保真具有极高的地位。我既然承担着这样的教育使命,我就需要在道德上从自己做起,自己必真,自己保真。”
他每年都要做很多次报告,但所有的报告和演讲稿都是他自己写稿子或提纲,自己组织材料,自己去熟悉事实和数据。他说这样可以“说自己的观念,讲自己想讲的话,保持自己讲话的个性,少一些套话废话,少一些官腔官调,少一些陈词滥调。”
他曾向师生宣示过,“真话不一定都讲,讲出来的一定是真话,大家有权利知道的事情一定讲出来”,这段虽宣示过却并不多挂在嘴边的话,他是兑现了的。
张楚廷还坚守着一个对社会的承诺:决不在他手上发一份假文凭,百万元、千万元也不能卖一张文凭。他坚持真理至上,真诚至上。他说:只要失去“真”,大学将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一败涂地。
刚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工作时,学校的景况,令这个始终倡导“真”的校长十分意外,他发现涉外危机的来源,正是“假考、假分、假文凭”。2003年,他更换了学院的教务处长。向来不找新任者谈话的他,找到这位新教务处长谈话,并与他“约法三章”:考试必须是真正的考试,评定的分数必须是真正的分数,发出的文凭必须是真正的文凭,就是要真考、真分、真文凭!
张楚廷觉得,“真实”,这是一条基本的线,谁都不能越过,舞弊行为是必须惩治而非整治不可的。因此,教师参与舞弊,他就惩治教师,即便教授参与舞弊,他也照样惩治。张楚廷说:“对不起,既然师生都参与了,就必须从惩治教师舞弊行为开始;既然教授也参与了,那就首先从惩治教师中的教授开始。”所以,当他发现三位教授考试漏题时,毫不留情地依照条例将三位教授的工资都下降了15%,并当月兑现处罚;当发现有的班主任参与舞弊私改分数时,他依章将舞弊者解聘了。有一次考试,一共201名学生舞弊,他都无一例外地将其留校察看,属第二次犯规者,退学。俗话有所谓“法不罚众”的说法,他则坚持“众也要罚”。这充分表明了他对真的不懈追求。
“择善而从”是张楚廷一贯的意识。从小到大,他都与善相随。不喜欢训斥,不喜欢提高嗓门讲话,不喜欢盛气凌人,更不喜欢咄咄逼人,甚至也不喜欢套话连篇。根据自己对善的人生感悟,张楚廷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提出“至善至美,自立自强”的八字校训。他说:“善和美都是需要学习的,教育也就应担负起这种学习的指导任务来。大学不只引导年轻一代学识学问学思学想,而且要引导他们学善,学美,学着善于善,学着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科学与故事同行,独树一帜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映照,如果有一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一方)俨然以教育者自居,或者误以为自己仅仅是教育者,就不可能有这种映照。”

张楚廷喜欢上课,他认为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并且他自己在长期的教学中也获得了快乐。他更认为课堂上要让学生愉快,他说:“教育并不总是在让学生认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欣赏,只有这样,才有最佳的教育效益。”而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故事经常成了他课堂的主角。
张楚廷喜欢故事得益于父母的早期教育。幼年时期,父母给了他一个有故事的童年,让他感到虽然贫困,却并不寂寞、不贫乏。
走上教育岗位后,张楚廷发现,似乎所学的教育学并未被用上多少。而另一种层面的经验----个人的故事体验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此,故事便走进了他的课堂,他也带领学生们在故事中漫游和成长。在他看来,故事便于理解,是非常好的交流内容与方式。在故事面前,不太可能出现教育者的居高临下,不太可能出现说教,更不可能发生训斥,教育者讲述着,实际上,他也跟受教育者一样在聆听着,在被感染着。因此,故事最便于实现教育平等。
数学在常人看来,似乎只有计算、论证、逻辑和命题,没有故事。而在张楚廷视野里,数学也是一个故事的天下。他说:“讲授过微积分,我便知道了围绕着微积分扮演出来的千百故事;我讲授微分方程、函数论、泛函分析,那里也是百千的故事;我讲授过代数、几何、拓扑,那依然是充满故事的园地。当然,必须有计算,有推理,然而,也必然有故事,那是有引人入胜情节的故事。” 他认为,科学确实有其严峻、清冷的一面,然而,科学是人创立的,只要从科学里看到人,就有故事。从那一个个精妙命题的出现那里,我们看到人的思想,人的激情,人的智慧;从一个个难题解决的过程那里,我们又看到人的精神,包括人的不屈不挠,人的艰苦卓绝之奋斗。他说:“我至少熟悉一百位以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这比我算过一万道数学题更重要。”
后来,当他转入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时,几乎如同数学教学一样,而且,更加忘不了讲故事,也觉得更有故事可讲。
在故事教学的基础上,张楚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告风格----“聊天式”。这几年,他每年在校内外有30场以上的报告。20余年累计下来,已经作过数百场报告了。他的报告基本上保持了聊天、“扯谈”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套式,没有多少引用,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对他人的多少指示和教导。在张楚廷的用语中,更多使用的是“我”、“我们”,而绝少“你”、“你们”,绝少“应当”、“必须”、“要”之类的用语。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说那是故事性的或故事般的。
正是这种聊天式、“扯谈式”的教学方式,张楚廷使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上转变为叙述者的身份。因为他坚信,“当受教育者感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并非教育者的时候,他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并且,教育者因此而做出了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他用这种看似随意的教学,尊重和爱护着每一位学生;在校长工作中,他用这种聊天式的谈话,维护着每一位教师和员工的平等和尊严。
可以说,把科学、教育、哲学与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教学风格反映了张楚廷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和人权思想。张楚廷说:“我从内心深处,从根本观念上,不认为我是一个指点者、教导者、号召者。”即使制订校纪校规和决议,他也是抱着首先自己去遵守和执行而不是以只约束他人的心态去参与制订的。在湖南师范大学,张楚廷制定了“平等、礼貌、准确、高效” 行政机关的八字作风。“平等”二字被摆在了第一位,他觉得它是人与人一切健康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平等体现了对人天赋权利的认可,平等体现了任何个体的独立人格地位的意义。即使后来到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制定的工作要求中,“平等”也同样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然而,现实中的教师、校长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像讲故事那样,大家在愉快中交流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居高临下的感觉常使人得意忘形。所以,20多年来,张楚廷总是提醒自己:“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映照,如果有一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一方)俨然以教育者自居,或者误以为自己仅仅是教育者,就不可能有这种映照。”

无论管理和学术,总有诗情画意
“每位教育工作者,不仅在自己所教授的任何科目中向学生展示或揭示必然存在的美,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授活动本身也是美不胜收的(艺术的),从而让美进入学生的心灵,成为他构造自己的丰富资源,获得自己美好的新生命。这很可能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成为一种难得的艺术的根由。”

张楚廷是学习数学出身的,可他没有人们心目中那种数学家的书呆子痕迹。他喜欢体育,常年坚持看球、打球,并写有论文《体育,大学宝贵的教育资源》;他爱好音乐,有时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高歌一曲,也曾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歌作词。深信马克思的话:“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他在创立的教育公理体系中专门设立了一条“美学公理”;他把学校当花园一般建设,把教学作艺术般锤炼,把报告变成聊天,充满幽默与诙谐。他总能营造出让人感到美妙而轻松的意境,让工作、学术和生活充满情趣,即使在他主持的党委会上,也总是让党委会洋溢着欢声笑语,在欢愉与自由中形成庄重的决议。
他有诗人一般的想象,能写就诗一般的高深教育论著。即使在他的《教育哲学》著作中,也到处可以见到他的诗情画意。他说:“教育是介入,不是干预;教育是启迪,不是外加;教育是建议,不是命令;教育是促进,不是安排;教育是辅导,不是取代;教育是交谈,不是唠叨;教育是亲近,不是摆布;教育是权利,不是恩赐;教育是欣赏,不是耳提面命;------教育是人在自己走向自己时的可信赖者,可求助者。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于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他就是用这样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他那丰富的思想。
张楚廷对生活总是那么富有激情,充满感激。年届七十之时,他曾做得一首《自题》诗,诗曰:
来自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口,
依在上天之下的一片热土,
手捧祖宗馈赠的一箱帛竹,
肩扛朝耕夕作的一把锄头。

曾闻铸就宇宙的一声怒吼,
凝望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
吟聚人间诗篇的一湾溪流,
敬伺毫秒构筑的一束冬秋。
诗的前四句朴实无华,却有充满想象的比喻。他用最能凝聚人们情感的“村口”吟诵着故乡,他用寄托自己感情的“热土”二字来歌颂他生活过的中华大地,他用“帛竹”来表达给人无限智慧的圣书圣典,他用“锄头”来描绘自己在教育领域里耕耘的方式。后四句更是荡漾着他诗人般的夸张和幻想。他把形成宇宙的大爆炸人格化为“一声怒吼”,他把古希腊“世界皆数”的哲学思想用诗的语言表达为“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素数乃数的基本成分),他把自己笔耕不止的成就视为在人间的文明大地上用“锄头”开凿了“一湾溪流”,他把并不平坦的一生比一束鲜花,笑对坎坷。他常将自己的一生视为民族的赋予,一丝一毫去珍惜,认为那既是珍爱自己,也是珍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宗,他是如此恭恭敬敬地伺候着上天赋予的这一切。
张楚廷是一位师长,又绝对是学生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位行动者,也绝对是一位思想者;他是一位教育家,却永远是一位布衣平民;他运用诗一般美妙的语言,却说着人间的大实话;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立个性,却视自己与众人一样为上天所赋予。
张楚廷常说,他就是他!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54:45 | 只看该作者
一部独具风骨的教育哲学著作
──评张楚廷教授的新作《课程与教学哲学》



燕良轼*

在教育的百花园中,不,也是在哲学的百花园中,一部独具风骨的教育哲学著作——张楚廷先生的新作《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问世了。这是一部探讨课程与教学哲学问题的系统的个人专著,也是张楚廷先生四十余年的教学经历、教学研究及体验的哲学总结和提炼。



细品该书,可以感受到它的确是一部特色鲜明,风骨独具的教育哲学著作。



风骨之一:创造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相继出版一些教育哲学著作,可以说教育哲学在我国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么繁荣,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一些教育哲学著作,盲目追求时髦,缺乏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使教育研究和教育哲学的研究陷入了价值虚无主义;一些研究者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持有何种价值观,其著作中充斥着一些空洞的现代哲学概念,行文中时而是存在主义,时而是人本主义,时而是结构主义,时而是后现代主义,时髦,哗众取宠便是他们的主义。另有一些学者自称坚持马克思主义,但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真钻研,常常是僵硬地、刻板地、断章取义地,不考虑历史背景地套用马克思主义语录以解释教育问题,更有甚者是一些教育研究者仅仅从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中摘引某些观念来分析教育问题,缺乏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因而这样的教育哲学著作虽然似乎价值观是明确的,但是不能准确地,尤其无法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教育问题进行价值判断。



张楚廷先生的《课程与教学哲学》则不同,该书不仅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贯穿全书的价值判断标准,而且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从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全书涉及众多的哲学流派,有结构主义、有后结构主义、有科学主义、有人本主义、有后现代主义,作者是如何对众多“主义”进行价值判断的呢?笔者认为,作者的价值判断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吸取各个哲学流派的精华。



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不是靠大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词句,而是熟练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这从他高屋建瓴地对问题的分析中可见一斑。比如在对待结构主义的问题上,作者不是简单地肯定和否定,而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其改造,在肯定结构主义贡献的同时,也看到它的缺陷,并在对结构主义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改造主义。在对待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的问题上,作者不是将二者截然对立,而是充分认识到二者的联系,并精辟地写道:现代与后现代“这种划分没有绝对的意义,因为在科学那里,诸如混沌理论、模糊现象研究,非线性研究、复杂性理论等虽然被视为后现代的科学,主要表征的都是研究领域的扩展而并非翻天覆地性质的变迁。”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他对学术上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都能给出合乎实际的答案。比如在对后现代“四R”课程方案评价时,一些学者似乎认为“四R”是一种与传统完全对立、截然不同的课程观,而张楚廷教授以自己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学断言,“作为后现代代表的‘四R’课程方案也不是与现代的彻底决裂”。即使对自己提出的“五I”课程方案,作者也同样没有将其看成完美无缺的,更没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只将其看成自己的经验与体悟,“是反映结构改造主义的观念的方案”(见本书“导论”)。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对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上。比如对于科学主义,作者不仅对科学和科学主义进行了区分,澄清了人们在认识上的一些误解,而且分析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特设专题“科学主义在中国”,加以具体研究和分析。可以说《课程与教学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中国教育具体问题相结合的典范。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最突出的表现还在于他联系实际创造性诠释、阐释课程与教学问题。其精彩的片断随处可见。如在对“人是什么”的回答中,作者不是简单引用马克思那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名言,而是从七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见解。(1)“马克思所指的‘人’不是‘单个人’,因而‘人的本质’也不是单个人的本质”。而应是人类所有成员的本质。(2)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也并非像一般教科书所诠释的仅仅是政治关系,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有文化意义、经济意义、伦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和法律意义下的关系等等。人的本质是在这多种关系中形成的,并非只是在政治关系中形成的。(3)“人并非由‘社会关系’来唯一决定其本质”。马克思还说过“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的本质。众所周知,我国教育理论界一些学者千百次引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本位论、社会至上论、社会决定的理论依据,这一长期困惑、危害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观点在书本中得了校正。这没有巨大的理论勇气、事实求是的精神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难以做到的。总之,作者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多角度认识人的本质的,从而有理有据地否定在理论界长期以偏概全地对马克思的片面诠释,彰显了马克思“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发现了人,寻找到了人。



不仅如此,作者还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一些教育观念,得出许多崭新的结论,如他认为,马克思的“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这一观点,让迄今仍广为流传于我国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传统观点难以立足。他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教师的任务应当是引导学生自己按美的规律去塑造自己,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外在的教师,教师也只能是他自己灵魂的工程师。这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教育问题创造性解读的精彩片断在本书中俯拾即是。



风骨之二:继承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课程与教学哲学》最突出地体现了继承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作者对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各种哲学观点不是采取彻底与传统观念决裂的态度,而是对其批判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他改造后的各种学派和观点在现实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获得新的生命,仍然可以获得生存的土壤。张先生像一位城市建设的设计师,又像一位身体力行的建筑师,更像是一位思想的导游者,他一方面在为保留古老的文明进行改造、修缮,另一方面又在不断设计并建造崭新的摩天大厦,而且还力图使二者协调和谐。在本书中,他对结构主义,对传统的科学课程、社会课程,甚至人文课程都进行了成功的改造。他认为,科学是人类本性的产物,“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但是科学课程长期生活在科学主义和社本主义的阴影下,科学自身的某些特点及其作用被过分放大,而另一部分特点(如人文精神)又被忽略。为了改变科学在课程里“过分庄严的姿态”,作者从六个方面对科学课程加以改造,即质疑重于聆听、反思高于理解、超越高于适应、直觉重于逻辑、体验高于经验、自由高于创造。通过这一改造,使似凝重、庄严的、冷峻的科学课程充满了人文的气息,富有了生命的活力。然而笔者认为,作者最成功的还是对结构主义的改造。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观、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观、整体性、开放性、流动性的统一观,对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作为共时性,马克思十分精确地认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为社会母结构;在历时性上,马克思认定不同社会形态构成纵向结构。在此基础上他将结构改造为:亚结构、软结构、近结构、超结构、视角结构,并将这些结构运用于数理化、语数外的具体操作,非常富有新意。经过改造的结构主义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张先生不仅是一位改造传统的能工巧匠,还是一位新构想的设计师。他在改造传统理论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课程构想。这就是在第八章的“五I”课程构想。具体内容是: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智慧(intelligence)、直觉(intuition)。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创造性的构想。这一构想是基于作者四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二十余年的教学理论研究的精华,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古今中外众多课程与教学理论,特别是在研究泰勒的经典课程原理与后现代多尔的“四R”课程的基础上体验出来的。这是我教育界至今为数不多的理论成果,应当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与珍惜。



风骨之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多视角解决问题方式《课程与教学哲学》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多视角的解决问题方式。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有着强烈问题意识的学者,常常能够在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观念中发现新的问题,具有高超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据笔者的粗略统计,仅在开篇的第一章中作者就提出了四十多个问题。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充分说明作者是一位非常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的学者。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张先生在本书中提出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有些在书中直接作了回答,而有些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消化的。所以,我读了本书之后的一个感觉不是头脑中多了许多现成的答案,而是增加了许多问题。有问题才能引起思考,有思考才可能引发创造。一个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增强读者对问题的敏感性,引起读者思考,这是作者馈赠给读者的最大财富。



《课程与教学哲学》不仅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且善于多视角地解决问题,作者不是为写书而写书,而是为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而写书。多视角地解决问题,这是作者一以贯之的风格,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作者对同一个问题常常分别从结构主义角度、科学主义角度、人本主义角度、阐释学角度、生命哲学角度和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论证。当然这些都是在作者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完成的。作者从不孤立、静止、凝固地分析问题。他充分吸收了后现代看问题视角的流动性,像摄影师一样从不同的、变化的视角为教育的现实拍照。比如在第五章第四节中对课程结构的分析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他从课程的制订权、内涵、成分、学科、存式、目标、选择权、地位、关联、时间、体量、过程、陈述等十三个视角来审视课程结构,这样才能使读者看到课程结构的庐山真面目。在考察社本主义课程的目的论时,他也是从目的的内在性、目的的过程性、目的的体验性、目的的可变性、目的的多样性等多个视角进行审视、论证,这种多视角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很值得教育理论界提倡。本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风骨之四:富有个性,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述《课程与教学哲学》的特色也表现在语言风格上,作者的语言富于个性,充满智慧,主要表现于如下几方面。(1)归纳与演绎的交替使用。我国目前流行的教科书和学术专著较多使用演绎的思维方式,从一般到个别,从某一理论出发,然后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几乎千篇一律,行文缺少变化。本书似乎更多的使用归纳,作者在行文中往往不是先下结论,或从某一给定的前提出发,而常常是引导读者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通过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分析而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其中,作者的许多结论都是这样得出的。同时在归纳的同时也不乏演绎,而是根据内容实际需要交替进行,使文章富于变化,不拘一格。特别是在多视角中变化使用这两种方法,使文章显得格外生动、活泼。(2)叙述与阐释相得益彰。在行文中,作者对各种学派的叙述非常清楚,如数家珍,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某一学派的来龙去脉。同时,无论对某一学派,作者都有自己的分析评鉴,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者结合得混然天成,不露瑕疵。(3)用散文笔调撰写学术论文。在行文中,作者一改学术著作板起面孔说话的基调,常常是叙事、抒情、析理相结合。有实然的分析,亦有应然的构想;有言之凿凿的判断、推理,亦有丰富的比喻类比;时而如大江奔流,时而如汩汨小溪,充分展现出作者机智、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水平。



当然,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一样,本书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它确实是一部高质量、高水平,富有独创性的教育哲学著作。它将以独特的风骨,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百花园中一枝出墙的红杏。



注:



*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55:58 | 只看该作者
张楚廷:男,1937年出生于印尼,祖籍湖北。当代教育家,数学学者,教育学学者,心理学学者。原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湖南师范大学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张楚廷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0年,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10年,现任湖南省政协常委,省科协荣誉委员。1983年开始先后两次出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共10年,1981年任数学系主任,1982年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1986年至2000年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共15年,总计执掌湖南师范大学校政共计18年。2001年被聘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曾是数学专业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工作性质的转变而开始转向教育学专业,90年代初始任教育学教授,从事教育学研究己15年。在担任多项党政工作的同时,从未间断教学与研究,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多名。
  
  担任的学术职务有: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武汉中心学术委员,湖南省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累计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每一项均如期完成。至今,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其中独著著作30部,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数学及管理学.合著16部,主编30部。其中独著的30部是:
  
  《课程与教学哲学》(国内第一部课程哲学专著,获第14届中国图书奖)、《高等教育哲学》(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著作)、《大学教学学》、《教育论》、《教学论纲》、《校长学概论》、《人力学引论》、《教学论与教育》、《教育协同效应研究》、《大学人文精神构架》、《教学论概要》、《教学原则今论》、《教学细则一百讲》、《学校管理学》、《一所大学在奋起》、《子女的培育》(儿童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猜想,一道绕不过的湾》、《数学与创造》(创造心理学)、《数学方法论》、《大学数学概要》、《微积分基础》、《复变函数论导引》、《数学文化》、《教学理论探究》等,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南方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
  
  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只计独撰),分别发表于《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大学教学》、《课程、教材、教法》《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南开教育论坛》、《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以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
  
  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国图书奖一项,全国教育规划成果二等奖一项,教育部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一项,教育部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等。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最高教育奖——徐特立教育奖,省教委优秀著作一等奖两项,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曾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以朱九思、张楚廷为案例讲述了大学战略(见刘著《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眭依凡教授以朱九思、曲钦岳、张楚廷为案例讲述了大学理念(见眭著《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北京大学高教所前所长喻岳青教授在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宣读论文时指出,当代最优秀的大学校长是匡亚明、朱九思、曲钦岳、张楚廷。全国共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四个(华中理工大学高教所,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北京大学高教所,厦门大学高教所),均对张楚廷做出了很高评价。
  
  眭依凡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说道:"朱九思为政治家,张楚廷为学问家,曲钦岳为科学家,同样成为当今中国最杰出、最有治校成就的校长教育家。"曲钦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有造诣、富有建树的教育理论家。"朱九思"以他高教理论的深厚功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家。
  "朱九思以他高教理论的深厚功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的先行者之一"。
  "张楚廷校长则集教育理论著作等身,成为影响极广的教育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32 , Processed in 0.1457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