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国际儿童图书节特别报道:解密童书中的儿童哲学
2012年04月05日 作者:朱自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哲学鸟飞罗》插图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教育、儿童阅读的思考与探索持续深入,“儿童哲学”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在我看来,儿童哲学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成人对儿童这种生命存在进行的哲学研究,如约翰·洛克、卢梭、福禄培尔、杜威、蒙台梭利等人的儿童教育哲学;二是成人对儿童的哲学思考进行的哲学研究,如李普曼、马修斯、费鲁奇等人的学说;三是儿童自己进行的哲学思考。
儿童是个哲学家
意大利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有本著作叫《孩子是个哲学家》。该书认真研究了儿童的哲学思考,尤其可贵的是,费鲁奇虔诚地表现出向儿童学习的姿态。这种姿态,对于我们正在面对儿童哲学的学术社会、教育社会极为重要。我曾听到一位哲学家说,当你说“儿童是个哲学家”的时候,千万别太认真。我也听到一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质疑“儿童天生是个哲学家”这一说法。
我认为,像对许多其他儿童文化一样,我们对儿童哲学这个问题不能半途而废。所谓半途而废,指的是一方面愿意面对儿童的哲学思考,另一方面又以成人本位的标准,否认儿童的哲学思考所具有的真正的哲学品质。的确,儿童不能成为著书立说的哲学家,也不能成为大学的哲学教授,但是,由于拥有天真的品质,富于好奇心和探索欲,儿童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哲学思考,而这些思考可以触及真正的、根本的哲学问题。
马修斯在《童年哲学》一书中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小孩子、或者某些小孩子作起哲学来比所有的大人都强……但是,孩子的哲学所拥有的清新、迫切、自然天成,既值得我们为他喝彩,又有助领略成人哲学或哲学本身的特质或意蕴。”他还在《哲学与幼童》一书里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事例:“伊恩(6岁)感到懊恼的是他父母朋友的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他们不让他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妈妈’,他用沮丧的口气问道:‘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自私好?’”
马修斯的这个例子让我联想到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哲学课上所举的一个例子。一辆电车刹车失灵,如果直行,尽头有五个工人在工作,如果拐到另一个岔道,尽头只有一个工人在工作。桑德尔教授问道,如果是你,会怎么做?结果多数学生选择了把电车开向岔道。6岁的伊恩和哲学教授桑德尔提出的问题,都与功利主义哲学相关。在桑德尔教授的课堂上,那些大学生所思考的问题,未必比伊恩的思考更切中功利主义哲学的要害、更有论辩力。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智慧之路》里说:“哲学思想永远只能根源于自由的创造,并且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完成他的哲学创造。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中,意外地发现人类在哲学方面所具有的内在禀赋。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雅斯贝尔斯举了好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一个孩子以惊异的语气脱口喊道,‘我一直试图把自己想象为另外一个人,但是我仍然是我自己。’这个孩子已经触到确定性的普遍本源之一。他通过关注‘自我’而意识到‘存在’。他被他自己的那个‘我’所具有的神秘性弄迷惑了,而这种神秘性唯有通过‘自我’才能被领悟,于是,他面对这个‘终极实在’而茫然不知所措。”
可以肯定地说,儿童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哲学思考。这种儿童哲学有着与成人哲学家论述的哲学不同的存在形态,但是问题的指向都是哲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