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生活】专刊(总第50期) 文 / 阿甲 【泥巴微言】红泥巴的几个书虫合作译了一本书信集《亲爱的天才》。这本书信集是一个伟大的编辑和众多天才作家、画家的书信往来。译完这本书后,我们觉得应该再挖掘挖掘这些天才作家、画家背后的故事。这些作家、画家都太有名了,可我们这些人有的是热情,却没什么写作经验,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听听红泥巴阿甲都有什么建议吧。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不妨先谋划一下。比如E.B.怀特这样的人物,不是苦于资料太少,而是苦于资料太多,整理的时候特别需要规划。不知从何下手?不妨先整理一下他们夫妇的履历表,完成一篇他们与厄苏拉关系的介绍文字(大约800-1000字以内),这是有助于《亲爱的天才》读者阅读那本书的基本内容。 这样你看,剩下来的空间也不多了。对于怀特这样人人皆有感悟的作家,还需要考虑留出1000多字请大家七嘴八舌地发挥一下,那么真正的主文,也就只有2000-3000字了。注意,最好在600-800字左右加一个小标题,换句话说,大约就是5个小标题的内容。 当然,写文章本不该做太多限制的,但是绝大多数好文章都是在一定约束之下完成的,比如古诗,尤其是律诗,约束之强可谓登峰造极,但仍然不妨碍大诗人和诗中极品的诞生。 对了,翻译的约束之强也有类于此,但翻译也能出极好的文章。 换个思路想想,也许文章本就是约束之下诞生的东西,这种约束,我们也可以称为“纪律”,爱的艺术的三大元素的第一项。古人最大的约束是书写的材质,孔子的年代必须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资源也有限,所以那时的文章肯定是以精炼为美,辞达而已。后来有了纸张,方便了许多,才能有洋洋洒洒的骈体文,很铺张华丽的描写,但也会有洛阳纸贵的现象。所以近现代还有文人特别恳切地说:敬惜纸张,就是不要随便写点东西就出版,免得浪费纸张。从地球环保的角度,这个主张仍然很有道理。 不过到了电子阅读(包括电脑、手机上的一切阅读)已经占据了日常生活的主体之后,人们对于“写点东西”似乎越来越随便了,反正数字化存储几乎等于不占空间。这本来是好事情,但有时也让人感叹,现在越来越难读到好文章了。没有了约束,怎么写好文字又成了新问题。 所以,兜了一大圈回来,我想说的很简单:不妨先试着给自己一点约束,然后才开始动手。 正常情况下,人为什么要写书?或者说,有什么需要刺激人写书呢? 其实前人已经说得非常清晰了:当你想找一本书来读,却怎么也找不到的时候,这时你就可以考虑来写一本了。 我编的的第一本书是教人怎么考律师的书,当时我在做老师,想教自己的学生考过这门号称中国最难的考试。我搜罗了许多律考参考书,结果发现没有一本合用的,所以最后只好自己来编了一本。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就好像,我和探长初入童书这一行,大概是在2001-2002年期间,我们也很想找到合用的介绍童书的书,搜罗了一大堆,最后还是找不着,所以我们俩就决定自己来编一本《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也是如此简单。 而我们面对《亲爱的天才》这本书,翻译了一年多,搜集了无数的资料,书虽然翻译完了,但是平心而论,读者如果只是拿到这本书来读,一般的读者一定会晕掉的,因为读者才不会像我们这样去反复查了背景之后才去读(翻译)那本书,所以需要给他们一点工具或者说一些台阶。根据我们自己痛苦的经历,都知道在中文世界里几乎根本没有这样的参考书,如果有的话,我们的翻译也不至于那么辛苦,对吧?所以,因为找不到这样的通俗易懂的参考书,我们就不得不来写一本。仍然是如此简单。 所以,当我们问自己:到底要写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写我自己想要读到而找不到的东西(当然是指中文世界)。 这时候,可以回到最初的起点,假想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在茫然无知的背景下却充满渴望地想从《亲爱的天才》中读到一些什么时,最想知道的那些事儿大概是什么? 说句大白话,要写好这本书,不要试着“往前走”,“钻研到更深处”,而要努力“往回走”,回到与入门读者同样的视角。 回复平常的视角,同样需要高度和深度,只不过“看起来”平平常常而已。就好像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听起来似乎极简单,做起来却是极困难的。我们不必对自己要求那么高,但也算是可以参考的某种高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