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旧书店里的古旧时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1 15:4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旧书店里的古旧时光


原创作者:金凯    来源:新文化报   


王丹奇修复旧书的手法并不专业 图/新文化报

  “那些旧书店,硬硬的还在。”在为《中国旧书店》作的序里,史航说。
  “深处古籍旧书的深山老林,便容易生出空想,望着顾客的背影,也悬想他的人生,而顾客委托找什么什么书,甚至不知是否真有那本,更像是生活在推理小说之中了。”《日下书》中,李长声这样描述旧书店的店主。
  是的,每个城市都有一座旧书店,就像兜里的洋钱,硬硬的还在。
  在长春,它的名字叫古旧书店,就立在街角,跟一大群手机通讯商店混在一起,守在胜利公园附近。小小的门脸没有任何装饰,透出一股子古气来。
  早春,门开着,屋外暖,屋内凉,上了四节台阶,便见从地面到棚顶用角铁支撑的粗糙木板书架,从南墙门口一直到西墙收银台,从东墙门廊到北墙小展架,四面墙堆满了各种泛黄的旧书,旧书黄则成了店里的主色调。
  书店中央还是书,从地面摞起,一本压一本,摞到半人多高。即便一个小小的门廊,也被书从上到下“霸占”。
  另一家古旧书店
  能见到明版书籍,有过唐伯虎的真迹

  光从门口洒进来,站在店里向外瞧,格外刺眼。
  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坐在进门处的板凳上,手里一本《苏联摄影评析》,轻轻翻看。黑色的剪影,和这书店很搭调。
  这个人就是店主王忠民,今年70岁的他,跟42岁的儿子王丹奇一起经营着这家书店。
  老爷子戴着眼镜,眼镜片厚厚的,有顾客时,他背着手在店里不停地踱步,见你在找书,会问:“要看哪类?这里只有旧书,找新书,这儿没有。”不寒暄,不多讲。
  熟客会直接点,要谁谁的什么书;初来乍到的,则被这满屋子书惊到,再被老爷子这话乱了思路,只好敷衍一句:“看看。”他便不接话茬,只是跟着你,从这面墙到那面墙。各品类看一圈,熟了,再交谈,下面的沟通就顺畅多了。
  这家古旧书店不是长春最早的,上个世纪60年代,新华书店也开了古旧书店。
  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陈学奎老先生介绍,那家店的位置在长春市新华书店的旧址,也就是现在书店的西侧。店里经营的各类旧书、书画都是原版,绝不用担心买到赝品,因为店员都是长春古籍鉴赏专家,比如赵俊峰、裴治国、何忠实等,当年都站柜台与读者沟通。
  书店偶尔还能见到明版书籍,甚至有过唐伯虎的真迹。当然,来这儿经常能遇到名人学者,比如宋振庭、张伯驹、孙晓野都是这儿的常客,古旧书店一直开到老楼拆迁,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
  读书、收书、卖书
  “不仅仅是普通人,那些大学教授也有人把书卖给我们”

  那个古旧书店还在时,王忠民在省一建上班,他形容自己当年的工作,就是“跑腿儿的”。老父亲爱读书,家里有好几书架藏书,各类别都有所涉猎。停电了,屋子里点盏豆油灯也要看。
  1985年,新华书店还是柜台售书时,王忠民把自家的屋子收拾出一间,四面摆上书架,开架售书,“我敢说,我是长春第一家开架售书的。”
  老书店也在现址附近,七拐八拐进胡同里,没有门牌。老王说,那时候工资少,书多得没地方放,看过后不想收藏的就卖掉,可以赚些钱供孩子念书和一家人的吃用。
  那时候,书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的,小店的生意差强人意。藏书不能一直卖,收书倒也没想象的那么难。很多单位的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伴随厂办社会的瓦解而关闭,现在几乎每个爱书人手中都有几本盖着“××单位图书馆藏书”章的旧书。而这样的书,古旧书店里更是随处可见。
  当年厂办图书馆的故事,王家父子说不清。老爷子说,当年只要有图书馆关闭了,熟人就会联系他,他去拉书,店里目前存书近15万册,那时收的书占了很大比例。
  一些人也会把不读的书送到他们这儿来卖,“不仅仅是普通人,那些大学教授也有人把书卖给我们。”王丹奇有点小兴奋———店里不少专业类的书籍是通过这类途径收到的。至于卖书人的名字,他一个也不肯透露,“读书人不愿意听到这些。工作时搞的研究,退休后,一点儿也不想再弄,就把书都卖了。”
  店主的坚守
  大厦重新布局,这一回,他决定离开这里,重回老地方
  王家父子说不清的事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在很多工厂。大量工厂改制,图书馆、阅览室无法维持,成全了很多以旧书为生的人,而今很多人依旧说:“总好过进了纸浆炉。”
  1993年前后,义和路的旧书市刚冒头,王家父子也从小胡同里搬了出来,在人民广场的电信大厦门口摆了个地摊。后来又搬进了大楼里,入门一楼半的位置,就算不错了,中间有一根横梁。那时候流行看武侠,书看得久了,谁还记得中间有根梁啊,直勾勾走过去,撞上。多年之后,依旧有人到了书店,跟他说,“当年,我没少撞你家那根横梁。”
  看书的人总是很固定,有些人读了大学、上了班,依旧来店里看书买书。也有人劝王丹奇,“别干了,这一天这么辛苦,也挣不了几个钱,跟我做买卖去。”
  心动了,他去找老爷子,王忠民就一句话,“书还没卖明白,要去哪儿?先把手里的活干明白了。”家里没人敢违抗老人的意见,他只好作罢。
  再后来,电信大厦里卖手机的柜台一直增加,堵住了大门,很多人开始玩手机,顾不上拐角这家书店。
  有一天,有个男生刚在楼上买了部4000多元的手机,进了书店看到一本书,问多少钱。
  “两块钱。”
  男生回了句:“这么贵!”王丹奇觉着让人在心上剜了一 刀,“什么都舍得花钱,就看书舍不得,两块钱都贵。”
  大厦重新布局,这一回,他决定离开这里,重回老地方,于是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书店的未来
  “我们说不出什么高深道理,只是小本买卖人,未来什么样不管,做好今天就行了”
  老位置的房租很高,书价也不低,有人说他们卖的书贵,同行都晓得,“收书卖书,赚的钱都交了房租,也是没办法。”
  午后的阳光透进小店里,斑斑驳驳,讲述也跟着断断续续。进来一个女孩要买漫画类教程,一时说不清楚究竟是谁的画,什么风格。王忠民停止讲述,来到书堆前,从里面抽出四五本,挨个讲给她,“这个是台湾现在流行的画风,这个是长春很多人都找来看的漫画书,这个是美国的……”女孩一直摇头,“我给你看看手机里的图片。”
  老王扫了一眼,马上从书堆里拽出来一本,“是这个风格吗?”女孩直点头。女孩还没走,又进来一个熟客,王丹奇装上了准备好的四五本画册,收了260块钱。又进来一对老夫妻,咨询收书的事情……旧书店里,多少有些活泛劲儿。
  人走了,王丹奇开始修书,收来的那些古旧书,很多散了页,他曾经一页页对照,用了两三个月功夫,整理了12册线装书———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他笑呵呵地说:“当年崔永元做一档关于电影的节目,在我这儿买了十几本书,后来每次来长春都到店里,很少空手走。”
  爷俩儿说,能收到的书越来越少,现在卖的基本都是库存,而看书、买书的,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越来越少。说到这店的未来,王丹奇摇摇头,“我们说不出什么高深道理,只是小本买卖人,未来什么样不管,做好今天就行了。”
  各地旧书店
  进旧书店的人少了,网上买书的人多了,虽然那些老派购书人依旧在坚持,期待着在旧书店和心爱的书相逢,但是,当岁月不容分说地流走,唯恐等待变作无缘,于是,难免店里寻,网上买。
  出差前,四下打听某某城里哪有旧书店,似乎也是爱书人的一致举动,这些旧书店的名字,您一定会感兴趣:
  北京:潘家园、府学博古书苑、豆瓣书店、哲人巷、三味书屋
  天津:老贾书屋、烟台道古籍书店
  石家庄:籍古斋
  太原:尔雅书店
  上海:上海书店、小朱书店
  南京:品雨斋书屋、古籍书店合肥:增知书店
  芜湖:万卷书屋
  不得不提的厂办图书馆
  一本托尔斯泰的《复活》,书刚买进来就被人借走,第二个等着借阅的人,已经把名字写在后面
  王家父子说不清的厂办图书馆,58岁的孟其人却再清楚不过,那些盖着“××单位图书馆藏书”、“××工厂资料室藏书”印章的一本本旧书,流传到旧书市上、旧书店里,也把他带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孟其人是原柴油机厂宣传员,而今一直强调自己依旧是一名“工人”。只要说到老厂,他总是目光望向一处,郑重地说:“我们柴油机厂当年是长春最大的中央直属老军工企业。”
  当年,长春人称柴油机厂为“柴老大”,厂里的工会早早就建立了图书馆。有关资料介绍,1959年厂里建了1200平方米的俱乐部,转年又建了1696平方米的游艺厅,图书馆随之成立。
  图书馆的样子,老孟还记得很清楚,原来的教育中心一楼,进了正门就能瞧见,100多平方米,四面墙全是书架,摆着各种各样的图书,中间还有半人多高的展架,大概摆放了三四排。馆员有两名:徐雅琴、杜广珠。
  那时候图书馆面向全厂职工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办借阅证,每天下午四点二十五图书馆开门,六点半下班,两个小时,馆员忙得没时间喝水。
  借书看书的人排着长队登记书名,文学类、政治类、经济类、社科类的图书异常抢手,一本托尔斯泰的《复活》,书刚买进来就被人借走,第二个等着借阅的人,已经把名字写在后面。
  那时候,工厂里有很多教育部门,有人上夜大,有人读技校,也有人准备进一步钻研,借书的人很多很多。
  图书管理很严格,书若是不按时还,会罚款的,数额很高,快占工资的1/4了。
  一个厂办图书馆能有多少本书?孟其人说,怎么也有近10万册,购书都是工厂专项资金,每年购买一到两次,孟其人当年有个很重要的活就是买书,“到新华书店买书,定期淘汰一部分。”
  淘汰下来的这些书,馆里的工作人员联络爱书的同事:“把书尽量都保存下来。”老孟有很多书就是图书馆淘汰下来的。
  看书的人多了,厂里的各种读书活动也多了,1994年9月3日,《柴油机报》记录了一则新闻:厂里成立了紫丁香读书会,成员有六人。随后还进行了征文比赛,写征文的人不少。
  总厂有图书馆,分厂也有,不仅有面向全厂员工的综合图书馆,还有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资料室,全是跟工作相关的书籍,“我们厂能成为柴老大,是因为一辈辈柴油机人好读书、重读书。”说到这儿,老孟一脸自豪。
  再后来,工厂开始改制,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少了,慢慢地闭馆,再由闭馆到变卖图书,2000年后,图书馆彻底消失了。
  “这是我们每个柴油机人最不愿意看到的!”老孟的语气里带着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4:52 , Processed in 0.0641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