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承志:中国仍是散文的国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4 17:0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承志:中国仍是散文的国度2009-04-10 来源:读书报   记者:舒晋瑜


                                                                    图为少年时代的张承志

  如今我对小说这形式已经几近放弃。我对故事的营造,愈发觉得缺少兴致也缺乏才思。我更喜欢追求思想及其朴素的表达;喜欢摒除迂回和编造、喜欢把发现和认识、论文和学术——都直接写入随心所欲的散文之中。——张承志
  张承志:中国仍是散文的国度
  一向低调不太接受媒体采访的张承志,今年2月破天荒地在新书发布会上接受了媒体的群访。是为了给用心写了两年的《敬重与惜别——致日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做宣传,还是多年坚持之外偶尔的一次妥协?
  他的解释满怀善意:出版商为了销售,可以理解,也不能一味地回避媒体。但这次采访之后,网络上大量出现“张承志称不再写小说”的报道。
  这使张承志感到无奈:“这话我15年前就说过。而且也不是这样的一句话。里面有对文学形式,以及文学所处时代的想法。”
  读书报:这么多年来您只写散文,媒体报道说您说“自己已经不具备充分的才能去写小说了”。虽然您15年前已经说过这话,但是现在看来还需要重申一下原因。
  张承志:小说的本质不是故事,而是虚构。我自己个人的阅读体验(也可能也包括很多读者),更想知道作品的本意,想知道自己想寻找的东西是否存在。在我写过的一篇关于小说的文字《彼岸的浪漫》中这样说过:“我居然也有十数年的作小说史。真是莫知悲喜,解说不清。而小说,无论怎样‘作’,我自知并未入门,也不喜欢。”后来在《鲜花的废墟》里言及梅里美时我又写过:“……惟结集时人才有空回忆、并接触自己早期的习作。我不禁为自己和这些自己写下的所谓小说的单薄,感到吃惊和害臊;也为容忍和成全了如此自己的时代,感到惊奇与慨叹。如今我对小说这形式已经几近放弃。我对故事的营造,愈发觉得缺少兴致也缺乏才思。我更喜欢追求思想及其朴素的表达;喜欢摒除迂回和编造、喜欢把发现和认识、论文和学术——都直接写入随心所欲的散文之中。这并非是在贬低小说艺术。或许正是这样的我,才算懂得了尊重小说。……我发现,我其实没有什么小说家的才能。”
  散文本身照样可以有丰富的故事,只是散文或随笔不虚构,更自由,论述的,抒情的,甚至考据的内容,都能在散文中表达。所以在这本关于日本的散文集中,我干脆写出这样的感觉:“纯文学的讨论以及艺术诸般,尚需缓行。一个民族要跋涉的文学路,尚要一步一步,数过他人不知的崎岖。中国大致仍是散文的国度。因为命途多艰,小说的大潮尚未临近。因为救国的老调,依然弹它不完;使外人心仪的风花雪月,埋在文字的深奥,蓬勃尚待一些时日”。
  读书报:在长篇散文集《敬重与惜别——致日本》中,您对因甲午海战、八年抗战、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件引起的中日两国恩怨,做了中肯的探讨和论述。在《天涯》上连载时外界的反馈如何?
  张承志:《天涯》只刊登了部分随笔,最重要的部分反而没登。
  读书报:我觉得从年轻时候起,您就是一个很会学习的人,比如大学毕业后考研究生,研究生时就开始学日语——为什么选择了日语?
  张承志:读大学时是四人帮时期,没有集中精力学习的条件。当时我和一些同学的目标,是想速成一种外语,哪怕只能粗通皮毛,哪怕只是阅读而不会口语,想用外语突破当时的思想禁锢,哪怕是稍微学一点,知道些新鲜的消息,哪怕读读考古资料,那是非常低级的愿望。这个目的达到了。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我如饥似渴读着从日本得到的消息。后来借到一册梨本佑平写的《周恩来》,就夜以继日地翻译。在那次纪念周总理的热潮中,我使用“爱周”作笔名的这个译稿,被广泛地油印、手抄、打印甚至铅印。
  待到90年代去日本,我已经开始用日文写作。出版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散文集《鞍与笔》。不用说,日本人接触多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对我影响很大。
  继蒙古草原、新疆、西海固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把西班牙与日本作为自己的文化参照。当然,对他们的语言深浅都尝试了学习。毕竟在日本滞留的经验也比较多,把它们写出来,让读者分享自己对这一文化的思考,进而让它成为我们发展和进步的参照,也是自己的目的。这样,先是2006年专程去日本做了两个月调查,然后开始写作。
  读书报:是怎样的调查?调查涉及哪些方面?写作时的心态如何?
  张承志:这是一次奢侈的调查。以前滞留日本的时候,没有这样旅行和调查的余裕。写作时碰到的问题,逼着自己深入阅读。我总对朋友说,这一次写作背后的阅读,令我无比怀念。大约对引用书都做了反复的精读,约有30多本。作家的生存方式也可能藏着异化,即忘记了更重要的、人生目的之一的学习。这本书使我进入了认真的学习,那求知的快感,是难以形容的。
  有些章节要求文化的水准,甚至一定的考据性。如《四十七士》,它是个著名的故事,但对它的描写有各种层次。我留心找到和掌握最基本的资料。比如岩波新书版的《忠臣藏》、沟口健二导演的电影,我走遍了主要的四十七士活动过的地点,有时甚至与他们的后裔同行。日本的朋友为我把电影做成DVD,听不清对白,又从日本找到脚本给我寄来。
  读书报:能说是您所有作品中最具学术性的一部么?
  张承志:也许更有点学术意味的是写西班牙古代的《鲜花的废墟》,那里有些是自己的“发现”,也包含一些和西班牙官方学术界商榷的内容。而《敬重与惜别》这本书,一部分章节是日本的基础常识,我不过用自己的文笔疏理了一遍,不能说有多大的学术性,如《三笠公园》;有些则更多是个人的立场和感想,如《赤军的女儿》。关于文学也比较多地写到个人的体验,我在中日战争前后文学交流的一章里,谈及了三个日本重要的作家佐藤春夫、太宰治和堀田善卫。他们是四五十年代日本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与中国关系紧密的作家。日本朋友知道我在读这三位作家时,神情常有些异样。佐藤春夫曾以翻译鲁迅为荣,太宰治以鲁迅为模特写过小说《惜别》。我因阅读堀田善卫描写西班牙的作品接近了他,后来发现他是一位对中国、尤其对上海感情深重的作家。涉及三作家的引文都是我翻译的,但都经过与日本朋友的反复讨论。
  读书报:我觉得不单是《敬重与惜别》,您的很多作品,也非常严谨。
  张承志:从北大考古系到民族研究所,或者还可以提及日本的东洋文库,我半生受到先辈和师长的影响很大。我一直有个念头,要回答他们对我学术的期望。
  但是我不希望学术只是在学报的死板论文。这种格式排斥更多的读者,也限制感情的表达。但是学术和散文的糅合,是可能的。
  1980年我调查了一条新疆的古道,是蒙古时代成吉思汗才能够从蒙古高原进入中亚的通路。调查结束后,在思索一篇学术文章时,我作出了一个决心,就是把一切学术的题目都写成文学的散文。它就是《荒芜英雄路》。与此同时,我也决心让自己的散文,具备学术的内涵或依据。是的,非学术的文学,更需要暗藏严谨。
  读书报:《敬重与惜别》的完成,是否也了却了一个心愿?
  张承志:日本优秀的文化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我在书的跋语中这样写道:“模仿着明治时代的留学生,我在求学结束、难关渡过、事情做完之后,也永远地告别了那个美丽和魅力十足的国度。在大海的这一边,在道路坎坷的此岸,在广袤无限的大陆上,在文学的追求中,在泥泞的西海固和艰辛的塔里木那埋藏深沉的故乡,在以笔为旗的生存中,我体会到了某种日本精神。”
  读书报:写《北方的河》时,您说过自己对女性没有把握,这么多年过去,这种状态有变化吗?《敬重与惜别》中您对女性的态度是怎样的?
  张承志:日本女性一直在向世界表达着对美感的观点。她们比男性更坚决、更富于立场的坚决和行为的含蓄。在她们担负的一部分文化中,日本女性显示的美感,对中国人会发生很大的触动。在《敬重与惜别》中写女性的笔墨不多,但都因背景的巨大,而显示着这样的特点。
  读书报:我发现当代作家中,您和王蒙对语言似乎有特殊的天赋。您会几种语言?对多种语言的使用对于写作有什么帮助么?
  张承志:我的水平不高。如果以口语为标准,能使用的是日语和蒙语,粗学了一点西班牙语,更多少触碰一点阿拉伯语。这些不值一谈。但是你若问,哪怕粗知一点语言有什么用的话,我想说,这是一扇通向人心和文化深处的门。包括蒙古语文化启蒙,对我而言超过一切大学。《黑骏马》中的对话,都暗中用蒙语暗读通顺才落笔。在写作中调动主流话语之外的语言营养,让不同的文化转换为笔下的汉语文章,是一件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
  读书报:这种语言的转换,会不会使写作的状态变得磕绊?
  张承志:不仅不磕绊,而且会让汉语的感觉,被突然激活。它使得语言不致于停滞,使语言丰满和新鲜。其实,这本来就是作家的事情。
  3月中旬,在北四环的一座写字楼里,我初见张承志。与“传说”中的印象大不相同,张承志没有网络上传言的那么特立独行不好接近,相反,他正直、幽默且友好。说到学术界令人不齿的现象,他痛心疾首,然而说到有趣的事情,他的脸上立刻堆满灿烂的笑容,和善的眼睛让你觉得无限温暖。
  这是一位不矫饰、不虚伪、敢说真说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从1989年辞掉公职算起,张承志游离于文坛体制之外已有20年。20年间,他没有停止过行走、学习与思考,他对于理想的坚守,他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批判,从来没有动摇过。这种独立,反而成全了他不愿堕落、追求真知和文学的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9:10 , Processed in 0.0700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