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听课”的利弊思索
枣乡教研员
近段时间,一句问候正逐渐成为一线教师间的流行语——“今天,你被推门了吗?”后来才了解,“推门”指的就是眼下各级教学主管部门正轰轰烈烈开展的“推门听课”活动。所谓“推门听课”,指的就是上级教学管理者采取不打招呼、直接推门进教室听课,其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解“原生态”课堂,矫正公开教学的“作秀、表演”,有效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与管理。
推门听课根据听课者身份不同,可纵向的被分为上级(省市县镇教研人员)听课和校级(学校教学管理干部)听课两类;按照推门形式不同,又可横向的被分为一次推门听课(完整的听完一节课)和多次推门听课(一节课时间推多间教室的门,听多位教师的课)。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监管形式,推门听课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例如,某些偏远地区学校年龄大的教师有用方言讲课的现象,实行推门听课后,老师们再也没有使用方言教学的了。另外,也彻底杜绝了空堂、酒后进课堂、上课接打手机等违规行为,课堂,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更加规范有序了。 其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推门听课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备教一致,听课后要第一时间检查执教教师备课,坚决制止和杜绝“有教无备”。这就防止了一些教师凭经验教学、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大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门听课的质量监测办法之一是当堂测试,听课结束后,马上命制试题、组织学生测试、立即批改量化分数、计算合格率,这样一来,就促使执教者要更加认真备好课,自觉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杜绝了公开教学的“作秀、表演”。眼下,精雕细刻“公开课”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质疑,因为它并不能代表执教者的真实水平,反观形式灵活、注重实效的推门听课就彻底摒弃了这些弊端。我们关注的目光无需再紧盯着那几个名师,而是平等的投放在每一个平凡的教师身上,被推门的执教者展现的无疑是最本真、最“原生态”的课堂,他们真实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自然是一览无余。推门后,老师们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惊喜和发现。 诚然,从管理的角度看,推门听课更加注重实效,强调真实,对教学的规范与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执教者的角度出发,有些声音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思索的。 声音一:“这一周我已是第三次被推门,先是校长听课,再就是县教研员视导听课,后来是镇里的领导调研听课。这三次推门打乱了我原定的教学计划,影响了我的教学进度。有时,我本来安排了复习训练,但领导一进门,我就会担心上这样的课会让他们不高兴,只能被迫改为新授课。”——某中学教研组长 思索:推门听课的偶然和不确定性的确能有效促进老师们的教学自觉,但过于频繁的推门会不会使他们心里紧张,产生精神负担呢?会不会打乱他们有序的教学安排呢?所以,推门听课要把握一个度,过松或过紧都会适得其反。 声音二:“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注意力分散、贪玩儿好动的年龄阶段,有时上课我费了好大力气刚把孩子们的精力集中起来,领导中途“啪”的一声推门而入,几十个孩子齐刷刷扭头观望,喧闹与躁动又得需要好长时间才能安静下来。”——某小学一年级教师 思索:不要说是一年级的孩子,即便是初中高中的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时候,也会被贸然的不速之客吸引过去。课堂上经常涌动的是思想和灵魂的碰撞与交流,需要更多的安静与和谐。建议上课铃声响起,轻轻的随学生进教室,认认真真的听完一节课,最好不要中途推门,贸然闯入,这既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声音三:“真倒霉!我今天讲的是最难学的三角函数,结果被推门后,领导还现场出题进行了测试,成绩低得让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某中学教师 思索: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客观的讲,教学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传授行为,没有一个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学会,可我们必须要承认知识点的难易差异是存在的,学生间的智力差异也是存在的。所以,推门听课只能把当堂测试看作是一个环节和过程,绝对不可以当做一种终极性的评价。否则,最能警醒我们的还有教师内心的抗议:我不行,你讲一节试试。 ………… 一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任何尺码都只是参考而已。惟尺码论,就是那一笑千年的买履郑人。教学,是一门关乎生命成长的艺术,课堂,则是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平等对话的舞台。教育,如果管控过紧,不透缝隙,就束缚了师生思考的自由、交流的自由,就扼杀了生命的创新活力。当下,最要紧的就是要求每一个教育人特别是管理者们,都能秉持一颗仁者之心,宽厚的去对待每一个生命;都能秉持一份智者情怀,理性去“推门”, 让教师在愉悦的心境下,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让推门听课活动在促进新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