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语言文字网 海外的华人约有80%居住在东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由于这些语言无法与广泛使用的英语等大语种相比,故被称之为“小语种”。华人到海外谋生,头一道要过的便是语言关。在长期的相处中,通过彼此的学习与交流,不仅华人很快掌握了当地语言,而且在当地的小语种中,也慢慢地出现了一些汉语的借词。
当然,这些借词主要来自闽粤方言,特别是福建的闽南语。这是华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一个表现。
前些年,我曾在缅甸仰光生活过一段时间。缅甸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大凡读过书的人都会懂得一点英语。不过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普遍使用的还是缅语。奇异的缅族语言文字,我自然不懂,不过我曾拜读过仰光外语大学汉语系一位缅族学生用汉语写的毕业论文。这位学生综合前人的成果及个人学习的心得,认为缅语里面的汉语借词可分为8大类,并列出30多个例子加以证明。其中,食物类的词有薄饼、宫爆鸡、酱油、瓜子、酸菜、甜糕、豆腐、包子、面线、米线、油炸鬼、咸菜;植物类的有高丽参、芥兰、荔枝、桃树、梅树;体育类的有武术、功夫、气功、太极拳、双截棍;娱乐类的有牌、骨牌、麻将;社会类的有头家、老板等。
对这些我没有研究,不过总觉得不够全面,因为像“玻璃生菜”这个词就没有包括在里面。其实缅语中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据不完整的资料统计,印尼语中的汉语借词大致有13类182个。菲律宾大学一位语言学家早在1948年即在其著作中指出,菲律宾的他加禄语中,来自汉语的词语有381个之多。无论是缅甸、印尼还是菲律宾,这些国家小语种的汉语借词中,数量较多的是日常生活和商业用语。例如印尼语13类汉语借词,数量居首位的是饮食类,有32个,而日用品类和商业类分别为18个,并列第二。由此可见,华人在东南亚的主要活动是自谋生活与和平经商,与早期西方血腥的殖民移民是有本质区别的。
当然,语言的交流是双向的。华人与当地人的融合,不仅使得他们彼此和睦相处,而且也增进了祖籍国人民对东南亚的了解。据国内学者不完全的统计,汉语中也吸收了不少马来语和印尼语的借词,其中一些已经流行开来,早为大家所熟知了。例如把烤肉串叫做“沙地”或“沙爹”,把妇女穿的筒裙称为“沙笼”,还有今天在市场上常见的有特殊风味的东南亚水果榴莲、红毛丹和山竹等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