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散文阅读教学路径新探作者:七槐子
散文阅读教学路径新探 (载《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3期)
这一次“新探”,必须也必然建立在学习借鉴以往的鉴赏教学经验之上,试图指出一些新的探索思路。本篇拟探究散文的精读过程,认定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执教者应该凭借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解读体验,去解决教学设计的操作问题;“笔述”乃是需要重视并着力尝试的一条演练路径。散文阅读教学只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区域,许多复杂难题亟待一个个探究,而获得教学果实离不开田野里的艰难耕耘。
一、 精读过程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经用诗句阐释精读作品的要义,诗云:“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总则,即“潜心会本文”,以“文”为津梁,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拟先举一个精读的实例(篇目取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展示“潜心会本文”的真实过程,引发相关的思考。
(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老舍先生的这篇随笔,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呢?作者与读者亲切地交流,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诉说自己的真切感受。全篇都弥散着亲切感和亲和力,仿佛是向自己的老朋友(读者)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冬天的济南),似乎该文神韵就集中于此,辐射自此。阅读的时候,要细心感受和体会这个总的特色。 这种描述、交流是渐进的。第一段距离尚远一些,自第二段起,面对面似的谈话渐渐展开了,亲切感渐渐变浓了。向故人描述,所选取的对象之一是“老城”,对象之二是“小山”,作者向故人诉说;小山呵护着济南,并向那里的人们承诺,而济南人也呼应着慈善的小山、慈善的济南的冬天。看看,文字里包含了多么浓郁的情味!阅读时,若掩蔽这一番情意,未免太可惜了。 第三段描写“小雪”,仍然采用向故人诉说的口吻,而大量比喻之内,拟人的意味也还在延续着。先是描写静态的景色,然后再来描写动态的景色,收束在对“雪”的评说上,诉说一个温柔的心愿,似乎不无祈求的情味含在其中:“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第四段好像是一小段儿“变奏”。远景,镜头转向狭窄的古城。摇动,渐渐展现出城外宽敞的山地。镜头里出现山坡上的“小村庄”、小村庄房顶上那一层薄薄的雪。需要想象出来,这一段(句),乃是承接着上一段,这个长镜头之前所呈现的小雪、矮松、山坡、斜阳,与这里所呈现的城里城外、小村薄雪,之间存在着映衬与重合的关系。所谓重合,是指需要把小村庄放置在那样娇美的“山坡”之上,整合在一起复现出来,如此体会和想象,情境会更加妙曼瑰丽。 另外,关于“小水墨画”的比喻,颇值得玩味。第三段写山间雪景,宛若一幅温馨明丽而灵动的水彩画。第四段则变换视角,其用墨极为简炼清淡,隐去了明艳的色彩(没有上一段那些斑斓的用语),在画面上留下大片空白,交由读者去想象、填补,——这正是古代水墨画追求的意境和韵味。 第五段:主要写济南的绿水蓝天,引领着读者的目光从地上慢慢转向天上,去感受偌大空间中的“清亮”和“蓝汪汪”,逐渐生出瑰奇的想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仿佛这个比喻是由诉说者(老舍)与倾听者(读者)共同想象出来的,形象感、交融感极强,富于感召的魅力。另外,行文类似影视艺术里的“重合”,镜头先是转向河水、水藻和柳树,极力凸显景物的“绿色”,这是底色;再把镜头从河上摇到天上、继而从天上摇到河上,幻化出“蓝水晶”的瑰奇想象,这是主体空间;最后,将“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移进来(重合交汇),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鲜艳明丽的立体形象。 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用语简练,收住全文。(有的版本把这一句并入前一段,紧接“水晶”句,又别有一番意味了。) (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老舍先生旅居英国数年,回来以后客居济南,——他是以天涯归客的身份、外乡人的视角来观察“济南的冬天”。他对这里的风光由衷地喜爱,其中自然包蕴着故国河山之恋,也透露出一个外乡人对于外乡水土风情的惊喜感。 本篇描述的重心,可以归结到一个“小”字上,这是非常奇特的,当视为作品的个性。我谈谈自己的阅读直觉。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好像站在一个沙盘旁边,俯瞰冬天的济南风景。你看,“小山”围成一个“小摇篮”,让“老城”安适地睡在里面;城外的山仿佛是一个“秀气”的女孩子,披着“带水纹的花衣”,夕阳下还露出害羞的粉红色的笑意;小小村庄、薄薄残雪,构成一张“小水墨画”;最后,青天碧水汇合成一块“蓝水晶”,将城里的房屋、城外的野山和“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全都“包”在里面了。——何其“小”也,那是精美的“小”、秀气的“小”、弥散着温馨至情的“小”。这“小美”之中,珍藏着无尽的欣喜与温情,折射出作者真纯的情怀。 小美亦美,而且是一份独特的美,幽雅而悠远的美。这种美,负载于中国作派的优雅的文字表述,自然而明朗地从作者笔下流淌出来,成为心灵的写照、情怀的辐射。文字中发散着那一份温情,也能深深感染“潜心会本文”的读者,使我们凭借涵泳文本而“亲和”于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山水之喜、民居之亲、真淳温厚的民情之爱。 (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前面,我们已经涉及了作品语言的涵泳。“遵路识其真”和“入境始与亲”,对于作品之情思的感受、欣赏的过程,每一步每一层每一丝每一缕,都离不开依托品味语言,去领悟其神也,会晤其心也。再摘引出少量例子,体会如何强化“语言意识”,争取细化语言咀嚼,提高含英咀华的精密程度。 例一,第四段特殊的构句特色。 请读原文:“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全段只有一句话,这叫“独句段”,不过一般的独句段比较短,而这一个却比较长。原本可断成两句或者三句的,为什么当中不加句号呢? 细细读来,感觉似乎表现了电影拍摄中的“长镜头”的效果,当中没有切换镜头,连续延伸而下,直至最后响起“画外音”:“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一段文字的朗读,需要教师精心指导。语气连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意味,还要读出惊喜之意:“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仿佛忽然想到了这个最为合适的比喻,急忙插进来。 例二,句子的长与短。 当年过于欧化的造句毛病,这篇几乎看不见痕迹。总起来看,句子比较短,句中停顿比较多,用语精炼典雅而不失亲切自然,讲究语句的节奏美和韵味感,很适合朗读。这些特色通过朗读,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从而在经典语言的学习和积淀方面多获收益。 全文超过15字的,只有这一句,——“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个凡19字的长句子,与所写的具体内容有关联,似乎作者刻意纾缓语气,与垂柳长枝的妙曼摇动相应,由此可见其锤炼语言的良苦用心。 课文语言方面可细加品味的地方很多,比如有好几处加了“儿”字:“圈儿”“口儿”“髻儿”“道儿”“风儿”“天儿”“影儿”。其中一般读儿化音,显得很亲切,带着北京话的语音特色,个别的要作特殊处理,如“风儿”,“儿”字要读出来。
二、教学设计思路探究
参照 “遵路”“入境”“悟神”的鉴赏指示,我们初步解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美文,之后,再来思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试图从阅读者的角度转变到执教者的角度,把鉴赏纳入教学设计的轨道。在此,我针对《济南的冬天》的阅读教学设计,提一些参考意见。
《济南的冬天》适合多安排美读。备课时教师先要投入地美读几遍,局部最好反复吟哦回味。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味道,读出了心得,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得心驰神往,摇曳生姿,口有余香,不知不觉地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此其一。
其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美读与吟哦的时候,拿起一支铅笔,圈圈点点,勾勾划划,标示出心灵涵泳的痕迹。同美读一样,教师如此备课,引导学生如此体味语言细节。以上这两步,主要还是在感受这篇美文的内容,为鉴赏作一些准备。
其三,从“感受”逐渐向“鉴赏”靠近。可做的演练项目比较多,比如: (1)梳理行文的脉络(文脉),注意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 (2)结合梳理文脉、标示相关语句,探究作者描述的特色。之一是拟人法的运用。老舍先生仿佛向读者介绍自己新近刚刚结识的一位“老朋友”,采用“拟人”法娓娓诉说,自然而亲切。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说小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云云。——小山仿佛就是一位慈善的老祖母吧。描写山坡上草色雪色,说黄与白相间,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而日落时分晚霞映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云云。——这莫不是一位小姑娘秀气柔美的风姿? 之二是在描写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富于变化,能使人产生美的联想。第二段写小山,作者想象着山和济南人在悄声对话,仿佛打开一扇童话之窗,那么神奇而温暖,也可以比喻成暖色调的年画吧;第三段写山间雪景,又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仿佛展开一幅鲜秾明快的水彩画;第四段文字简约清淡,透露给我们水墨画的淡雅韵致;第五段写济南的绿水蓝天,既有水彩画的透亮感,又有一些油画的浓郁感。诗情画意,给人带来的美感真是丰富而生动。 (3)结合探究描述的特色,分析欣赏精彩语句。这一项,也可以分散溶解到前一项中完成。此略。 (4)结合欣赏精彩语句,用文字记述自己点点滴滴的阅读心得,可采用写旁批、写感言等方式。 其四,适当进行拓展迁移的演练。建议采用“笔述”法,让学生每人至少写出一段文字(短文)。提供两类题目:第一类侧重于评析,谈一谈鉴赏心得。比如,以“童话中的小摇篮”、“美文画意谈”等为题,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第二类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某些内容进行仿写、改写。比如,采用拟人法,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屋顶上卧着的薄雪、河水中倒映着的长长柳影等,借鉴课文的笔法,结合阅读的感受,带着感情描写相关景物,力求写出一些个人特色。
三、 “笔述”功能探究
“笔述”,也称“笔谈”,指不用嘴说,而是改为用文字表达阅读者的心得体会。自从上个世纪“谈话法”流行以来,这五六十年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种弊端:崇尚用嘴“说”,追求事先拟定好的统一的标准答案,抑制潜心涵泳、吟哦默想、个人体悟,忽略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笔述”练习。这十来年,虽有校正,但某些方面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笔述”的类别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散述说阅读感受,结合圈点、批注,三言两语,点点滴滴。另一类是相对集中地述说阅读体验,又可以分成若干种演练项目,如:写评点式的札记短文(多侧重作品的写法和语言),写读后感(多侧重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仿写、改写等。 分散述说与集中述说,二者并非没有关联。前者多触及作品局部的文字细节,随手记下真实的阅读感受;后者往往能将那些零散的思绪、心得穿连起来,形成某种相对集中的阅读成果。 (二)“笔述”的多种教学功能 1.从语文学习规律着眼,探求“笔述”的基本教学功能。 语文能力的有效培养,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这个道理用一句老话来说,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会听说读写”。散文阅读教学同样要遵循这个道理,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而有趣味地“实践”。美读和“笔述”乃是确保获取特定教学效益的两座桥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口述”是必要的,如果能结合运用“笔述”,而不是排斥它,忽略它,则有助于全面获取教学效益;否则,很容易产生倾斜,一部分学生受益多,另一部分学生受益少,甚至有些学生因跟不上问答的进程而基本不受益。 2.从散文学习与鉴赏的角度,探求“笔述”的特殊教学功能。 散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标本,堪称培养语感的重要阵地。具体分析,所能获取的教学效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高质量地汲取和积累语言,另一个是适度提高文学审美水平,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这两个方面,都与“涵泳”和“分析”有关。学习与积淀语言,更多使用“涵泳”的方法;鉴赏散文则需要将“涵泳”与“分析”联结起来,也就是从“感受”逐渐提升到适度进行理性鉴别的层次。——无论积淀语言还是学习鉴赏方法、感受还是鉴别、涵泳还是分析,美读和“笔述”都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而“笔述”训练与反馈的清晰度、可操作性,还要强于美读。 具体分析,“笔述”在散文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种“口述”所难以替代的优势:(1)参与性更强,可以吸纳全体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演练轨道,保证教学时间普遍有效、教学活动普遍落实;(2)思维的清晰度更高,从意会到言传的过程恰恰是训练语言的理解力、分辨力和鉴赏力的有效过程,从模糊走向相对清晰标志着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3)学习的自主性和稳定性更好,学生能够比较从容地吟哦、回味、比照、淘洗、扬弃,即时用文字提炼和凝结学习收获,实现个人的真实的学习思考过程,而不是跟着教师及一部分学生去齐步走、“赶三关”;(4)教师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获得反馈,从而快速调整教学内容、难度、速度和方式等,此外,通过全面分析“笔述”情况,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把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四条,集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对散文阅读教学产生直接的支持作用。 3.从读写能力交互生成的角度,探求“笔述”的附加教学功能。 “笔述”主要的教学任务乃是支持阅读,这一点应该明确,不能赋予“笔述”过多过杂的教学指令,那样会削弱其主要功能,产生负作用。但读写能力的生成具有交互性,客观上彼此能够产生积极的牵引作用,因此,“笔述”还具有两种附加的教学功能。(1)提高运用文学语言的灵活度,这有益于文学创作,也对提升实用类文章写作的语言精粹程度产生积极影响;(2)加强实用类文字的演练,提高“论说”的熟练程度,这是一种价值颇大的常规性训练,积少成多,方可大见成效,以往关注不够,训练不足。 (三)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笔述”的教学功能 有些课文,难度不大,语言的精粹程度也比不上那些经典的本土原著,侧重描写方法等内容的学习、鉴赏即可,可采取“笔述型”的授课思路。例如学习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可创设假想的情境,添加一双观察的“眼睛”——观察茨威格如何注视罗丹忘我地修改完善其“女正身像”,并借助想象,转换叙事的角度描述“实况”。如果这类练习做得还比较少,最好安排演练步骤,给予具体的引领:先带着要求,重读、细读相关文字。根据课文里提供的情境,想象:那一双“眼睛”,如何注视着茨威格注视罗丹的特殊工作状态(过程)。设置四个描述的层次:
(1)总写这种“注视后边的注视”之概貌。
(2)至少添加一个描述的细节,精细生动地显示这种特殊的“注视后面的注视”。
(3)描述罗丹修改结束时,茨威格的心情和感触。
(4)仍然从那双“眼睛”的视角,去猜测茨威格的心理活动,集中揭示他在这一段奇异的时光里“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进而言之,某些经典篇目,也可以放手自学,借助“笔述”的形式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和鉴赏,教师可考虑组织班内交流,相机点拨指引。这样做,有前提条件: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练,从教师身体力行地领着做,逐渐变为指点学生自己做,教师则扶上马、送一程。可见,在某种教学高度之上,教师从“教”逐渐变为不需要“教”,——在这个教学改革与提升的进程中,“笔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这是值得深入探索的一项实验课题。
以上这些,属于创造教学条件,改变教学设计思路,增加“笔述”的教学量和训练难度。只要教学理念清楚,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好解决。最难创设的“条件”是什么?乃是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眼力)和“笔述”水平(笔力),不断加强演练,丰富心得,使散文阅读教学真正因此而受益。常言道:眼高手低。反过来考虑,如果“手”高上去了,那么“眼”也一定会随之而高上去,久而久之自然能够成为鉴赏的高手,引领学生沿着有效的教学路径攀援而上,不致误入歧途。对此我略有心得,说说往事。前几年写随笔比较多,写多了,对文字表述的细节便愈加关注。像这个长句子,写初稿时顺着文气流泻而出,后来也保留原貌未作删改(我一般不喜欢写长句子):
天黑透了。女人招呼男人和孩子们回家睡觉。屋子静了,院子静了,胡同静了,一座古城静了。院子里的豆角花香则飘过屋脊,在一条条胡同上空汇合起来,幽幽地飘向城市边缘,与星光月光交融着没入那一大片一大片红穗摇荡的青纱帐里。 / 那时我总觉得只有豆角花香最轻最细,能传播到远处。别的花味道都浓,就不行了,半道会跌落的,流失在清淡的月色之中。(摘自随笔《豆角花》) 语文教师自己有了较多较深的散文写作体验,对文字表述的细节养成推敲的习惯,那么,再来读课文,便能表现出文学鉴赏的敏感和潜心涵泳的自觉性。比如,《济南的冬天》里最长的那个句子(单句)——“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读到了,一般是不会轻易放过去不管的。 2009/11/8 讲稿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