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文强:同课异构不能缺少“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9 14: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课异构不能缺少“同”
【案例背景】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研方式,它能很好地展现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技巧。研究教师的“异构”,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成长,也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因此,“同课异构”也往往成为各类优课竞赛的主打选择。就在前不久,我校承办了本区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评比的活动,采用的也是同课异构的方式。通过观摩学习,我对同课异构这一教研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案例描述】
    本次区级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评比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聆听了其中三位老师的课,现将他们主要的教学设计记录如下:
    方老师主要的教学设计:
    由福楼拜要求学生莫泊桑仔细观察人物言行的故事导入,然后小结:只有观察仔细才能把人物写得逼真形象。接着,利用书上插图,要求学生推测插图中的人物各是谁,并根据文中内容说出自己推测的理由。推测完人物后,就对人物形象进行逐一分析,设计的问题是:结合文中具体描写,说说文中四位文豪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最后小结各种人物描写方法。
    王老师主要的教学设计:
    直接入课,接着检查预习,先检查了字词的音形义,检查完了字词的音形义后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检查完预习,开始感知文本主要内容,这一环节主要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1.文中写了哪几位文豪?并对其作简要介绍。2.勾画出文中表示人物到来先后的标志性词句。感知完文本主要内容后,就进入到人物形象的品析环节,设计的活动是:我认为        是一个          的人,我是从文中                的描写读出来的。最后小结人物描写方法。
    沈老师主要的教学设计:
直接入课,然后请一列学生朗读全文,并提出听读要求:感知文中先后所写到的人物。听读完之后,完成的教学活动有:1.集中纠正读错的字音并板书字和音,要求学生当堂在书上空白处写字拼音。2.集中纠正读破的句子,老师范读后领着学生一起读。3.说说文中先后写到了哪些文豪并勾画出文中表示人物到来先后的标志性词句。这些教学活动完成后,课件出示以下文字: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品性特点,抓住了人物的品性特点,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品性特点,这三种方式是:用叙述性的语言来表现,用议论性的语言来表现,用描写性的语言来表现。接着,老师以分析都德为例,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分别从叙述性的语言、议论性的语言和描写性的语言这三个角度去品析都德的形象。教师做完示范后,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位文豪,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分别从叙述性的语言、议论性的语言和描写性的语言这三个角度去品析所选人物的形象,并做好小组交流和全班发言交流的准备。全班交流发言之后,教师再次利用前面出示的课件,最后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三种方式。
【案例反思】
就以上三位老师主要的教学设计来看,无疑,他们都在同一课题(《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下进行了“异构”。可是,同课异构仅仅只是对同一个文本“异构”出一个个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吗?同课异构中的“同”就仅仅指同一个文本吗?
如果我们追问:三位老师对《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个文本中的什么共同点进行了“异构”?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对如何运用刻画人物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个共同点进行了“异构”。方老师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以“结合文中具体描写,说说文中四位文豪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种探讨的方式对这一共同点进行了“异构”。王老师也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运用“我认为        是一个          的人,我是从文中         的描写读出来的”这一开放式的句式对这一共同点进行了“异构”。沈老师则从文本中叙述性的语言、议论性的语言和描写性的语言这三个角度,运用教师先示范,学生再自主探究的方式对这一共同点进行了“异构”。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方老师和王老师分别对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点进行了“异构”,而沈老师则是从文本中叙述性的语言、议论性的语言和描写性的语言这三个方面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这一点进行了“异构”。由此可见,沈老师与另外两位老师“异构”的教学内容不一样。那么,到底是沈老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得当呢,还是另外两位老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得当呢?这里就牵涉到《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内容确定的讨论了。从文体特征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描写人物群像的散文。从教材体系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被安排在“杰出人物”这一单元下,而这一单元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会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文本自身的独特性来看,它刻画人物形象不仅仅只是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还综合运用了叙述和议论等方法来刻画。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沈老师对《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内容确定是全面和得当的。
    对于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方式,平时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异构”,而忽略了“同课”中的“同”。同课异构中的“同”,应该不仅仅指同一篇文本,还应该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即这篇文本确定的教学内容。“异构”应该是对同一篇文本中确定的教学内容的“异构”,这要比对整篇文本“异构”重要的多,这应该是同课异构真正的教研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马集初级中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28 , Processed in 0.0638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