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观课评课中学上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 10:1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观课评课中学上课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许必华
王荣生教授的这本书,放在案头已有些时日。从可读性而言,嚼之再三,因为太专业,难以下咽。这个暑假,是下定了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读罢,修行了20年的“武功”,仿佛一下子全废了——我不知道这20年我是怎样教书的,稀里糊涂就过来了。也不知道我教书的——“业绩”、“成就”、“荣耀”、“信心”等等——我不知道用怎样一个词语来表达,都是又都不是,是怎样得来的;说直接一点,就是学生考试的成绩,因为教书教得好不好的一张最直接的睛雨表,就是这些写满可耻又可爱的阿拉伯数字的成绩单。20年的沉浮,就是这些数字,给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耻辱心酸和种种不切实际的虚幻光环。书像船一样把我渡向远方,当我站在另一个岸边,我将怎样来审视我过去的足迹和未来的道路?
一、关于教学理据与真实课堂
王教授对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是很了解的。我们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患上了人格分裂症,想教什么和实际在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教案上写的和实际上教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际达成……往往不一致。为什么要这样教而不那样教,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或者说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何意义……也往往心中无数。几十年来,语文学届“少、慢、差、费”的老现状不仅没有大的改观,“庸、懒、散、浮”的新毛病又已较为普遍地呈现。“少、慢、差、费”是名家的观点,“庸、懒、散、浮”是我的概括,因为我身在一线,我身上就有这些毛病——也许仅仅只是我的毛病而已。“庸”,把它组成双音节词是“平庸”,在当今语文学届,弥漫着一种平庸之气。何谓“平庸”?不全是“平凡、庸碌、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等的词典义,更是这么一种状况—— “平庸就是缺乏想象,缺乏个性,缺乏锐气,缺乏创见,缺乏追求,缺乏理想,缺乏勇气,或许有些知识,但是没有见识,或许有些才能,但是没有才华,或许有个文凭,但是没有水平。平庸就是除了物质需要别无他求,以现实为自己活动的上限,以身边的人为自己的标准,以生活的物质处境为自己的骄傲。平庸就是人云亦云,模仿,攀比,陈腐,乏味,呆板,枯燥,俗气,单调,没有色彩,四平八稳,没有挑战性,一眼看得到底……”(见《南桥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155908539/#comments)“懒”,因为专家名家们已把教师的工作做完了——什么教案、学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等,应有尽有,根本就无须动脑筋,一堂漂亮的课照猫画虎就上出来了。“散”,也就是漫无边际又漫无目的,像李伯清的“散打”, 课堂上得很随意。“浮”,就是浮躁,全社会都在浮躁,教师又焉能内心静好?
排除少数高度“觉解”的真正语文人,“少、慢、差、费”,“庸、懒、散、浮”,这些就是现实世界中大多数语文老师的真实课堂和真实心境。
专家总是站在高处,振臂一呼,振聋发聩。王教授痛心于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上得“一无是处”。一堂《竹影》,获得某省奖,“在我看来一无是处。理由无他:其一,教师不知道在教什么(教学内容有许多是错误的),听课的人从语文的角度也分析不出在教什么(有许多与语文、与《竹影》的解读鉴赏无关),想必学生也弄不懂这堂课在学什么,这样的课久而久之学生也已经不想弄懂自己在学什么。其二,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大大小小,几乎有二十个‘教学内容’,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P201)“在评价一堂散文教学的课例时,我们曾悲叹那堂课‘一无是处’——几乎没有一处是对的。在对《拿来主义》25个课例的评述行将结束之际,我们也有一种惶惑、一种悲凉,因为这25个课例,似乎也‘一无是处’。”(P348)语文教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一无是处”呢?这也正是我“武功尽废”的地方,须知这25个课例,多是发表在核心刊物上作品,代表着学届的一定水平或探索。他们都一无是处了,全国也错得差不多了。同理,也包括前面魏书生老师“效率几乎为零,很可能为负”(P14)的《统筹方法》,以及诸多名师上课的不足,这怎能不令人惶恐!
不过我也释然,高手未必不在民间。能入王教授法眼的,毕竟是少数。王教授是当今语文学界的大家,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他的担忧和悲叹也是为着语文而来的,因为站得高,所以有些忧天。不管是“一无是处”还是“二无是处”,语文课还是得上,社会还是在发展。为着语文的健康进步,读王教授的书,也许能为我们避免“一无是处”找到一剂药方。这药方归结为两个字:理据。
在王教授看来,教师写在教案上的教学目标都是摆设,当然事实上也多是如此,因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也就是理据何在?仔细去想,也并非没有理据,一是课标上的三维目标,无论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总能靠谱。二是教参,这是当今教师最权威的“宝典”,不迷信得相信,考试的“标准答案”就在里面,教师上课要达成与教参一致的基本共识,这就是教学目标。三是名师专家的教案集,因为是名师专家,是权威,就算错也错得有理由,信手拈来,依样上课,就算有些变形,却不伤大体。而且说实在的,这些名师专家的教案集,比一般的老师研读课标和教参、教材、考试要深刻得多,教师们尽管“拿来”,略作变动,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现实中,直接拿着一本教案就去上课的,也不是个别。有如此的便捷,谁还愿意挖空心思去自己设计教案,而且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要么就是别人早就想到了的,要么就是漏洞百出甚至错误,没有深厚的学养和开创精神,没有哪个教师敢去冒这个险!
回到现实,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教案而不是那种,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变动或补充,为什么要杂取种种为我所用……如果能有理据而非直觉或经验更非随意,那已经是一种进步了。王教授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也就是教会了我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换言之,也就是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要力求为它找到一个有智慧的理据。
二、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内容与方法,是一个本与末、实与虚的问题。没有本就无所谓末,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同理,没有内容也就无所谓方法。譬如做菜——炒一份木耳肉片,食材和佐料是内容,烹调是方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厨师,厨艺不同,风格不同,理念不同,烹饪出的菜品质量肯定有高下,但始终是一份木耳肉片。这道菜是否合顾客的口味,就得“学情”研究。王荣生教授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我所理解的合宜,也就是色香味形恰好与顾客的要求一致,或高于顾客的要求。一堂课的合宜,也就是老师想教的恰好是学生想学的或学生学有惊喜!这当然是一种理想。
王教授特别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教,也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学有所获。为什么要重视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非教学方法,理由很多,王教授给出了两点:一是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二是有利于更妥贴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今语文教学仍然是以文选型的课文教学为主,同一篇选文不同的教师实际上教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至少是有侧重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往往方法也各异,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随着教学内容而转移,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教法,往往意味着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之所以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教,“关键是作学理的阐释,要在剥去教师个人因素之后揭示出一堂课‘何以好’或者‘何以不好’。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中有所学习、有所借鉴,优秀教师个人的成功经验才能为语文教学的公共财富。而作学理的阐释,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可能要比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着眼更有作为。”(P14)“单从教学方法而论教学方法,而论教学艺术,而论教学风格,很可能我们永远也找不到那些要推广的、应该推广的、可以推广的经验。”(P15)按王教授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乃至教学理念,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否则就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也就会导致虚无,学无所学,因此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教学方法,才能使广大教师学有所获。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是学界的基本共识。一篇课文,哪些内容才是合适的、合宜的教学内容,这确实是一件挠心的事。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常、逻,固然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这些都是工具性的,新课标还强调了人文性,强调学生的体验。因此课堂还必须有人文性的熏陶,有学生自己的体验。为此,王教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导言P21
1、教师对所教内容要有自觉意识。
2、课堂所教的应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应相对集中。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应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这九条标准是有梯度的,王教授又进行了如下由低到高四个层级的划分:
最低标准:123条强调教师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不教什么,自己所教必须是在教语文,而不是教非语文的东西。
较低标准:45条强调教师所教内容必须正确,新课程强调个性化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又是有边界的,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必须源于文本,源于文本的情境,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较高标准:67条强调教学内容的学生接受度,有效课堂应该是基于学生学的课堂,依据学生的学情,教师决定在什么样的起点上开展教学,是保证教师所教内容与学生所学效果一致的关键。
理想标准:89条则是从课程标准的高度强调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得以很好地落实,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必须依据上述的内容标准而定。教师水平的高低,首先在于把握正确的教学内容,内容一旦偏离甚至错误,便仿如负数,教艺越高,相去越远。这也正是王教授分析得出的魏书生老师的《统筹方法》一课效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原因。
至于真的是不是效率为零甚至为负,还要看后续的检验。最直接的检验,是学生的各种考试,而终极的检验,是学生今后在社会的表现。王教授倡导一堂课之后,要进行“连续性考察”。比如名师执教,借班上课,不能孤立地去观评这一堂课,“但‘好课’的进一步认定,还需要把它放置在与前一堂课后一堂课,前一周后一周乃至前一学期后一学期的关系之中。”(导言P21)“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上,后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前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展、提高或加深。”(导言P24)我以为,这是王教授教学理论最伟大的贡献。我们的语文课,能对学生提供有益的、长久的乃至一生的正能量,才是一堂好课的终极标准。
三、关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
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归结出那些规律性的东西,是为理论。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产生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就是理论的价值。王荣生教授从纷繁复杂的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之中,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成四种类型,或曰四种功能,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就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说,“定篇”是使学生透彻地领会选文本身,理解和欣赏经典名篇的思想和艺术;“样本”是解决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所发生的困难或问题,在对选文的感受和理解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应该怎样阅读,怎样写作;“例文”是以选文的某个点或某个侧面为例,使学生透彻地学习语文知识,包括诗和文以及如何读写的事实、原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或加深对选文这些点或侧面的理解感受;“用件”是利用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从选文所讲的某一点触发,使学生从事相关的听说读写的活动。在语文课程内容严重缺失、语文教材编撰策略尚无大改善的今天,对四种类型的选文有区别地组织教学,可能是改善语文教学的一种可靠选择。(P147
这段文字最早出自于王教授自己的著作《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也就是说,关于语文教科书所选文本的教学定位,可以以此为理论基础。不同的选文,功能自然不同,教学时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通过吸收消化王教授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在教学时,为选文的定位找到了理据,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理性。关于这四种功能的区分,王教授阐述得很清楚,只是在理解的时候,须和教学实践结合,须用实践去丰富和验证理论。简言之,定篇主要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样本主要承担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功能,例文主要承担例证知识的功能,用件主要承担提供资料、信息的功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文的四种功能定位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一篇课文,如何定位,决定着解读的尺度,就我的粗浅理解,至少要注意如下三个维度:
第一,教师维度。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根据我们对王教授课文定位理论的理解,为课文的定位寻找到之所以如此定位的理据,然后定位其功能。比如《藤野先生》,作为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处理为定篇。定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哪些角度来进行培养呢?一是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探寻国民普遍的看客心理——麻木、冷漠,从而引起自己的警醒,进而关心国家社会;二是从爱国的角度,探寻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必须与民族振兴相结合才有意义的道理;三是从培养学生品质的角度,探寻藤野先生身上科学、平等、博爱的精神,让学生受到教益。当然也可以处理成样本,着重于学习写人的方法。鲁迅先生写人,于外貌上,重于传神;于语言上,讲究个性;于动作上,生动简洁;于事例上,取材典型;于意义上,影响深远。也可以处理成例文,作为学习反语修辞手法的例证。也可以处理为用件,作为研究鲁迅先生留学生活的资料。定位的关键,是理据。
第二,学情维度。理论的东西都是理想的,放之实践之中,课文解读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取决于学生的情况。教学相长,我们给学生多少知识,一个度的原则,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眼里看得到心里想得到的那个“桃子”。拔得太高,和者必寡;定调太低,收获必少。每一个班的学情不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必然会有所不同。且不说情感因素,在对学情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名师们所谓的一堂借班上课要能有多么成功,是值得怀疑的。这也是王教授和许多教师不大看好赛课的原因。
第三,考试维度。这一点很现实,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当下利益,故而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教师,上述两个维度可以不关注,但考试必须关注。可以说,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书教得好;而书教得好,集中体现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也可以说,优秀的教师都是“考”出来的,都是身经百战之后的考试专家。书教得“好”而学生考不好和书教得“不好”而学生考得好的老师都普遍存在,前者往往享受过程的快乐而后者却享受结果的快乐,前者往往觉得委屈而一无所获,后者却笑在花丛中名利双收。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兼得的老师往往能脱颖而出,甚至成为名师。我们生在这个行道,都深知能够经得起考才有底气,才有言权,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关于这一点,教书之人都有切肤之痛,我也就不想再多说。
以王荣生教授观课评课为镜,从中得到上课的有益启示。起初觉得自己的上课一无是处,恨不得一头撞死。静下心来细想,又有一种死去活来的感觉。从死去中活来,必有一次脱变,一次升华,我期待着。      
(注:页码标注处均引自《听王荣生教授主评课》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41 , Processed in 0.0786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