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外作文教学实验结果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05:2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外作文教学实验结果综述
荣维东、朱建军编译
美国人StephenD.Krashen1991年出版的WritingResearch,TheoryAndApplication(《写作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一书,依据最新的科学实验结果,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
    1.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吗?
    2.写作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吗?
    3.写作能(有意地去)教吗?
    4.擅长写作者和不擅长写作者的写作行为有何不同?
    5.擅长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关注点有何特点?
    他在书中披露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作文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阅读和写作:乐读、多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978年,Kimberling、Winggate、Rosser、Dichara和Krashen等人对66所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报告说,他们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比较喜欢阅读,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而几乎没有一个“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喜欢阅读。
    1967年,Woodward和Phillips对迈阿密大学919名新生的调查发现:那些写作成绩得A、B的比得D、E的具有更好的日常读报习惯。
    1978年,Applebee调查了481名高中优秀写手,他们是1967年美国英语教师会的写作成绩优异者,研究发现:这些写作上的成功者经常阅读,一个暑假他们平均读了14本书。
    Ryan1977年报告:“更多”“更经常”地写作的人,家里拥有更多数量和更多种类的书籍,喜欢写作的学生的家长小时候给他们读的更多,家长自己读的也较多。
    Mcneil1976年在评价一个针对12~17岁劳教学校少年的长达两年的“迷恋书籍”的项目实验后发现,“爱读的孩子”比“控制组”表现出明显的写作流畅性和复杂性,更加自尊,较少焦虑,对于读写的态度有改善,并且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提高。
    这些实验说明:乐读和写作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乐读、多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写作能力与写作频度:多写对提高写作能力作用有限
    有调查表明成绩较好的大学新生在高中时做了较多的写作训练。1978年,Bamberg对比UCLA大学实施常规写作训练的学生和接受补救写作训练的学生后发现,常规训练的学生在高中时写过更多的说明文。1963年,McQueen、Murray和Evans报告说,在内华达大学对新生的摸底考试中得分较高的学生来自做过更多习作训练的高中。Woodward和Phillips在1967年也发现,写作较差者在高中写得更少。
    也有证据表明,好的高中写作者在校外写的更多。1974年,Stallard发现这样的案例,但也同时报告说,好的写作者和一般的写作者相比,并未做过更多的日常和日记写作。1967年,Donalson报告:好的十年级写作者一般做过更多的非命题和更多的信函写作。
    1981年,Wall和Petrovsky研究了匹兹堡大学的新生,他们的报告显示:高水平组在高中阶段接受了较多的作文教程。
    也有实验表明简单地经常性地增加写作,并不会相应的导致写作能力的提高。1948年,Lokke和Wykoff比较了Purdue的大学新生,他们在写作课上一周写两篇作文比一周写一篇作文,成绩稍微好点。Dressel、Schmid和Kincaid在1952年比较了那些在课外做了大量写作练习(一年平均131小时)和做了极少写作练习(一年平均4个小时)的学生,发现两组成绩都有提高,但在经常写作和不经常写作之间没有明显不同。1964年,Arnold比较了十年级学生,一是经常写(一周至少一次),一是不经常写(一学期写了三次),发现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学年结束时没有什么不同。
    可见,多写多练并不一定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就是说,“多读多写”这条我们深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所谓传统经验,经不起严格的科学实验,它只说对了一半。

三、阅读与写作训练:阅读比写作训练更有效
    有三个旨在比较阅读和写作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作用的实验,每个实验涉及两组学生,一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另一组写得较少但却用更多的时间来阅读。
    在Heys以9~12年级学生为对象的实验中(1962年),“写作班”一周写一篇作文,并由老师严格地“订正修改”,而另外的“阅读班”三周写一次,并每周在课上花费时间阅读。学年结束时两组都有明显进步,但“阅读班”在阶段写作测试中比“写作班”有突出表现并且获得较高评级。
    1970年,DeVries在五年级学生中做过类似研究。一组学生每周写两篇作文,另一组不做任何写作练习却拿出更多时间在课上和课下阅读。评价两组在作文方面的得分时发现:“阅读组”在内容、技巧、组织、语法、词汇和短语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1965年,Christiansen比较了两组大学新生:一组一个学期写了24篇作文却没有阅读,另一组只写了8篇作文而去阅读大学生散文选。结果表明:两组都有提高,但没发现明显不同。

四、写作指导:写作可以教,但效果有限
    1.反馈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反馈在写作过程中是有用的,比如在文章起草期间。但在写完之后就不那么有用了,比如反馈给学生在家里读的评语和订正。1979年,Bench发现教师对于草稿的评价和订正对高中生的写作有积极作用,可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不能提高写作能力。Simmons发现一种方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效果明显:教师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只关注学生写作的一个方面,比如开始时要有足够具体的信息,接着过渡到文章的组织方面,最后是文章的技巧方面,在每一个中间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提交草稿并现场点评。
    1981年,Wall和Petrovsky发现教师与低水平的作者的讨论往往只限于初稿,这些学生没有自己独立去修改作文。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写作者报告说往往就最后的稿子和老师进行更多的讨论。这项调查认为反馈鼓励和评价修改稿是更有效的。
    1964年,Arnold在十年级学生中比较了“全面”修改(每一个错误教师都做了纠正,学生纠正后进行了重写)和“适量”修改(在某一时间内只修改一个方面)的效果,发现学年结束时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明显差别。1967年,Stiff比较了不同种类评语(页面空白处的评语、文章最后做出的评语等)的效果,发现任何一种反馈都没有效果。
    2.语法指导的效果。有的研究表明语法指导对于帮助学生写作没有效果。1976年,Eelley等人比较了三组新西兰的高中生:第一组在英语课上学习传统语法,第二组学习转换语法,第三组不学语法。他们三年的研究发现,学不学语法、学什么语法对于写作行为没有不同影响。先前提到过的Bamburg在UCLA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写得好的学生和写得差的学生在高中学到的语法和技巧的数量没有差别。
    有研究表明:牺牲语法教学而去增加阅读更能提高写作能力。Clark1935年研究了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发现减少语法、句型教学而增加阅读,学生在论文写作、标点、拼写和语法上的得分更高,同时文辞错误下降。Adams1932年的研究报告指出:那些接受文学指导超过33周的孩子,比那些接受语法指导的孩子能写出更好更精确的作文。

五、对作文过程的研究
    研究表明:好的写作者和差的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表现不同,好的写作者在把他们的想法写到纸上时拥有更多更合理的程序:
    1.计划。好的写作者比差的写作者计划得更多。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运用正式的提纲,也不总是意味着“预写”。Emig1975年对于专业作家的研究表明:很少有人运用标准的提纲,但是所有的人在写之前都运用了一些内容和组织的计划。Stallard1974年发现:好的高中写作者往往运用更长时间来思考。Pianko1979年在一项大学新生的“传统组”和“补习组”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写作较好者在写之前用了更多的时间(1.64分钟比1.0分钟)并且在校外做了更多的写前准备。Stallard和Pianko的研究都报告很少有学生运用正式的提纲。Rose和Sommer1980年做的访谈也表明:好的写作者不仅构思更多,而且拥有更灵活的方案——当他们写作的时候,并且当新的想法和观点涌现时,他们更愿意去改变他们的想法,更愿意修改他们的提纲。
    2.重读。好的写作者在写的过程中停顿更多,重读他的文本次数也多。在Stallard的研究中,好的写作者在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平均重读3.73次;而在写作较差的学生中,则平均少于1次。在Pianko的研究中,“传统”学生停顿的次数是“补习”学生的两倍。重读很明显可以帮助写作者保持对作文的整体感觉。Pianko说:好的作者,当他们重读时,“停下来构思下一步写什么,重新审视他们的构思是否合适,接着重新开始改写”。这样的研究揭示:所有的写作者都有“丢失思路”的问题,好的写作者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重读是为了温习整体的计划和目标,思考改进并整合新的想法。
    3.修改。一些实验表明好的写作者比差的写作者修改更多。Stallard发现好的高中生作者每篇文章平均修改12.24次,比较一般的作者每篇文章修改4.26次。更多广泛的报告发现,写作修改也不相同,好的写作者着眼于内容,而较低水平的写作者着眼于表面形式。
    关于作文写作过程的研究也表明:更多的成功作者并不总是严格地运用线性构思,一些有经验的作者实际上先构思再修改。很多好的作者运用循环式的、非线性的方法,草稿的撰写可以被更多的计划打断,修改可能导致改写,大量地循环到较早的阶段。也就是说,作文不是简单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流畅的线性过程。写作是一个思想由凌乱到清晰的过程。好作者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差作者不能。

六、读者意识
    1980年,Flower和Hayes报告:专家作者远比新手作者更关心读者。专家作者用较长的时间思考文章作用于读者的效果、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读者(如用什么口气)、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背景知识等。与此不同的是,新手作者更关心话题,只用很少的时间来考虑读者。
    1979年,Flower指出:新手作者在把“基于作者的作文”转换到“基于读者的作文”的过程中面临着困难。以作者为中心的文章有这样的特点:资料含混、字词伴随着作者个人的独特含义、缺乏清晰的组织,主要观点也不能清晰呈现。好的作者能够把以“作者为中心的文章”转化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章”。低效的作者意识不到读者的需要,或者是意识到了却不愿也不能在写作中把读者考虑在内。
上传时间:[2009-5-8 13:41:32]  语文建设编辑部上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56 , Processed in 0.0788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