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工作质量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李嘉骏 第一部分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研究教学——对教学研究工作的理性思考 ⒈学科教学指按照学问的性质划分的教学科目。 四-五千年前的《周礼》就已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指不同内容的学科教学。 私塾兴起,为学科教学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废科举,兴学堂,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国的系统化的学科课程与教学逐步建立和完善······ 近几年的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学研究形势不容乐观······ ?反思学科的性质,提高对学科整体理解的能力。 ?尤其是在当前…… 近现代学科教学研究组织的产生 ?1954年国家政务院提出了:“要加强教师政治、业务学习的号召, 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把教师的在职学习列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并要求切实加以领导”。故此,学校出现了学科教研组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培训制度。 ?57年国家教育部为建立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加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专门制定和颁布了教学研究管理的工作条例,具体规定了教研组的性质和任务,并统一改为“教学研究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室是直接进行学科教学工作, 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 也是学校最重要的一线阵地。
区域性教学研究室 ?我国13亿人口,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不足,在普九过程中,在教师队伍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区域性教学研究室应运而升成为中国教育的特有机构,它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和学科管理的业务机构。 ?在我国省、市、县、乡、校的五级学科教研机构健全,拥有专兼职教学研究人员近10万人,应该说是我国的幸事。 ?多年来行政加业务,带有指令性的运作方式,使其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当然权威,得到了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认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区域“教研员”的职能定位,主要是学科教学研究的带头人和责任人。他们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执行国家的学科课程计划、加强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组织教育教学的改革实验、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80年代, 学校学科教研组和区、县教研室以及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主要围绕中、高考和教研、学历培训为主的。“拨乱反正”以后,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区、县教研室和学校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对规范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研究工作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90年代国家出台文件明确了教研室是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 ?制定的七条“基本职责: ?① 根据中小学教学需要,研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评价等。 ?② 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使用教材的意见,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③ 根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组织编写乡土教材和补充教材。 ?④ 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执行教学计划,钻研、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⑤ 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组织教改实验,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 ?⑥ 指导和帮助教师开展学科课外活动。 ?⑦ 组织对学科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考试方法改革”。 ?至今具有指导作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1990年6月 ?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科课程实施与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按学科教学规律办事,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沟通学科教研工作经验的交流,建立有效的“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研修机制,应是现阶段学科课程改革实施的中心工作。 ?中国13亿人口,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 ?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要靠教育。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需要教师,更需要教研员发挥其自身的职责…… ?但近几年学科教学研究的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当前,例如…… ⒉对学科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⑴对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两难处境 “目前,教师要上出一堂大家都认为好的课,真难! 如果课上不注重情境设置、与生活联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评课者就会说上课教师‘教育观念未转变’,‘因循守旧’; 如果课上注意了这些,评课者又很可能说‘课上得有点浮’,‘追求形式’。教师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 。 ⑵对学科课改的评价—截然不同 ①“我们认为:从实验的过程来看,《标准》所倡导的改革在总体思路上是正确的,收到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如果不坚持改革,再回到以往的课程结构中去……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些实验区的老师们所说的:再像过去那样教数学,我们肯定不能答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关于《标准》的修改意见综述”) ②不同观点 ?“在我看来,这个‘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特别是,‘新课标’与此前许多年实行的几个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总的水准大为降低。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 ) 3.对比后的思考 …… ㈠提高质量先要找出问题结症的关键词
——解决一个“真”字! ⒈真—真实、千真万确、真心诚意、去伪存真…… ?真实的东西是有真实感受的。它不仅是现象,而且是本质,因为本质也是同样的存在,人们是能够感受到的。 ?用心去感受,才会是最真实的。 ⑵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反映在学生的面貌表情上。 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求真务实,返璞归真。 ①找准工作对象…… 是师为生,生为师? ?只有为生的“学”服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②加强学法研究… … “前测”与“后测”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疑难,提高自身的解惑水平. ③练内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当下每人都会遇到——三个现实问题 ①新理念和对课改方案的解读问题 ②对惯性的教学行为作痛苦改造并习得新教学能力问题 ③用教学新行为作用于学生而产生的众多鲜活而复杂的问题 ——当前影响教研工作质量的主要障碍? 不是理论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资源问题,而是需要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 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最为重要的实质问题——思维方式、方法的完善…… 因为—
⑴思维决定人的思想与行为。 ⑵思维是什么? ?“思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受外界各种刺激而引起的。”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 说明思维是可以转换的。 思维是行为与态度的根本,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思维的影响。 ⑵思维是什么? ? “思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受外界各种刺激而引起的。”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 ?它要受到心理的、生理的、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通过课题研究,完善自身心智图景,提升思维水平,树立起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不偏激,不绝对,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把相互关联的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正确区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中把握部分。 第二部分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的初步实验 一、以课题运作的方式,向科学研究要质量。 我们以课题运作的方式为“有识、有能、有志”之士,搭建了发展的平台。大家组成协作体,加强研究,探寻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㈠ 研究重点:以科研为先导,努力探索国家学科课程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⒈学校层面:如何依据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⒉教师层面:寻找如何“教得有意义、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的有效教学策略。 ㈢课题研究范式的选择:
⒈“研究”是什么? 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研究的广义理解有三: ①大学学者偏重学科体系的研究; ②专业工作者偏重理论的研究。 ③实践工作者偏重解决问题的研究; ③这是我们研究的价值取向 。 ⒉我们的研究范式: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教师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是一项实践工作者偏重解决问题的研究范式。 本质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走的是:一条“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的研究道路。 ⒋研究的方式: 。 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师生可持续性发展为本的研究。 ⒌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目的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把外在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信念,最终实现创造性的教学,做理性思考的实践者,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专业化研究型的骨干教师,成为一名理性思考的实践者,最后要形成一支过得硬的研究队伍。 ⒍研究成果: 在三年的研究实践中,由于大家 ⑴把教科研当成一种事业来追求,看成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⑵价值取向明确:教科研不是 “做秀”的道具和挂在学校门口的 “牌子”,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搞科学研究。 关键是在“实”字上下功夫。 由于大家都能以: ?“真正地研究问题; ? 研究真正的问题; ? 共同研究真学问。” 第三部分 在教学研究的实践中学会科研——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的抓手和方法 一、加强学习、增强研究意识。 ⒈学点历史知识。可使头脑冷静,理性思考,获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减少被他人忽悠的尴尬。 ?用前人的历史教训鞭策自己, ?用他人先进做法和专家理论充实和指导自己, ?用自己实践的经验和教学智慧充实自己, ?用课题研究的成效激励自己,做理性思考的实践者。 ⒉通过课题研究的历练过程学会: ?做人…… ?做事…… ?做学问…… ?做德才兼备的 “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的专业化研究型骨干教师,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 ?研究理论可以起到正名和解读本质的作用,起到规范和指导行为的作用。 ?基本概念是理论的精华,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概念来自实践又去指导实践。 ⑵探寻“教学”的本质,找准行为目标。 ①知识与经验的传递。 教学的 (广义) 概念 ②在学校中教师的教与 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 一种教育活动。 (狭义) 教学本质的新认识----三个核心要素: 1)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实践活动。 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 3)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④加强对学科和学科教学本质的理解
如数学学科
⑷数学课程可以承担的任务 ①通过数学课程进行思想教育。 ②具有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 ③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数学基础; ④通过数学课程进行智力训练; ⑤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文化素养。 ⒋研究问题的确定 ?⑴一定要抓现实的,真实的问题。 ?不要到文献资料中去找问题,我们倡导的研究是原生态的研究,是基于现实教学中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任何拍脑门,主观臆断,编造模仿的问题是要唾弃的。 ?⑵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⑵深化课题研究和课改实施,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 ⑴ 理念认识表面化和形式化; ⑵ 教学目标和内容理解把握不准; ⑶ 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作用失衡; ⑷ 教学方法和手段新旧合一,契合不当; ⑸ 创新意识、勇气和能力欠缺; ⑹ 教师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尚需提高。 第四部分 针对当前教学问题急需研究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不要把知识讲错讲死的策略 ?几个角? ?1、5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个新的数——百分数!! 教师的知识组成包括学科的系统知识和该学科的教学知识两个方面。 骨干教师的教学知识基于对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具有深度、宽度和完整度。 策略二.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要把课堂知识丰厚起来。不断添充,厚积薄发。 教科书提供的知识; 课堂知识 教师个人的知识; 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 ⒉备课时要研究: ?教什么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组织) ?为什么教(教材的概念和例题的本质是什么,价值在何处) ?怎样教(组织什么样的材料经过怎样的过程将知识概括出来) ?教得怎么样(形成怎样的知识体系,渗透哪些思想方法) 4.备课的思路—加强对学法的研究 ?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先要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顺着学生学习思维的脉络,去设计你的教学流程…… 关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
并不是随意发挥!一定要: ?依据课程标准。她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考试评价的依据。 ?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删某些内容。 ?符合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要注意科学性。 ?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适应时代的需求。 ?遵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接受能力。实现创造性的教学。 策略三、确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⒈ 树立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⒉当前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以往的教学大纲、教材指明教学目标检验教学效果是目标达到度,这是教学意识。而课程意识是要求:你教的这个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合理。 策略四.基础知识的教学策略
⒈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反思 ?以智慧统率知识!
智慧的原点是——思 ?要有乐于思考的意识。 ?⒉理性思考,科学研究,实现创造性的教学
—在内容、方法、手段各方面要实现全方位的变化 ⒊思的核心___独立思考。 ?关键是斩断对他人的心理依赖. ?拙娘巧女—故作拙娘,才能出巧女. ⒋要重视四基: 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③基本的思维训练; ④基本的活动经验。 ⒌要为学生打下终生享用的基础。
通过研究解决各种疑难 乘加复合口算训练,要敢于要求。 针对训练方式的呆板单一,进行巧设训练方式的研究 ?采用激励措施的案例研究或叙事研究 ⑴今天我当上计算小老师。 ⑵建立无作业日。 ⑶设立计算评比栏。 ⑷今天我与父母过一招。 ⑸设立优胜奖和进步奖等方式 ?学习如同种庄稼,有节气管着,要利用学生思维的最佳期,抓住时机,进行最有效地基础训练。 策略五.解决课时紧,时间不够用的策略 有联系的东西尽可能整体呈现。 知识点、知识链、知识网。串链和编网! 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办法。 ? 教材中的原有安排单元课时为17课时: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3课时) ?2、“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3课时) ?3、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课时)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4课时) ?5、加减法两步计算式题; (2课时) ?6、整理与复习。(2课时) ?将单元内容进行概括与整合重组,力求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⑵设计调整为(14课时),调整后: ⒈侧重于知识方法类:(3课时) (顺应知识结构,质的变化,传递操练为主)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课时) ⒉侧重技能训练类(5课时) (同化知识结构,量的拓展,迁移自得为主)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课时) 策略六.课堂组织的教学策略 ⒊无导向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 ?无导向教育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始于美国的新教学方法,它在自我发现的过程取代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传统方法。 ?最初被应用于学校时称为“价值观澄清(价值观分离)教育”、“自尊训练教育”、“结果取向教育”等。 ?价值观分离教育不教导判断是非的标准,只求对学生现有的价值观加以说明,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内心里已经形成的价值观。 策略七.关于创设教学情境的问题 △情境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的情境。 △在学生学习起始概念时,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是适宜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数学问题的情境。 △关键是要处理好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数学逻辑体系的关系。 策略八.解决“两极分化”的教学策略 ⒈您对教学中的“马太效应”怎样看?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优生优待,差生差待的做法是错误的。 ?要研究和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⒋关注“聚合效应”,给予思维的具体指导。 意识 “聚焦”指 意愿 的汇集点 意志 在处理问题时,若有“聚焦”存在,就容易 迎刃而解,就会不断产生新的突破与创造。 思维是一种超级资源。 加强具体思维的指导和训练。 策略九.教学方法选用的策略。 ⒈新课程对教法要求的变化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策略十.关于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问题。
2、教学交往手段的分类相关的研究方法 物质化交往手段( 网络,教学具等) 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的分类: ?1、判别式问题。 ?2、叙述式问题。 ?3、述理式问题。 ?4、扩散式问题。 (对不对?是不是?) (是什么?怎么样? ) (为什么?根据什么?) (想到了什么?还可以怎样?) 策略十一.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研究规范。 进行课题研究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技术,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 这就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技术。例如: ⒈如何进行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的步骤 每一步又有一些具体的技术要求
如,选题的技术要求: 选题时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题目要“小”、要“近”(贴近本地本校本人实际),内容要“实”(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实际),视角要“新”(研究的视点要新,要比原有教学超前)。 要遵循以下原则: ⑴课题题目宜小不宜大。 ?要小题大做,避免大题小做。 ?小题不仅素材容易集中,层次结构简单,容易写作,而且易于深究,易于写实,易于提出新的见解。 ?若能够把小题做大,从小题中挖掘出、透析出常人不易觉察的问题这是研究的真功夫。例如: ?关于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可根据实际选定为:①提高学生计算素养的教学策略;②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究;③估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④算法多样化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⑤对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与研究;⑥小学数学口算量表的实证性研究。 ?这些选题都很具体,实践中又非常急需,具有研究价值。 ⑵选题宜新不宜旧。 ?见地宜新不宜旧。创新是科研的灵魂。要确定易于创新、能够创新的课题,以便在写作研究成果时能向读者提供新内容和新的见解。例如: ?①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利与弊的实证性研究; ?②数学建模问题与数学问题的实证性研究; ?③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实验研究; ?④数学建模理论实践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⑤在数学教学中体验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等。 ⑶选题宜实不宜虚,宜近不宜远。 ?即选题内容要避免生疏的内容、缺乏知识基础与体会不深的内容。如: ?①小组教学中最佳讨论时机的研究; ?②对“学生讨论经常偏离主题”问题的探讨; ?③“运用讨论方式,学习进度缓慢”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④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作用发挥的相关性研究;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佳介入时机的研究等。 ⑷选题宜重不宜轻。 ?即要选定那些基础性强,具有全局意义、指导价值的,又要选择“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学界认同”的课题加以探究和研讨。 二、制定计划阶段。需完成三项任务: ?⒈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运用抽样法来确定。 ?⒉确定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先通过分析课题确定研究内容,然后确定各部分内容的具体项目,制定各内容、各项目之间的分类标准,安排各内容各项目的逻辑顺序明确各内容、各项目的材料。 ?⒊选择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制定研究计划要注意: ?一要科学,无论是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步骤的安排,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都要合乎科学性的要求; ?二要可行,计划要具体、明确便于实施、控制和检查; ?三要有效,即制定的计划,不仅要能够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精打细算。 ⑶课题研究计划 ?①选题,界定课题范围和内容 ?②相关概念: ?③研究目的: ?④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⑤研究阶段: ?⑥研究的预期成果: ?⑦人员分工: 六、撰写报告或论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结果,并将研究结果及结果的来源用一定的写作格式表达出来。 七、鉴定与推广应用研究成果阶段。需完成的任务: ?⒈成立由教育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等组成的鉴定组; ?⒉由鉴定组对研究成果进行初审并通过调查、座谈等形式,对研究成果的内容、结论进行审核; ?⒊根据有关理沦和研究成果的特点拟定评价量表; ?⒋鉴定组成员依据评价量表各自作出评价意见; ?⒌汇总小组意见形成研究成果鉴定报告。 教育科研方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的方法: ?⑴准备阶段的方法 指确定课题和研究对象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和选择课题两方面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设计的方法。如: 选定研究课题常用: 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 选择研究对象常用:抽样法等。 ⑵实施阶段的方法:
主要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包括:
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 ⑶科研成果评定阶段的方法:各类评价法有: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历史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预测法、统计法、测量法、表列法、图示法、内容分析法等。 ?尽管各个领域和各种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但具有同一性。 怎样确定案例的题目? 《百分数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案例 ?鸡兔同笼案例分析 ?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案例 ?玩中学,乐中悟—《可能性》教学案例 ?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教学方式的尝试―“倒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鼓励个性张扬,走进“活”课堂—一节数学课的意外收获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张扬个性—“认识线段”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学海无涯探作舟 ?把握契机展现精彩—“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的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也精彩 ?薄纸与高山 ?涛声不能依旧 ?教材简约≠教学“简单化” ?科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根本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放飞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体验数学 ?感悟、实践教育理念的心路历程 ?恰当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价值的思考 ?操作材料要让学生使用充分 ?教学在数学的“序”与学生的“趣”中进行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感 ?一节充满挑战性的数学课 ?一节研究课给我的启示 ?一节随堂数学课的研究与反思 ?合作学习带来的喜悦 ?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 ?在轻松的对话中学习 ?让“错误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老师,我不想下课 ?“接下碴儿”得到的好效果 ?“……”引起的风波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儿”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效果 ?真“备学生” ?“笔误”引发的思考 ?分层教学使他露出了醉人的笑容 ?失败助我成长 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 ?进行定量数据统计与实证分析的研究范例:
⒈ 课堂教学语言设问有效性的调查和分析: ? 先将师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进行分类统计,可设计一些表格,进行量化的实证性研究,以便获得有关的研究数据。如:⑴ 时间分配的调查和分析:表1 ⑵ 主要课题教学行为时间分布 表2 初步结果分析:(略) ⑶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调查和分析:
先将师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进行分类统计,可设计一些表格,以便事后的数据统计。如: 教师教学言语技巧水平分析表 表⒊ ⑷ 师生教学言语行为类别频次表 表⒋ ⑸ 师生语言流程分析 表⒌ ??°a?±表示优等生,?°b?±中等生,?°c?± 表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表示学生回答,?°↓?±表示教师提问。 ?各位老师: ?愿我们合力,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到教育科学研究的事业中。 ?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关注课改实践,更好地为国家、为学生、为社会奉献精品。 ?为建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教学事业做出我们的实际奉献!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