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9 08: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今天正在积极进行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赶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时代。为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语言和文字要有相应的发展。全国人民要能相互直接通话,免除方言的隔阂。文章要写得明白如话,念出来大家听得懂。汉字要整理和规范化,减少学习困难和使用不便。注音要用字母代替反切,统一汉字读音。少数民族要根据具体情况改进或创制文字。在电脑上要利用拼音输入汉字,使中文进入信息互联网络。这一切叫做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社会的演变和语文的演变是密切关联的。秦并六国,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政策,“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许慎《说文》)。这是古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鸦片战争(1840)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同时也打开了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由震惊而觉醒,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掀起了中国语文的新思潮。这是近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
  辛亥革命(1911)以后,一个语文现代化运动从酝酿进入实践。这个运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名称: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手头字运动、少数民族新语文运动等。语文现代化在前进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有低潮,有新旧争论,有左右摇摆,不断在“尝试与错误”中提高认识和开展局面。综观一系列运动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
  
  一、语言的共同化
  
  孔子教弟子读书,不用家乡的山东土话,而用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后来历代都有共同语,称为“通语”、“官话”。古代的共同语不要求有严格的标准音,使用者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现代的共同语源出于古代,但是不同于古代。它要求有严格的语音标准,并且把普及共同语作为实行全民义务教育的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
  民国初年,规定以多数省份共同的汉字读音为国音标准(老国音)。当时的流行看法是,共同语只要能够“通词达意”就好了,不必要求标准划一。不久,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知道标准必须统一,学习可以逐步渐进,标准音不能采用人为的语音,应当采用实际存在的语音,于是改为以中等程度北京人的语音为标准(新国音)。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重新肯定这个标准,并进行更加细致的汉语规范化。
  共同语的名称也经过演变。清末民初称“国语”(国家共同语)。20世纪50年代称“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1982年的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全国共同语)。新加坡和海外华人称“华语”(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共同语的推广工作,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蹒跚前进,时起时落,可是总的来看是一浪高似一浪。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高潮,50年代又是一个高潮。高潮在各省又彼此不同。台湾光复以后普及了国语,做到所有学校以国语为校园语言,所有的公共活动以国语为交际媒介。内地“推普”以学校为重点,利用广播和电视,正在加快实施步伐。可是各地水平参差不一,有不少“推普”的薄弱地区,今后还要长期进行艰巨的工作。
  古代能做到“书同文”是进步,今天如果满足于“书同文”就是落后了。现代中国既需要“书同文”,又需要“语同音”。
  
  二、文体的口语化
  
  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越来越离开活的口语,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唐宋时代,佛教用接近日语的“变文”和“语录”传播教义,因为口语能够深入群众。清末维新运动者提出“我手写我口”、“崇白话而废文言”、“白话为维新之本”。1919年掀起以白话文运动为先锋的“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由此取代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和教科书的正式文体。小说和论说文章都写成“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文。白话文运动不仅是文体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
  但是,二次大战之前,白话文运动还遗留有许多空白区。例如公文程式仍旧用“等因奉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实行“公文改革”。这时候,报纸的半文半白“新闻体”也改为明白晓畅的口语。此外,报纸、杂志和各种正式出版物,从直行改为横行,以便配合科技术语和数学公式。20世纪90年代在“弘扬华夏文化”的热潮中,出版了许多种大规模的“古书今译丛书”,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延伸。
  文体改革引起“好古家”的强烈反对。“五四”运动之后不久,掀起一个“文言读经”运动。他们攻击白话为“引车卖浆者言”,“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甚至滥用权力,强制教科书恢复文言。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增加了新的时代任务。“多媒体”把传递书信的电信技术(电传)、传递语言的传声技术(电话)、传递形象的视听技术(电视)合而为一,给语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要求规范化,讲出来大家听得清(文体语);文字要求口语化,读出来大家听得懂(语体文)。语言和文字要能够即时自动相互转换。词汇要求共同化。各个地区之间的词汇差别,译名和术语的分歧混乱,不再是“有趣的”现象,而是“有害的”现象了。为了使“言文一致”的白话文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适用文体,还要做大量的语文规范化工作。
  
  三、文字的简便化
  
  汉字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检索难,合称“四难”。针对汉字的“四难”,文字改革运动提出“四定”的对策: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定形 异体字要统一,印刷体和手写体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认、易写的简化字为规范,这是清末就提出的要求。初学文字的小学生、扫盲学员,以及文化较低的广大群众,普遍希望简化笔画。
  1935年,上海掀起“手头字”运动,选定300多个手头常写的简体字,在15种杂志上公开使用。同年,南京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包含324个“社会上比较通行的简体字”,准备以后还要继续公布。可是,遇到反对,第二年就收回成命了。
  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初次得到正式推行。这个方案规定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后来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共2235字)。这些简化字极大部分是“古已有之”,这时候只是把“俗体”提升为“正体”,如同“白话”取代了“文言”。简化字已经在中国内地普遍应用于教科书、报纸和杂志。新加坡采用简化字之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华人学校也先后采用。
  书法不受简化的限制 其实古代书法家常写简体字,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简化字,欧阳询的《九成宫》中有六分之一是简化字,可见古人不认为简化和书法艺术有矛盾。有人担心简化会破坏传统文化。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大大简化了汉字;久已通行的草书和行书大大简化了汉字。这些简化没有破坏传统文化,从它们继承而来的简化字,怎么会破坏传统文化呢?
  定量 字数太多、字无定量,是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在难于减少字量的今天,可用“分层使用”的方法,减少学习和使用的不便。现在,汉字已分为“常用汉字”(3500字)和“通用汉字”(7000字),前者用于小学教育,后者用于一般出版物,此外为“罕用汉字”,用于古籍和专门性的出版物。还可再分出“初学用字”(1000字),作为学习汉字的起步,这就是“千字文”的传统。经验告诉我们,与其学多而不能用,不如学少而能用。汉字的使用频度是不平衡的,少数字常用,多数字罕用,这是汉字的“效用递减率”。把握这个规律,改进用字的方法,可以逐步减少用字数量。
  定音 民国初年开始汉字“读音统一”工作,字典一律用字母注明标准音,代替反切。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通话审音”工作,统一“异读词”的读音。定音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只有普及普通话才能彻底实现“读音统一”。
  定序 在要求快速检索的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定序”问题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部首法”和“笔画法”都难于适应自动快速检索的时代要求。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之后,开始有了利用字母顺序的“音序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使用拼音字母的“音序法”排列正文之后,大型出版物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也采用“音序法”排列正文。这是“定序”方法的新发展。
  
  四、注音的字母化
  
  汉字积累到6万的大数,可是缺少一套字母。
  1918年公布以古汉字为基础的“注音字母”,开始“注音的字母化”。从此,字母代替了“反切”。
  1928年又公布“国语罗马字”,采用国际通用字母。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简称“拼音”),继承和更新“国语罗马字”。台湾对内用“注音字母”(称“注音符号”),对外用“国语罗马字”,2001年正在考虑改用“拼音”。内地对内对外统一用“拼音”。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汉语的字母从“民族形式”到“国际形式”,从“国内使用”到“国际使用”,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一座使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化通向国际舞台的桥梁建成了。
  “字母”不是“文字”,这是内地和台湾的共同政策。有人害怕拼音把中国分裂成为几十个国家,这是杞人忧天。拼音拼写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只能加固团结,不会形成分裂。
  “拼音”成为国际标准之后,它的用途逐渐扩大。在信息化时代,它是接通国际信息网络的必要手段,这一作用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示出来。在“中文处理机”上,输入拼音,以“语词、词组、成语、语段”作为单位,能够自动变换成为汉字,不用字形编码,这是汉字输入技术的新发展。
  中国的语文现代化包括少数民族的语文建设。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用30多种文字,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应用不便的文字按照具体情况进行了整理、修订或改革。少数民族有拉丁字母文字17种,包括原有拉丁字母文字4种,新创拉丁字母文字13种。其中“新壮文”已经印上人民币。
  在“汉字文化圈”中,日本首先努力于语文现代化的建设。明治维新(1868)之后,普及国语,进行假名规范化,实行全面的汉字注音,发起罗马字运动。战后进行公文改革,规定常用汉字1945个,法律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公布法定的日语罗马字(训令式)。日本重视减少用字的数量,字数减少了,简化笔画就容易了。日文已经从汉字中间夹用少数假名,变成假名中间夹用少数汉字。朝鲜(北方)改用表音的谚文字母,废除汉字。韩国(南方)沿用汉字和谚文字母的混合体,一般出版物用1800个汉字,小学不教汉字。越南独立后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废除汉字。语文现代化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都在长期进行的文化运动。二次大战以后,新兴国家有一百多个。它们有的需要建立国家共同语,有的需要制定文字,有的需要更新旧有文字,有的需要大量充实词汇。即使是发达的国家,在组成新的共同体的时候,也发生语文问题。一门研究语文宏观问题的新兴学科产生了,叫做“语言计划”。“文字改革”包括语言,“语言计划”包括文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运动。中国应当参考世界各国的经验,根据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有利于国家现代化的语文政策。
  
  2001年4月修订,时年96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1:30 , Processed in 0.1093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