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倾听语言的细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0 13:4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倾听语言的细响
           ——人文教育论坛暨课堂研讨随想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徐  飞
五月的济南,已是暑气袭人。趵突泉和大明湖沁人心脾的凉凉水汽,也只能无奈地漾出几圈涟漪。数百人的会场却甚是清凉。遥远的语词扑棱着翅膀飞来,激越起清晨林间的一片喧腾。
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大家云集,名师荟萃。语词与思想在我脑中翻腾,夹杂着冰块破裂的回响……
最高的境界是情怀
韩军老师的苍苍白发让我很吃惊,不禁怀念起十多年前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壮年韩军来。时间沙化了表层的泥土,也催生了智慧的岩层。韩军说:“三个28岁的韩军,也抵不上一个50岁的韩军。”因为智慧往往伴随阅历而生,而衰老却总是悄然而至。幸好,一个人的味道是可以永远留存,一如韩军的动情慷慨、犀利深刻、雍容大度。
他教《背影》,大出我的意外。他没有引导学生感受父子情,而是从生命的高度引导学生直视生与死。“背影”,原来是“背”和“影”的组合。朱自清的四次落泪,是因为他窥见了人生残酷的真相——祖母死了、父亲老了、父亲去了、父将大去。朱自清从背影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缥缈,感受到人生的苦涩无常。
当一个大大的黑体字“背”无限夸张与醒目地呈现在屏幕上时,我感受到呼吸的滞重。虎背熊腰的生命张力,背井离乡的辛酸苦楚,走背字的悲剧命运,一齐向我压来。背影,这浸透生命苍凉的悲影啊!在韩军富有穿透力的语言中,我的灵魂禁不住轻轻悸动……
在互动环节中,韩军说起他读《背影》的感受。那次,在飞机上读《背影》,他不禁泪水涟涟。连读四遍,他突然领悟这篇文章写的是“生与死”,而这种阅读感悟是他以前所没有的。韩军说:“没有人世的沧桑和历练,读一万本书也是苍白的。”听到这句时,有种绝望突然而至,是为我单调的经历还是年轻的履历?但我还是被韩军的这句话击中:“阅读能力不大靠读书、上课、写教案,最根本的是靠情怀。情怀,是你对人生的感悟,是你生命的状态,你悟不悟透人生,你怎样活着,你的价值观。……你的情怀,会被带入对文本的理解。”
互动环节中,韩军说,《背影》这篇文章中“父子情”与“生和死”,只是两条平行的胡同,并不存在深浅、新旧之别。他的智慧与情怀,在最高的峰巅会面了!
陈日亮老师的报告中,也谈起了他的读书落泪。说他还在上初二时,读鲁迅的小说《明天》,读到宝儿的死,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又想起特级教师秦晓华,在一次交流中谈及自己的读书经历,也说起读书读到动情处落泪的情形。
反观自身,不禁羞赧。自诩读书颇丰,但读书流泪的回忆却是寥寥。尤其是功利性的阅读让我离感动愈来愈远。我突然领悟了韩军老师的一句话——“最高的境界是情怀”。情怀,包括性情与襟怀。而一个人的性情,往往藏在读书时的莹莹泪花中。
用文化和生命滋养的课堂
吃早饭路上,见到一位女老师——年轻、活力、美丽,我猜是王君老师。果真是她。
读过王君老师的一些文章,为她的成长、奋斗而激动。然而,“青春语文”的提法总不能激发我更多的热情。
但这次,王君用她的两堂课征服了我!
我没有想到,她能带领初中生在杨绛的《老王》里走得那么远。她从“活命”切入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接着引导分析杨绛的“没多问”(是因为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没脸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一位学生“没功夫问”的精彩回答,引发了对杨绛在文革时命运的关注。学生到此蓦然发现,杨绛也是处于“活命”状态的苦命人,而杨绛称自己是“幸运的人”,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杨绛与老王是那场风暴中的两粒弱小的沙粒,相互摩擦,彼此取暖。王君老师《老王与杨绛》的一首小诗将全场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但你们彼此的牵挂/好像那大瓶的鱼肝油/是那疯狂岁月里的/热血和肝脏……”学生们渐渐领悟,“活命”就是两个卑微的人“活出了高贵的生命”。
王君的第二课,是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这让我很是惊讶,这篇议论文能上得精彩?我的担忧很快在她的课堂上瓦解了。她带领我们逐渐走进真实的白求恩,而当学生接触到“真人”而不是“伪圣”的白求恩后,依然坚定地向这位内心强大的人献上真诚的敬意,我恍若听到心灵的欢呼。她仅仅是还原了白求恩的形象吗?她仅仅是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怀疑吗?她仅仅是呼吁当代的古典共产党人吗?……
听课老师的眼泪,不足以说明课堂的成功;学生的动情相拥,也不一定表明王君的魅力;拖堂五十分钟,竟无人先退,似乎也只能说明课堂的磁力之强。但是,王君引着学生沉潜词语的耐心,体贴生命的文化情怀,循循善诱的温暖语调,却让我断定卓越教师的人文品格!
用文化和生命滋养的课堂永远是最美丽的!
语言:最后的归途
听陈日亮老师的报告,你仿佛与叶圣陶会面、与夏丏尊晤谈、与张志公促膝。
“我即语文”,陈日亮老师的每句话中似乎都洋溢着语文,我将整个人丢在他的语调、声音里。
他非常欣赏江西师大余应源教授的一段文字——
就语文教学以外的学科而言,言语形式层面的穿透是为了把握言语内容(意)。
就语文教学而言,则是为了获得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
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可见语文教学中,言语内容的理解是为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语形式服务的。“言”是主体,是根本,“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陈老师积五十年的教学积累,高屋建瓴地提出他的教学核心理念:“语文究竟是教什么的?它既是教内容的,也是教形式的,但归根结底是教形式的。”他的立论有着丰厚的传统基础和深邃的学理思考。陈老师出示了一组名家论述语言的句子——
吕叔湘: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汪曾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南帆:沉入词语
谭雪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王尧: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王尚文:倾听文本发出语言的细响
……
语言,就是目的与存在本身。语言,应该成为语文最后的归途。而这次活动中的几堂成功的课无不诠释着这一理念。
韩军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动情地朗诵“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而课堂就在这片朗诵声中戛然收尾。
王君老师《纪念白求恩》的课堂结尾也在洪亮的齐声诵读中结束——“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李百艳老师教《散步》,在引导学生分析了文本的语言美之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当堂背诵。课堂在学生接连不断的踊跃背诵中,响亮收尾。
这种安排,绝非巧合,而是他们在窥得语文之道后不约而同的选择!他们都选择了让自己沉默,让文本说话。我想起钱理群先生曾经描述过的理想课堂: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就为这个瞬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无怨无悔的啊!
回顾近现代语文教育史,我们应该羞愧。文道之争不绝于耳,“工具论”、“人文论”毫不相让,而真语文却躲在角落暗自哂笑。语言,作为人类的最后家园,注定成为语文的唯一归途。
一流的教师,会让自己巧妙地隐身,而让高贵的语言永远地留下!
他们会引导学生去倾听文本语言的细响,享受生命中那最美的时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2:56 , Processed in 0.0835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