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2 19:5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自序》作者:芝田一鹭

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自序

这是潘教授自己写的序文,主要有下述内容:

一、《语文:表现与存在》是“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奠基之作。

二、当今语文界特点:

耽于经验、语文学科没学问,缺少“哲思”。

百年现代语文教育传统里缺少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注重的是“经验”和“实用”,因而,也缺少“哲思”。

三、当今语文界缺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以及哲思的历史原因:

语文界元老张志公等先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研究的鄙薄。

四、语文界缺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和哲思的后果:

1、语文成了地地道道的伪语文,语文教育遭遇世纪末的尴尬。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2、与现行的考试制度不合作的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大多在学校日子不好过,甚至连同行也不能相容。不会读也不会写,不会教更不会研究,凭教参死命猜题押题搞题海战术的教师,却畅行无阻,风光无限。语文界科学和理性传统的缺弱,经验思维的惯性和惰性的强大,语文教师思想的缺席和智力的退化,整体教育素养的低落,语文界对这些状况不但毫无知觉,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可悲的。

3、语文学科成为学生最不愿意学、最痛恨的学科,语文教育为千夫所指。

五、不论想从哪一方面突围,都不可避免地与叶圣陶先生遭遇。

叶圣陶先生勘称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对语文研究最投入、对现代语文教育贡献卓著及影响最大的学者,甚至说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创建者。他的有些见解在敏锐和深刻上逊于黎锦熙、胡适、夏(沔)尊、朱自清。叶圣陶先生代表了一个时代,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就是叶圣陶时代语文教育。

他们的研究,大多为零散的经验和随感,未见较为系统严密的宏观理论建构。

六、本书的方法论:

1、较为注重对语文教育历史资料的掌握,注重从手机来的第一手的资料中形成认识,从语文教育史背景上来探讨语文教育现象……

2、尽量扩展认知结构,力求在当代学术视野下观察语文教育想象,尤其注重提高哲学和科学(学)素养,将自己的思考置于一个多元化的认知网络中比较参照,以求有新的发现。

3、以探究和批判现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即它的核心纲领为突破口。

4、在新的认知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进行语文教育理论范式的重构和理论话语的更新,试图建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概念系统,以带动整个语文实践的深刻变革。

七、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的三大来源:

1、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即哦啊于分析学)

2、人本主义心理学(动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学)

3、存在主义哲学(语言论哲学、生命哲学、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哲学阐释学)


                                              2008.7.22



原文地址: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序》作者:芝田一鹭
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序》

一年前从朋友处得知潘新和教授出了新书——《语文:表现与存在》,朋友说,很值得一读。当时即想买,找了几个书店,可惜都没有,直到今年5月才从网上买到。买到之后,看看是上下两大部,共1500余页,100多万言,一时还真没勇气翻阅,所以就一直搁置于书架上。如今暑假了,虽然还是有些杂事,但我想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了。

下面我将我的阅读笔记和杂感陆续记录于我的博客,一方面以此督促自己必须坚持认真阅读;另一方面,希望借此与志同道合者沟通交流,以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孙绍振先生的《序》,首先“评说”了我国“向来注重实践理性”,几乎“没有在基本概念和范畴中追本穷源”的学术传统。然后为潘教授“向传统的语文和写作发起了无畏的冲击”找到一大堆学理依据。(这部分让我想起了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为自己批驳“工具论”和“人文论”时的论述。)

接着,孙教授概述了潘教授著作中提出的学术观点:

以叶圣陶为代表的现代语文教育以应付社会需要为宗旨,在今天看来是有失偏颇的。

如果把语文和写作教育仅仅当做应付生活的实用需要,不仅是贬低了语文和写作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为应试教育大开方便之门。

言语活动乃是人的一种精神建构,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是人的确证,往往是超越世俗的实用需求的。

要给语文教育洗去百年之铅华,吸纳近世学术之成果,革故鼎新,发动传统的语文学理的当代转换,由“外部”的语文教育学,转向“内部”的语文教育学,或称“内外同致”的语文教育学,以“言语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建立“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人本主义在语文教育中体现为言语与人的生命的血脉相连。人的言语需求,既外在于生命,又内在于生命。归根结底是内在于生命的。因此,应内(生命)外(生活、社会)同致,以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为本。

我以为在语文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本”就是“言语生命”。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本”。

在在“表现存在论”“言语生命动力学”背景下,教学实践层面的认知也将发生重大转向:从当代重言语技能训练转向重言语动机和人格的养育,从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转向重言语生命本性的养护,从重阅读转向重表现、重写作,发现并关注每一个个体的言语生命潜能、才情和天性、个性,顺应言语智慧的自生长,扶助言语生命的成长,引领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促成每一个言语生命的最大发展。

然后,孙教授高度评价了潘教授著作的学术价值:

其思考领域之广,思想密度之高,逻辑复盖之大,学识视野之开阔,如果不是绝后的话,至少也可谓空前。

最后,孙教授给我们指出了潘教授此著作的学术基础:潘新和则更多地借助更加现代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照言语学习过程……并认为他的西学不会给读者的阅读理解他的主要观念带来障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并不能自发地拥有自身的言语。启发学生主体的觉醒,让学生获得自己的话语自觉和能力,这是共同的愿望,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关键在于从现成话语中挣脱出来,否则,语文教育和写作教育就不能不是无效劳动。从言语生命意识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天才。然而,这种天才,如果不加开发,就可能遭到窒息,乃至夭亡。语文教育和写作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语言生命意识和能力的开发学。





附:语文教育创体系之力著*——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序



孙绍振



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部高水平的原创性著作,作者继《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以后,登上了又一学术高度。我以为,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轫以来的一部罕见的力著。

我国的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注重实践理性的,几乎没有欧洲那样在基本概念和范畴中追本穷源的传统,在超越现实的抽象世界中遨游,和我们的民族性格格不入。这当然有好处,至少避免了欧洲中世纪那种繁琐哲学的自我迷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弊端在我国学苑里是很罕见的,占据主流的学术潮流都集中在实践理性方面。语文教育学也不例外,一直是把经世致用的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的,从孔夫子到叶圣陶都强调写作为了应对社会需求,为了争取生存条件改善。经世致用,修齐治平,国脉所系,文脉所存,香烟不绝,源远流长。直至二十一世纪,这种语文、写作教育思想从未有人质疑,向来被当作不言而喻的大前提。这并不奇怪,不用太高深的学问,就能感觉到它的某种合理性。语言学习和写作难道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境界的提升?一切学问,难道不都是为了人生,为了人生的竞争?但是,从学术研究上来说,没有一种学说是绝对正确的。一切的学说,不论有多么深刻的内涵,都在两个方面难以逃脱其局限性。第一,从理论上来说,由于话语符号所揭示的经验和事实之间差距,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没有任何理论能够穷尽客观存在和主体生命的全部属性,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不存在“漏洞”,漏洞几乎是思维的必要代价。第二,这种“漏洞”永远是填不满的,一切“漏洞”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历史的发展变化又是无限的。正是因为这样,每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的基石就会发生巨大的震荡,权威的、乃至神圣的理论的巨大裂痕、破绽,就会暴露出来。当然,这种暴露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不能不经历一个从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的曲折的搏斗。由于一切权威理论都伴随着独霸的话语权力,而霸权的特点则是无需论证,结论“现成化”,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不是重新思考。因而,权威话语中的裂痕,不管多么荒谬,往往被掩盖,甚至被神圣化,对于权威的质疑和挑战,往往被视为大逆不道。要冲击权威,不但要有学术的水准,还要有道德的勇气。学术历史之所以总是艰难曲折,就是因为对于权威的历史局限性的科学剖析需要过人的智慧和勇气。

潘新和先生现在所做的工作正是听从了历史的召唤,以多年的学术积累,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写作和语文教育史以后,又从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向传统的语文学和写作学发起了无畏的冲击。

在基础理论方面,他提出:以叶圣陶为代表的现代语文教育以应对社会和生活需要为宗旨,在今天看来是偏颇的。当然他并没有绝对否定叶氏的这种思想,他指出,这种思想的局限在于它是非终极性的,忽视了人内在的生命、精神需要。即使是这样的非终极性的理论,他也承认了它的历史合理性,但是,他指出,正是这种历史合理性,又给它带来了历史的局限性。潘新和以极大的理论魄力和道德勇气提出:如果把语文和写作教育仅仅当作应付生活的实用需要,则是贬低了语文和写作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为应试教育大开方便之门。他认为,言语活动乃是人的一种精神建构,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是人的确证,这些往往是超越世俗的实用需求的。
他明确提出,要给语文教育洗去百年之铅华,吸纳近世学术的成果,革故鼎新,发动传统的语文学理的当代转换,由“外部”语文教育学,转向“内部”的语文教育学,或称“内外同致”的语文教育学,以“言语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建立“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人本主义在语文教育中体现为言语与人的生命的血脉相连。人的言语需求,既外在于生命,又内在于生命。归根结底是内在于生命的。因此,应内(生命)外(生活、社会)同致,以内为本,以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为本。

我以为在语文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本”就是“言语生命”。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本”。

在“表现存在论”“言语生命动力学”背景下,教学实践层面的认知也将发生重大转向:从当代重言语技能训练转向重言语动机和人格的养育,从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转向重言语生命本性的养护,从重阅读转向重表现、重写作,发现并关注每一个个体的言语生命潜能、才情和天性、个性,顺应言语智慧的自生长,扶助言语生命的成长,引领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促成每一个言语生命的最大发展。

的确,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历史性的转向,不论从学理来说,还是从教学实践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地震,他对此有充分的预期,哪怕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概念体系像庞贝古城一样遭受没顶之灾,他也面不改色。

学术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命题的提出,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论证的严密。值得庆幸的是,潘先生不但善于破,而且善于立,不但有批判,而且有创造。在“语言生命动力学”的总体概念之下,他从容地推出了自己原创的范畴系列,衍生出多个系列的亚范畴,力求让各个亚范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说明,构成相当严密的内在的链接,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一种森严的体系。其思考领域之广,思想密度之高,逻辑复盖之大,学识视野之开阔,如果不是绝后的话,至少也可谓空前。

他的理论建构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途径,研究涉及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个领域。尤其是写作教学论,以其可操作性的实践性使人大开眼界。

当代语文学、写作学从八十年代复兴以来,一直缺乏一种全面的、学理意义上的突破,这是因为,上一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知识结构上有历史的局限。在观念和方法上多多少少受到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严重影响,难以突破“客观反映、主观能动”的线性思维模式,在方法和观念上画地为牢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潘新和之所以能够横空出世,关键在于,他突破性的命题的理论阐释,接触到当代学术的前沿。在心理学方面,当代语文学和写作学,从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在弗洛依德的的圈子里徘徊,连荣格都难以涉及,而潘新和则更多地借助更加现代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照写作过程,故每每给人以见地不凡、豁然开朗之感。

在此基础上,他把当代语文教育学带进了西方最为前卫的话语学说的境界之中。可以说,活学活用了这种学说的很大一部分,为语文教育理论带来了一股新风,破天荒地提出了发展学生言语生命意识的命题。虽然,他的一些论述,由于某些术语和日常用语的内涵不尽相同,可能给一些缺乏准备的读者带来理解的障碍,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比较用心的读者来说,他的主要观念是不难把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并不能自发地拥有自身的言语。启发学生主体的觉醒,让学生获得自己的话语自觉和能力,这是共同的愿望,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关键在于从现成话语中挣脱出来,否则,语文教育和写作教育就不能不是无效劳动。从言语生命意识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天才。然而,这种天才,如果不加开发,就可能遭到窒息,乃至夭亡。语文教育和写作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语言生命意识和能力的开发学。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光是从理论上来阐释,就意味着对于一系列当代文化哲学的前沿学术成果的综合。难能可贵的是,潘新和具有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将语言的人文性和当代哲学、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研究的最新成就融会贯通,承担起根治当代语文学理论严重落伍,和实践上的脱离实际的顽症的重任。

上一代的语文和写作学术界当家人,没有能够完成改变学科滞后状态的历史使命,到了潘新和这一代,应该是当仁不让了。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同龄人都有这样的自觉和足够的的修养的。融西方语言学、文化哲学理论,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作文教学史料于一炉,高屋建瓴,建构宏大的语文/写作学体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了新一代学人的面前。从这个意义上,他的这部一百多万字的著作,对于立志跨越新的学术历史台阶的学人来说,是一个鼓舞。



*注:《语文:表现与存在》,潘新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上、下卷,124万字。

原文地址: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绪论·语文:人的作者:芝田一鹭
读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绪论·语文:人的确证》



人,为活而活,抑或为存在、为存在的言说而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的语言(语文)“工具论”和“应付生活论”“应需论”,其理论背景是实用注意、经验注意和工具注意——强调语言(语文)的“器用”的属性、以取得直接的功利目的和效果作为行为准则。“语文工具论”,把语言(语文“片面地作为应付生活的工具,使语文教育知识化、技能化、实利化,必然贬抑了人文性、人本性。



“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本体论的现象层面的表达,其深层本质是“应付生活论”“应需论”。它们的哲学背景当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实利主义”和“环境决定论”。受杜威等实用主义者的影响、体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极端环境论”思想。



以往语文教改之所以成效甚微,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也不敢在现代语文教育的“应付生活论”“应需论”等核心理念上动解剖刀。

一个极端荒谬至今仍风靡语文界的将语文等同生活的说法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读到这里,意识到,这是一部颠覆性的著作,看来,我又要接受一次洗脑了。不过,说实在的,这样的颠覆,一时还真接受不了。下面是潘教授的深入论述要点:

现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观念,在对言语活动的目标和功能的认识上,在“应世”还是“应人”上发生了严重的迷失。(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15 , Processed in 0.0662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