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 寓情 习文
——小语教学专家支玉恒《成都巨变》作文教学实录
成都市花牌坊小学 廖翠 芳阳 琼华 整理
一、 课前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主持人公布的作文上什么?
生:想象作文。
师:喜欢想象作文吗?
生:喜欢。
师:谁喜欢?(师举起右手,学生全举起右手)都喜欢呀!都会做吗?
生:会。
点评:尊重学生,还应该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支老师亲切的话语,带头举手,这些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了温暖的涟漪。
师:都会做了,我们还做它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不做了。咱们做别的作文,做一个更难的,行吗?
生:行。
师:如果怕难,咱们就还做想象作文。
生:不怕。
师:那做个什么作文呀。这得从我这次来成都的一个感受说起。我最早一次来成都到今年正好是16年。16年间,我又来过几次成都,最后一次来距这次有四、五年了。就这四、五年间,成都的街道、建筑完全变了样,到处都出现了一些新的面貌,我很有感触。你们住在成都有这种感受吗?
生:有!
师:肯定感触比我还……
生:深!
师:所以我想,今天的作文就写成都的变化,行吗?
生:行。
师:那我就写题了,行吗?(板书作文题:成都巨变)读一下。
点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要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支老师的“导”,体现在兴趣的自然激发,课伊始即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创设贴近生活话题,激发写作欲望
师:“巨变”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可能是很大的变化。
师:挺会说话。她加了一个“我认为”,加了“可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巨变”就是很大的变化。写这篇文章的要点在哪儿?还读这四个字,把要写的文章的要点强调出来。
(生齐读)
师:对!重点写一个变,是吗?想写哪些方面的变化,把你要写的概括成一个词语,一个成语或一句话说说。
生:我想写成都街道的变化。
(学生上讲台把说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
生:我想写成都风景的变化。
生:风景?该说环境是吧!写上去。
生:我想写成都人的变化。
师:非常好!没有人,街道变不变得了,建筑变不变得了,环境变不变得了?一切变化都来自于人!写上,大大的写一个人!(学生非常自信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还想写什么?
生:还想写商业变化。
生:还可以写成都的美食。
生:还可以写成都吃喝玩乐的变化。
(众笑)
师:吃喝玩乐,吃她已经写了,你可以写玩乐。“玩乐”不好,写“休闲”怎么样?人劳动一天了,休闲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就从哪儿来?有两个,一个是勤奋,一个是会休息”,所以写休闲也很重要!去,写上去。还有什么可写的?
生:还有成都的科技变化。
生:人的经济变化。
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写上社会经济。
生:我想写成都天气的变化。
师:整个成都变化了,气候也变化了,变没变?
生:变了,因为成都很久没下雪了,今年下雪了。
师:哦,成都下雪了。你先写上。这么多内容可写,可见成都真是巨变,是吗?
生:还可以写成都的交通变化。
师: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交通。
生:还可以写成都风土人情的变化。
生:我认为还可以写人们的竞争。
师:竞争,过去谁跟谁都不搭关系,现在竞争激烈了,是这意思吧?可以写“竞争”两个字。
师:刚才举手的同学你要觉得自己的非常独特,就来说一下。我提一句,你说出的保证是别人想不到的,很独特的,有没有啊?
生:还有成都人观念的变化。
生:还有成都人头型的变化。
(众笑)
师:头型?过去是圆的,现在是方的?你这头型的变化指什么?
(众笑)
生:头发。
师:哦,发型,那不叫头型呀。发型的变化穿戴的变化,归到一块儿,这就是她说的什么?
生:就是成都现在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来越追求时髦了。
师:对,就写“时尚”两个字,会写这两个字吗?哪个“时”?
生:时间的“时”。
师:哪个“尚”?
生:高尚的“尚”。
师:没错儿,写上去。
师:你还有独特的吗?
生:还有成都的年龄变化。
师:年龄变化,什么意思?你讲讲看。
生:原来是2000年,现在已经变成2005年了。
(众笑)
师:哦,这不但成都在变,小山村里也在变,全世界都在变,从2000年变到现在的2005年了。你们说,她说的和今天说的变化有关系吗?
(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谁说没关系,请举手。你们俩说没关系,为什么没关系?
生:因为时间的变化是所有地方都在变,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成都巨变”,可以归在成都的变化。
师:那倒是有关系没有?(众笑)我问你,如果成都老停留在2002年不动了,如果时间没有变化,成都能变吗?
生:不能。
师:那还是有关系。(手指板书)现在看一看,黑板上这么多可写的内容,你要写哪一个,自己选择。上面没有的你想写也可以,自己决定。你对哪一个最有体会,哪一样变化你心中最有感触,你就选择哪一个,不用举手自己心里默默地选择。
点评:支老师从自己情真意切的感触中引出话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中谈开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好似“信手拈来”,却又是“有意为之”。学生思维活跃,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素材的积累让学生作文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觉。
三、 独立思考,体会方法与要求
师:选好了,我还要问一问,关键是要写什么?
生:变!
师:如果要写这个变字,在一般情况下,哪种写作方法最好用?你还没发过言,你讲。
生:我觉得应该是对比。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我一般都用举例的方法,先写成都没变的时候,然后写变化以后的样子,这也是一种对比。
师:你通过什么来对比呀,通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例来对比,是不是?这是我要给大家说的第一个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板书:事例对比)。如果你不想用它,也能写出成都的变化,当然也可以,听明白没有?这一对比呢,可能就要写写过去的事情,然后再写写现在的情况,是吧?
生:是。
师:那这两大块还有重点吗,详略怎么安排?没举过手、没发过言的同学说,发过言的学生手放下。(抽一没发过言的学生)
生:我认为过去诼略写,现在应该详细介绍。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写,再加上生动的例子,你的文章就实现了两个字?具体!内容就不空洞了。好了,他的意思是详略的安排要分明(板书:详略分明)。我就提醒这两点,你们认为在写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点评:支老师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思考,让学生自己从中体会和司出写作方法与基本要求,不显“教”的痕迹。从抽学生发言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
生:我觉得用词语和用标点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