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独立思考的语文课堂 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彭峰
我想从一个故事说起。 1691年5月的一天,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结果康熙竟然一口否决。他这样批示: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① 余秋雨《山居笔记》第11、12页。 显然,康熙坚决反对修筑那历尽沧桑的长城,还有他一首诗作证: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他希望自己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他会如何筑这座“长城”呢?在“修德安民”这样的理念包裹中,他“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他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秋天,他率领一万多人前去狩猎,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有一箭双雕之效:强大军队,让自己的王公大臣保持铮铮铁汉的本色,又可给予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作用。这是“强硬”政策。当然,这个“硬”政策需要配套不少住宅,于是他建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行宫,较大的有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等。他还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族,让他们在这些行宫中与清朝朝廷彼此交谊,还利用宗教信仰,为他们准备下各自的宗教场所,于是热河行宫周围的寺庙群从无到有,逐渐“壮大”。这是“怀柔”政策。 康熙没有修筑长城,但他却筑起了他的“长城”——避暑山庄,并且,这个山庄让绵延千里的秦始皇长城相形见绌。 康熙皇帝的治国韬略,终于铸就了一个王朝的鼎盛…… 毋庸置疑,康熙称得上是杰出者之一。这份杰出来自于他独立的精神,来自他自由的思想。皇帝的身份让思想可以自由驰骋,而皇帝的优越常让他容易依赖,不够独立。他最为可贵的是,优越并没有让他被独立精神所抛弃。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是陈寅恪于五四时期提出的,出自他于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虽然,他将此作为一种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但是,独立与自由早已成为人类精神的理想追求,只是,在五四时期成为了中国人最为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延续到了21世纪,还将延续到更为遥远的未来。 时间在眨眼间已经过去了近百年,然而现实却变本加厉地不容乐观。 因为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所以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的阅读课堂。现在的课堂中,如果没有老师的精心预设,假设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还会学习吗? 总之,学生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叫怎么学就怎么学。课堂里的学生们都不够独立,备受束缚,受教师的束缚,受应试的束缚,受社会压力的束缚。日子久了,没有人知道每个人都有对文本进行质疑、对话的权利,也没有人明白阅读是为了在丰厚的思想中浸润并生长出自己的思想,所有人明明感觉这样的教学了无生趣,却还是习惯性地忍受着,沉默着,屈从着。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有多么耳熟能详,教学的实际效果离这一目标就有多么遥远。这矛盾,让人发笑,又令人心痛,仿佛心被狠狠地扎了一下。 相反,如果我们允许、鼓励、渴望、组织学生们都独立思考起来,会呈现怎样的情境呢? 我想到自己的一堂阅读课。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理想的风筝》一文,文章是苏叔阳所写,他在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笑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个事例,表达了自己对刘老师深深的思念、敬佩之情。在我的极力鼓励下,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思考也很有意思。其中,“第一、二自然段能不能合并?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答案竟丰富得出人意料。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苏叔阳《理想的风筝》第一、二、三自然段 学生们经过充分的思考,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1.春天又到了,和第二自然段描述的春天景色,虽然有联系,但是并不是一个意思。2.从“又”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很期待春天的到来,单独列为一段,能够让这种期待更突出。3.单独列为一段,让人有更多想象、猜测、体会的时间。4.这样更有韵味。 还有一位同学由这个较为特殊的构段方式,想到班级里李书扬同学的作文,想到了郭敬明的《小时代》一书中就有这样的段落。 这样的问题以及讨论让我一阵欣喜之余,又燃起了另一种渴望:学生能针对某些文章所表达的情思,提出有力的质疑,摆出充分的证据。例如,当学生面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样的文章时,他们很容易就能明白本文在极力塑造彭德怀的伟岸形象。彭德怀为了更多战士走出草地,于是忍痛杀了牲畜,包括自己的坐骑,以解燃眉之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所有的父母遇到类似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地先保证孩子的健康与安全。因此,作者借这个事例来表现彭德怀爱战士的情怀,实在让人不敢苟同。当学生面对《珍珠鸟》那样的文章,敢于质疑冯骥才先生的“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爱鸟,就不要将它禁锢在屋内笼里。我想,那时那刻的学生才是教育的成就。 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呢?仅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方法是远远不够的。独立思考是需要训练才能走向深刻和开放。我认为需要做好这四点: 一是让学生心怀大爱,有所敬畏。没有爱心,便不知独立思考的目的,没有敬畏,就不能平等地对话。让学生真正懂得,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必须捍卫他人发表观点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懂得,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都带有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唯有尊重,才能走近他人,聆听思想的声音,闻到思想的香味。 二是让学生广泛阅读,亲近经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广泛地阅读,不断地思考,在经典名著中边学边思,学思相随。当学生读着《雾都孤儿》,会被主人公悲惨的遭遇所震撼,会同情他,同时,也会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这样的悲惨?与作者狄更斯对话,会触摸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当学生读着各种各样的经典,会明白每一个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思以及独特表达中的智慧。 三是让学生不断体验,丰富阅历。观念产生的源头不在于浩如烟海的书籍,而在于人的生命体验。要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说出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就需要进入到他的语境中,对他的生命体验有一种同情的了解。要理解经典,也需要有一定的人生实践的体验才可以。当生命越来越丰满和充盈,独立思考也远离偏狭而容易包容、开放。 四是让学生融入课堂,自由讨论。当学生努力思考后得出了结论,这时往往很难再有什么新想法。水流而愈深,火传而不熄,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都是极好的激发新想法的方式。营造自由的讨论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师生互相尊重乃至钦佩;每个人愿意清空自己去体会同学的感受和思想;明白倾听与等待的重要,因为每种观点的背后都可能有故事,皆可能蕴含着美好的情感。 教师如果不作这些努力,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就难以得到良好发展。 我们面对教育,面对文本,面对阅读课堂,正如康熙面对国家,面对政治,面对各种政策,正如陈寅恪面对知识,面对学术,面对各种创作。独立思考是王道! 渴望独立思考的语文课堂,这份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