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3 08:42:02
|
只看该作者
附:发表文章
究竟还是“不小于”
——对《究竟是“不大于”还是“不小于”》的商榷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车站中学(432011) 殷菊桥
拜读了《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7年第6期刊登的李学华老师的文章《究竟是“不大于”还是“不小于”》(以下称原文),颇有感触,题目由原来的求桥拱的半径变为求桥拱的半径的取值范围,让人耳目一新.现将原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与李老师及同行商榷.
题目:如图(略),拱形公路桥桥拱的水面跨度AB=80米,如果要通过的轮船在水面以上的最高的高度为20米,则设计桥拱的半径应( ).
(A)不大于50米 (B)不小于50米
(C)不大于60米 (D)不小于60米
一、原文中“简解”不妥
如图,设桥拱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
C为弧AB的中点,连接OC交AB与点D.由题中
“要通过的轮船在水面以上的最高的高度为20米”,
知CD的最大值为20米,即CD不大于20米,从
而0m<CD≤20m.但“简解”是通过取特殊值CD=20米求得R=50(m)的.显然这有失欠妥,这也是后面不知选A还是B的最大障碍.
二、“方法1”分析直观,但没切中要害
原文“方法1”通过直观画图,得出了“桥拱所在的圆的半径越大,AB这个拱形的高越低,反之亦然”这一结论.遗憾的是,李老师没有作进一步分析,导致没有发现“正确的应为不大于50米”这一答案是错误的.
由原文知,当AB一定时,弓形AB的高越高,那么桥拱所在的圆的半径越小,所以当拱高CD的最大值为20米时桥拱的半径R应有最小值.在什么情况下半径有最小值?由 R≥50知R的最小值是50,即当且仅当CD=20时R有最小值50,从而R≥50,故正确答案为桥拱的半径应不小于50米,而非原文所言“正确的应为不大于50米”.
三、“方法2”列式错误
原文在方法2中:有CD=OC-OD,即CD=R- ,得20≤R- 是错误的.
由已知条件知: CD≤20,应有R- ≤20,由此解得R≥50;又R2-402≥0,得R≥40;由CD>0,得R- >0,R为正实数.综上R≥50,即桥拱的半径应不小于50米.
从另一个角度看,原文在方法2中求得“40≤R≤50”.事实上,当R=40时,OA=DA=40,O与D重合,此时CD=OC=40>20,这与题设“要通过的轮船在水面以上的最高的高度为20米”相矛盾.
综上所述,从原文看,究竟还是“不小于”.
(中小学数学2007年第12期初中教师版)
一道考查创新思维能力的好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车站中学(432011) 殷菊桥
题目:某人从A地去B地,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行进,他先前进1米再后退2米,又前进3米再后退4米,…….
(1)3分钟后他离A地多远?
(2)若A、B两地相距50米,他可能到达B地吗?如能,第一次到达B地需多长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第(1)问容易解答:
因为2×3=6, 而|+1|+|-2|+|+3|=6,所以(+1)+(-2)+(+3)=2(米),即3分钟后他离A地2米.
关于第(2)问,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可能,2475分钟.笔者分析其思路为:(+1)+(-2)+(+3)+(-4)+…+(+97)+(-98)+(+99)=50.而|+1|+|-2|+|+3|+|-4|+…+|-98|+|+99|=4950(米),所以4950÷2=2475(分)=41小时15分.
然而,相当部分同学解答后一问时,认为人在A地面向B地行进,(+1)+(-2)+(+3)+(-4)+…+(+97)+(-98)+(+99)+(-100)+…,实际上是每次往后退1米,只会离B地越来越远,所以不可能到达B地.但是联想到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才引进负数,面向B地行进不能到达B地,反其道而行之,在A地背向B地行进不就能到达B地吗?如图,
人在A地背向B地,向右为前进,记作正数;向左为后退,记作负数.这时,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50米.而(+1)+(-2)+(+3)+(-4)+…+(+97)+(-98)+(+99)+(-100)=-50(米).因为|+1|+|-2|+|+3|+|-4|+…+|+99|+|-100|=1+2+3+…+100=5050(米),所以5050÷2=2525(分)=42小时5分.
综上所述,他可能到达B地,第一次到达B地需要41小时15分,或42小时5分.
(语数外学习2007年第2期初中版七年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