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专题习作写作的几个问题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 07:5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专题习作写作的几个问题的学习
    一、“感悟性”思维与“思辨性”思维
    “感悟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表象选取、形象再现、直觉、顿悟。其表达方式表现在语言上是:叙述和描写,兼有抒情。学生在行文中更多地使用“我认为……”“我觉得……”等主观性较强的表述,以金智娟同学的习作说明:(教师说明“略”,下同)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试论《桃夭》首创的以花喻人
    这一年春天,我漫步在田野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咦——从哪里传来这么一阵甜丝丝的花香味?那么清新又温软,我不由得顺着这隐隐的花香快步找寻过去。几个回转,眼前豁然开朗──
    好灿烂的一片桃花林!春日的阳光下,放眼望去,一片怡人的粉红花海,那么鲜嫩又娇艳,深深一口呼吸,我不由得恍惚了起来。我仿佛听到远处不时传来的笑声,银铃般的笑声。寻着笑声,朦胧间,我看见一个女子,身着喜气洋洋的新娘装,站在桃花下。哦,是她──《桃夭》里的那个女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美丽的女子就像那盛放的桃花,娇艳而纯洁。粉红色的花瓣就像她那粉红的脸庞,充满了健康的红润和青春的生命力。她穿着新嫁衣,哦,原来今天她是要出嫁了。她的身边围着许多人,都在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之子于归,宜其家事”,“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美丽的春天,娇艳的桃花,幸福的新娘,善良的人们,这三千多年前的一幕,时光流转中,今天在这片桃花林前,仿佛回到过去,置身其中。
    一阵微风让我回过身来,眼前依旧是满园桃花笑春风。这才想起,原来《桃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花来比喻美女的。三千年前,唱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这个人一定是个天才,鲁迅说过:“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当年的他,看着那美丽的新娘,可能是灵光乍现,想到了人美如花,却不知他这一句“桃之夭夭”对中国后来的文学起了怎样的作用?
    自《桃夭》开了以花比喻人这一先河后,几千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
    曹植:“含词未吐,气若幽兰”,这是说女子呼吸如兰花一样幽香。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这写出了女子哭泣时的楚楚可怜,而“芙蓉如面柳如眉”,又写出了女子精致绝伦的娇好面容。
    韦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这里的女子高雅似梅。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写出了女子的如花憔悴。
    戴望舒心中的姑娘也“有着丁香一样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不就是《桃夭》里的那女子吗?
    平日所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豆蔻年华、铿锵玫瑰……无一不是以花来比喻女子。
    后世这种种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都源自三千年那光芒四射的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的美、它的生命力、它的影响力如每年春日的桃花灿烂绽放。
    与“感悟性”思维不同,“思辨性”思维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是一种确定而非模棱两可,前后一贯而非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方式。进行这种逻辑思维时,每一步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思辨性”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用到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学生在行文中常常会使用“为什么?”“因为……所以……”“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关照前后逻辑的语言,以林泓达同学《诗经》专题的习作说明:
谁留在诗中,谁摘得柔弱的薇菜
——对《小雅·采薇》的一点探究
    1.小兵的身份
    我们可以看到,全诗中,小兵一直在吟唱“曰归曰归”。作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但他却无时无刻在想着回家,返乡。
    从这看,他的军事素养(也可说是政治觉悟)并不高。但从另外两句“岂敢定居”和“象弭鱼服”中来看。“岂敢定居”指的是在与玁狁的战争中屡屡获胜而不能一直定居,防范围剿,这就表明这支部队人数不能太多。一来人数太多会使移动不方便,二来人数太多会被敌军轻易察觉。既然这是一支能在战斗中屡屡取胜而人数又不多的部队,就可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们是一支精锐之师,将为王室征伐直到失去价值。
    “象弭鱼服”的解释是“弓饰象牙箙鱼皮”。我们知道,当下象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材料,那么在古代呢?学者张洁在《论中国古代的象牙制品及其文化功能》一文中回答道:“随着等级制度的确立,象牙制品逐渐成为珍贵物品,为奴隶主贵族所追求。”《韩非子·说林上》中的“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铏,则必将犀玉之杯”,就明确记载了象箸成为上层社会的奢侈品的事实,“纣为象箸”也成为后世臣子劝谏君王切勿奢靡的力证。考古发掘材料显示,在大量珍贵的商代遗物中,象牙、象骨制成的生活装饰品与器皿是常见的,如著名的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3件象牙杯,都是商代工匠制作的珍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周代手工业所用的“八材”之中,象牙已经位居其中。《左传》中“象有齿以焚其身”即反证了时人对象牙制品的需求而导致了大象的生存危机,甚至出现《韩非子·解老》中记载的“人希(稀) 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的状况。”由此可见的是,象牙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而在这首诗中却被用于军事。那么,可以这么说,这支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是王室所重视的部队。
    可主人公却是一个军事素养较低的士兵,那么,主人公的身份应该是一个混迹在古代一种类似于现在特种兵部队的队伍里的一个后勤部队,主要责任应该是炊事这样一个职务的小兵,因为“采薇采薇”,据注释:薇菜,现在的野豌豆苗,可食用。
    这样,主人公的思乡心切也有了很好的理解。主人公不过是一个小兵,却因为服侍高级兵种而无奈地一直服役。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小兵的心理,既然是一个小兵,按理说跑了就跑了,上层也不会有太强的决心去追捕他,但是他没有。为什么?
    赵沛霖在《关于<诗经>战争诗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道:《采薇》是一首从下层士卒的视角写凯旋而归的诗。作为一个下层士卒,他的使命主要是奉命杀敌,诗中很少写总体形势和变化过程,主要是表现他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统治者的幽怨以及对于自己不幸遭遇的不平,特别突出的是“载饥载渴”的苦难和“莫知我艰”的孤独。其所见所闻和影响之所及,既不同于《常武》中的天子,《六月》中的统帅,也不同于《出车》中的将士,而是具有他所属阶层固有特点的另一个独特的世界。(原载《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一个小兵不会想到有那么多的框框条条在里面,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有想到保卫国家和王室,所以说小兵是一个识时务、知明理的人,国难当前,他放下了个人的利益,放下了自己的情感,一心一意的为国效命。忠臣贤臣不过如此吧。那么从“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还饱受饥饿之苦。要知道作者可是一名炊事兵,连他都没有饭吃,要么是被上头剥削,要么是真的没有了食物。作为一支“雄师”,将军自然不会干出这等事,那确实是实在没有食物。由此,便可以得出,作者的确是一名好兵,在自己可以逃跑的情况下,可以偷偷回家过上能吃饱的日子的情况下,他都没有逃跑,也见当时民风之淳朴。
    2.小兵在忧什么
    全文中共有3个“忧”字,每一个“忧”字也许都隐藏不同的内情,每一段隐藏在“忧”字背后的辛酸往事或当下的难关究竟令作者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小兵是怎样顶着这些压力顽强地坚持服役,在战事的第一线而没有产生一些寻死、逃役的念头。
    正如前文所说,主人公不过是一个在部队里地位低下的炊事兵,却因为服侍的高级兵种或别的一些原因无法得到正常的服役生涯。另一方面文中又说道“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说明小兵在家乡仍有人要挂念,这也许也是其中的一个“忧”。文中曾提到过“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主人公是想要寄信回家的,那又是寄给谁呢?有以下几个猜测:父母。情人。朋友。那么这里的朋友只有可能是与主人公同龄同性的友人,既然主人公都已经上战场多时,想必他的友人也已上了战场,在这里朋友的这个猜测就可以排除。还剩下了父母,情人?
    我们可以看到“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为一节。在这一节中,有许多区别于另外几节的不同之处:首先用于描写时间变化的句子被“心亦忧止”所替换;其次“靡室靡家,玁狁之故”“王事靡盬,不遑启处”都是描写实物的句子即有具体体现的事物,而“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则是抽象的事物。这也许表明了这一些抽象的对作者来说也许甚至超越了家和伦理道德。还有一句“载饥载渴”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是那样的残酷。若前文是正确的,那么连炊事兵都吃不饱只有两种可能:食物太少;上层剥削。如前文所说,这一支队伍是精兵,第一种可能已经排除。那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哪有心思去研究如何结婚,生子。作为当事人,作者自然会去联想离最近的亲人过得如何,那就可以知道主人公是在思念在家的父母。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忧愁令小兵担心呢?
    这就要从文中的“曰归曰归”说起。
    文中共出现了3次“曰归曰归”,而前后两次后面的句子都是描述时间,但中间的那一句后面跟着的却是“心亦忧止”。据现在的翻译,“岁亦莫止”是一年过了大半,“岁亦阳止”是今年阳月已过。据《诗经译注》周振甫先生的解释是:阴历十月。阴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它是阴阳历。现被叫做“农历”,这是文革期间所谓除四旧的结果,其实这个叫法也很不妥,它在季节上的日期游移可达一个月,并不是很适宜农业生产。准确说应该叫做“汉历”。此称呼,是根据此历是汉武帝时议造的这《汉历》规则,以及清康熙御制《汉历大全》对此历的称呼,而得出的此历自古就称为“汉历”,由此得出阳月不是所谓的阴历十月。那阳月是什么时候呢?周朝之前只出现了两个朝代,从有关资料得出商代是沿用夏历的,而夏历中恰好出现了阳月这一名词。据夏历:“四月:通常称: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余月。十月:通常称:阳月、阴月、小阳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冬、飞阴月。”(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在这里有两个解释,一是4月,二是10月。不管是哪一个,我们现在都可以得出主人公在战地上至少是待了一年以上。诗中描述了两年或多年间的两个片段,而在原本用于描述年与年之间的句子却被用于描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那么这个心理的变化,究竟有什么用途?
    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一位戍边老兵的归途之作。主人公在战场上经历了薇菜的三个状态变化(作、柔、刚),其内心也经历了希望、失望、绝望的情绪变化。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诗经》中有许多诗都是以物起兴,《采薇》也不例外。文章以薇开头,通过薇菜折射出作者的背景、内心情况、时间、地点等关键的要素。
    从文中的“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中可以看出小兵还没有成家立室。所谓百善孝为先,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这时候的小兵心中已经对准时回家失去了希望,对自己能不能尽孝也怀着一种难言的情绪。也许他是这样想的,自己回到家时又老又穷,没人入嫁。还是别的什么,那小兵想的是什么?
    刚刚说道在诗的一、三段中间,作者插入了一句“心亦忧止”,本来在古时战场上发出这样的感慨很正常,但这句话占了不对的位置。上下两句描写时间,而这句呢?这句话解释为:心里满是忧愁。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就打造出一个正常小兵的忧愁,不能回家。但前面说道作者不是这样的人,他为了国家放下了个人利益。
    由此可见,小兵的忧愁便是国难当头,后继无人。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即可知道,小兵一直服役在战事的最前线,可见我们的主人公不仅心怀家庭,更在为国排忧,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参考资料:随文注出
    二、标题论点与结构赋形
    专题习作写作时应该记下这四句话:
    (1)集中:学习别人是怎么“集中”的,你要学会突破一点。即口子小,挖掘深。
    (2)有据:学习别人是怎么“有据”的,你要学会用事实说话,用事例来证明。
    (3)讲理:学习别人是怎么“讲理”的,你要学会分析,并层层剥绎;不要不分析就发感慨。
    (4)深入浅出:学习别人是怎么“深入浅出”的,你要学会内容深刻,在这个基础上说“自己的话”,让人爱看或者爱听、易懂。
    先说标题、论点的拟定。我们应该记住:集中突破一点,找到小而好的“口子”。下面我们从标题拟定和开头点题两方面举例来谈。
    (1)从标题拟定看
    好题文一半。标题要直接锁定“写谁”或“写什么”,你就不会“旁逸斜出”或“东一榔头西一棍”。换言之,标题就直接呈现出你要论述的对象,这样最直截了当。
    例1:张翼同学的标题:由狗看社会——我看鲁迅笔下的狗。附习作开头:
    巴金先生在他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对鲁迅这样评价:“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的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间。”确实如此,鲁迅,他不仅是20世纪初伟大的思想家,就站在新世纪的前沿,他仍然无法逾越。在此,我谈也谈不好鲁迅的伟大之处,我只浅谈我所认识到的鲁迅笔下的狗,以及由狗看当时的社会。
    例2:王仙意同学的的标题:鲁贵——欢喜的奴才。附习作开头:
    在《雷雨》中,鲁贵是周公馆的仆人。对于他的形象,曹禺先生这样写道:
    “他的身体较胖,面部肌肉宽驰地不肯动,但是总能很卑贱的谄笑着。他很懂事,尤其是很懂礼节。他的背略微有点驼,似乎永远欠着身子向他的主人答应着‘是’。”
    “卑贱”、“懂事”、“懂礼节”,这就是鲁贵的仆人形象。考虑到在当时那个依然充斥着封建伦理纲常思想的时代,仆人只是奴才的另一个表达形式,我把鲁贵归为奴才一类,而这就成为了我对鲁贵的第一印象——“奴才形象”。
    在接下来的思考和再次阅读中,我对鲁贵的“奴才形象”有了新的补充。我以为鲁贵不仅仅是奴才,而且还是“欢喜的奴才”,这是我对他的第二印象。下面就由我来对我的第二印象进行阐述。
    (2)从开头点题看
    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李涂在《文章精义》里也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了解你的论题或论点,以及论题或论点的由来。因为是研究性习作,下面两例在文章开头都呈现出同学们较为详尽的思维或思考过程。
    例1:朱珠同学的《真爱,不应该被怀疑——谈周萍于四凤之感情》开头部分:
    《雷雨》中的三段感情是这场戏剧中最揪人心的,分别是周朴园与梅侍萍之感情、周萍与蘩漪之感情、周萍与四凤之感情。这三段感情扑朔迷离,却又因果相连。先是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才会有周萍这个爱的结晶;正是梅侍萍的被迫离开,蘩漪嫁入周家,才会有周萍与蘩漪这违反伦理的爱;而又正是周萍这违反伦理的爱,才会促使周萍与四凤相识、相知、相恋。
    周朴园与梅侍萍确实存在过爱情,这个我不多说。也许有人会问,周萍与周蘩漪存在过爱情吗?我认为是存在过的,即使这段感情的保鲜期很短。那么也许又有人问,周冲与四凤有爱情吗?不,他们没有爱情,一直以来都是周冲一相情愿。那么,在这里我最想谈的,就是周萍与四凤的爱情。
    我翻阅了很多关于周萍与四凤的文章,发现大多数的都认为,周萍对四凤的感情,只是一种能让他饮鸠止渴的方式,而四风,就是周萍在他的萎靡生活中,用来麻醉意识,带来短暂快乐的“酒”。她于周萍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柱,一根用来解脱自己的稻草。但是,我却认为,周萍对四凤的爱,是实实在在、全心全意对待的。
    例2:荣文亿同学的《孔子在李白思想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吗?》开头部分:
    根据陈贻焮《唐代某些知识分子隐逸求仙的政治目的——兼论李白的从政思想和从政途径》、罗宗强《李杜论略——李白与杜甫政治思想之比较》、袁立权《有诗才未必有治才》、葛景春《李白思想艺术探骊·李白与儒家思想》等研究成果表明,儒家思想在李白的各类思想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葛景春为代表的更多的研究者对此进行具体论证时,又得出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孔子在李白思想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二)儒家积极进取的用世精神与安邦定国的理想主义——即入世思想,一以贯之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李白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有着鲜明的选择性;(四)李白的崇儒与大唐王朝“骨子里还是以儒学为主”的时代文化精神密切相关。
    陈贻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诗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王维研究会名誉会长。曾任《文学遗产》编委,《文学评论》编委,《中华诗词》顾问等。陈贻焮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文学史家,他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罗宗强,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文学遗产》编委、中国古代文论学会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云南大学、河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罗宗强先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代士人心态史。1980年以来,著有《李杜论略》、《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道家道教古文论谈片》、《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隋唐五代文学史》(与郝世峰合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南开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可见,两位学者都是在古代文学上造诣非常高的,那么他们对李白思想的研究定是仔细周密的了。
    但,孔子在李白思想中的地位真的是至高无上的吗?
    总之,开篇要点题,要让人知其旨意。
    再说“结构赋形”。
    所谓“结构赋形”,就是给自己写作的文章赋予一个结构形式。浅层次来说是给自己的文章寻找到一个外在的“躯壳”;深层次来说是理清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什么问题先谈、什么问题后谈,分而析之)、得出结论一个内在的逻辑顺序。
    第一种“形”,以林家豪同学的习作说明:
诗仙的执着:李白的政治人生
——关于李白与政治的一些论述
    众所周知,李白是中国古代诗坛的一个传奇,更是唐诗的标志性人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唐诗如果没有李白的存在,唐诗依旧是唐诗,但绝不会是如今被世界所赞叹,为之折服的唐诗。李白对唐诗乃至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也正是如此,李白当之无愧这“诗仙”的称号。令人叹息的是,李白在诗的方面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而被他一生所追逐的仕途,却了无所成,更成了他无尽的痛苦与折磨。所以,在今天,我以为,我们有必要对伟大诗人李白的政治人生进行更精细的探究,力所能及地还原一个真实的李白,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传奇诗人的风雨人生。
    首先,我们十分有必要谈谈李白极力追求的仕途,而且是为“帝王师”般宏远的仕途。关于追求仕途的原因,各位教授专家也是有过论述的,最为大家普遍所知的便是李白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居于正统地位,对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而李白身处的唐朝开元盛世年间,更是中国古代中极其繁荣的时期之一。当时唐朝国力雄厚,经济发达,精神与思想高度发展。而身处其中的李白所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之深,更是不言而喻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更是深深在李白内心深处扎下了根。“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大理想更是让才能满怀、心有壮志的李白踏上了一生为追逐仕途而奔波的道路。早在青年时期的李白,就已怀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伟略和“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的宏壮气魄。即使是临终之前,仍依旧有“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豪言壮语。这些,都是与儒家所带给李白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除儒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外,我以为,李白对政治的执着是与中国几千年的社会传统风气是分不开的。“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才子的普遍想法以及实际行动,而且更是才子们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唯一途径,像柳永、杜甫、苏轼等人也是如此(柳永是追求过仕途,参加过科举的)。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李白,也不能免俗。甚至李白因为自身性格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肯定,对于仕途道路的追求,比其他才子的目标更远大、宏伟。
    说到中国传统风气,有一点对李白渴望仕途的影响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据众多学者探究及证明,目前我们已经基本认可了李白的商人家庭背景。也就是说,李白的家族,是从商的。不要一看到从商就想到我们如今社会的那些开豪车,住洋房,去到哪都是油光满面,意气风发的,处于社会上层的大老板们。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与现代商人的地位是没法比的,古代的人给各行业排的位是“仕农工商”,由此可见当时商人地位之低。而且由于儒家思想对古代社会的影响,统治者对于商人也是极其不待见的,甚至在法律上也对商人进行了诸多限制,就像现在的剥夺政治权利一样。如秦朝商人不能穿丝绸衣物;汉代商人财产申报不实没收家产;唐朝商人不能入朝为官等。而李白,出生于商人家庭,社会地位低下,即使有钱也没用,买不回地位。受到这种观念影响的李白,渴望追求仕途,也就不难理解了。从李白的“散金三十万”便可看出李白对于金钱的不屑,视金钱如粪土。当然,李白的豪迈大方的性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说完了李白对于仕途追逐的原因,接下来,我和大家谈谈李白的政治才能。关于李白的政治才能,在我听到过的诸多言论中,多数专家教授基本上都认为李白是没有政治才能,没有政治远见的。我对此观点并不是十分赞同,接下来,我便和大家谈谈我的愚见。各位研究人员认为李白没有政治远见的一个重要依据,便是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接受了永王李璘的邀请,成为了永王的幕僚,卷入了皇位争夺之中,就是所谓的“站错了队”。对此,我想说的是,“站错队”不等于没有政治远见。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一片混乱,永王的行为先不说他有没有夺位的目的,就算有,那也是很正常的。历史上,在乱世中崛起的各路英雄好汉、帝皇明君也实在不少。唐太宗李世民这样一个开启了“贞观之治”盛世王朝的皇帝亦是通过弑兄而坐上皇位的。而为我们世人所知的唐太宗的得力助手魏征,在皇位争夺时期他亦是最终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皇太子李建成的幕僚。那么我们能说魏征没有政治远见吗?很明显,不能。因为在皇位的争夺中,并不是说有政治远见就能看清形势的,就连胜利者也未必在当初就能肯定自己会成功吧。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因为李白做了永王的幕僚就说他没政治远见呢?
    也许大家还可以说,那李白在他做翰林侍奉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表现出他的政治才能呢?反而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傲之态,做出“力士脱靴”“贵妃捧砚”这些自断后路的事呢?对于这些问题,我有一些个人观点。
    首先,我认为“力士脱靴”“贵妃捧砚”这些是纯属虚构。第一,这两件事的出处是小说家的小说和民间的野史,并不足信。第二,康震先生在《百家讲坛》就曾对这两件事的真伪进行了判断与叙述,康震先生的观点认为是虚构的,我对此观点十分赞同。第三,史上是有高力士扶醉后的李白上船和谐相处的事情的(详情见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第四,按实际情况出发,只要不是智力低下的人士,否则是不会有人做出这些愚蠢的事,李白的性格的确豪放洒脱,但大家请注意,洒脱不代表愚蠢,就像一个有勇气的人不代表他会去从20楼跳下。所以,我认为这两件事为虚构的。至于“天子呼来不上船”我以为此举虽有不尊之嫌,但并无大碍。为什么我这么说呢?首先,李白当时做的是“翰林侍奉”,这并不是一个官职,而是类似于专门为皇帝提供娱乐的艺人,加上皇上对他欣赏,所以此举并不会导致皇上的怪罪,反而更能使皇上不禁莞尔一笑。其次,我认为李白对于这个“翰林侍奉”的职位是不满意的,而此举也是他发泄不满的途径之一。李白当时可能想,既然你只让我做一个艺人,那我就娱乐到底吧。这与宋代才子柳永的“奉旨填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后,我更认为此举是李白的一个政治手段。唐朝以前,就有着数个宦官乱政的实例,像秦朝的赵高更是典型。而李白,连宦官也算不上,又有什么道理与资格去主动为皇上出谋划策呢?何况李白当时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进出后宫面见皇上的次数估计也没哪个大臣能比。这样一个位置,就已经能让很多人嫉妒以及不放心了。要是李白真被提到了一个高位,后果可想而知,恐怕绝对是大量的陷害污蔑吧,而且是那种可以让他无法翻身的陷害。当时李白是没有政治根基,赏识他的贺知章也没什么说话权了,导致了李白没有坚定的政治盟友。就像李白在《蜀道难》里写道:“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果盟友不是坚定可靠的,就有可能变为狼与豺一样凶横的敌人”。如此之下,李白做出这样一个姿态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赐金放还”比永不翻身还是好很多的。从这些分析看来,李白还是具有政治才能的。
    其实,能侧面折射出李白有政治才能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我们都知道李白向《长短经》的作者赵蕤学习过纵横术,而且时间还不短。而纵横家的诸多思想就是教人为人处事之谋略的。而李白,学了那么久的纵横术,会一点东西也学不到吗?很显然以李白的天赋绝不会如此,就算不能成为赵蕤那样的大师,但要小有成就,还是没问题的。再如,李白的夜郎流放也是十分让人不思其解的。当时的李白已经被解救出来,照理来说应该不至于会被再判流放夜郎这种重罚。别说有人陷害李白或皇上对李白有成见,那是不现实的,不然李白估计放都放不出来。而且,夜郎流放对于李白来说,真的是重罚吗?我国古代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件事——大赦天下。是的,在古代,皇帝登基或有什么喜庆之事时,常会以大赦天下来提升朝廷的威望。李白熟读书经,会不知道这历史现象吗?当时是知道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甚至相信,李白是故意找关系让自己得到这个罪名的。为什么要这么干?很简单,罚才能抵过,否则难免以后会有人借此生事。其实李白的很多诗歌都对当时形势有所描述,像“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不就是对当时官场的描绘么?“总为浮云能蔽日”不也把当时天下的大势一语总括了么?甚至于李白连安禄山谋反都有早于常人的察觉,这些难道是巧合?都不能说明什么吗?
李白的仕途是失败的,其中的诸多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仕途失败却为我们中华文化造就了无与伦比的成功,成为我们中华的历史上的“诗仙”。这是我们为之感叹与崇尚的。
    最后,也许有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谁也无法知道当时的详细,我们错过了一个与伟大诗人同行的时代。所以我们只好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推测判断去尽可能地还原一个真实的李白。这实在很重要。
此文仅为个人观点,请勿吐槽,谢谢。
(参考资料略)
    第二种“形”,以谢雅淇同学的习作说明:
试论李白诗歌中跳跃性思维的表现及由来
    引入
    有人评价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有人评价他:“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明·徐增)
    更有人评价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
    他是李白,他的一生积极奋发却又潦倒坎坷,他少有大志,理想高于天。身后他留下不足千首诗歌,却是世界文学中一块璀璨的瑰宝。他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有强烈的不规则与跳跃性。李白的跳跃式思维,在他的诗中,流转出一缕绚烂的光辉,才更让后人理解司马承祯初遇他时的评价:有仙根,乃不凡人也。
    一、李白诗歌中跳跃性思维的表现
    李白的跳跃性思维,在他仅留于现世的九百多首作品中贯彻极深,最突出的便是李白离开长安,在对官场黑暗失望愤懑抱着玄宗再次征召的希望下挥笔写下的《行路难》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刚刚还在饮酒行乐,品尝美味佳肴,恍然间心便茫然无序,仿佛看见了自己前路犹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般艰险,充满了崎岖阻碍。想起赐金放还,李白愤于自己满腹才华却得不到赏识,又悲于人生前路一片茫然,怎能去实现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李白的情感如波涛般汹涌,苦于自己一身才华却无处挥发。但李白始终是李白,他骨子里的傲气与自信让他在下一句又燃起了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瞬间又恍然穿越千年看见了吕尚、伊尹由微贱忽然得到君主重用的场景,却又在下一句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疑问,在现实与自己积极入世的思想矛盾中,李白的情感又开始模糊,前路茫然,最后却笔锋一转,书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慷慨淋漓之句,从歧路彷徨的苦闷中摆脱出来。短短一首诗,李白的情感便在苦闷,开朗,对前路的茫然与摆脱歧路彷徨中激荡变化。
    再看《梁甫吟》。这首诗更是布局奇特,变幻莫测:“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诗人开篇便以长啸开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想起姜太公与郦食其的遭际,更是寄予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坚信自己不会长期沦落毫无作为。此诗看似扑朔迷离,上句还在回忆姜太公郦食其的典故,下句便直奔天宫,发出“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的感叹,更是有“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十二句极尽变化之能事,忽而自负,忽而自伤,忽而自慰,诗人情感一波三折,恣肆奇横。愤懑之情在此处攀升到了极致。但李白的自信与积极乐观主义却又让他的情感再次转折,坚信阻隔只是一时,自己如干将莫邪二剑必定不会被尘土埋没,以“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山兒)屼当安之。”回应了开头“何时见阳春”这一设问。
    全诗意境奇幻多姿错落有致,看似叙述全凭情感走向,时间空间失去限制,天上人间过去未来自由穿越,实则意脉一贯,衔接活脱,章法有序。李白的跳跃性思维,在他的诗作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前任评价亦颇多歧异,如“辞意错乱而无序,用事或涉妖妄。”(明人朱谏《李诗辩疑》)“此诗虽雄豪而不佳。”(吴昌祺《删定唐诗解》)“气魄驰骤,如风雨凭陵,惊起四座。”(陆时雍《唐诗镜》)可见,并非所有人都欣赏李白跳跃式的诗作风格的。更大的原由是只因他们不能理解李白的个人魅力——那种极度自信又有着自卑的人格对立——便不能真正懂得。那么这种颇有歧异的跳跃性思维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李白诗歌中跳跃性思维的由来
    1.西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影响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多难,华民多奔突厥,而见过李白的人形容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双眸光照人”,可见李白很有可能拥有西域血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相比起中原人,李白的性格则更像西域人的豪放不羁,崇尚自由。而在李白的诗中,也不乏受西域文化影响的踪迹。在脍炙人口的《关山月》中便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来描写雄伟壮阔的西域风光;在《上云乐》中以“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来描述西域人奇特的外貌;在《东山吟》中李白是“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在《客中作》中李白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不仅如此,李白给儿子取名为明月奴,抛却汉人的顾忌,不在乎平阳公主是个寡妇而为女儿取名平阳,为小儿子取名颇黎。可见,李白受西域文化之影响是毋庸置疑且影响极深的。
    西域人性格的豪放爽朗,西域山河的雄奇壮阔,西域文化的异域风情,都对李白的跳跃性思维产生了一定因素,构成了他思想上的不羁、精神的爽朗与思维的跳跃。
    相比李白出生于碎叶城的假设,更多证据则显示李白出生于四川绵阳昌隆。作为历史上连接我国西北和西南民族迁移的大走廊,在当时也是一个各民族的聚居地,文化交融的色彩丰富多姿,也就是古人口中的巴蜀之地。巴蜀文化尤以神秘、神圣、智慧、浪漫、和谐五大特点为代表,三星堆便是巴蜀文化神秘奇幻的最典型代表。有评价“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可见巴蜀文化的影响深远而流长。“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李白《梁甫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李白丰富的想象力与思维的跳跃力,与巴蜀文化的神秘莫测、极尽神仙鬼怪之说是分不开的。以《山海经》和古蜀历史传说为代表,便可以得知巴蜀文化的奇幻色彩。更有人评蜀人:“巴人明快,失之浅薄;蜀人从容,却含惰性;瑰宝陆离,多附鬼气;人文荟萃,最是诗人。”
    由此可见,李白的思维跳跃性,与西域的豪放不羁,与巴蜀的神秘莫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之“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李白《古风(其十)》)李白崇拜纵横家鲁仲连,十八岁随赵蕤学习纵横之术。纵横术,也名钩距之术,又名长短术。李白少年曾干谒游说,也是这种纵横术的体现。在今天,纵横术,是一种思维术,也就是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立体思维。纵向思维也就是辩证法的发展观,横向思维也就是辩证法的联系观。纵横术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李白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诗中丰富的想象力也有着推动的因素。
    2.醉态文学思维的助推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从杜甫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自诩“酒中仙”,可以说是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历史上也颇有实例证明酒是历代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杜甫的“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独酌成诗》)苏轼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和陶渊明〈饮酒〉》)杨万里的“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李白留诗不足千首,却是有四分之一的诗作涉酒,更是曾以“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李白《赠内》)来形容自己不可一日无酒。
    无论是年少游历山川的自由,还是被召入京时的得意,亦或是赐金放还时的不忿,酒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成就他文学上的辉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诗人饮酒作乐,思绪一片茫然,仿佛看见了前路的阻碍重重,于是悲从中来。但刚感叹完前路迷茫,又仿佛看见了吕尚、伊尹遇得明主,从而由悲转喜,坚信自己必定不会被埋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鄙弃官场与积极入世的思想矛盾中,李白的思绪又开始彷徨,最后却笔锋一折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句。情感大起大落,意象跳跃迭出,醉态思维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深刻。
    更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上一句还在感叹时间流逝,以河水一去不返喻生命流逝,用黄河的伟大永恒体现生命的微弱渺小,下一句便由悲转喜,嘱咐人们须及时行乐,将自己极度自信的人格与乐观主义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黄河奔注,大江东去,一夜白头。这空间与时间的跨度,想象的张力,思维情感的跳跃,让许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通篇醉语,意思重叠。
    这看似情感矛盾的不断重复在李白的很多名篇中,都可找到酒的身影。
    也许酒是李白创作的动力源泉,饮酒催诗意,才让李白的才气情感如火山般喷发,才让他的诗作似醉非醉,才更成就了他的仙气。同时也让李白形成了一种醉态的文学思维,让他的情感达到了巅峰,在极悲与狂喜的大起大落中激烈回荡。让他如梦游在酒中仙境般,亦真亦假,让他的想象力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思维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换跳跃,形成了叙述上的不规则与不逻辑性。但这正是李白诗作中的一大亮点。
    李白爱酒,酒影响了他不寻常人的跳跃性思维,更影响了对他诗作评价颇多的歧异。
    3.出世与入世思想矛盾的带动
    在我的眼中,李白是一个有着极度自信与极度自卑人格对立的人。他才高八斗,风姿绰约,这是他自信的由来。而他身世扑朔迷离,不得赏识,却又是他自卑的源头。他的诗作中,总是在狂喜与狂悲的情感中跌宕,从而带动了思绪的不规则与跳跃性,但也体现了他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能够在逆境中自我抒发,自我救赎。
    唐朝是一个极其开明的时代,胡汉文化交融,宗教信仰自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李白的思想也是由多方面组成的,最突出的便是他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矛盾,较为明显的便是道、儒两家。
    儒家思想自汉朝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便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处于正统思想地位,对历代王朝都有着极深的影响。李白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自然多少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淡薄富贵,而李白游东陵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李白《长安州裴长史书》)儒家思想“事君,尽忠”,而李白一生奔波,渴望“安社稷,济苍生”。儒家有“荣亲”思想,而李白一生追求功名,更是在《赠张相镐》中写下“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之句。可见,儒家思想是贯彻李白一生的。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在汉武帝刘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后,也提出了遵循道家的思想。道家在古代社会虽不为正统思想,但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唐朝更是道教风靡的朝代,唐朝王室曾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李白《别匡山》)“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描绘大自然壮美的诗篇,年少时便游历山川,契合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如少年诵读道家作品:“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崑丘彩凤鸣。”(李白《凤笙篇》)“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李白《感兴八首之五》)“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从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得知,李白的一生受道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可李白这一生所信仰的两大宗教在思想上却有着互相对立的一面,这也便形成了李白复杂的思想。儒家的刚健、有为、进取、入世的精神表现得比较突出,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退守、潜隐的精神。李白便在这入世与出世间挣扎,一方面追求功名渴望安社稷济苍生,一方面却厌恨官场黑暗渴望追求自由游历山川。这种两个极端的思想,正如他人格上自信与自卑的对立面一样,本不该相交,却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李白的诗中,而让李白的思想不断挣扎,情感大起大落不断地在入世与出世中跳跃,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看似杂乱无章却结构严密的诗作。
    李白,他有着极度自信与自卑的人格对立,他有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思想,他有着极度富有跳跃性不被人理解的叙事逻辑。也许正是他这种狂放,正是他这种不拘一格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才更吸引着我们对他的一生进行无尽的探索。
(参考资料略)
    三、标点符号与语段语序
    传统习作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复杂,逗号、句号大行其道,最多加上人物对话的冒号、引号等。专题习作写作的标点符号使用就比较复杂,单是引号就有很多讲究。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这是完整地引用别人的话语,这些话语大多能够独立运用时,句子最后的点号应放置在引号之内。
又如: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2)“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
    这是引文只是引用部分语句,这部分语句大多不能独立运用时,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引文最后的点号放在引号之外。另一种是引文后面不放点号。
    例句(1)引文出现在语句的最后,它的末尾有点号,所以引文的最后要放点号。又由于引文是部分引用,引文不能独立运用,所以点号要放在引号之外。
    例句(2)引文和它后面的词语是一个句子,中间没有停顿的必要,所以不能放任何点号。
    再比如说语段语序的问题。以李白专题学生习作的一段文字为例:
    有人说李白鄙弃名利,追求的是自由,寻仙访道才是他一生的理想。而有人说李白与历史上大多数文人一样,毕生所求并不是当一个诗人,是当政治家。众所纷纭,他的大量诗篇,有表达他的寻仙访道、鄙弃名利,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卿虚舟》中说:“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有表达他的政治抱负,他多次以大鹏自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在《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而,自由还是当官,寻仙还是从政,两者只能择其一。
    这段文字从李白的两个方面论述:一是求自由,二是求功名。按正常的逻辑是先出观点,再举例证。但习作者不仅语序不合逻辑,而且标点符号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修改后的文段如下:
    有人说李白鄙弃名利,追求自由,寻仙访道才是他一生的理想。这有他的大量诗篇为证,在《庐山谣寄卢侍卿虚舟》中他说:“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而,还有人说李白与历史上大多数文人一样,毕生所求并不是当一个诗人,而是当一个政治家。这也有他的大量诗篇为证,在《上李邕》中他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行路难》(其一)中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李白这一生是选择自由还是做官,是寻仙还是从政呢?

说明:以上专题习作均来自往届学生。如需转载需作出说明。

★★“阅读萧红”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学段分配)吴泓工作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1nr.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25 , Processed in 0.0838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