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堂教学的“度” 文=崔国明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课堂教学重在把握好一个“度”字,认真探讨并恰到好处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人曾在《语文教学之友》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了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度”,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一些“剑走偏锋”的现象,因此,我觉得还有重提、再审视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度”之必要。 一、信度 教学信度是指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教学活动及相关因素的真实性、可靠性、一致性等指标的价值判断,“真实有效”是其主要内涵。 1.教学目标的信度。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坐标”和教学“飞行的高度”,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恰当,要有信度。通常情况下,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主要有三:一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材,因为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托,脱离了教材的实际而设定的所谓教学目标,那无疑是空中楼阁;三是学生,学生是教的对象、学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教学目标的制订要能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能一味“超低空飞行”,更不能漠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一味好高骛远、“求胜心切”。 教学目标的“高”与“低”都不是有信度的表现,因为目标太高,难以达成,目标过低,缺少张力。所以,制订教学目标也要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信度意识,不违大纲要求,尊重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2.文本解读的信度。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视文本解读,但首先要关注的就是一个“信度”问题,因为这是文本解读的一条“底线”。一旦缺失了“信度”,那么,文本解读得越细致、越深入,距离文本的“命意”也就越遥远。 文本解读需要“整体着眼、局部揣摩”,以整体带动局部,但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一味强调局部,更不能无谓地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而导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文本解读需要主观理解与客观呈现的有机统一,不能一味突出文本客观而造成“读者缺席”,也不能一味强调读者主观而造成“文本失位”;文本解读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化”“统一认识”的“一元解读”,但也不可以是远离文本、随意挥洒,或是肢解文本、异化文本,脱离文本、天马行空的所谓“多元解读”。 处理好这些辩正统一的关系,才能确保文本解读的“信度”。 3.教学效果的信度。课堂教学以效果为重,效果是课堂的生命线,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务于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信度,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效果上来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效果是检验课堂教学信度的标准。 何为有效教学?我一直这样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开展了哪些活动,也不管课堂的教学气氛是否活跃、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怎样发挥,关键都是要看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锻造了思维、提升了能力。学生是否有所得,这其实就是教学的信度问题。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我甚至有这样一个谬论,哪怕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但只要讲出水平,讲出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有效的教学。也许“百家讲坛”里的各位大师的“教学”,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基本都是“满堂讲”,但却大受欢迎。因此,只有教学的过程有了信度,教学的效果才可能有信度;教学要重过程,但更要重结果,漠视或淡化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信度的教学,也是无效教学。 当然,教学的“信度”还远非三点所能概括,像时下流行的问题教学、对话教学、拓展教学等等,其实都存在着“信度”的问题,都需要辩正看待、准确把握。 二、适度 “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又是弹性、灵活性极大的教学,因此,更要讲究“适度”原则。课堂教学惟有“适度”,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1.主导与主体的适度。语文课堂教学要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但课堂教学在具体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时却需要处理好一个“度”,不能厚此薄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要两者兼顾。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教师在“独舞”,学生则围着教师转,甘为忠实的“听众”,教师事事都在越俎代庖。教师主导的适度,很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讲”的适度,因为教师的“主导”主要是通过“讲”来完成。人们批评教师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原因也就在于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滥。但是,教师又绝不可能从课堂上“退席”或者袖手旁观,那如何处理?我想,“该放手时就放手”,该讲则讲、讲于当讲,这可能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的适度。 同样的,尽管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推进的主体和对话的平等参与者,进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但这也绝不意味着课堂就成了学生的天下,学生就可以随心所欲甚至“马放南山”。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造成“我的课堂不做主”,使教师首席地位和主导作用“缺席”;相反,它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适度、适时的引导和点拨作用。 2.容量与节奏的适度。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容量,多与少要适度。语文课堂教学有“三讲”,即“讲什么”“怎么讲”和“讲多少”。其中,“讲什么”是指教学的内容,“怎么讲”是指教学的方法,而“讲多少”则是指教学的容量。有一点值得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容量”应该包含二个方面:一是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的量,二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量。通常我们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多少,而课堂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维容量却往往被人忽视。 课堂教学既要关注教学内容即所传授的知识的容量,但更要关注教学内容所承载的学生思维的容量,不能以教学的知识内容挤占学生的思维,二者需要有一个相对平衡的“适度”,因为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习得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成思维的品质。 教学的内容和思维的容量是决定教学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简单地说,节奏问题其实主要是指速度问题。速度有快慢之分,而教学的快慢存在着一种辩正关系,要视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定。现在我们强调要向课堂要效益,似乎要求教学的节奏要快,但又不能一味的求快,因为一味求快,则易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超越了学生的承受力,学生就来不及思考和品味,教师所讲的就不能及时得到巩固,知识无法在其脑中留下印象;同样的,我们也反对那种“少慢差费”式的“老牛拖破车”的慢,因为这样的慢是结构松散、拖沓的表现;但有时的慢却又值得提倡,比如所讲知识较深较新,难度又较大时就不能不慢,因为这种慢是一种稳扎稳打,其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快;但又不是越慢越好,一味的慢,课堂就不会产生激情与兴趣,学生求知的欲望很快就会丧失殆尽,同样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益。 这其中实在很有讲究,需要教师好好把握,但都必须以教学的容量和学生的学情这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为前提,使课堂教学节奏和谐、错落有致,快慢适度、张弛有度。 如前所说,语文课堂教学弹性极大,适度问题绝非上面两点所能概括,像课堂教学的导入、展开与收束几个环节,问题设置的密度、难度,教学的秩序和氛围等等,都要求体现适度原则。可以这么说,“适度”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三、温度 课堂教学需要有一定的“温度”。该动则动,该静则静;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课堂教学要有秩序,也要有氛围,更要有活力和热情,“活而不乱”“动静有序”“张弛有度”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课堂境界。 虽然课堂的秩序、教学的氛围是教学得以进行的一个最基本条件,但却不能忽视,因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课堂秩序和教学气氛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是以教师为中心,所以整个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表面上看,课堂秩序井然、“规范有序”,但实际上却死气沉沉、一片沉寂,学生没有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内驱力,甚至没有参与教学的权利。这样的课堂是“冰冷”的,是没有生气和活力的,缺少了应有的“温度”和课堂的张力。 随着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加强,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的“温度”明显上升了很多,原来死气沉沉、沉寂一片的课堂变成了笑声掌声不断、热闹纷繁的课堂。但凡事过犹不及。我们也应当看到,可能有些教师误解了新课程的理念,一味地强调了课堂的民主平等、一味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对学生放任自流,忽视了秩序的规范和控制作用,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结果只可能是将课堂秩序弄得乱七八糟,将课堂的整体变成一堆散沙,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温度”的失控表现在语文课堂上,就是问题的铺天盖地、讨论的无序泛滥、拓展的漫无边际、解读的随心所欲、对话的层出不穷、掌声的此起彼伏。 课堂“温度”的失控,课堂热闹的背后,有多少虚无和不作为在作祟!“高温”烘烤之下,只会把课堂“烤糊”。 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的秩序,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行动的限制,它同时更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包含了自我控制和良好的行为意识,而这些都是课堂的教与学所必需的。有人说“社会本身所要求的东西反映到教育上,就是要求学生和教师,以及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环境都要从无秩序走向有秩序”,这话实在很有道理。 课堂是另一种生活的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但无论是教师的“导”还是学生的“演”,都要力求做到不温不火。所以,课堂教学的“温度”需要教师来调节,什么时候该“升温”,什么时候该“降温”,哪些环节要“动”,哪些地方要“静”,都需要教师来调控。 我以为,现在是到了给一些内在虚无但表象热闹的“高温”课堂“降温”的时候了。 四、跨度 教学的纵向是深度和难度,而教学的横向则为跨度。跨度,本是指建筑物两端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两个支点中心之间的距离。教学如渡河像过桥,要从此岸到达彼岸,这中间要越过的就是跨度。课堂教学不能没有跨度,但过大或太小,又都不是合理的跨度。惟有合适的、“贴近学生实际飞行”的教学跨度,才是最理想的。 1.目标与现实的跨度。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行为的依据,而课堂教学所要达到或完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又必须充分顾及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这三者的实际,要能“基于实际,高于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知识起点、兴趣度、接受能力等现实。现实与目标要有恰当的跨度,既不能委曲求全、急于求成,更不能好高骛远、无以实现。 2.知识与能力的跨度。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而知识和能力又有很强的内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所以,新旧知识、新旧能力之间就有一个跨度。而且需要重视的是,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之间也存在着一个跨度,一个更为重要的、易为人们忽视的跨度。尽管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事实上,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并是不完全同步的,掌握的知识越多也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因此,从知识积累到能力转化,这二者之间就有一段“路”要走,要设定一个合理的跨度。 3.问题与思维的跨度。如果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停留或运行在同一水平上,往往会产生疲劳,阻碍学生思维的充分展开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在课堂教学中,思维的承载往往是问题。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应当是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教学逐步向前推进的过程。从横向上看,从训练思维的目的来看,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应具备一定的、适当的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和主动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离学生的认知实际较远而难以作答,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能设计出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一定跨度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推动教学过程不断展开的根本动力,使问题真正成为思维的承载。 4.课堂与生活的跨度。从理论上来说,课堂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生活处处有课堂,课堂处处是生活。尽管我们也都有这样的认识或追求,即课堂应该是一种生活,但实事求是地说,教学的课堂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换言之,课堂与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和跨度。从本真上来说,课堂教学应当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还原为生活,要从封闭的书本知识积累过程逐渐转变为开放的、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把知识生活化,把生活课堂化。因此,课堂教学要在课堂与生活间架设一座桥梁,并尽可能缩小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跨度。 《语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