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梦龙:为啥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教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15 19: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钱梦龙:为啥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教语文?
如何上好语文课?钱老认为,现在很多老师都感叹不知道怎么样教语文了,那是因为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着三大弊端,去知识、去传统、去训练的新课标中的一些提法让老师教学成为了空中楼阁,要重新找回教语文的感觉,一定要反思,语文是一门什么课程?
上课前多问问“我教的是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那么,语文是一门什么课程?用一句话表述就是:语文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语教育。
把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在民族语教育,并不是把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狭隘化了,也不意味着语文课程可以放弃思想、人文教育。我教的是语文,几十年来始终坚守的一个立场是,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民族语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并解读文本的?那就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
以阅读为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丰富的表现力;在此同时,必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感染,因为学生学习的文本,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典范的、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的言语成品。因此,正是对民族语的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中提出的不要系统的教授知识,无疑将语文教学置于空中楼阁,这种去知识,去传统的做法让老师越发越不知道语文该教什么。
语文课,其实离不开生动活泼而又有效的“训练”
早在1982年,我就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主的教育理念。这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它支配着我上的每一堂课。
有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理念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而不久前中学生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纲要性条例,说明至少有两朵花还开着。而这些年来,应试式的“操练”愈演愈烈,莫名其妙地在“训练”和应试式“操练”之间画上了等号,于是,在一片反对应试教育的声浪中把“训练”也连同脏水一起泼掉了。
那么,训练是什么?怎么训练?
实质上训练是一个怎样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问题。老师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首先必须真心实意地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而不是越俎代庖,把教师自己认知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其次,必须真正把教师的作用定位在“导”,也就是只能因势利导,使教师的“导”成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削弱或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师生互动,必定是生动活泼的有效的“训练”。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学会听说,并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提高语文素养,更不能须臾离开训练。排斥训练,无异于抽空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程蜕变成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跟思品课、政治课、历史课等其他人文学科没有了区别,结果必然是严重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提问,才是语文教学的“诀窍”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诀窍”。教读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教师在教读之前,必须教会学生自读。
“自读”不是“预习”,而是一种以培养自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训练方式。我一般要求学生在自读中借助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现在还可以网络查询)和课文注释,按照阅读文章“由表及里”的思维流程进入文本,揣摩作者思路,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以及质疑问难等等。教一篇课文的目的不是“教懂文章”,而是“教会阅读”,教会学生会读一类的文章。
二是老师要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尤其注意避免那些“教学圈套式”的“伪问题”。某些展示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只是为了从学生嘴里“掏”出一个预期的答案,这个答案其实早已编入了课前制成的ppt课件之中,这种所谓的提问只是一个诱使学生入我彀中的“圈套”而已。
我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的很多课都是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的。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读书长进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学生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而学生提问水平的提高事实上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既然学生是学习、求知的主动者,那么教学过程中的“学情”就必然会随着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而千变万化,逼使老师不得不经常面对不断变化着的学情。这种学情变化是无法预料的。这将对教师的教学智慧确实是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这样的挑战不断出现,我这个资质平平的人,居然也渐渐变得聪明了一些,至少在千变万化的学情面前已不至于手足无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48 , Processed in 0.06463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