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 子 亭①记 岁癸未吾入城南书院②,从林师平乔受业。师所求甚严,敦品厚学,有谦谦君子风范,斯吾之幸也。尝得林师批余文作“有塞乎苍冥之气,其气可嘉”③,盖倚君子亭而作。 君子亭者,湖湘名亭也。据妙高峰④之巅,台高而安,近市而不喧。余观此地,天人协和,万物共荣。控南岳七十二峰⑤之余脉,白云时而拥护,龙气暗自潜藏。朱张会讲⑥,流风余韵,千古犹新;毛蔡论文⑦,呼建党先声,新民学会⑧其迹尚可寻。文津道岸⑨,弦歌不断⑩。远邦朋至,近地风从。察古今藏修于此而文雄气古者众,而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此亭枕岳观湘,昭君子盛德之风化,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旨归。作此者何?志不在他,为国求贤。润春雨之太和,响夏雷之径直。亭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朝圣之士无日不来,千载之盛况而积于今。后学志士当以不得卒业一师为恨。 人之为学,倘不志其大,不忧其时,不亲其民,虽多且深何为?鄙人自处,素抱宏愿,于圣人君子之书,无所不读。极才华之欲望,惟欲振起国学一脉,以挽当世颓靡浮陋之习。遂访此间好学笃志、怀抱利器、胸藏宏谋而又通达时事者众,相与往来,结文社者二⑾于其间,一曰通讯社,以君子亭名;一曰国学会,以撑华夏旨。 晴好之朝,风月之夕,吾未尝不在,友未尝不从,于亭中三五成朋,选石而坐,聚首论文,相得甚欢。吾尝读南轩⑿文集,卓然而有去俗之志。观浏阳孔校长昭绶⒀“知耻”之训,则存报国荣家、奋身扬名之念。平生尤喜船山之说⒁板仓之言⒂,得二先生文,彻夜通读,且喜且敬。则知斯地出润之、林彬⒃命世之材,不足怪也。学行未成者,归之于学,则未成可成,已成可革⒄。 继千年传统者,为一师大要。所重者,此间风物、典章、施制、人物、时事也。盖以文图为要,使此间先贤君子所守者、所重者、所厚者、所荣所耻者,宣达于今,昌明于后,以资来者。 孜孜者志也,郁郁乎文哉。然千年学脉,何以至今一师人不知一师史?吾羞其耻。痛可谓“广田自荒,荒而不治;长城自毁,毁且不修。”吾深以为忧。作斯文,以待后之君子。
丙戌年四月衡山邓世謇稀神谨记 注释: ① 君子亭,湘省城南书院(今湖南省第一师范)一古亭。 ②城南书院,湖南省第一师范前身,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由张栻创建,与岳麓书院隔江相望。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或议论时政,成"昔贤过化之地"。…… ⑧新民学会,1918年4月14日,由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于长沙,初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⑨文津道岸:津,本义渡口,文化文脉的渡口,天下治道的归岸,目前在长沙湘江东西岸,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近江处,各有“文津”、“道岸”牌坊,文脉传承。 ⑩弦歌不断: ⑾结文社者二:第一师范历史底蕴很深,然而文化氛围却不浓,某感羞耻,于是邀集同好,先后发起创办学生社团君子亭通讯社和国学会,2005年国学会获评“首届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 ⑿南轩:城南书院创始者张栻,号南轩。 ⒀孔校长昭绶:湖南省第一师范影响最大的一位校长, ⒁船山之说: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著《船山遗书》。 ⒂板仓之言:杨昌济世居长沙板仓,世人称“板仓先生”,尝作联“强闭桃园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以明志。 ⒃润之、林彬: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字。 ⒄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语出《船山遗书》,意谓励学敦行,永续革新,不达至善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