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绍培:从诠释学的角度 看儒家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0 17:5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绍培:从诠释学的角度 看儒家经典

◎ 王绍培
今年春节前夕,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会同北京大学儒学研究所、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一起,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多位享有盛誉的儒学家如洪汉鼎、成中英、冯达文、郭齐勇、高宣扬、陈少明、景海峰等与会做了专题报告。会议收到将近120篇学术论文。这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从诠释学的角度看传统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其中颇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最新动向。
何谓现当代中国诠释学
诠释学是一门理解和解释经典的学问。在中外都属于“古已有之”。诠释学固然要依托经典文本本身,但是,它跟诠释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诠释者的学术素养以及“灵悟”能力,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即使是对于同一本经典,因为时代的变迁,其诠释的内涵及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
早在宋代,心学家杨简(1141—1225)就曾经指出:“先儒以己意解释古训,岂能一一皆中?后世以《左传》,古书也,一切信之不敢有改?”他的意思是,我们既不能完全用自己的意思来解释经典,又不能对经典一点改动都没有。这基本上道出了诠释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既要有原本性,又要有创造性。在原本的基础上创造,在创造的指引下联系原本。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蔡方鹿认为历史上的中国诠释学有“四性”:一是历史性——即一切解释都是古今不同的;二是权威性——即一切解释都是为了强化经典的权威性;三是工具性——即解释涉及到文字解析与文物制度之考证;四是哲学性——即诠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挖掘经典当中的思想内涵和根本意义。
至于儒家思想的诠释,蔡方鹿认为经过了以下的古今之演变:首先,文本重心由五经系统转向四书系统;其次,解释的方法从重训诂转向了重义理;第三,诠释的理论深度由单纯的经学诠释转为经学诠释与哲学诠释相结合;第四,诠释过程中出现了人文与宗教互动;第五,清代的诠释学则强调“通经致用”,既要有理论上的解释,又要落实到实用的层面上。
现当代的中国诠释学又跟古代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的一点在于:现当代诠释学离不开中西比较哲学的语境,其中由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哲学家所发展出来的西方诠释学,更是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诠释学。对此,来自山东大学的陈治国有专题论述,陈治国提出了一种“以中为主、中西互诠”诠释学模式。
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对于经典文本的理解,必然会受到“前理解”、“前判断”的制约。伽达默尔说,“个人的前见比起个人的判断来说,更是个人存在的历史实在。”任何一个诠释者,都必须发现这个隐而不显的“前理解结构”才能够发现本文中的意义和真理。对于中国诠释学来说,异己的、陌生的西方哲学,则是我们发现“前理解结构”的重要参照物,伽达默尔说,“对话中的相互理解,既包含使对话伙伴对自己的观点有所准备,同时试图让陌生的、相反的观点对自己产生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西对话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在肯定中西对话的前提下,陈治国对两种倾向保持警惕。一种是“以西释中”,就是全然不顾中国哲学中某些概念、范畴和思想经验的自身脉络、内涵和使用方式,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框架。陈治国特别以“超越”为例,“超越”的一个西方哲学的特殊概念,但却被一些学者搬来,生造出“内在的超越”这样的概念,无端地在中国哲学的概念上,强加了超验性和先验性的意涵。另一种是“以中克西”,过分强调中国哲学的自足性和纯洁性,盲目地认为,中国哲学技高一筹。比如,在“天人合一”这个命题上,认为它比西方的“神人相分”、“神人关系”要有更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涵。由是,陈治国强调一种“中西互诠”的模式,而这个中西比较哲学的背景,则是现当代中国诠释学的最重要特色。
何谓儒家思想的现当代诠释
对儒家思想的诠释,是中国诠释学的最主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圳大学的景海峰说,“一部儒家史便是其经典得以持续诠释的历史。”中国诠释的过程,经过了由“经”到“传”,再到“注疏”,再到“义理”这样一个逐渐的演变。
景海峰说,所谓“经”,先是“前轴心时代”的远古文明的结晶,后来经过了集束化和系统化的整理,例如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掌握了人文教化的枢机,删订了“六经”,以此“美政”“美俗”,“尽善挟治”。我们后之来者,正是通过对“经”所建立的权威和构成的传统之理解性接受,我们也就进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常态中,这也是生命本体意义所具有的真实性所在。所谓“传”,大致是“轴心时代”的产物,是依经而来的。这方面,孔子又是一个传、记的开创者,传是对经的解读。所谓“注疏”,则是对经传的一个训诂性的注释,相对专业化和程式化。于是乎由“注疏”演变到“义理”也顺理成章,“义理”有点跟“注疏”逆反,常常置“注疏”的研究于不顾,尤其以宋儒理学为甚,他们多凭主观,自矜创获,其中,既有重大的成就,又有许多教训。
来自台湾大学的潘朝阳提交的《整全生机论的儒家环境观——“论语”诠释与清贫生活》一文,为我们展示了现当代诠释视野下的儒家思想具有多么丰富的内涵。
潘朝阳把我们带到一个现代化过程中最严峻的问题面前,那就是现代性以科技之刃,切割解剖大自然,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面临的环境困境,必须要从人类的责任的角度来予以考量,这是一个环境伦理的问题,实践环境伦理已经刻不容缓。各大宗教都有非常深厚的环境伦理思想资源,儒家思想而不例外。
在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中,最宝贵的是整全生机论。其具体表现在《论语》的两个章句中,一个是“子在川上曰”,另一个是“予欲无言”。前一个章句,是孔子看见滚滚长江水有感而发,喟然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这句话里所包含的刚健不息有机生态思想,后来的朱熹、程颢、王船山等人,都心领神会。朱熹强调大化流行,没有一刹那停止过;程颢强调天地山水整体撑开,相互依存;王船山强调人之德也就是天之道,人不仅成人,而且成物。
另一个章句是“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无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朱熹和程颢对这段话的生机大化流行现象大加赞赏,而潘朝阳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孔子的重点意思在于,他告诉弟子,有很多真理不是在语言中得到的,必须去周遭的环境中去体悟。当然,孔子的另一个意思还在于,自然的天理天命并不在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意志,它的大化流行本身就是。
除此之外,潘朝阳着重阐发了孔子环保主义的生活态度,环保的生活态度是节省简朴而不是奢豪浪费的,甚至于主张“清贫”的日常生活。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在《论语》的另一章中,孔子亦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儒家既然是主张整全环境生态观,因此,他们就必然赞同过一种简朴节约的生活。这是一种“生活低,思想高”“轻物质,重精神”的态度。潘朝阳说,在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孔子的清贫生活主张无异于是一剂清凉散,值得我们努力弘扬。
儒家思想的现当代诠释动向
前面我们看见,儒家思想的现当代诠释,结合了中西方哲学比较,也扩大了诠释的思考范围,比如把环境生态考虑在内,都显示了现当代诠释学在儒家思想方面的新进展和新开拓。
除此之外,现当代诠释学的做大特点是综合性,一个研究专题,往往涉猎到各个不同的层面,既有词语训诂,也有义理疏证;既有历史辨证,也有时代前瞻;既不忘古老智慧,也面对时代课题。这一“研究的自觉”,往往在诠释上获得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自由。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多位学者提供的论文中,都不难发现。可以说,这次在深圳大学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为我们呈现了中国诠释学与儒家思想的最新动向和走势,其成果之丰硕自不待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1:38 , Processed in 0.0716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