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卓玉:公共精神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0 21:5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卓玉:公共精神培养
2015-04-06
作者:张卓玉 来源: 《构建新教育模式》




  
这里需要读者关注一个基本的词汇:公共。“公共”的最通俗解释就是共有共享。共有指属于公众,而不属于任何个人。共享指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服务。
基础教育属于一种公共事业。基础教育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基本使命: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的存在前提和存在价值是公共社会。公共社会指公众共有共享的社会。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属于公共社会的范畴。有学者把公共社会分为18个大的领域,包括公共所有,公共经济,公共财政,公共设施,公共产品,公共政策,公共权力,公共权利,公共程序,公共人物,公共领域,公共事务,公共项目,公共管理,公共心理,公共节目,公共资源,公共机制。
作为一种公共事业,教育既存在于公共社会,又服务于公共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提出许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还是社会的前奏?
——学校更应该传承家庭价值准则,还是更应该培养社会价值准则?
——教育更关注个人成就,还是更关注社会进步,还是寻找二者的结合点?
——个人成功是否就一定意味着社会进步?
——有私德就一定有公德吗?
——能齐家者就一定能治国吗?
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在“基础”二字。何为基础?我的理解,所谓基础,应该包括人的成长基础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公共精神就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一种好的教育,一所好的学校,应该以同样的态度关注两种基础。
每一个人都兼有两种身份:职业领域中的身份,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身份。前者体现着他的兴趣爱好,学识能力,个人成就。比如,教师,经理,职员,作家。后者体现着他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和权利。比如,在政治生活中,不论是什么职业的人,都是公民。在音乐厅,大家的共同身份是听众。在餐厅,你我他都是就餐者。面对文化遗产,面对地球的不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是享有者和保护者。面对自由、民主、正义这些人类的基本价值,人人都是捍卫者。这就是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共同身份。
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身份。如果把“公民”这个词理解为公共生活中的成员,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词汇。习惯上,人们把“公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来使用。为了表述方便,我在广义上使用公民这个词:公共生活中的成员。这样的理解显然超越了政治领域。
如果这样理解公民,以上的讨论就适用于学生了。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学校这个社会的公民。
公共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今天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老话题迎来了新时机。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需要公共精神、催生公共精神的公共社会、公共生活正在形成。城镇化挑战着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村落文化,挑战着每一个走进城镇的新市民。即使在乡村,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也已经成为历史。市场经济的本质,一方面是人或企业的自主自治,另一方面是人或企业的互通互联。它们所依存的价值基础就是公共精神。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匹配的政治体制就是民主政治。民主意味着人们将从臣民走向公民,从他人已经设计好、安排好的臣民社会走向需要每个人参与、建设、担当的公民社会。在我国,以上诸种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与一种有着相同文化追求的新技术奇迹般地同时出现,这就是信息技术。互通互联,参与互动,共建共享等,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信息技术文化所需要的,所催生的,也是公共精神。
我很喜欢一种形象的表述:时代的移民,时代的土著。今天的家长辈、教师辈的人,基本上是上述新时代的移民。尽管我们都参与了这场社会变革,但是,我们总是在努力适应着新时代。我们是新时代的移民,而今天的在校学生,则是生在新时代、长在新时代的土著。这些土著们在进入移民们开办的学校之前,在就读于移民们所管理的学校的同时,已经和正在上着另一所学校,这就是新的时代,新的社会。
我每次和学生交流,都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新气息。他们的谈吐,他们的价值,他们的才能和潜质,常常让我想起四个字:后生可畏。很难说这是学校教育使然,也很难说这一代人一定比上一代人天生聪明。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是新时代的土著们与生俱有的特质。我认为,推进教育转型的最重要力量,或者说,新教育的真正土壤,是今天或明天的学生。就公共精神培养而言,与其说这是学校想给予学生的教育,不如说是学生们要求学校提供的教育。
日前看到一篇中国记者采访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现任主任的报道。记者问:哈佛大学招收学生的标准是什么?这位主任回答:能够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的人,就是我想要的人。这个标准非常具体、形象地概括了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期待,也非常准确地诠释了公共精神的内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17 , Processed in 0.0635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