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研究致力打破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 多极化时代人人都是“研究者” 2014年12月0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玉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记者李玉)对人类学研究者而言,“生活世界”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或“文化”的、更能体现当代人类学研究对象全貌的概念。12月 1日,在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生活世界:历史·文化·实践”学术会议上,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龙宇晓表示,生活世界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交汇、个体与社会交融、交流行为与实践理性不断结构化、惯习与场域互构的“自创生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一个改变,新兴的“协作民族志”打破以往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实现真正的合作,在多极化时代,大家都成为“研究者”。
关键词:龙宇晓;生活世界;民族志;人类学研究者;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伦理;研究对象;矛盾;交流;结构化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记者李玉)对人类学研究者而言,“生活世界”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或“文化”的、更能体现当代人类学研究对象全貌的概念。12月1日,在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生活世界:历史·文化·实践”学术会议上,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龙宇晓表示,生活世界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交汇、个体与社会交融、交流行为与实践理性不断结构化、惯习与场域互构的“自创生系统”,一个充满因子迁移和并接组合、结构与解构、不断结构化的永动过程。 “人类学、民族学不仅要致力于生活世界的研究,以及在全新的多极化时代中反思自身,还要进一步投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成为一门有担当、讲伦理、爱美德的学问。”龙宇晓告诉记者,“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处于多极化时代的风险社会中,我们的参照系在不断变化,所遇到的各种变量也在不断变化。”人类学研究者借用这一概念旨在说明,当今时代既带来风险,也为人类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时代,整体观、民族志和价值中立——人类学的这三大承诺是否还能坚守,如何坚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龙宇晓说,人类学研究者面临诸多陷阱,这不仅包括不同民族语言传统造成的日常生活交流歧义、西方社会科学的霸权地位,以及人类学民族志所能生产的极为有限的文本与理论解释之间的矛盾,甚至每一个学者在民族国家、所处社会和个人利益中都存在诸多纠结和矛盾。 如何处理这些陷阱和矛盾?龙宇晓认为,关键在于走向更加具有问题意识、更加伦理化的研究。每一种语言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的表述都是有差异的,如何超越话语体系的差异,是人类学自我反思和创新的路径之一。只有回归本体研究,才能真正客观地开展人类学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一个改变,新兴的“协作民族志”打破以往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实现真正的合作,在多极化时代,大家都成为“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