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非素质型学习 王晓春 在一个学习社会里,所有人都要学习,每个人终身都要学习。教师作为教育者,作为专门研究学习的人,当然更需要学习。教师也确实在学习,有学历进修,各种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会,教研活动,公开课,科研课题等等,都是学习的机会,还有自学。但是学习效果总的说似乎并不理想,教师的学历层次日渐提高,人们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倒是“教师素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这种情况与我们的教育成果很相似。我们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很快,平均分提高也很快,升学率提高也很快,然而说到教学教学质量,满意的人却不多,基本的看法是,分数虽然提高了,学生素质却没那么高,所以大家都寄希望于素质教育的施行。 学生学得非不苦也,教师教得非不累也,效果为何不佳?我认为是“非素质型”学习造成的。 我把学习分成“素质型学习”和“非素质型学习”两大类。我认为学生的“非素质型学习”是教师“非素质型学习”的直接后果。换句话说,教师如果不改变自身“非素质型学习”的习惯,他就不可能进行素质教育,对他来说,素质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教师的素质型学习是以提高自身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学习,它的落脚点是超越自我。 教师非素质型学习则不是想“超越自我”,而是想“完成任务”,“管住学生”。据我观察,教师的非素质型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想反思自我,不想改变自我,只想学一点“管学生”、“教学生”的知识和招数。 许多老师都很缺乏反思的习惯,他们想学习,想知道新东西、新方法,但是不想做自我批评,不想清理自身陈旧的观念和做法。他们不是用学来的东西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而是想把自己原有的东西纹丝不动,只增加一些新本领。因为自身基本观念没有变化,他们学到的就只有皮毛,换的只是包装,整体素质难以明显提高,他们实际上没学到多少东西。这种人几乎都是埋怨专家。既然不想改变自己,为了给工作中的问题一个说法,只好埋怨别人、埋怨外部环境,所以埋怨常常是一种表白,是一个盾牌。真正想提高自身素质的人不爱埋怨,却爱反思自己,人只要一反思自己,下一步就要改变自己,这就走向素质型的学习之路了。鲁迅为什么素质那么高?因为他老“解剖自己”! 2、面对信息,首先不是看它是否有道理,而是看它是否眼前对自己有利。 非素质型的学习者处理信息的态度很有趣,是主观的,自利的,情绪性的,而不是客观的、科学的、理智的。比如你谈到写教案不应要求那么细致严格,有些老师就鼓掌,但你说到教案应该有创意,他就不鼓掌了,还说:“这要求太高了。”你批评家长不配合教师工作,他很爱听,你说现在有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已经超过教师,他就不爱听了,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有的。总之他只想听对自己眼前有利的话,总希望你说话“站在他一边”,而不管你说得到底对不对。校长们也有这种情况,他们总是希望你指出教师的不足,好证明他的“强化管理”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你要是宣传素质教育需要宽松的环境,教师必须“减负”,他就绷起脸来了,当然,这时候教师又该鼓掌了。 拣自己爱听的话来鼓掌,倒也是人之常情,但这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这对提高素质绝对是有害的。事实上,真正能提高人素质的,往往是你不爱听的意见。你爱听的话常常是和你的意见相同的,而相同的意见对你来说信息量等于零——它没有输入任何新信息。所以,如果一位教师太热爱有利于自己眼前利益的信息,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就是封闭的,这种学习提高不了他的素质。 3、指向操作,而不是指向研究。 许多教师在学习的时候,热衷于“怎么办”,不关心“为什么”,他们对理论探究十分不耐烦。“你甭分析,你告诉我怎么办就行了。”这样,他就自觉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教育技术工人”,一个操作者,离科研型教师就越来越远了。显然,这种学习很难真正提高学习者的素质。 还有许多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的进修是奉命进行的,去上课只是为了拿文凭,提高学历,好长工资,这种学习当然更不是素质型的了。 总而言之,教师的学习如果不是出于真心的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如果不伴随着心灵的愉悦,如果没有自我超越的感觉,那就只是形式主义的学习,是谋生的手段,这种学习当然不是素质型的。而教师自身的非素质型学习必然导致非素质型的教育,因为教育基本上就是教师本人在自觉不自觉地推广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什么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如此困难?从教师方面说,主要不是因为他们反对素质教育,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素质教育的感觉。素质教育的感觉就是素质学习的感觉。要进行素质教育,眼睛决不能光盯着学生,不能和学生较劲,而要求诸自己,反思自身。当一个教师经常处于素质学习的状态时,素质教育对他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002,4,15 (摘自拙著《走向素质教育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