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中语言的化用和引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3 20: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作文中语言的化用和引用
山东省聊城市莘州中学 周长会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大部分,要想拿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做足文章。就发展等级而言,其中一个关键词是文采,这是高考“衡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练考”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有文采”是对文章语言的要求,所谓语言有文采,就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的语言标准。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你的语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先看满分作文《雨天读古诗》:
鉴开半亩方塘,拉上雨做的窗帘,便弥漫起一派古典的气息。无需绿荫长椅的悠闲与舒适,谢绝了鸟语花香的繁华与热闹,只让绵绵纷纷的雨,滋润饥渴的心田。远离世人拥挤,甩掉一个“累”字,独自钻进属于自己的三味书屋,让倦怠尘俗的眼睛,在古诗的字里行间休憩。
于是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芭蕉;有故乡情,迷迷蒙蒙,笼上阡陌;有丝竹韵,淋淋漓漓,洒向驿路;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鸣;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雨有西窗烛;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楼台;有含春泪的芍药有卧晓枝的蔷薇有夜上滩的鲤鱼有系垂杨的画舫舟;于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于是总是太多的“于是”,携一列各领风骚的代出才人,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读古诗,读得清清爽爽,读得恍恍惚惚;读得轻轻松松;读得沉沉重重;读得欢欢欣欣;读得悲悲戚戚。雨天读古诗,把自己也读成一首雨中的诗,飘逸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郊原上,淅淅沥沥地……
王勃在滕王阁上看“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美丽。苏轼在望湖楼醉听“黑云翻墨来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旋律,李攀龙在广阳山道中赏“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的壮景。
以上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善于化用古诗词中的句子,从而使语言有意蕴,有文采,有境界,表现了作者将熟背的诗词化用为自己语言的能力,使文章增加了不少亮色。由此看来,熟背诗词不仅仅是出于考试默写的需要,更是为了写作中语言表达的需要,这种化用不失为使语句富有文采和使文章具有典雅蕴藉之风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再看下面一个片断和一篇文章:
1、先秦诸子,谁不想升迁授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君子之仕,行其义也”。然而偏偏有一个槁项黄馘的庄子。不蹈世俗渴望“威福”之仕途,坚守心中追求之“闲福”,淡淡地告诉楚国的使者:“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土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只有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坐看流星划空时》(福建省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
2、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红尘滚滚,名利滔滔,我们的心是人潮中旋转的羽毛,浮浮沉沉,飘飘荡荡,醉了吧,让我们抛开一切的喧嚣,在“高高秋月”下,在“琵琶美酒”中,找到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醉乡。
世人多为名所累,有多少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有多少人“塞上长城空自汗,镜中衰鬓已先斑”,又有多少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纷纷世上潮,有多少人在这充溢着酸甜苦辣的潮水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心灵?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何不像李白一样,放一只胸中的鹿,在青崖间,在名山上?
在青山绿水中掬一潭清泉,揽一枝绿叶,拥一个最单纯最香甜的梦。醉了吧,在这个天堂中醉了,再无纷扰,再无愁苦。在这一片醉乡中,我们将心灵放逐,看“晴空一鹤排云上”,看“野旷天低树”,看秋水长灭,看天清云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是怎样的一个闲逸的张若虚啊?也许在那时,他徘徊过,迷茫过,失落过,但他终在江畔的一轮斜月下,在汀上的一滩白沙上,在空中的一阵流霜中偷得了欢愉。在“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告诉我们,春江很美,花很美,月很美,我们又何不在这“春江花月夜”中大醉一场,赏个美景,做个好梦呢?
春日里柳枝青青,夏日里万树葱茏,秋天桂花飘香,冬天千树梨花,其实我们真的在追逐中忘却了许多。在那个心灵的角落里,我们都渴望看千里流岚,看皎皎月轮,看白露纷飞,水光接天,看漫山遍野的青草,看纷飞飘舞的雪花,然后,就醉在这一天一地的幸福之中,醉在这一片花红柳绿的醉乡里。
生活不是灰黑色的胶卷,不是熙熙攘攘的人潮。生活是花,是树,是草;是我们把心灵放逐,在悬崖间,在名山上;是我们对一张琴,一坛酒,一溪云,觅得的一个最快乐最自然的醉乡。
——《醉乡》(2012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以上片断和文章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引用和化用,诗词佳句信人拈来,且很自然熨贴,这确实使文章文采斐然,颇有特色。
最后,请看下面两个片断:
1、傍晚,太阳轻松地展开圆圆的身子,跃入了水中,濯洗一天的疲惫。这个不识水性的顽童,把最后几缕光芒洒满水面,就慢慢地沉下去了。
回周很安静,没有谁注意一场戏剧的上演。江被凉凉的风吹拂着,一半是碧绿,如一块漾着波浪的玉璧;一半却红彤彤的,像一朵云彩浸在水中。黑暗终于挤满了天空。远处,淡淡的桂香似一些若有若无的声音,漂浮在听觉之外。秋天里,这个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啊,在盏渔灯的照耀下,变得温馨和美好。月亮拿着一把细长的弯弓,悄悄从山坳里爬了出来,露水闪着珍珠般的莹光。垂挂在岸边的叶尖上,它是月亮从天下射落的星星吗?
一阵微风掠过,坠落的,是满树的平平仄仄。
不难看出,上述文字是化用了白居易《暮江吟》诗的意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认,露似真珠月似弓”。
2、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扬的少女提着浣沙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满舱沉甸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俱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这是化用王维《山居秋暝》意境的片断。该片断语言清新,意蕴丰富,意境优美。
化用有两种类型:一是化用诗句,像上文的《雨天读古诗》,课本上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二是化用意境,即根据诗歌意境通过合理的想像和联想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当然,此种化用并非简单地诗句翻译。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
1、熟读、背诵古代优秀诗词,计划每天掌握一首,持之以恒,不要中断。
2、揣摩、玩味诗词意境,以便借用或化用到文章中去,尤其是写情景交融的散文,这样文章需要清词丽句,需要优美意境。当然,要做到自然、恰当、熨贴,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切不可脱离中心,简单地进行文句翻译。
3、切忌引用张冠李戴,化用牵强附会。
文字的魅力靠语言,高考作文的成功靠的同样是语言。我们认为取法于古典诗词,将其进行合理的化用和引用,是有效扮靓语言的创新方式,是提高文采的重要法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6:27 , Processed in 0.0821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