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比喻”为例谈小学修辞教学内容的构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4 11:0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比喻”为例谈小学修辞教学内容的构建
郑桂华
比喻不仅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十分古老、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在人类的创造语言的早期阶段以及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所占的地位更加突出,而尤以中国语言传统为多见,不论是被称作“童蒙第一首诗”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还是被称作千古流传第一诗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都是比喻(古人称譬喻)。随手翻一下小学语文教材可见,几乎没有一篇课文中没有运用比喻,这是其他表达手法所没有的。照此推论,则我国小学语文中就应该把比喻教学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才是,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从有限的观课经验来看,我认为小学比喻教学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教学中回避关于比喻的语文知识。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段,从中可以依稀判断出这种做法的影子:
一位教师执教《小小的船》::
老师出示一幅弯月图画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你们想一想,这图画中的月亮像什么?
学生:镰刀、像香蕉、像眉毛、像小船
老师:你们说最像什么呀?
老师用TTP打出课文“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老师:为什么像小船好呢?
学生……
老师:因为两头尖嘛。
教师让学生在图上指出“两头尖”的地方。
老师要学生齐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
一位教师执教《落叶》::
师:现在我真的感觉到了,你看这落叶,落到这儿,那儿,有的当作伞,有的当作船,还有的当作房子,,还有呢,秋姑娘不仅把落叶当作这些,还当作一封信呢!
师:都写给谁了?快来读读!写了这么多信,我都到哪儿去了?同学们,你看我这落叶怎么样?不夸我两句?
生1:落叶还真有用处
生2:落叶会帮助我们
生3:我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吗?
生4:落叶,你真能干,我好想和你做好朋友!
师:就这样,亲爱的同学们,咱们都在夸落叶呢!让我们一起唱给落叶,落叶也唱给自己。
两位教师的课或诉诸朗读,或诉诸表演,重熏陶和感受,总体上看都是很精彩的,但是,我觉得,唯独在对比喻句的教学上似乎值得推敲。大家看,两位教师教的这两段课文里面最典型、最突出的语言现象就是比喻,且他们在讲课中似乎也已经触及到了比喻的核心,但是,他们却又都像远处天边的闪电一样,只突乎一现,还没有来得及展示一下美丽的身姿,却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令人顿生惋惜之感。我想,在教到这些地方的时候,教师如果停下来告诉学生,这是比喻,告诉学生为什么“蓝天里的小船”比“餐桌上的香蕉”更美,为什么这里要把落叶当作“信”而不能当作“废纸”。然后再让学生体会这组比喻构成的美的意境,再让学生带着理解去朗读,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有意无意地普遍回避语文知识教学——当然包括比喻等修辞知识的现象。一是对语文本体知识价值的认识。它隐含着两个命题:即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的初级阶段,有没有必要教语文知识,有没有可能教语文知识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儿童的理性思维尚未发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应该是多读多背、整体感悟,重在培养语感和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多教语文知识对学生有害无益。
这种观点虽然有道理,但如果将这一原则推向极端,就不一定成立了。因为,凡是学习,背后都有对某些知识的掌握起着引导和控制作用的元知识,只是元知识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有大小的差异而已。以比喻等修辞知识的学习来说,这些知识的学习有三重目的,一是把修辞知识作为教学——学习的工具,借此可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眼前的文章材料或者表达自己的思考;二是以学习修辞知识为目的,将来成为修辞学专家;三是把修辞知识当作考点,去出考题、做考题,这种学习便成了应试的负担。这三种学习侧重价值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有后面的可能,我们就刻意去回避那些必要的、可以作为学习工具的知识的介绍。比如“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一句,不是因为小船“两头尖”才像月亮,因为还有比小船更尖的东西呢!而是小船在大海里航行,月亮在蓝天遨游,比餐桌上的香蕉、脸上的眉毛更开阔,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像是从儿童的视角看月亮,当然也更符合作者全文的意思。我想,教师如果从比喻的角度这样补几句,小学生是能接受的。
再从与其他语文知识教学的横向对比来看,教一点修辞“元知识”也未必不好。比如识字教学,适当向他们教一些词源的知识——如象形字,教一些构词的知识——如形声字,比单纯记笔划和读音更容易,对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对纠正错别字、甚至对字型的书写,都会有积极的帮助。美国、英国的课程标准中,对小学2、3年级的词汇教学,就要求介绍一些词源、构词甚至文化知识,这是很有道理的。依此类推,小学期间学习一些简单的修辞知识,对欣赏文句文章的好处,学会得体、动人地表达,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千万不要采用死记硬背概念的方式去学。
目前教学中存在忽视课程内容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与课标的要求不明确、教材建设不足有关。翻开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只能找到一两句笼统的关于修辞的表述,(只在“附录”部分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列有“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但又强调,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范围),不管是年段,还是学习水平,都缺乏明确具体的要求。与此相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比喻的专门知识、专门训练自然也很少见到。某套教材的六年级课本中有这样的训练题:“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比喻。”但是,该套教材中没有具体介绍比喻等修辞格及其内涵的知识,训练的指向性就难以保证了。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比喻的教学要求稍微明确些。例如,美国5年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中,要求“在上下文中理解并解释单词的明喻和暗喻用法”,6年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中,要求“识别与理解比喻(修辞)语言和多义词”。另外,在5年级的作文教学中,也明确要求“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读者心理产生清晰的画面”。
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对比喻这一修辞学习缺乏上位制约,教学实践中就全凭教师个人对比喻等修辞现象的认识来行事了。这就导致了小学比喻教学中的第二种现象的产生,比喻教学笼统、无序。所谓笼统,就是把比喻的作用简单化,用笼统、抽象的帽子去套丰富多样的比喻现象,简单地认为比喻只是一个修辞格概念,比喻产生的效果就是“生动形象”。有不少教师一谈到比喻,就是形象生动。所谓无序,是大家对比喻的价值、比喻教学的侧重点、落脚点不一致。有的教到A像B,有的教到新颖别致,有的教到明喻暗喻,也有的教到情感的独特表达。虽然说也有个别学校和语文教师把比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但比喻教学整体不近如人意,则是确实的。
出现上述情况,看似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其背后其实是对比喻的认识、对比喻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内的定位、对比喻的教学价值的建构不足。
这里试着对比喻的教学价值来点简单梳理的四重境界。要认识比喻,理解比喻在文章中,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人们写文章为什么要用比喻?
(2)他为什么用这样的比喻?
(3)这篇文章里,为什么这样的比喻?
(4)为什么他选这样的比喻?
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即达到了理解比喻的一层境界是:区分用比喻和不用比喻的差异,明白比喻的作用。阅读中发现比喻,写作中使用比喻,理解比喻的作用是基本的问题。上面所举的某套教材中的训练题:“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比喻。”就涉及到比喻的作用,但我看到一位老师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可以使表达形象生动。试想,如果所有比喻的作用都一样,那也就没有高下之分了。
其实,生动形象只是比喻的一种功能,人们在说话、写文章中用比喻,其实有很多目的,可以将比喻的作用简单归纳为下面的一张表格。
比喻的作用
方式与方法
作用
例句
描摹作用
以具象比抽象
形象生动
春天像娃娃
以近比远
以熟悉比陌生
以已知比未知
以简单比复杂
直观、化简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地球的构造像一个鸡蛋
表现作用
强调事物特征
家庭是一个社会细胞
表达特殊感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激发联想
月亮像一条小船
不可否认,比喻的喻体几乎都是具体形象的事物,但不能说比喻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从上面的梳理可知,使事物“生动形象”只是比喻的功能之一。而比喻还有很多其他功能。比如,说“彩虹像天桥”,这个比喻起的是简化作用,而说“天桥像彩虹”,这里就是虚化、美化作用了。如果只理解到生动形象,就等于没有说。当然,不少比喻同时含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如“春天像个娃娃”,既有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绝不是一句形象生动所能涵盖的。再如“月儿弯弯像小船”,“月儿”本身已经是形象了,怎么还能“形象”呢?这里所以用小船比,主要是想引导人们往“远航”、“未知的彼岸”等意义方面去联想。
理解比喻的第二层境界,是区分这个比喻与另一个比喻的高下。
对同一件事物、同一个喻本,我们会认为这个比喻好,而另一个比喻不好。凭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这就涉及到评价标准,这也是“生动形象”无法回答的,因为所有的比喻都生动形象。一一般来说,人们用三条标准,一条是“绝”,所谓绝,是用来相比的事物类别反差大,比较点又像。“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就具备“绝”的特点;再如,人们把美国NBA球员奥尼尔比作“大鲨鱼”,鱼和人类别反差大,鲨鱼和奥尼尔都是巨无霸,这就比较绝,相比而言,把姚明叫作“小巨人”,感觉就差远了。第二条标准当然是“新”,即创造性,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句名言,“第一个把少女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少女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少女比作花的是蠢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三个标准是“雅”,所谓雅,是喻体选择要有一定的美感,即使含有贬义,也不能太龌龊。比如,人们可以接受“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毕竟牛粪还不那么令人恶心。
理解比喻的第三层境界,是区分在“这一篇”文章中,在具体的表达情景中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价值。一个比喻好不好、妙不妙,如果离开具体的文章,离开全文的感情基调,很多是无法判定优劣好坏的。即比喻优劣高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有可比性。比如前文的例子,说“月亮像一只船”好,是因为这首诗想表达儿童对探索太空的理想,如果放在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就不如“月亮像香蕉”好;在《罗密欧与茱丽叶里》,就不如“月亮像钻石”好。
理解比喻的第四重境界,是思考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比喻,也就是作家个人的情感因素。对同一个喻本,可以用很多喻体来比喻,为什么作家选择了这一个而没有用别的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一般标准以外,每一个人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可能会因时因事而发生变化。
分析文中的某一处比喻,最好还能了解当时作家的背景,还原当时的环境、心理,这才算洞悉了比喻的作用,也才算真的读懂了文章的细微之处。
上面对比喻教学价值的梳理,并不是要大家去死记一些关于比喻的知识,只是想提供一种判断比喻教学价值点的坐标,目的是在具体教学中遇到比喻的时候,帮助教师对比喻的教学价值点进行判断和选择。当然,具体要用什么知识、教到什么程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文章的其他特点来决定。对教师来说,只要有利于把比喻讲得更清楚,对学生来说,只要有利于理解比喻,懂得欣赏比喻,学会自觉地运用比喻,有什么不好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18 , Processed in 0.0937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