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生要读多少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8 19:0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生要读多少书
2015-05-15
作者:王开林 来源: 作者博客




  
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说:“世界上有三种谎言,它们分别是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不用说,他对各类统计数字始终持怀疑和鄙视态度。
多年前,某家南方电视台有一个周六开播的谈话节目,嘉宾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准精英,偶尔出于应急的需要,也会纳入伪精英。我记得,某期节目请来一南一北两位“文化大师”,为了对接当月的世界读书日,畅聊的话题是“一生要读多少书”。第一个环节很轻松,由主持人提问,将相同的问题抛向两位不同的“大师”:“您至今读了多少书?”南“大师”约摸五十岁,北“大师”约摸四十岁,彼此礼让一番后,北“大师”出自京城的名门正派,底气更足,报出来的数字是十万册。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经过反复求证,北“大师”强调自己并非口误,他解释道:“阅读可分为许多种,有泛读,有跳读,有细读,有精读,某些书你只要瞄几行就能知其深浅好坏,这叫‘尝一脔而识鼎味’,某些书你只用随手把玩,看看里面的图片就能知其大概。这十万册书,其中至少有八万册书属于泛读、跳读、试读、翻读的品种,值得我细读和精读的书毕竟是少数。”就算如此,十万册可了不得!可不得了!有位观众心算能力强,很快他就算出北“大师”在三十年间(从十岁算起)读十万册书,平常每天至少要读九本书,这可能吗?北“大师”面对质疑,妙语(其实是诡辩)解围:“每天有二十四小时,街上的退休老太太都能够坚持打九圈麻将,我咋就读不了九本书?”大家笑过之后,便饶过他了。轮到南“大师”回答问题,他说自己原则上同意北“大师”的观点,读书有可能仿效白蚁刨根,也有可能仿效蜻蜓点水,他报出的读书数为五万册,为此作出解释:“怪只怪我把行万里路看得比读万卷书更重要,所以在书斋里蛰伏的时间不够多,虽然痴长十岁,阅读量反而见少,真是惭愧!”观众也没为难他,这个环节就在一片啧啧声中结束了。
多年后,我回忆起那期节目,仍然觉得可笑,倒不是觉得两位“大师”当众撒谎过于滑稽,而是认为,读书多少原本不是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尺,他们在卫视上“放卫星”毫无必要。《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加起来不足十六万字,身为“文化大师”,想必他们精读过,光是钻通这四本书就需要多少时日?因此两位“大师”自炫博学,所提供的阅读数据水分太足,简直不堪一驳,不值一哂。
近日,我在书店看到金纲编著的《鲁迅读过的书》(中国书店,2011年9月第一版),颇为精审地统计了鲁迅一生读过的书籍,涉及中国的经史子集和外国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等,金纲将它们分为四大类:国学1552种,现代496种,西学1189种,综合996种,共计4233种,考虑到有些书一种多册,鲁迅一生读书应在万册左右。其中,肯定也有精读、细读、泛读、涉猎、浏览之分。我认为这个数据已经相当惊人,鲁迅精勤不懈,众所周知,说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绝非夸张。鲁迅读书一万册较之那两位“文化大师”读书十万册和五万册,不仅更为靠谱,而且全都落到了实处,有迹可寻,有据可查。具备说服力的是,在这一万册古今中外书籍形成的文化沃土上,鲁迅长成了参天大树。但也有一点令我感慨:鲁迅一再撰文奉劝青年人不读或尽量少读古书,他自己却读了1552种,占总阅读量的三分之一强,中国古书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爱读书,但我并不认为读书多多益善(极少数学者属于例外)。中国不乏读书多而最终读成脑残和废纸篓的书呆子,他们不仅缺乏鲜活的思想,而且缺乏判断力、行动力和创造力。中国也不乏饱读诗书而行若狗彘的伪君子。知识就是力量,这话没错,但知识有可能转化为正能量,也有可能转化为负能量,要视知识由谁掌握而定。
真正会读书的人,往往能够弃其糟粕,取其精髓。可以说,一生只读几部明心见性、披肝沥胆的好书就够分了;也可以说,一生读几万本不着调、不靠谱的烂书还远远不搭界。读者一旦遇上明心见性、披肝沥胆的书籍,就该谨记中国现代国学家黄侃的告诫——“不杀书头”,将它阅读完,领会准,琢磨透。这样子读书,就仿佛他乡偶逢挚友,海内邂逅知音,一生不必贪多,自可快意满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10:19 , Processed in 0.1280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