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绅士教育自然教育人格教育任然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27日 10 版)
| 《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40.00元
|
| 《爱弥儿》(精选本),[法]让-雅克·卢梭著,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42.00元
|
| 《儿童的人格教育》,[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38.00元
|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世界教育名著译丛”精选版,《教育漫话》《爱弥儿》《儿童的人格教育》是其中的三本,这三本教育名著的教育思想各有侧重。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近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它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漫话》虽然十分通俗易懂,但所讲的内容却非常深刻。洛克在结语中说:“本文的内容,只是针对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各种目标,以及一位绅士的儿子的教育,所发表的一般意见……因此,我所谈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他这种地位的年轻绅士的教养所必需的一般事项……”简而言之,这本书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不过,与一般中国人的理解可能不同,洛克乃至一般英国人所谓的“绅士”,既不是指贵族,也不是指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恰恰相反,他们所谓的“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的人才。
在洛克看来,绅士教育有四个特点:第一,就德、智、体三种素质的关系而言,首先,应当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其次,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最后,智育或者说学问相对来说是教育中最不重要的一件事情。第二,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培养。第三,德育在绅士教育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育在洛克那里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第四,在智育或学问和技能的培养方面,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和教育方法。一方面,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另一方面,洛克反对以人文教育为主的传统做法,强调学习的功利性。
《爱弥儿》更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名著。卢梭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自由人,人的教育是一个走向自由的过程。“一个父亲生养了孩子,只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社会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爱弥儿》论述了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和公民教育三种形式。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卢梭把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不同。自然教育培养的是人,不是培养奴才或暴君。他认为“人是本性为善的存在者,热爱正义和秩序……一切加诸人心之上的邪恶都不是出于人的本性”。卢梭的人性论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教育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儿童的发现”。“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位置;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如果我们打乱的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对孩子们讲体力,对成年人讲理性,这才是自然的次序。”卢梭痛斥罔顾自然秩序的“野蛮教育”,呼吁不要让孩子“遭受他现在承受不了的那么多灾难”。卢梭要培养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青年期要进行社会人的教育,即道德教育。同时,还要进行“尽公民义务”的教育,造就真正的爱国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歌德称《爱弥儿》为“教育的自然福音”,自卢梭肯定了童年在整个人生中的内在价值,欧洲才确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并延续至今。有人认为,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存在,那么,即使是其他所有的教育文献都消失了,教育学的理论和现实也不会受到影响。
我国有“自卑而超越”的传统思想和心理,这在我们的文化典籍中俯拾皆是,历史上率先对“自卑而超越”心理进行心理学研究和论述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关注的则是人格教育。1930年,他出版了《儿童的人格教育》。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同,阿德勒认为,虽然个体的成长主要是受童年特别是人生前四五年的影响,但人格是社会决定的,不是性决定的;人格的中心是意识,不是潜意识;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自卑感,不是性。儿童的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惯即生活风格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基本定型了,主要有四种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和对社会有益型。他发现,家庭教育在儿童的人格成长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养育风格对孩子的生活性格有重要的影响,他把养育风格分为:民主与鼓励、过分宠爱、过于顺从、完美主义、忽视、拒斥、过于强迫、刺激孩子的性意识、惩罚、对健康过于关注,等等;并分析了不同的养育风格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的重要的、几乎不可逆转的影响。“学校所谓的问题儿童,基本上是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学校只不过是一种测试情境,把潜在的问题显露出来而已。”学校教育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是孩子成长和纠正家庭教育失误的关键场所,教师应是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阿德勒是治疗“问题儿童”的专家,堪称“现代精神治疗之父”,他注重人格的整体性,注重优越感的目标追求,注重价值观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他总结了儿童教育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发展积极的困难观、发展积极的他人观、发展积极的异性观。阿德勒的心理分析和人格教育的根本一点是,把儿童的生活风格和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上来。
洛克的绅士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阿德勒的人格教育是否有道理,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完全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无论如何,这些对人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传统的教育思想有所了解,而且可以让我们进行比较,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反思,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