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汪政:《天天向上》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1 21: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天向上》序

徐彩霞是我的学生,他们那个班是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的首届大专班,入选大专班的考试就很严格,再加上录取后学生的努力和教学上的投入,十几年过去了,应该说,这一届学生是非常优秀的。我一直保持着与他们的联系,见到他们,我就会想起我在如师的日子,想起与他们一起学习与生活的时光,人会一下了感觉年轻了许多。
我现在还记得做学生时的徐彩霞,她的基本功很好,在中师读书的时候,就非常突出。到大专班学习后,又相当勤奋。所以,毕业后不断听到她的好消息,我很是为她高兴,想起天道酬勤的话,觉得真是一点不错。
这里不是要说徐彩霞,而是要说她的宝贝儿子。这个小朋友叫管天戈,小名叫天天。我只见过他一次,就是在徐彩霞那个班同学的小型聚会上,当时来了好些小朋友,大呼小叫,活蹦乱跳。学生的孩子都那么大了,学生领着他们走到我面前,征求我的意见,是叫爷爷,还是叫老师?我一面觉得自己真是老了,一面又为学生的成家立业,生活幸福而高兴。不知天天还记不记得我?也许他对小朋友的印象更深吧。
前几天,徐彩霞把天天的作文发给我,我又想到了那次大人和孩子的聚会。天天的文章一如他的样子,活泼,天真,好奇,带着点顽皮。这是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身心健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孩子要身心健康,说白了就是要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孩子,而不是理想中的什么什么,不是大人,至少看上去不是个小大人。这不是什么大道理,家长,老师都知道,但知易行难。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唯一性的,不可逆的,而在人生的几个阶段中,童年应该最没有负担。这个阶段的幸福是最幸福的,是没有添加剂的纯粹的幸福。如果我们硬把他们的快乐看成无知,告诉他们哪些是“真正”的幸福,塞给他们这个奖那个级的“成功”,实在有些残酷。我不是反对教育,我也不反对在孩子承受得起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技能,开发他们的潜能,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孩子快乐的基础上,不要伤害了孩子。是不是伤害,是看得出来的,在孩子们的神情中,在孩子们的梦中,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中,都看得出来。我为什么说天天是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这不仅是我见过他,更是因为眼前天天的作文。不少作文他是由着自己性子写的,他没有只写那些“有意义”的人和事。同学间的玩笑嬉戏,路边的小鸟啄食,都可以成为观察和书写的对象。写什么固然重要,怎么写可能更加重要,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状态与心灵。天天的作文是孩子的作文,他用自己的不加修饰、拔高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用自己想象去把握这个世界,用他有限的思想去理解这个世界,用他的情感去体验这个世界,因此,这些文字虽然简单,甚至不乏幼稚,但它们是真诚的,感人的,是能从这些文章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孩子的生活的。
还有比这个更重要、更成功的吗?天天的作文展示了一个属于孩子的丰富的生活天地,这里有他的长辈,有他的老师,有他的同学伙伴,有他的学校、城市与故乡,这里记录了他的欢乐和沮丧,新奇与茫然,发现与不解,现实与梦想……他是在用他的笔记录他的生活,他的成长,这是他纸上的童年。一个人的文字就是他的历史,时间不会倒流,当我们有一天想再回到过去,重现昨日的时光时,文字当是最好的依凭。这样的道理天天还小,还不会懂,在这个渴望长大的年龄是不会想到过去的。所以我非常赞同徐彩霞的做法,把天天的作文结集起来,留住了文字,就留住了时间,留住了童年。她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妈妈。
这些大人的想法天天都不要去理会,由着他们做就是了。但总会有一天,他会打开他童年的作文簿,于是,消逝的童年会再次回到身边,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祝天天天天向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6:13 , Processed in 0.0916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