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假期 陪孩子一起阅读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研讨会召开 为什么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语文教师一教就没意思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应该怎么上?如何打破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阅读的藩篱?7月4日,深圳市的13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家长与十多位来自全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儿童阅读专家围绕“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研讨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教授介绍了刚刚结题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项目。据了解,该研究项目是由爱阅公益基金会设立,经过近两年半的研发,现已取得初步成果:一部33万字的书稿《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和两种书目:《儿童文学三百种——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教师儿童文学教学参考书目(50种)》,并将于8月结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儿童文学教学法专著。
“我做这个项目是针对目前‘工具论’的语文教学观而展开的。”谈到儿童文学教学法研究的初衷,朱自强介绍说。在工具论的语文观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呈现的是碎片化、理性化,工具的掌握要求反复地训练,训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在反思工具论的同时我提出了建构论,我认为语言是建构性的,是创造性的。语言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是我们建构心智世界的媒介。我们的语言学习、语文学习,实际上是教孩子通过语言来建构一个新的心智。”
朱自强认为,儿童文学是最好的语言,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最有质量的语言教育。为了让儿童文学教学能真正落到实处,朱自强特别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研究。在项目研发中,他分析评介了大量案例,归纳总结出十八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这十八种教学法暗合十八般武艺,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落到具体可感的实处,让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容易体会和操作。”朱自强希望,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用儿童文学从头到脚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所向披靡。
“为什么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语文老师一教就没意思了?我认为这是工具论的语文观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干扰。”深圳市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说:“20多年来,我一直在人文和工具性之间挣扎。我们总想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告诉人家一个道理,没有的话就一定要挖,扛着锄头挖,一定要越深越好。”传统的工具论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把语言当成是碎片的,认为听说能力通过一个字一个句,慢慢地累积形成一个整体的语文知识,这种自下而上的语言观是有问题的。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校长陈春华认为,虽然是《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但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和家长相对应。如“教师观”对应“家长观”,“学生观”对应“孩子观”,“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五个规律”指导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童书,“十八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也告诉家长如何陪伴和指导孩子阅读。“我们学校的许多家长在享受着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可以说,他们已经把陪伴孩子阅读作为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成长。”陈春华说:“现实中的小学语文老师是很辛苦的,怎样让他们在烦琐忙碌中,用玩的心态和孩子们幸福地成长,我认为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儿童文学,用阅读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幸福、享受成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工作生活方式。”(记者 梁杰)
《中国教育报》2015年7月13日第6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