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小学写作课程的重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30 00: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小学写作课程的重建
——序《表达的升级》
王荣生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小学写作的课程重建,应紧急地提到日程。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它备受重视,因为“作文”是中考、高考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另一方面,在课堂里又很少有正儿八经的写作教学,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作文好的同学普遍认为,自己的“作文”能力与语文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据我所知,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主要的工作是指导学生审题,或使学生进入写作的情景,或有构思的激发乃至“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或展示好的作文,或做提升作文档次的修缮,有时是教师介绍批卷的感观,或解释本次作文打分的标准。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对学生是怎么写的,则很少顾及。中小学有“当堂作文”一说,但所谓“当堂作文”,只是给学生写作的时间罢了,具体的写作过程,教师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
语文课堂里几乎没有写作的教学,这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语文教师普遍反映,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不好用、没法用。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包括独立成册的写作教材和专门的写作教辅材料,目前主要有四种路子。第一种是题目加范文——你看人家把这个题目写得多么好,你学吧!第二种是情景的创设——你现在该有东西写了,你写吧!第三种是静态的章法知识的讲解——你明白了“好文章”的技法,你去运用吧!第四种是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包括是章熊倡导的言语技能训练、高原、刘胐胐开发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等。上述第二种、第三种路子,现在是主流。这两种路子均有可资借鉴的地方,也都有需要正视的问题,有必要把设置一个好情境与写作技能的训练勾联起来。
这就意味着中小学写作课程的重建。重建的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核心是写作知识及其呈现方式的开发。二是要把写作教学的重心,从写前、写后,转移到写中的指导。在知识正确、适用的前提下,写作教材的编写,主要考虑所提供情景对教学的有效触动,知识的过程化体验,教学展开的线路及活动设计在课堂中的可操作性。
2005年,我们在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时,做了初步的努力。尝试从言语方式角度来构建写作课程,试编了五个单元——“写实:客观地展现事实”;“虚构:合乎情理的想象”;“阐释:揭示事物的道理”;“论证:运用证据得出结论”;“抒情:传达情绪与感受”。写作教学的过程化设计方面,每个单元分“整合与建构”、“修改与交流”两个板块——“整合与建构”用于课堂教学,包括知识的过程化体验、言语方式的训练这两个方面。“修改与交流”有对自己作品的修改、对同学作品的修改建议以及作品展示这三个环节,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放在课外。我们编写的写作单元样章,在《语文学习》杂志发表,以及此后《高中语文课本(试编本)》的正式出版和试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重建中小学写作课程,现在已具备了一些条件,也有了一些努力的实践。这有几个迹象:
第一,重建中小学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共识。2008年,《中国教育报》等,连发专栏,讨论中小学写作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在与同行专家的交流中,大家一致认定,中小学写作课程重建,刻不容缓,也愿意合作攻关,其中有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潘新和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桂华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博士等。
第二,中小学写作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逐渐地积累起成果。叶黎明的博士学位论文《语文科写作教学内容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朱建军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魏小娜的博士学位论文《小学作文真实写作教学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等相继完成。还有一些在读的博士生,比如本书附录之一《中美作文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比较》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荣维东,论文选题也是写作课程与教学方面的。
第三,中小学写作课程重建的实践努力渐成气候,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的探索。比如,山东皱平县,在教研员成浩老师的带领下,积数年之功,编制出版了统一使用的写作教材《随笔化作文导学》,全县初中每周制度化地实施两节作文指导课(而不是给写作文时间的课),有些还以写作教学创出了学校的品牌。比如,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计算机介入语文课程与教学,在信息技术平台上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的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编撰了相应的语文教材。比如,郑桂华、冯善亮主编的《初中写作教程》,在写作过程的指导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而成为该教程的明显特色。比如浙江宁波西店中学戴余金校长,带领全校语文教师开展“作文分级指导”教学实践,编辑出版了相应的教学辅助用书。比如,我总主编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黄厚江、曹勇军、褚树荣等各分册主编,名师亲自下厨,每册均编制了数个写作教学的设计。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等。
郭家海老师编写的《表达的升级》系列,是中学写作课程重建的努力之一种,既有理论的思考,也有实践的积累,既吸收了种种经验,也有自己的探索。从目前这一本《表达的升级——高中叙述文写作》来看,突出的优点是三个方面:
其一,利用量表作为指导写作的工具。利用量表指导写作,在国外应用较广,汉语写作教学,做得较好的是香港的同行。香港大学的谢锡金教授、岑绍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何万贯教授等,均有研究和实践的推广,也出版了《量表写作诊断教学》、《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等著作。然而,由于两岸语文教育研究沟通的不足,香港同行的研究和实践,我们一线老师所知不多,而两地的“教情”和“学情”也确有诸多的不同。利用量表指导写作,在《表达的升级》,其量表——《专项写作能力状态发展性评价参照标准》,可以看出郭家海老师对写作知识开发、整合所花的心血,也含有创造的成分。
其二,扩大了“中介语言”的概念。“中介语言”是章熊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说:学生的语言是“伙伴语言”,与教材范文的“目的语言”,有较大的落差。所以,应该在范文的“目的语言”与学生的“伙伴语言”之间,设置一些“中介语言”,也就是接近同龄人又高于学生表达水平的作品,作为学习语言表达的台阶,“从‘伙伴语言’出发,经历‘中介语言’阶段,向‘目标语言’靠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3页)在《表达的升级》,从两方面扩大了“中介语言”的概念:一是从广度上,按“主题与题材”、“写实与虚构”、“自我与读者”、“情节与波澜”、“人物与场景”、“组织与结构”、“顺序与流动”、“视角与腔调”、“情感与态度”、“语言与风格”等(在其他各册还将会进一步扩展),较广泛地展开了原来可能会被狭隘理解的“语言表达”。二是从梯度上,有C级及修改、B级及修改、A级和A+等四个层级的“案例”。一方面,是体现了“伙伴语言”向“中介语言”过渡的阶梯;另一方面,将学生的习作与名家名篇的范文建立起了联系。
其三,让学生“卷入”的姿态和编排体例。《表达的升级》既可以作为课堂里师生共同使用的课本,也适用于学生的自学提高。作为课堂使用的课本,关键是对量表的理解,结合“案例”理解围绕量表的相关写作知识,学生写作实践及师生的回馈、交流、反思。适用自学,编辑的姿态和编排体例就会起显著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既不是读一本“优秀作文”的习作集,也不是看一堆与自己写作实践不切身的“写作知识”,而是把“案例”、“知识”与自身实践挂起钩来,“把自己卷入其中”。 比如第一板块:“我的问题”,“听听同伴的心声”,“我来说一说”;比如中间一个板块中的“定位”:“参考一下同伴的定位”,“请看看我的定位如何”;比如最后一个版块“我的收获”:“分享同伴的收获”,“听听我的想法”等。
郭家海老师我们原来就认识,交往不算多,印象中是一位很有想法、很有追求的好老师。前些日子郭老师专程到上海来找我,介绍自己在写作教学上的探索。我很感兴趣,觉得很有价值,并提议郑桂华博士和荣维东等,提供郭老师所需要的帮助。来我办公室时,郭老师自谦称“学生”,无论我领受与否。“道之所存,使之所在也。”我把学生当成共事的伙伴,也当作促使自己长进的老师。郭老师的这一本《表达的升级》,我学到了许多,期待郭老师能不断地拿出更多的“好课”来。
是为序。
                          
                          2009420日午夜

标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54 , Processed in 0.12171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