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窦桂梅 柳海民: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31 12:2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

——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要办好一所“温润的美丽小学”、“值得信任的著名小学”、“受人尊敬的卓越小学”,课程是核心影响因素。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十多年的主题教学实践经验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有助于学校在课程实施以及特色课程设置中凸显教育的个性化、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学校运用“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指导,努力构建“1+X课程”,实现了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的又一次超越。

一、“1+X课程”的研究背景

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必须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并指向学校的育人目标。清华附小的办学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学生层面,要让所有学生在清华文化润泽的六年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形成聪慧与高尚的人格基础,为实现未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奠基;在教师层面,要努力锻造秉承“清华责任”及追求卓越理念的教师团队,让教师享受到因自身教育成就而获得有品质的生活、有尊严的待遇以及受人尊敬的职业认同。

清华附小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家长学历较高且有留学的背景,其子女学习的起点以及家长对教育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家长来源地域差异很大,对教育的认识不同,加之学生自身也具有多元性。为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既满足于全体,又能服务于个体。

清华附小的课程实验有着良好的传统和经验的积淀。早在新一轮课改开始之际,学校就提出“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2003年,学校又提出并践行“主题教学”思想,尝试建立一种以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课程资源、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服务育人的教学模式。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课程改革途径。在此背景下,学校承担了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任务,构建出一套适合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1+X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目标

学校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清华附小以“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为核心理念和办学使命,通过对学生、家长调研,确定了学生培养的三个关键价值取向:健康、阳光、乐学。学校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要求,与家长一道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十个一”的培养目标: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

前“五个一”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五个一”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差异有所侧重,是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并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独特的发展目标。“十个一”均以学生“健康、阳光、乐学”为价值导向,实现“奠基”。

(二)课程结构

为了使学生发展达到甚至超越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并使其获得充分的个性化发展,清华附小提出了“1+X课程”结构。

“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该课程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为指导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又超越了教材。“X”:指在“1”的基础上,实施学生个性化特色课程,即学校特色化及学生个体性课程。“+”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1”与“X”的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增量或变量。

“1+X课程”中的“1”与“X”以“0.618”为比例。一方面强调基础性,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占总课程的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最终实现完整的“一”。“1”与“X”相结合,共同达成学校“十个一”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内容

清华附小根据学科特点,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学科分类整合成五个领域,即品格与社会、语言与人文、体育与健康、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品格与社会:整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共同提升学生的道德。语言与人文: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并加大阅读量,努力创造最宜读的书香校园。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学科强调出汗、安全、有趣、技能。数学与科技:整合数学、科学、信息、综合实践学科,重点体现这一类学科实践、创新等优势。艺术与审美:整合美术、音乐、书法学科,强调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五大领域的划分,并非砍掉学科课程,而是依据学科属性实现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转变。各领域命名充分体现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使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走向“共和”。每个门类既要开好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又要办好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分设必修和选修,以满足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

(四)课时安排

为适应整合、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学校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固定的40分钟课时变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其中,“基础课”35分钟,主要安排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通过减少5分钟课时来缓解学生上课的疲劳,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精学精练。“大课时”60分钟,主要安排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科学等学科,这些学科中,有些需要长时间的情境营造、情感酝酿,如语文;有些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探究活动,如美术、科学等。原有的40分钟课时安排割裂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研究过程,调整后的大课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小课时”10或15分钟,如的清晨十分钟晨诵,中午的十五分钟习字等,使零散的时间也作用于学生发展。“大课间”5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供学生加餐、做眼操、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等。如此安排使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课程时间趋于合理,学生也变得轻松。

(五)课程评价

“1+X课程”评价强调激励,坚持多元,促进自主发展。建立定量与定性、互评与自评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相辅相成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包括按时上课、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参与讨论、与同学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包括单元测评、期中测评、期末测评等,以纸笔测试为主要形式。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分项测试则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如语文课外阅读、朗读、作文等,数学的口算、实践与操作等。

评价的主要载体是“一单”、“一册”、“一护照”。《单元学习情感态度评价单》: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方式的过程性评价综合反映学生单元学习中预学、课堂、作业水平。《评价手册》:以学期为节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将学生在校表现、学业成绩等情况反馈给学生及家长。《清华附小学生护照》:在学校“X”课程实施过程中,以盖章的方式反映学生参与程度,用“校长奖”鼓励积极参与者。

三、“1+X课程”的实施与课程整合

在“1+X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使原有的国家课程“1”不至因为“X”课程的加入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学校探索出三条课程整合的途径。

(一)学科内整合

“1+X课程”要以整合实施国家基础性课程“1”为基础做学科内整合,重点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对某一学科在原有的国家统一标准、地方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只使用一本教材而无法兼顾其他版本教材优势的局限,改变以往40分钟的固定课时以及按统一教材设定教学内容与进度的课程实施方式。以语文学科为例,学校将现在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喜爱程度,结合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分为精读文和略读文。精读文全面覆盖、精学精炼,与文章的中心主题、写作方法、语言文字知识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等相结合。略读文主要学会生字新词、体会文章大意等。以此整合方式节省出课时,用于为学生补充阅读其他版本教材或带领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热点,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来连接不同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间的联系。学校划分五大领域的目的就是借此促进跨学科的整合。

如在数学与科技领域中,科学课和数学课都有一定的重复性内容,分科教授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割裂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为此,两门学科的教师会在寒暑假期共同研究本学期两门课中的整合点,联合设计教学内容。如五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学习统计图表的同时,科学课教师调整了科学课的教学顺序,在该时段进行“热”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将数学课学习的方法用于试验记录。学生根据统计图表呈现出的变化发现热传递、热胀冷缩等相关规律,在感受到数学知识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全校各个年级、各个学科之间也找到了跨学科整合的最佳主题——戏剧。各个班级在每个学期选择一个主题编排校园剧。从选题、剧本创作到节目排练、道具制作全部由学生完成。借助戏剧,多学科教师围绕学生在排演中的需要,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语文、品德学科教师指导学生确定选材,辅导学生撰写剧本;音乐、体育、舞蹈学科教师指导学生排练;美术、书法、数学、科学学科教师帮助学生制作道具;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舞台多媒体。整个过程学生能够丰富各学科知识、领悟真善美、锻炼语言与表达、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三)课内外整合

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把这几方面充分整合来培养学生理解、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清华附小力主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使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意义。

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实践平台,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每个学期,学校各学科、跨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问题展开实际研究。以三年级为例,语文学科开展“买一次书”,品格与社会开展“赚一块钱”,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学科联合开展“定一次旅游计划”等研究,学生全身心投入,通过调查报告、PPT发言、实践作业等多种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形成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此外,校园里的晨练、校报、电视台、广播站等均由学生管理,志愿者服务岗位遍及校园,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表达情感的平台。

四、“1+X课程”的实施与课堂改造

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改造。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在合理规划学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课堂改造是课堂发挥实效的关键。

(一)课程标准清晰化——编制“学科质量目标指南”

有标准,才有质量。清华附小学科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做起,整合加工教学内容,制定学科目标体系,编制出版了每学年一册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指南》、《小学数学质量目标指南》、《小学英语质量目标指南》(以下称《指南》)。

《指南》明确了本学科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形成课程标准与学科教材间的桥梁。依据《指南》,教师能够清楚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证。

与此同时,《指南》提供了大量课程资源。以语文为例,《指南》分为“质量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质量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实施策略”,“质量评价”,“相关附件”五个部分。其中,“相关附件”为“一手好汉字”板块提供了基础字词表、拓展字词表、课外词语表、识字小窍门、写字小故事、书法小讲堂等内容;为“一副好口才”板块提供了倾听素材、朗读素材、表述素材、应对素材;为“一篇好文章”板块提供了名家名篇推荐、必读选读书目推荐、影视作品推荐、必背古诗词、必背儿童诗及现代诗、文学小常识、趣味语文、写作指导范本、作文范文等内容。有了《指南》,“1+X课程”中,“1”的实施就有了依据,“X”的实施就有了保障,从而使课堂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二)课堂目标操作化——研发“课堂乐学手册”

在依据《指南》的同时,清华附小将学科教学内容“教育学化”,并研发供学生课堂及课外学习使用的《乐学手册》。《乐学手册》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的通道,使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对话有了依凭,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练的问题。

以数学为例,《数学乐学手册》由乐学单、单元学习情感态度评价单、学生作品(我的知识树、数学日记)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乐学单由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三部分构成。预学单用于收集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明确自己的学习起点;教师借此调研学生情况,寻找学生的共性问题,使小组化学习更具针对性。共学中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倡导师生、生生共同质疑、合作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是在预学、共学中,质疑、释疑中获得持续的提高。在延学中,鼓励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运用单元学习情感态度评价单和学生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从知识整体的高度重新审视本单元的学习,完成“数学知识树”的梳理:收获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又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从而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要求。

(三)学习过程自主化——凸显“一单、一问、一练”

课程结构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为使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清华附小用“一单、一问、一练”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化。

1.“一单”(抓手)

《乐学手册》中的“乐学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有力抓手。“乐学单”分为三个部分:“预学”——学生自主完成。用来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带着准备和疑问走进课堂,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共学”——小组共学的活动设计。主要为学生课堂上关键点的小组化学习提供抓手。学生借助共学单合作交流、思想碰撞、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提出更深的问题或意见。“延学”——延伸学习。用来为学生课后延伸学习提供途径;或围绕重点目标,设计、补充学习材料;或推荐相关阅读资料,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或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学科间、课内外整合。

还以数学为例,在学生学习同分母加减法的预学单中,有个学生计算“7/8+7/8=4/9”。若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针对此结果会直接判错。但因为有了预学单,教师考虑到学生错误的背后可能有自己的思考,去向学生了解情况时发现这个学生认为,7+7=14满10进1,这个进位的1没有地方放,于是就给了分母。针对此现象,老师在共学环节做出了个别指导。在延学环节,这个已经弄清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规律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开始探究异分母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2.“一问”(方式)

清华附小努力营造“基于问题学习”的氛围,无论课前或课后,希望学生养成堂堂发问、人人发问的习惯。所有学科的每节课均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教师备课的重点不再是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整理、归类、筛选,进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生成更高层次的问题,形成学习探究的动机。

例如,针对《牛郎织女》一课,学生们提出一系列问题。如:“牛郎和织女为什么偏偏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而不是初八?”、“为牛郎和织女搭桥的为什么是老牛,而不是马或羊?”、“织女看了牛郎一眼就决定嫁给他,在今天看来,肯定不符合事实,是不是织女太轻率了?”这些问题经教师的科学加工、合理建构,有的成为班级学生本节课重点研究的话题;有的可以在教学的相应环节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辨;有些虽不能当堂解决,但为学生的延伸学习提供了抓手。

3.“一练”(实践)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要靠自身的积极参与,实际操练。因此,学校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减少讲说,增加操作时间。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精炼”。

在清华附小,学生没有当前社会流行的五花八门的练习册,只有一个老师精心设计的《乐学手册》。这个练习单是老师依据课程标准、《指南》,在收集大量教学资料(包括各种版本的教材、优质练习资料)的基础上,筛选、编辑而成。练习单从易到难,有合理的梯度,练习的形式也丰富多样,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此外,在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学校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小组化学习,呈现学习的过程和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堂操练的机会。可以说,“一单、一问、一练”体现着学校育人理念的变革,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地方。

五、“1+X课程”的初步成效

“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通过改造课堂,减少重复,增加实践使教学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能够快乐、自由、主动地发现自我、发展个性,使学生负担得以真正减轻。清华附小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样态也在逐渐得以形成。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用了《乐学手册》,作业少多了!课堂上提出问题,和伙伴们共同讨论,那种生动活泼,让我更快乐、更自由、更主动地发现了自我。学校的许多活动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每月看一次电影,还有一次主题活动,真开心!

一位家长在反馈问卷中写道:我们非常认同“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学校目标明确、课程结构清晰,孩子学习主动,课下有丰富的课程让孩子选择。尤其是,孩子的读书量非常大!我们孩子在这里读书真是幸运!

课程改革深化以后,老师们普遍感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亟待改变,知识结构亟须调整、完善。教师们专业成长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精神风貌。教师们组成青年共同体、专题课程研发小组,深入探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计划安排、开展课程实施、整合课程资源、做好课程评价等问题,逐渐走出了左手教材、右手教参、学科本位、各自为战的工作方式,整合跨班级、跨学科、跨年级的团队力量开展工作,实现了由“教书匠”到“课程设计者”的转变,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学习风气。整合课程、改造课堂同时推动了学校管理机制、考试评价、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后勤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

教育,不可能靠袖手旁观者坐而论道去实现。做,才是得到。我们相信,通过“1+X课程”的引领一定能走向《纲领》描绘的愿景: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25 , Processed in 0.0988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